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eda編譯器和綜合功能的異同

eda編譯器和綜合功能的異同

發布時間:2022-08-21 21:56:18

㈠ EDA技術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EDA技術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EDA是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縮寫。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EDA技術的特點與發展趨勢,歡迎大家參考!

通過介紹EDA技術特點、發展過程,以及EDA技術作為開發手段,以可編程器件為核心大大簡化了設計任務並闡述了EDA在當今電子技術領域的所起到的作用,比較了EDA技術與傳統電子設計方法的差晃總結出EDA技術的優勢與發展趨勢。

1 前言

EDA是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縮寫。它是一門正在高速發展的新技術,是以大規模可編程邏輯器件為設計載體以硬體描述語言為系統邏輯描述的主要表達方式,以計算機、大規模可編程邏輯器件的開發軟體及實驗開發系統為設計工具,通過有關的開發軟體,自動完成用軟體的方式設計電子系統到硬體系統的一門新技術。可以實現邏輯編譯、邏輯化簡、邏輯分割、邏輯綜合及優化,邏輯布局布線、邏輯模擬。完成對於特定目標晶元的適配編譯、邏輯映射、編程下載等工作,最終形成集成電子系統或專用集成晶元。

2 EDA技術的概念和基本特點

EDA技術是伴隨著計算機、集成電路、電子系統的設計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20世紀70年代的CAD(計算機輔助設計)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利用計算機輔助進行電路原理圖編輯、PCB布線,使得設計師從傳統高度重復繁雜的繪圖勞動中解脫出來。20世紀80年代的CAED(計算機輔助工程設計)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以邏輯摸擬、定時分析、故障模擬、自動布局布線為核心,重點解決電路設計的功能檢測等問題,使設計能在產品製作之前預知產品的功能與性能。20世紀90年代是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以高級描述語言、系統模擬和綜合技術為特點,采尉‘自頂向下”的設計理念,將設計前期的許多高層次設計由EDA工具來完成。EDA是電子技術設計自動化也就是能夠幫助人們設計電子電路或系統的軟體工具。該工具可以在電子產品的各個設計階段發揮作用,使設計更復雜的.電路和系統成為可能。在原理圖設計階段,可以使用EDA中的模擬工具論證設計的正確性。在晶元設計階段.可以使用EDA中的晶元設計工具設計製作晶元的版圖。在電路板設計階段,可以使用EDA中電路板設計工具設計多層電路板。特別是支持硬體描述語言的EDA工具的出現使復雜數字系統設計自動化成為可能只要用硬體描述語言將數字系統的行為描述正確,就可以進行該數字系統的晶元設計與製造。

EDA代表了當今電子設計技術的最新發展方向,利用EDA工具電子設計師可以從概念、演算法、協議等開始設計電子系統大量工作可以通過計算機完成,並可以將電子產品從電路設計、性能分析到設計出IC版圖或PCB版圖的整個過程在計算機上自動處理完成。設計者採用的設計方法是一種高層次的“自頂向下”的全新設計方法,這種設計方法首先從系統設計入手,在頂層進行功能方框圖的劃分和結構設計。在方框圖一級進行模擬、糾錯.並用硬體描述語言對高層次的系統行為進行描述,在系統一級進行駛證;然後用綜合優化工具生成具體門電路的網路表,其對應的物理實現級可以是印刷電路板或專用集成電路。設計者的工作僅限於利用軟體的方式,即利用硬體描述語言和EDA軟體來完成對系統硬體功能的實現。隨著設計的主要模擬和調試過程是在高層次上完成的,這既有利於早期發現結構設計上的錯誤,避免設計工作的浪費,又減少了邏輯功能模擬的工作量,提高了設計的一次性成功率。隨著現代電子產品的復雜度和集成度的日益提高,一般的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組合己不能滿足要求電路設計逐步地從中小規模晶元轉為大規模、超大規模晶元,具有高速度、高集成度、低功耗的可編程器件己蓬勃發展起來。

