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處理 > linux用戶組信息保存在哪個文件夾

linux用戶組信息保存在哪個文件夾

發布時間:2022-06-22 03:56:00

linux中創建一個用戶後系統會在哪些配置文件中作記錄

Linux系統下新建一個用戶會在以下幾個文件中做記錄,下面以admin用戶為例:

1、/etc/passwd用戶信息文件

cat/etc/passwd
#admin:x:503:501::/home/admin:/bin/bash
#用戶名admin

2、/etc/shadow用戶密碼文件

cat/etc/shadow
#admin:Dnakfw28zf38w:8764:0:168:7:::
#admin用戶密碼,密碼加密方式存放

3、/etc/group用戶組文件

cat/etc/group
#admin:x:1:root,bin,admin
#admin用戶隸屬於admin組

4、最後是用戶的家目錄

cd/home/admin

⑵ linux許可權信息存在哪,是隨每個文件,目錄存儲,還是有另外一個或多個文件集中存儲

磁碟文件系統的存儲是超級塊——數據塊。中間的是節點。

你的文件名和文件索引以及許可權都是存在於節點inode上的,這個節點和數據塊(也就是文件數據的實體部分)分開的。 這些節點在普通用戶使用的時候是不可見的,但是它具體的表現形式如下:

1.用戶文件的位置、文件名
2.用戶組對該文件的許可權
3.文件的大小及結束位

所以說,如果節點被破壞了,系統就不知道磁碟里存在某個文件了(即使數據塊存在)。

在使用過程中,當你打開一個文件夾,查看某個文件的屬性的時候,實際上是查看了該文件的索引節點信息。

⑶ linux用戶信息保存在哪裡

who 看當前登陸用戶信息
cat /etc/passwd 看所有系統用戶信息

查看linux下用戶組是哪個命令
察看 /etc/group文件
用cat /etc/passwd |cut -f 1 -d :

1、Linux里查看所有用戶

linux里,並沒有像windows的net user,net localgroup這些方便的命令來管理用戶。

Xwindows界面的就不說了。

(1)在終端里。其實只需要查看 /etc/passwd文件就行了。

(2)看第三個參數:500以上的,就是後面建的用戶了。其它則為系統的用戶。

或者用cat /etc/passwd |cut -f 1 -d :

2、用戶管理命令

useradd 註:添加用戶

adser 註:添加用戶

passwd 註:為用戶設置密碼

usermod 註:修改用戶命令,可以通過usermod 來修改登錄名、用戶的家目錄等等;

pwcov 註:同步用戶從/etc/passwd 到/etc/shadow

pwck 註:pwck是校驗用戶配置文件/etc/passwd 和/etc/shadow 文件內容是否合法或完整;

pwunconv 註:是pwcov 的立逆向操作,是從/etc/shadow和 /etc/passwd 創建/etc/passwd ,然後會刪除 /etc/shadow 文件;

finger 註:查看用戶信息工具

id 註:查看用戶的UID、GID及所歸屬的用戶組

chfn 註:更改用戶信息工具

su 註:用戶切換工具

sudo 註:sudo 是通過另一個用戶來執行命令(execute a command as another user),su 是用來切換用戶,然後通過切換到的用戶來完成相應的任務,但sudo 能後面直接執行命令,比如sudo 不需要root 密碼就可以執行root 賦與的執行只有root才能執行相應的命令;但得通過visudo 來編輯/etc/sudoers來實現;

visudo 註:visodo 是編輯 /etc/sudoers 的命令;也可以不用這個命令,直接用vi 來編輯 /etc/sudoers 的效果是一樣的;

sudoedit 註:和sudo 功能差不多;

3、管理用戶組(group)的工具或命令;

groupadd 註:添加用戶組;

groupdel 註:刪除用戶組;

groupmod 註:修改用戶組信息

groups 註:顯示用戶所屬的用戶組

grpck

grpconv 註:通過/etc/group和/etc/gshadow 的文件內容來同步或創建/etc/gshadow ,如果/etc/gshadow 不存在則創建;

grpunconv 註:通過/etc/group 和/etc/gshadow 文件內容來同步或創建/etc/group ,然後刪除gshadow文件

⑷ linux 用戶信息 在哪個文件夾

linux的密碼保存在那個文件里
niithuang
|
瀏覽
11794

2008-09-04
17:05
推薦於2016-05-31
01:21:08
最佳答案
nix/linux的密碼文件原來採用/etc/passwd,共有7個欄位。用戶的密碼加密後放在每一行的第二個欄位里,這個
/etc/passwd文件在一般情況下是所有用戶可讀,只有root用戶可寫的,這樣不良用戶就可能讀取加密後的密碼字串來取得密碼。因為這個安全原因,設置一個/etc/shadow文件專門用於保存密碼且它的許可權一般是root可讀,沒有其他許可權。這樣加密後的密碼文件就不能被普通用戶讀取。做法是把/etc/passwd對應的密碼欄位用*號表示,在/etc/shadow里對應的一行,有用戶名和真正的密碼加密字串,其他的欄位一般留空。
原始建立起來的系統,只有/etc/passwd文件,使用useradd,passwd命令也只能把密碼寫入/etc/passwd

