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理解分時圖中的MACD指標
MACD稱為指數平滑異同平均線,是從雙指數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減去慢的指數移動平均線,MACD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但閱讀起來更方便。當MACD從負數轉向正數,是買的信號。當MACD從正數轉向負數,是賣的信號。當MACD以大角度變化,表示快的移動平均線和慢的移動平均線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開,代表了一個市場大趨勢的轉變。
MACD在應用上應先行計算出快速(一般選12日)移動平均值與慢速(一般選26日)移動平均值。以這兩個數值作為測量兩者(快速與慢速線)間的"差離值"依據。所謂"差離值"(DIF),即12日EMA數值減去26日EMA數值。因此,在持續的漲勢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間的正差離值(+DIF)會愈來愈大。反之在跌勢中,差離值可能變負(-DIF),也愈來愈大。 至於行情開始回轉,正或負差離值要縮小到一定的程度,才真正是行情反轉的信號。MACD的反轉信號界定為"差離值"的9日移動平均值(9日EMA)。 在MACD的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計算公式中,都分別加T+1交易日的份量權值,以現在流行的參數12和26為例,其公式如下:
12日EMA的計算:EMA12 = 前一日EMA12 X 11/13 + 今日收盤 X 2/13
26日EMA的計算:EMA26 = 前一日EMA26 X 25/27 + 今日收盤 X 2/27
差離值(DIF)的計算: DIF = EMA12 - EMA26 。
根據差離值計算其9日的EMA,即離差平均值,是所求的DEA值。為了不與指標原名相混淆,此值又名DEA或DEM。
今日DEA = (前一日DEA X 8/10 + 今日DIF X 2/10)
用(DIF-DEA)*2即為MACD柱狀圖。
『貳』 如何解釋股票技術中的MACD線
2、頂背離和底背離 MACD指標的背離就是指MACD指標的圖形的走勢正好和K線圖的走勢方向正好相反。MACD指標的背離有頂背離和底背離兩種。 (1)頂背離 當股價K線圖上的股票走勢一峰比一峰高,股價一直在向上漲,而MACD指標圖形上的由紅柱構成的圖形的走勢是一峰比一峰低,即當股價的高點比前一次的高點高、而MACD指標的高點比指標的前一次高點低,這叫頂背離現象。頂背離現象一般是股價在高位即將反轉轉勢的信號,表明股價短期內即將下跌,是賣出股票的信號。 (2)底背離 底背離一般出現在股價的低位區。當股價K線圖上的股票走勢,股價還在下跌,而MACD指標圖形上的由綠柱構成的圖形的走勢是一底比一底高,即當股價的低點比前一次低點底,而指標的低點卻比前一次的低點高,這叫底背離現象。底背離現象一般是預示股價在低位可能反轉向上的信號,表明股價短期內可能反彈向上,是短期買入股票的信號。 在實踐中,MACD指標的背離一般出現在強勢行情中比較可靠,股價在高價位時,通常只要出現一次背離的形態即可確認位股價即將反轉,而股價在低位時,一般要反復出現幾次背離後才能確認。因此,MACD指標的頂背離研判的准確性要高於底背離,這點投資者要加以留意。 3、趨勢線、壓力線 二、分析周期法則 綠柱狀間隔時間越長,未來上漲力度越大和時間越長 紅柱狀維持時間越長,未來下跌空間和力度越大,時間越長 三、分析參數的修改原則 四、均線為先法則 第四節 MACD指標的實戰技巧 MACD指標的實戰技巧主要集中在MACD指標的「金叉」、「死叉」以及MACD指標中的紅、綠柱狀線的情況等兩大方面。下面以分析家軟體上的日參數為(26,52,52)的MACD指標來揭示MACD指標的買賣和觀望功能。(註:MACD指標在錢龍軟體和分析家軟體上指標參數選取及使用方法一樣)。 一、 買入信號 (一)DIF線和MACD線的交叉情況分析 1、0值線以下區域的弱勢「黃金交叉」 當MACD指標中的DIF線和MACD線在遠離0值線以下區域同時向下運行很長一段時間後,當DIF線開始進行橫向運行或慢慢勾頭向上靠近MACD線時,如果DIF線接著向上突破MACD線,這是MACD指標的第一種「黃金交叉」。