硬體描述語言(HDL)是一種用於進行電子系統硬體設計的計算機高級語言,它採用軟體的設計方法來描述電子系統的邏輯功能、電路結構和連接形式。硬體描述語言是EDA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EDA設計開發中很重要的軟體工具。VHDL即超高速集成電路硬體描述語言是作為電子設計主流硬體的描述語言。它具有很強的電路描述和建模能力,能從多個層次對數字系統進行建模和描述從而大大簡化了硬體設計任務,提高了設計可靠性,用VHDL進行電子系統設計的一個很大的優點是設計者可以專心致力於其功能的實現而不需要對不影響功能與工藝有關的因素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硬體描述語言可以在三個層次上進行電路描述,其層次由高到低,分為行為級、幾級和門電路級。應用VHDL進行電子系統設計有以下優點:(1)VHDL的寬范圍描述能力使它成為高層次設計的核心,將設計人員的工作重心提高到了系統功能的實現與調試只需花較少的精力用於物理實現。(2)VHDL可以用簡潔明確的代碼描述來進行復雜控制邏輯的設計,靈活且方便,而且也便於設計結果的交流、保存和重用。(3)VHDL的設計不依賴於特定的器件,方便了工藝的轉換。(4)VHDL是一個標准語言,為眾多的EDA廠商支持,因此移植性好。

將EDA技術與傳統電子設計方法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傳統的數字系統設計只能在電路板上進行設計是一種搭積木式的方式,使復雜電路的設計、調試十分困難;如果某一過程存在錯誤,查找和修改十分不便;對於集成電路設計而言設計實現過程與具體生產工藝直接相關因此可移植性差;只有在設計出樣機或生產出晶元後才能進行實現,因而開發產品的周期長。而EDA技術則有很大不同,採用可編程器件,通過設計晶元來實現系統功能。採用硬體描述語言作為設計輸入和庫的引入,設計者定義器件的內部邏輯和管腳,將原來由電路板設計完成的大部分工作改在晶元的設計中進行。由於管腳定義的靈活性,大大減輕了電路圖設計和電路板設計的工作量和難度,有效增強了設計的靈活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並且可減少晶元的數量,縮小系統體積,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了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能全方位地利用計算機自動設計、模擬和調試。

3 EDA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EDA技術發展迅猛逐漸在教學、科研、產品設計與製造等各方面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在教學方面:幾乎所有理工科(特別是電子信息)類的高校都開設了EDA課程。主要是讓學生了解EDA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掌握用VHDL描述系統邏輯的方法、使用EDA工具進行電子電路課程的模擬模擬實驗。如實驗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設計競賽等均可藉助CPLD/FPGA器件,使實驗設備或設計出的電子系統具有高可靠性,又經濟、快速、容易實現、修改便利,同時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在科研方面:主要利用電路模擬工具進行電路設計與模擬;利用虛擬儀器進行產品調試;將CPLD/FPGA器件的開發應用到儀器設備中,CPLD/FPGA可直接應用於小批量產品的晶元或作為大批量產品的晶元前期開發。傳統機電產品的升級換代和技術改造,CPLD/FPGA的應用可提高傳統產品的性能縮小體積,提高技術含量和產品的附加值。作為高等院校有關專業的學生和廣大的電子工程師了解和掌握這一先進技術是勢在必行,這不僅是提高設計效率的需要.更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只有掌握了EDA技術才有能力參與世界電子工業市場的競爭爭能生存與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的更新日新月異,EDA技術作為電子產品開發研製的源動力,己成為現代電子設計的核心。所以發展EDA技術將是電子設計領域和電子產業界的一場重大的技術革命,同時也對電類課程的教學和科研提出了更深更高的要求。

在產品設計與製造方面:從高性能的微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一直到彩電、音響和電子玩具電路等,EDA技術不單是應用於前期的計算機模擬模擬、產品調試,而且也在PCB的製作、電子設備的研製與生產、電路板的焊接、製作過程等有重要作用。可以說EDA技術已經成為電子工業領域不可缺少的技術支持。

