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剛買來一張帶有中國書畫鑒定委員會證書的書畫 有這個機構嗎
沒有中國書畫鑒定委員會這個機構、是美協下面的私人機構、對於這種證書都是無用的。
㈡ 機構編制委員會是什麼性質的機構
請問哪位朋友知道,編制委員會是什麼性質的機構?主要負責什麼樣的工作?在這個部門工作的話待遇怎麼樣?有沒有前途?謝謝!國家公務員性質主要職責1、負責研究起草本市機構編制管理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統一管理本市各級黨政機關,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機關,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機關的機構編制工作。
2、負責研究擬訂本市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的總體方案;協調並組織實施本市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工作。
3、負責協調市委、市政府各部門的職能配置及調整工作,協調市委、市政府各部門與區縣之間的職責分工。
4、負責審核報批市、區縣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機關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機關的機構設置;核定局級機關的內設機構。
5、統一管理本市行政編制總額;核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法院、市檢察院機關和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機關以及各區縣的行政編制。
6、負責研究擬訂本市機關、事業單位局、處級領導職數的配置標准;審核報批本市機關、事業單位局級領導職數;核定本市機關、事業單位處級領導職數。
7、負責研究擬訂本市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方案;研究制訂事業單位定編標准;審核報批相當正副局級事業單位的職能配置、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核定相當正副處級事業單位的職能配置、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
8、負責市委、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法院、市檢察院機關和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機關所屬事業單位的登記管理工作;負責指導區縣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
9、統一管理本市市屬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審核報批市屬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的設置、變更等事項。
10、負責監督檢查本市各級機關、事業單位貫徹執行機構編制工作方針、政策、法規的情況以及機構編制的落實情況。
11、負責機構編制系統的業務培訓工作。
12、承辦市委、市政府和市編委交辦的其他事項待遇肯定好,當然也要看地位,前途非常好
㈢ 日史編輯委員會是一個什麼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日史編輯委員會是一家學術研究機構,主要業務有國家日史的編輯出版發行等工作;《傳奇人物》與《國家日史通訊報》的采訪、編校、排版、廣告、發行等工作;還有一個出版社的編校出版發行等工作;外加圖書管理、網路與計算機管理、會議組織、社團管理、後勤管理、行政與黨務管理等機關工作,兼有電視劇本創作,協助攝制等工作。
㈣ 武侯區地方誌編篡委員會屬於什麼單位
一般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機構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
㈤ 編輯委員會是什麼意思
編輯大型的或重要的出版物,如報刊、叢書、全集、文集、詞典、工具書、成套教科書等,為集思廣益,都成立編輯委員會,簡稱編委會。編委會通常由主編、副主編和若干編輯委員組成。編委會成員大多為該出版物所屬學科的專家學者以及這個領域的權威人士。編委會成員的產生,由上級指派或學術團體推舉,也有由出版單位聘任的。編委會負責確定所編出版物的編輯(纂)方針、編纂體例、編選范圍,解決編輯過程中某些重大問題,並對出版物文稿作最後審定。在編委會領導下,還設置編輯部,從事該出版物的具體編輯(纂)事宜。
某些報刊、叢書、全集、文集、詞典、工具書、成套教科書等,為集思廣益,都成立編輯委員會。