它表示股價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下跌,並在低位整理後,一輪比較大的跌勢後、股價將開始反彈向上,是短線買入信號。對於這一種「黃金交叉」,只是預示著反彈行情可能出現,並不表示該股的下跌趨勢已經結束,股價還有可能出現反彈行情很快結束、股價重新下跌的情況,因此,投資者應謹慎對待,在設置好止損價位的前提下,少量買入做短線反彈行情。如圖(7–1)所示。 2、0值線附近區域的強勢「黃金交叉」 當MACD指標中的DIF線和MACD線都運行在0值線附近區域時,如果DIF線在MACD線下方、由下向上突破MACD線,這是MACD指標的第二種「黃金交叉」。它表示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漲勢、並在高位或低位整理後,股價將開始一輪比較大的上漲行情,是中長線買入信號。它可能就預示著股價的一輪升幅可觀的上漲行情將很快開始,這是投資者買入股票的比較好的時機。對於這一種「黃金交叉」,投資者應區別對待。 〔1〕當股價是在底部小幅上升,並經過了一段短時間的橫盤整理,然後股價放量向上突破、同時MACD指標出現這種金叉時,是長線買入信號。此時,投資者可以長線逢低建倉。 〔2〕當股價是從底部啟動、已經出現一輪漲幅比較大的上升行情,並經過上漲途中的比較長時間的中位回檔整理, 然後股價再次調頭向上揚升、同時MACD指標出現這種金叉時,是中線買入信號。 3、0值線以上區域的一般「黃金交叉」 當MACD指標中的DIF線和MACD線都運行在0值線以上區域時,如果DIF線在MACD線下方調頭、由下向上突破MACD線,這是MACD指標的第二種「黃金交叉」。它表示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高位回檔整理後,新的一輪漲勢開始,是第二個買入信號。此時,激進型投資者可以短線加碼買入股票;穩健型投資者則可以繼續持股待漲。 (二)柱狀線分析 1、紅色柱狀線 紅色柱狀線的放出,表明市場上的多頭力量開始強於空頭力量,股價將開始一輪新的漲升行情,是一種比較明顯的買入信號。對於這種買入信號,投資者也應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當DIF線和MACD線都在0值線以上區域運行,說明股市是處於多頭行情中,股價將繼續上漲。當MACD指標在0值線上方經過短暫的回調整理後,紅柱狀線再次放出時,投資者可繼續持股做多,空倉者可逢低買入。 (2)當DIF線和MACD線都在0值線以下區域運行,說明股市處於空頭行情中,股價將繼續下跌探底。當MACD指標中的綠柱線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低位運行,然後慢慢收縮後,如果紅柱狀線出現時表明股價可能出現反彈但中長期下跌趨勢並沒有完全改變。此時,激進型投資者可以在設置好止損點的前提下短線少量買入股票;穩健型投資者則可以繼續持幣觀望。 (3)當DIF線和MACD線都在0值線以下區域運行,但這兩條線在低位經過一次「黃金交叉」後,其運行方向開始同時向上並越來越向上靠近0值線時,如果此時紅柱狀線開始放出(特別是第二次放出),表明股價經過長時間的整理後,下跌趨勢已經結束,股價在大量買盤的推動下將開始一輪新的上升行情。這也是投資者中長線買入股票的一個較好時機。此時,投資者應及時買入股票或持股待漲。當MACD指標中的DIF線和MACD線在0值線附近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後,綠色柱狀線構成一底比一底高的雙底形態時,表明股價的長期下跌趨勢可能結束,股價將在成交量的配合下,開始一輪新的中長期上升行情。此時,投資者可以開始逢低分批建倉。
『叄』 MACD計算詳解
正確的公式應該是:EMA(12)=今天收盤價*2/13 + 前天EMA(12)*11/13
EMA(26)=今天收盤價*2/27 + 前天EMA(26)*25/27
DIF=EMA(12)-EMA(26)
DEA=DIF*2/10 + 前天DEA*8/10
BAR=(DIF-DEA)*2
2/13跟2/27就是平滑系數.