進入21世紀後,電子技術全方位納入EDA領域,EDA使得電子領域各學科的界限更加模糊,更加互為包容,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使電子設計成果以自主知識產權的方式得以明確表達和確認成為可能;基於EDA工具的ASIC設計標准單元己涵蓋大規模電子系統及IP核模塊;軟硬體IP核在電子行業的產業領域、技術領域和設計應用領域得到進一步確認;soC(System-on-Chip)高效低成本設計技術的成熟。隨著半導體技術、集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系統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手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固定功能集成塊十連線”的設計方法正逐步地退出歷史舞台而基於晶元的設計方法正成為現代電子系統設計的主流。

4 結束語

EDA技術是電子設計領域的一場革命,目前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每年都有新的EDA工具問世,我國EDA技術的應用水平長期落後於發達國家,因此作為一名電子硬體工程師、大專院校電子類專業的在校學生或者電子愛好者,必須掌握EDA技術用於CPLD/FPGA的開發,只有這樣才能跟上現代科技的快車去適應激烈競爭的環境。

;

㈡ EDA 與FPGA 有什麼區別

FPGA是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的簡稱,是電子設計的一個里程碑。CPLD是復雜可變成邏輯器件的簡稱。盡管FPGA和CPLD都是可編程ASIC器件,有很多共同特點,但由於CPLD和FPGA結構上的差異,具有各自的特點:
1)、CPLD更適合完成各種演算法和組合邏輯,FP GA更適合於完成時序邏輯。換句話說,FPGA更適合於觸發器豐富的結構,而CPLD更適合於觸發器有限而乘積項豐富的結構。

2)、CPLD的連續式布線結構決定了它的時序延遲是均勻的和可預測的,而FPGA的分段式布線結構決定了其延遲的不可預測性。

3)、在編程上FPGA比CPLD具有更大的靈活性。CPLD通過修改具有固定內連電路的邏輯功能來編程,FPGA主要通過改變內部連線的布線來編程;FP GA可在邏輯門下編程,而CPLD是在邏輯塊下編程。

4)、FPGA的集成度比CPLD高,具有更復雜的布線結構和邏輯實現。

5)、CPLD比FPGA使用起來更方便。CPLD的編程採用E2PROM或FASTFLASH技術,無需外部存儲器晶元,使用簡單。而FPGA的編程信息需存放在外部存儲器上,使用方法復雜。

6)、CPLD的速度比FPGA快,並且具有較大的時間可預測性。這是由於FPGA是門級編程,並且CLB之間採用分布式互聯,而CPLD是邏輯塊級編程,並且其邏輯塊之間的互聯是集總式的。

7)、在編程方式上,CPLD主要是基於EEPROM或FLASH存儲器編程,編程次數可達1萬次,優點是系統斷電時編程信息也不丟失。CPLD又可分為在編程器上編程和在系統編程兩類。FPGA大部分是基於SRAM編程,編程信息在系統斷電時丟失,每次上電時,需從器件外部將編程數據重新寫入SRAM中。其優點是可以編程任意次,可在工作中快速編程,從而實現板級和系統級的動態配置。

8)、CPLD保密性好,FPGA保密性差。

9)、一般情況下,CPLD的功耗要比FPGA大,且集成度越高越明顯。

㈢ 簡述eda技術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EDA技術涉及面很廣,內容豐富,從教學和實用角度看,主要應掌握如下4個方面內容:一是大規模可編程邏輯器件;二是硬體描述語言;三是軟體開發工具;四是實驗開發系統。其中,大規模可編程邏輯器件是利用EDA技術進行電子系統設計載體,硬體描述語言是利用EDA技術進行電子系統設計主要表達手段,軟體開發工具是利用EDA技術進行電子系統設計智能化自動設計工具,實驗開發系統則是利用EDA技術進行電子系統設計下載工具及硬體驗證工具。

