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承台的鋼筋綁扎要注意什麼
頂板:
1、設置拉結筋,要求與底板相同。
2、人防門吊鉤要與門框垂直,勾最上排受力筋。
3、當有電管線穿越牆體時必須使用熱鍍鋅鋼管,在中間部位還需做翼環,兩側設置過線盒。
柱鋼筋:
1、確保柱鋼筋位置、型號都與圖紙一一對應,還要觀察箍筋位置與綁扎方式是否正確。
2、觀察柱子中心位置與放線是否有偏離,確保位置端正才可澆築混凝土。
3、箍筋間距是否都正確,尤其應當關注加密區的位置及長度是否正確。
梁鋼筋:
1、梁鋼筋需要注意當中的吊起筋的彎曲角度、彎曲位置以及其箍筋的配置情況。
2、梁中鋼筋的搭接長度是我們要注意的問題,往往在這種地方容易被忽略。
3、箍筋加密區一定要仔細檢查,不能遺漏,該加密的地方一定要做到位。
4、受壓區不得超過50%。當採用焊接接頭時,從任一焊接接頭中心至長度為鋼筋直徑35倍且不小於500mm的區段內,有接頭鋼筋面積占鋼筋總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宜超過50%;受壓區不限制。
(1)出承台柱子加密擴展閱讀:
鋼筋綁扎前先認真熟悉圖紙,檢查配料表與圖紙、設計是否有出入,仔細檢查成品尺寸、心頭是否與下料表相符。核對無誤後方可進行綁扎。採用20#鐵絲綁扎直徑12以上鋼筋,22#鐵絲綁扎直徑10以下鋼筋。
牆的鋼筋網綁扎同基礎。鋼筋有90°彎鉤時,彎鉤應朝向混凝土內。 採用雙層鋼筋網時,在兩層鋼筋之間,應設置撐鐵(鉤)以固定鋼筋的間距。牆筋綁扎時應吊線控制垂直度,並嚴格控制主筋間距。
剪力牆上下兩邊三道水平處應滿扎,其餘可梅花點綁扎。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豎向受力筋外綁一道水平筋或箍筋,並將其與豎筋點焊,以固定牆、柱筋的位置,在點焊固定時要用線錘校正。外牆澆築後嚴禁開洞,所有洞口預埋件及埋管均應預留,洞邊加筋詳見施工圖。
牆、柱內預留鋼筋做防雷接地引線,應焊成通路。其位置、數量及做法詳見安裝施工圖,焊接工作應選派合格的焊工進行,不得損傷結構鋼筋,水電安裝的預埋,土建必須配合,不能錯埋和漏埋。
❷ 獨立基礎柱箍筋加密區
加密區判定有兩種:
1、如11G101所說的基礎嵌固部位,如果基礎柱上面有地圈樑,那麼地圈樑就算是基礎嵌固部位,加密區在地量頂標高開始按凈高的1/3計算。
2、如果沒有地圈樑,基礎承台(也就是基礎嵌固部位)從承台頂面開始計算,加密區為1/3。
基本操作
一般基礎和柱子是分開施工的,這時候柱子的鋼筋如果直接留到基礎里,由於鋼筋很長不方便施工,所以就甩出來一段鋼筋用於柱子的鋼筋搭接用,大小和根數應該和柱相同,至於基礎內的箍筋,一般是2~3道,用於固定插筋用,出了基礎頂面就是柱子的箍筋了,按照圖紙施工,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一般取1米左右就可以了,滿足搭接或者焊接要求就可以了。
❸ 三庄承台地梁加密區怎麼算
兩個承台的中心距離為四米,邊距為兩米,梁高高為六十,加密要求是1.5倍梁高或1/3跨,如果是是1.5倍梁高那就是整條梁都加了,如果是1/3跨那就是加密在承台內。
梁、柱箍筋加密區長度的規定,梁:一級抗震等級框架梁是大於等於2倍梁高或大於等於500MM,二~四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是大於等於1.5倍梁高或大於等於500MM,均取大值。
抗震柱:底層剛性地面的柱根部加密區為該層柱凈高的1/3,柱頂部加密區為大於等於1/6或大於等於500MM取其最大值,或大於等於柱子長邊尺寸,二層以上為大於等於1/6或大於等於500MM,或大於等於柱子長邊尺寸,如果是園柱子為大於等於直徑。
如果承台梁是錨固在承台中的加密區就從承台邊算起;如果承台梁不是錨固在承台中的就從柱邊算起。
如果承台頂面和梁頂面標高平齊,那麼1.5H加密區在支座外。通俗點說就是從承台邊和梁邊交界處算起(凈長計算處),承台內內一般500mm一根箍筋。
如果梁低面和承台頂面標高平齊,那麼1.5H加密區應從柱邊和梁邊交界處算起。
❹ 基礎的承台梁箍筋需要加密嗎
這主要還是要看設計,及設計說明。
❺ 承台梁箍筋加密嗎
13G101-116.16什麼情況下設基礎聯系梁?有何構造處理措施?
1當建築基礎形式採用樁基礎時,樁基承台間設置聯系梁能夠起到傳遞並分布水平荷載、減小上部結構傳至承台彎矩的作用,增強各樁基之間的共同作用和基礎的整體性。
1)一柱一樁時,應在樁頂兩個主軸方向上設置聯系梁。當樁與柱的截面直徑之比大於2時,可不設聯系梁。
2)兩樁樁基的承台,應在短向設置聯系梁。
3)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柱下樁基承台,宜沿兩個主軸方向設置聯系梁。
4)樁基承台間的聯系梁頂面宜與承台頂面位於同一標高。
2當建築基礎形式採用柱下獨立基礎時,為了增強基礎的整體性,調節相鄰基礎的不均勻沉降也會設置聯系梁。聯系梁頂面宜與獨立基礎頂面位於同一標高。有些工程中,設計人員將基礎聯系梁設置在基礎頂面以上,也可能兼作其他的功用。在11G101-3中認為只要該梁在設計中起到聯系梁的作用就定義為基礎聯系梁,按照聯系梁的構造進行施工。
當獨立基礎埋置深度較大,設計人員僅為了降低底層柱的計算高度,也會設置與柱相連的梁(不同時作為聯系梁設計),此時設計應將該梁定義為框架梁KL,按框架梁KL的構造要求進行施工。有些情況下,設計為了布置上部牆體而設置了一些梁(不同時作為聯系梁設計),可視為直接以獨立基礎或樁基承台為支座的非框架梁,設計應標注為L,按非框架梁進行施工。
3設計標注為基礎聯系梁JLL的構件,應滿足以下構造要求:
1)縱向受力鋼筋在跨內宜連通,鋼筋長度不足時錨入支座內。從柱邊緣開始錨固,其錨固長度應≥la。
2)當基礎聯系梁位於基礎頂面上方時,上部柱底部箍筋加密區范圍從聯系梁頂面起算。
3)一般情況下,基礎聯系梁第一道箍筋從柱邊緣50mm開始布置;當承台配有鋼筋籠時,第一道箍筋可從承台邊緣開始布置。
4)上部結構按抗震設計時,為平衡柱底彎矩而設置的基礎聯系梁,應按抗震設計。抗震等級同上部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