另外很多關於前天EMA及前天DEA計算的說明都不清晰或是錯誤的.
這裡面關鍵是第二天過渡值的計算.
如一隻股票前天上市,或你要計算今天的MACD值.具體如下:
第一天: 由於剛上市所以5個參數均為0.
第二天:EMA(12)=今天收盤價*2/13 + 前天收盤價*11/13
EMA(26)=今天收盤價*2/27 + 前天收盤價*25/27
DIF=EMA(12)-EMA(26)
DEA=DIF*2/10 + 0*8/10(即0,因為前天DEA=0)
BAR=(DIF-DEA)*2
第三天:按先前提供的公式代入即可,因為前天EMA跟前天DEA這兩個參數已經出現.如果是中途計算結果會出現偏差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就可以得到修正.
『肆』 macd是什麼怎麼運算得到的怎麼使用
MACD稱為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是從雙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移動平均線減去慢的移動平均線, MACD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 但閱讀起來更方便。
當MACD從負數轉向正數,是買的信號。當MACD從正數轉向負數,是賣的信號。當MACD以大角度變化,表示快的移動平均線和慢的移動平均線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開,代表了一個市場大趨勢的轉變。MACD是Geral Appel 於1979年提出的,它是一項利用短期(常用為12日)移動平均線與長期(常用為26日)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
公式演算法:
DIFF線(Difference)收盤價短期、長期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間的差,也就是(12個交易日的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26個交易日的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例如從2009年1月5日--2009年1月20日(扣除4個周末,共計12個交易日),用這12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算出一個滑動平均值,就是12個交易日的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演算法在下邊,至於計算公式產生的原因就不要研究了,總之專家)
DEA線(Difference Exponential Average)DIFF線的M日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 ,DIFF本身就是12日平均減去26日平均所得的「值差」,而DEA則是這個連續9日的這個「差值」的平均數(就是簡單的算數平均數),
MACD線DIFF線與DEA線的差,彩色柱狀線。
參數:SHORT(短期)、LONG(長期)、M 天數,一般為12、26、9
公式如下所示:
加權平均指數(DI)=(當日最高指數+當日收盤指數+2倍的當日最低指數)
十二日平滑系數(L12)=2/(12+1)=0.1538
二十六日平滑系數(L26)=2/(26+1)=0.0741
十二日指數平均值(12日EMA)=L12×當日收盤指數+11/(12+1)×昨日的12日EMA
二十六日指數平均值(26日EMA)=L26×當日收盤指數+25/(26+1)×昨日的26日EMA
差離率(DIF)=12日EMA-26日EMA
九日DIF平均值(DEA) =最近9日的DIF之和/9
柱狀值(BAR)=DIF-DEA
MACD=(當日的DIF-昨日的DIF)×0.2+昨日的MACD
『伍』 MACD指標演算法
macd有3個元素,DIF ,DEA MACD 那三條線一般分別用白色,黃色,和柱狀圖表示!DIF就是短期指數移動平均線和長期移動平均線的差值!可以理解為兩條均線之差!公式一般為DIF: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DEA就是對這個差值進行指數移動平均!公式為DEA:EMA(DIF,MID);MACD就是DIF-DEA的差值!這個差值為正數,那麼就變紅,差值為負,就變綠差值越大,柱子越長反之,越短這樣解釋應該很通俗易懂,不知道樓主明白了沒有
『陸』 MACD指標的原理和計算方法!
MACD利用收盤價的短期(常用為12日)指數移動平均線與長期(常用為26日)指數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
1. MACD金叉:DIFF 由下向上突破 DEA,為買入信號。
2. MACD死叉:DIFF 由上向下突破 DEA,為賣出信號。
3. MACD 綠轉紅:MACD 值由負變正,市場由空頭轉為多頭。
4. MACD 紅轉綠:MACD 值由正變負,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
5. DIFF 與 DEA 均為正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上時,大勢屬多頭市場,DIFF 向上突破 DEA,可作買入信號。
6. DIFF 與 DEA 均為負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下時,大勢屬空頭市場,DIFF 向下跌破 DEA,可作賣出信號。
7. 當 DEA 線與 K 線趨勢發生背離時為反轉信號。
8. DEA 在盤整局面時失誤率較高,但如果配合RSI 及KDj指標可適當彌補缺點。
『柒』 請問這個MACD是怎麼計算的,看著不太明白呢
首先macd是均線指標,
macd首先計算的是兩根指數移動平均線,ema
一根為12日,一根是26日.