EDA技術主要特徵

1、用軟體設計方法來設計硬體

硬體系統轉換是由有關開發軟體自動完成,設計輸入可以是原理圖VHDL語言,通過軟體設計方式測試,實現對特定功能硬體電路設計,而硬體設計修改工作也如同修改軟體程序一樣快捷方便,設計整個過程幾乎不涉及任何硬體,可操作性、產品互換性強。

2、基於晶元設計方法

EDA設計方法又稱為基於晶元設計方法,集成化程度更高,可實現片上系統集成,進行更加復雜電路晶元化設計和專用集成電路設計,使產品體積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可在系統編程或現場編程,使器件編程、重構、修改簡單便利,可實現在線升級;可進行各種模擬,開發周期短,設計成本低,設計靈活性高。

3、自動化程度高

EDA技術根據設計輸入文件,將電子產品從電路功能模擬、性能分析、優化設計到結果測試全過程在計算機上自動處理完成,自動生成目標系統,使設計人員不必學習許多深入專業知識,也可免除許多推導運算即可獲得優化設計成果,設計自動化程度高,減輕了設計人員工作量,開發效率高。

4、自動進行產品直面設計

EDA技術根據設計輸入文件(HDL或電路原理圖),自動地進行邏輯編譯、化簡、綜合、模擬、優化、布局、布線、適配以及下載編程以生成目標系統,即將電子產品從電路功能模擬、性能分析、優化設計到結果測試全過程在計算機上自動處理完成。