編委會通常由主編、副主編和若干編輯委員組成。編委會成員大多為該出版物所屬學科的專家學者以及這個領域的權威人士。編委會成員的產生,由上級指派或學術團體推舉,也有由出版單位聘任的。
編委會負責確定所編出版物的編輯(纂)方針、編纂體例、編選范圍,解決編輯過程中某些重大問題,並對出版物文稿作最後審定。
在編委會領導下,還設置編輯部,從事該出版物的具體編輯(纂)事宜。
編輯委員會的名稱源於近代的委員制。中國古代校修官書,一般由朝廷派有關大臣及文學侍臣主持,雖也設置專門機構,延攬專人從事,但它們和近代出現的委員制的編委會不同。至20世紀初葉,中國出版界尚未見有編委會的名稱。例如,從1915年開始編纂的<辭海>,經歷20年,先後參與其事的有一至幾十人。到1936年出版時, 並未用編委會的名義。 1915年由陳獨秀編輯的<青年雜志>,1916年改名<新青年>,到1919年才正式成立由陳獨秀、錢玄同、高一涵、胡適、李大釗、沈尹默等組成的編委會。五四運動以後,編委會的名稱才逐漸多起來。1979年出版的新版《辭海》,「前言」中敘述了成立辭海編輯委員會的經過和它的工作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編委會的組織、性質、作用等概況,還表明編委會在徵得出版單位同意的情況下,有權確定編輯成果的出版時間,改換出版的單位。並在書後刊印了編輯委員會主編、副主編、編輯委員、分科主編等人的詳細名單。
編委會的稱謂有時要按照出版物的性質不同而不同。1938年由蔡元培主持出版的《魯迅全集》,署名為「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1951年開始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署名為「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近年來出版的《周恩來選集》、《劉少奇選集》、《朱德選集》、《鄧小平文選》、《陳雲文選》及《毛澤東著作選讀》等,署名為「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上述幾種不同稱呼的委員會,實質上就是編委會。
書籍的編委會一般為業務性組合,主編和編委來自各方面各單位,任務完成後即解體。報紙、期刊的編委會則是長期的。有的出版社也設立主持全社編輯方針和重要圖書規劃的長期性的編委會。至於編輯、翻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則為常設機構,不同於一般的編委會。在通常情況下,由編委會主持編纂的書籍上,都附有編委會成員的名單。
在新聞機構中,編輯委員會是掌握編務、行政的集體領導機構 (在設有社務委員會的新聞機構中,編輯委員會只主管編輯業務 )。編輯委員會通常由社長、副社長(設有社委會的新聞機構)、總編輯、副總編輯、秘書長和若干委員組成。社會主義國家的新聞機構的編輯委員會由上級主管部門任命和管理。資本主義國家某些新聞機構也設有編委會,負責新聞采訪、編輯和傳播;編輯委員會成員和總編輯、主編,由財團、董事會委任。
中國新聞機構編輯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有:學習並研究宣傳中共中央、國務院制訂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上級指示,完成各項新聞報道任務;審議和制定編輯部定期的或專題的報道計劃,並組織實施;審議和制定本單位經營管理、基本建設、技術設置、職工培訓、生活福利、公共關系和外事往來等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組織領導業務研究、專業職稱評定及幹部聘任工作;培養和挑選各種專門人才,任免、獎懲所屬幹部。
㈥ 名家名譯系列的名著到底好不好
名家名譯( 名家名譯 四字位於封皮左上方,且封皮右上方印有 世界經典文學名著 字樣的系列書籍,希望提問者不要搞錯我說的是哪一個版本)是由「名家編譯委員會」翻譯的。
我去淘寶買了他們的十本書,發現這十本書的頁數出奇的相似,都是257或259之間,但是我買的是什麼書呢?
這個名家名譯版基督山伯爵,230000字,只有34章,而書店裡的基督山伯爵呢,一個巴掌那麼厚,有858000字,共117章!
還有簡愛,看到同學買的簡愛足夠有這個名家名譯版本的兩倍那麼厚,且他的多出來二十萬字,你自己說,這名家名譯的到底是不是正版!
我被坑了,希望被採納,讓更多愛佔便宜或者只看價錢買書的受害者和讀者知道,這不是正版!
個人讀書少,一般成系列的書籍都是正版,除了這個名家名譯的,其他都可以閱讀!
(圖為兩個版本章節數目的對比,圖一為名家名譯版簡愛,而全譯簡愛為三十多章節,圖二圖三為兩版本基督山伯爵章節數目對比。)
㈦ 名家編譯委員會的版本好不好
最好全譯本的好。
同一種書看厚度。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名著都是選譯,有一定的刪節。雖然譯者都說刪去的都是不夠精彩的章節,但這樣做主觀性也太強了些。有些人認為不重要的章節,其他人可能認為是一書的關鍵亦未可知。作者這樣寫一定有他的目的,所以買書還是買全譯本的好,也就是看起來比較厚的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