這兩根均線的差值就是diff值
在把dif值進行再次9日均線處理就是dea值,
在用diff值減dea的值就是macd指標,(乘以2是為了顯示的更清楚)
你看不明白的公式的地方應該不是macd計算的方法,而是指數均線的計算方法你應該不會,
很多人都不知道macd指標為什麼用12和26這兩個參數,因為是倍數關系.
12代表了15%是2/(12+1)約等於15%
26代表了7.5%是2/(26+1)約等於7.5%
你可以用excel試一下,用今天的收盤價*15%+昨天ema*(1-15%)和12日均線走勢基本是一樣的.這就是指數移動平均線的演算法.
你截圖處藍色區域2*收盤價/(12+1)+11*昨日ema/(12+1)就是在計算12日和26日的指數移動平均線呢.
『捌』 求MACD手工計算方法
解決第一個問題,平均線,平均線就是10日收盤價相加除以10,以你的例子數值為例
十日均線
第一天(因只有10天數據所以10日均線只有1天數值,如果有11天數據,第二天10日均線等於從第2天到第11天的10天數值相加後除以10數值相加)
(2+2.2+2.4+2.6+2.8+3.0+3.2+3+2.5+2.2)/10=2.59
5日均線
第一天
(2+2.2+2.4+2.6+2.8)=2.4
第二天
(2.2+2.4+2.6+2.8+3.0)=2.6
以此類推
指數移動平均EMA
(有兩種演算法,結果值有一定誤差但大致相同)
指數移動平均的意思是為最新的一天數據加上一定百分比的權重,
第一種(按百分比權重)
公式為:今天指數移動平均值=(今天收盤價*百分比權重)+昨日的指數移動平均值*(1-百分比權重)
第二種(按周期)(周期就是多天)
(大多數軟體計算方法採用第二種)
今日指數移動平均=(今天收盤價*2+昨天指數移動平均值*(n周期-1))/(n周期+1)
注:兩種演算法第一天的值等於收盤價從第二天開始計算
周期可以轉換為百分比
百分比=2/(n周期+1)
n周期=(2/百分比-1)四捨五入取整數
舉例
12日這個參數實際代表15%的權重,
2/(12+1)約等於15%
26日這個參數代表7.5%的權重
2/(26+1)約等於7.5%
下面計算你的macd值吧 2,2.2,2.4,2.6,2.8,3.0,3.2,3,2.5,2.2。用MACD(6,9,3)
(採用軟體常用的周期計演算法)
第一天6日ema=2
第二天6日ema=(2.2*2+2*(6-1))/(6+1)=2.057143
第三天6日ema=(2.4*2+2.057143*(6-1))/(6+1)=2.155102
......等等以此類推9日ema也這么每天都計算出來
DIF=6日ema-9日ema
DEA=DIF的在算一遍3日的ema
MACD=(DIF-DEA)*2
用Excel很容易就算出來了
圖片就是你假設的數值做成的macd
『玖』 macd的計算問題
平滑系數的本質是將過去的發生值加權平均,MACD是看短期均值向上超過長期均值,還是向下跌破長期均值,公式那麼復雜只是使計算相對等更科學一點。
「MACD=(當日的DIF-昨日的DIF)×0.2+昨日的MACD」
公式里MACD的表達式表示的是對下一天DIF的預測,即MACD的值實際上是對DIF的預測值,是長期平滑過來的結果(這里的平滑系數是0.2),在近期股票價格變化較大情況下與實際DIF的偏差會較大,所以很多時候並不去計算它,作用也不大。(由於它是DIF的預測值,不需要表現在MACD圖形曲線里);
EMA是指數移動平均線,有的軟體簡稱為EXPMA,是一種加權的移動平均線指標;EMA是通過計算出收市價HORT日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與LONG日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得到的,分別記為EMA(SHORT)與EMA(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