㈣ EDA技術中綜合指的是什麼,有哪些類型,綜合在EDA技術中的地位什麼

主要來說有這種eda的這種技術來說,主要是我們能夠用感情的這種教育的方式來處理他們的藝術是非常好非常不錯的

㈤ 我想知道EDA的發展前景和EDA開發的優缺點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工程就是以計算機為工作平台,以EDA軟體工具為開發環境,以可編程器件為實驗載體,以ASIC、SOC晶元為目標器件,以電子系統設計為應用方向的電子產品自動化設計過程。EDA工程廣義的定義范圍包括半導體工藝設計自動化、可編程器件設計自動化、電子系統設計自動化、印刷電路板設計自動化、模擬與測試故障診斷以及形式驗證自動化。EDA工程的狹義的定義范圍是電子設計自動化,不包含電子生產自動化。隨著半導體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晶元中已經能夠集成幾百萬門電路,一個完整的數字系統集成於一塊晶元上(SYSTEM On a Chip-SOC)已成為可能,而經典的電子設計方法完成這樣的設計已十分困難。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硬體、軟體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已能利用計算機進行電子系統輔助設計,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減輕了設計人員的勞動,縮短了設計周期,提高了設計成功率,減少了設計缺陷。
EDA工具的出現,給電子系統設計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隨著INTEL公司Pentium處理器的推出,ALTERA、XILINX等公司幾十萬門乃至上百萬門規模的FPGA的上市,以及大規模的晶元組和高速、高密度印刷電路板的應用,EDA工程在功能模擬、時序分析、集成電路自動測試、高速印刷電路板設計及操作平台的擴展等方面都面臨著新的巨大的挑戰。這些問題實際上也是新一代EDA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
EDA工程的主要設計對象是超大規模專用集成電路,怎樣對一片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進行功能劃分、行為描述、邏輯綜合、時序分析、故障測試、形式驗證是EDA工程解決的主要問題。EDA工具是一種以計算機為基本工作平台,利用計算機圖形學、拓撲邏輯學、計算數學以及人工智慧學等多種計算機應用學科的最漸成果而開發出來的一整套軟體工具,是一種幫助電子設計工程師從事屯子元件產品和系統設計的綜合工具。EDA工程的主要特徵是:硬體工具採用工作站和高檔微機,軟體採用EDA工具,功能包括:原理圖輸入、硬體描述語言輸入、波型輸入、模擬設計、可測試設計、邏輯綜合、形式驗證、時序分析等各個方面。設計方法採用自頂向下的方法,設計工作從高層開始,使用標准化硬體描述語言(VHD或VerilogHD等)描述電路行為,自頂向下跨過各個層次,完成整個電子系統的設計。EDA工程另一特徵是腫模塊的設計和可重復利用。由於IP的重復利用,引發的IP模塊可交流性。電子文件格式轉換問題,不同EDA工具的相互兼容問題,都是EDA工程研究的范疇。EDA工程採用高級語言描述,具有系統級模擬和綜合能力。它主要採用並行工程和"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使開發者從一開始就要考慮到產品生成周期的諸多方面,包括質量、成本、開發時間及用戶的需求等。然後從系統設計入手,在頂層進行功能方框圖的劃分和結構設計。在方框圖一級進行模擬、糾錯,並用VHDL、VHDL、VerilogHDL等硬體描述語言對高層次的系統行為進行描述。在系統一級進行驗證,最後再用邏輯綜合優化工具生成具體的門級邏輯電路的網表,其對應的物理實現級可以是印刷電路板或專用集成電路。近幾年,硬體描述語言等設計數據格式的逐步標准化,不同設計風格和應用的要求導致各具特色的邱A工具被集成在同一個工作站上,從而使EDA框架結構日趨標准化。集成設計環境日趨完善。
EDA工具的開發經歷了兩個大的階段:物理工具階段和邏輯工具階段。物理工具用來完成設計中的實際物理問題,如晶元布局、印刷電路板布線等;邏輯工具是基於網表、布爾邏輯、傳輸時序等概念。首先由原理圖編輯器或硬體描述語言進行設計輸入,然後利用EDA系統完成綜合、模擬、優化等過程,最後生成物理工具可以接受的網表和VHDL、VerilogHDL的結構化描述。2.SOC設計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
面向SOC的設計方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基於單片集成系統的軟硬體協同設計和驗證技術、I核生成及復用技術、超深亞微米(UDSM)集成電路的設計理論和技術。基於單片集成系統的軟硬體協同設計和驗證理論是從一個給定的系統任務和行為需求描述著手,進行有效地系統任務和所需資源的分析,並對系統任務和行為需求進行劃分和變換。按照一定法則和規定能自動生成符合系統功能和行為規范要求的硬體和軟體架構,並能按照事先的約定進行符合驗證。SOC的關鍵元素的IP核生成及復用技術主要是指構成所要求規格的硬核 (HardCore)、軟核(SoftCore)和固核(Firm Core)生成理論和方法及復用技術兩個方面。所謂設計復用包含設計文件復用技術和如何生成可被他人復用的設計文件。超深亞微米 (UDSM)集成電路的設計理論和技術是指集成電路設計規格(溝道、線寬等)進入0.1mm以下(即通常所說的納米級設計)面臨的挑戰和所涉及的理論與方法等。
目前的SOC設計方法所涉及的理論基礎基本上建立在等比例規則之上或在准等比例規則之上。當晶元設計進入納米後出現許多新的物理現象,這是設計者事先估計不到的。除此以外,晶元復雜性帶來的SOC可測性問題、信號完整性問題、內聯功耗問題、晶元的天線效應和電磁效應問題以及有可能沖擊許多已經存在的極限,如封裝極限等,這都嚴重製約著SOC的深亞微米設計技術的發展。現今,工作站/台式計算機中的微處理器接到外界的熱阻值 (等於在連接溫度減去外界溫度後除以晶元功耗)的允許極限在0.6-1°C/W范圍內(相當於環境溫度45°C時,連接溫度約100°C)。ITRS推算預測鑒於成本限制,連接溫度要從1999年的100°C降到85°C,即熱阻值在未來三年要控制在0.25°C/W之內。這留給設計課題的空間就相當有限。因此必須變革設計方法,必須研究EDA存在的理論和方法。3.EDA海外發展
3.1 發展概述
2000至2003年間,高科技產業從總體上而言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如圖1所示,整個的市場條件處於一片暗淡之中,全球半導體R&D的支出正在不斷減少,由此也影響了整個相應的市場,EDA公司的研發支出也在縮小,2002年下降了2%。現今所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如何繼續生存和繁榮,此時就更需要創新投資新技術:EDA必須適合變化的產業條件和結構而變化。客戶-供應商之間的關系正發生本質性的變化。當半導體和系統公司合理分配它們在EDA技術中的投資時,夥伴關系就越來越重要了。鑒於此,半導體技術現在所需的投資規模是前所未有的,發生著根本的轉變,同時也暴露出了現今設計方法和工具所存在的局限。因此無怪乎許多公司延遲了引入90納米的技術節點。由於nonrecurring ENGINEERING (NRE)和掩膜成本的提高,擁有ASIC設計所有權的成本正在增加。各個設計公司避免設計初始,而選擇用軟體進行標准和定製設計。可以這樣說,傳統的以ASIC為中心的EDA市場正在逐漸消退,而需要重新考慮整個設計過程。系統級的設計理念正主導著將來電子系統新平台的定義。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個趨勢並不明顯,不過這種趨勢正不斷顯現。
現在對於EDA團體而言別無選擇,只能尋求其它的應用領域。EDA的主要客戶-半導體產業,正尋求其產品的另一個新的具有非常廣泛影響應用領域,之前的主要應用領域為PC和行動電話。
電子學至今尚未滲透至引起人們極大興趣的應用領域,這種想法得到了普遍的認同。這種具有潛在的應用聚焦於從社會利益考慮的信息技術研究的中心。如果我們認為這些應用理應主導將來的電子領域,那麼EDA要做些什麼來支持它們呢?一般來說,設計類型的選擇應該有助於其各種形式的重復使用,如果NRE和掩膜成本按常數增長,那麼相應的軟體會比現在更易於使用。特別通訊協議也將在設計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設計方法的歷史發展中,設計生產率的變化總是與在設計俘獲中提高提取的水平相關,如圖2所示為提取水平的變化趨勢。將來,EDA必須以比今天更粗略的間隔尺寸的塊來進行工作以提供所需的生產率的增長,現在必須將視線轉到系統級設計之上。系統描述的神奇語言的出現,如SYSTEMC 和SYSTEM Verilog就是隨著這種趨勢而發展出現的。但是,它們在更高水平的提取過程中會在系統設計問題上出現不足,大多是由於它們本身缺少一種清晰、明確的合成語義學系統。
核心競爭上去了,而將分派工程和系統組件的任務給了其它公司。例如ERICSSON和Nokia正逐漸減少對於晶元設計的涉及。結果,半導體公司就必須為它們的戰略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於是一些工程的責任就轉移了。同時,半導體公司正越來越依靠專業公司提供的知識產權,如提供處理器產權核心的ARM和提供庫產權的Artist。一些製造公司也開始了轉變,如IBM和TSMC。(

㈥ 超贊,編譯器和解釋器的異同,瞬間明白了

編譯器和解釋器的最大不同就是:以 WINDOWS 系統為例進行講解就是:編譯器是可以把用戶編寫的源程序(例如:C 語言源程序)經過編譯、鏈接產生成一個在 WINDOWS 系統下面可獨立運行的二進制代碼(以 *.exe 為後綴的);而解釋器則必須在高級語言的解釋環境中才能夠運行用戶編寫的源程序,一旦退出了解釋器,那麼用戶編寫的源程序將無法執行。例如:以前的 BASIC 語言就是解釋執行、而不是編譯執行的。即:在 BASIC 解釋環境中,可以執行用戶編寫的以 *.BAS 為後綴的源程序,但是一旦退出了 BASIC 解釋器,那麼用戶編寫的 *.BAS 源程序就無法執行了。

㈦ EDA課程中,綜合是什麼意思

基於VHDL的多功能數字鍾的設計 EDA課程設計 資料類別 課程(專業) EDA 適用年級 大學文件格式word+DLS文件大小 1725K 預覽文件 無(只能預覽文件中的部分內容)下載次數 0內容簡介:EDA課程設計 基於VHDL的多功能數字鍾的設計,共11頁,6086字,附源程序。 摘要:介紹了利用VHDL硬體描述語言設計的多功能數字鍾的思路和技巧。在MAX+PLUSII開發 環境中編譯和模擬了所設計的程序,並在可編程邏輯器件上下栽驗證。模擬和驗證結果表明,該設計方法切實可行。 關鍵詞:數字鍾;硬體描述語言;VHDL;MAX+PLUSII。 相關說明:1、欲下載本站資料,必須成為本站會員。如果你尚未注冊或登錄,請首先注冊或登錄。 2、48小時內下載同一文件,不重復扣金幣。 3、下載後請用WinRAR或 WinZIP解壓縮後使用。 4、下載後仍有問題,請看常見問題解答。

㈧ FPGA中軟體編譯器和硬體綜合器區別是什麼

軟體編譯器是把高級語言編譯成可執行文件,比如二進制代碼
典型編譯器如C/C++編譯器
硬體綜合器是把RTL級別的硬體代碼綜合成網表文件。是一個具體優化+映射的過程,代表語言是verilog/VHDL,轉換成網表netlist

㈨ 什麼是eda技術eda技術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EDA技術是指以計算機為工作平台,融合了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及智能化技術的最新成果,進行電子產品的自動設計。

核心內容包括數字系統的設計流程、印刷電路板圖設計、可編程邏輯器件及設計方法、硬體描述語言VHDL、EDA開發工具等內容。EDA技術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電路設計的效率和可操作性,減輕了設計者的勞動強度。

設計者在EDA軟體平台上,用硬體描述語言VerilogHDL完成設計文件,然後由計算機自動地完成邏輯編譯、化簡、分割、綜合、優化、布局、布線和模擬,直至對於特定目標晶元的適配編譯、邏輯映射和編程下載等工作。



(9)eda編譯器和綜合功能的異同擴展閱讀:

EDA技術的發展:

1、80年代為計算機輔助工程(CAE)階段。與CAD相比,CAE除了有純粹的圖形繪制功能外,又增加了電路功能設計和結構設計,並且通過電氣連接網路表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工程設計。CAE的主要功能是:原理圖輸入,邏輯模擬,電路分析,自動布局布線,PCB後分析。

2、90年代為電子系統設計自動化(EDA)階段。

3、現代EDA技術就是以計算機為工具,在EDA軟體平台上,根據硬體描述語言HDL完成的設計文件,能自動地完成用軟體方式描述的電子系統到硬體系統的布局布線、邏輯模擬,直至完成對於特定目標晶元的適配編譯、邏輯映射和編程下載等工作。

4、ESDA代表了當今電子設計技術的最新發展方向,其基本特徵是:設計人員按照「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對整個系統進行方案設計和功能劃分,系統的關鍵電路用一片或幾片專用集成電路(ASIC)實現。

閱讀全文

與eda編譯器和綜合功能的異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組管理命令 瀏覽:979
海南高德司機端是什麼app 瀏覽:861
pid命令 瀏覽:886
一天一圖學會python可視化 瀏覽:309
魔獸編輯文本命令串 瀏覽:497
android中view繪制 瀏覽:798
安卓機內存刪除怎麼恢復 瀏覽:329
Qt環境的編譯軟體放到linux 瀏覽:214
聯創列印系統怎麼連接伺服器 瀏覽:935
杭州行政命令 瀏覽:160
如何查找伺服器日誌 瀏覽:801
加密的鑰匙扣怎麼寫 瀏覽:579
文件夾更新不了怎麼辦 瀏覽:475
壓縮機指示燈亮是什麼原因 瀏覽:956
什麼app訂酒店半價 瀏覽:765
中老年解壓神器 瀏覽:243
訊飛語音ttsandroid 瀏覽:468
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後能坐車嗎 瀏覽:507
python類裝飾器參數 瀏覽:350
均線pdf微盤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