⑸ 1、 Linux系統中用戶的信息保存於哪個文件

用戶,在/etc/password,有防護的話,會有shadow。
防護就是不給普通用戶讀到口令,口令本身也是……沒有的,存的也是個……計算值

⑹ linux怎麼查看用戶組里有哪些用戶

groups查看當前登錄用戶的組內成員
groupsgliethttp查看gliethttp用戶所在的組,以及組內成員
whoami查看當前登錄用戶名

/etc/group文件包含所有組
/etc/shadow和/etc/passwd系統存在的所有用戶名

1、/etc/group解說;
/etc/group文件是用戶組的配置文件,內容包括用戶和用戶組,並且能顯示出用戶是歸屬哪個用戶組或哪幾個用戶組,因為一個用戶可以歸屬一個或多個不同的用戶組;同一用戶組的用戶之間具有相似的特徵。比如我們把某一用戶加入到root用戶組,那麼這個用戶就可以瀏覽root用戶家目錄的文件,如果root用戶把某個文件的讀寫執行許可權開放,root用戶組的所有用戶都可以修改此文件,如果是可執行的文件(比如腳本),root用戶組的用戶也是可以執行的;

用戶組的特性在系統管理中為系統管理員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安全性也是值得關注的,如某個用戶下有對系統管理有最重要的內容,最好讓用戶擁有獨立的用戶組,或者是把用戶下的文件的許可權設置為完全私有;另外root用戶組一般不要輕易把普通用戶加入進去,

2、/etc/group內容具體分析
/etc/group的內容包括用戶組(Group)、用戶組口令、GID及該用戶組所包含的用戶(User),每個用戶組一條記錄;格式如下:
group_name:passwd:GID:user_list

在/etc/group中的每條記錄分四個欄位:
第一欄位:用戶組名稱;
第二欄位:用戶組密碼;
第三欄位:GID
第四欄位:用戶列表,每個用戶之間用,號分割;本欄位可以為空;如果欄位為空表示用戶組為GID的用戶名;

三、用戶(user)和用戶組(group)相關的配置文件、命令或目錄;
1、與用戶(user)和用戶組(group)相關的配置文件;
1)與用戶(user)相關的配置文件;
/etc/passwd註:用戶(user)的配置文件;
/etc/shadow註:用戶(user)影子口令文件;
2)與用戶組(group)相關的配置文件;
/etc/group註:用戶組(group)配置文件;
/etc/gshadow註:用戶組(group)的影子文件;
2、管理用戶(user)和用戶組(group)的相關工具或命令;
1)管理用戶(user)的工具或命令;
useradd註:添加用戶
adser註:添加用戶
passwd註:為用戶設置密碼
usermod註:修改用戶命令,可以通過usermod來修改登錄名、用戶的家目錄等等;
pwcov註:同步用戶從/etc/passwd到/etc/shadow
pwck註:pwck是校驗用戶配置文件/etc/passwd和/etc/shadow文件內容是否合法或完整;
pwunconv註:是pwcov的立逆向操作,是從/etc/shadow和/etc/passwd創建/etc/passwd,然後會刪除/etc/shadow文件;
finger註:查看用戶信息工具id註:查看用戶的UID、GID及所歸屬的用戶組chfn註:更改用戶信息工具
su註:用戶切換工具sudo註:sudo是通過另一個用戶來執行命令(executeacommandasanotheruser),su是用來切換用戶,然後通過切換到的用戶來完成相應的任務,
但sudo能後面直接執行命令,比如sudo不需要root密碼就可以執行root賦與的執行只有root才能執行相應的命令;但得通過visudo來編輯/etc/sudoers來實現;
visudo註:visodo是編輯/etc/sudoers的命令;也可以不用這個命令,直接用vi來編輯/etc/sudoers的效果是一樣的;
sudoedit註:和sudo功能差不多;

2)管理用戶組(group)的工具或命令;
groupadd註:添加用戶組;
groupdel註:刪除用戶組;
groupmod註:修改用戶組信息
groups註:顯示用戶所屬的用戶組
grpckgrpconv註:通過/etc/group和/etc/gshadow的文件內容來同步或創建/etc/gshadow,如果/etc/gshadow不存在則創建;
grpunconv註:通過/etc/group和/etc/gshadow文件內容來同步或創建/etc/group,然後刪除gshadow文件;
4、/etc/login.defs配置文件;
/etc/login.defs文件是當創建用戶時的一些規劃,比如創建用戶時,是否需要家目錄,UID和GID的范圍;用戶的期限等等,這個文件是可以通過root來定義的;

比如Fedora的/etc/logins.defs文件內容;

#*REQUIRED*#Directorywheremailboxesreside,_or_nameoffile,relativetothe#homedirectory.Ifyou_do_defineboth,MAIL_DIRtakesprecedence.
#QMAIL_DIRisforQmail
##QMAIL_DIRMaildirMAIL_DIR/var/spool/mail註:創建用戶時,要在目錄/var/spool/mail中創建一個用戶mail文件;#MAIL_FILE.mail
#Passwordagingcontrols:#
#PASS_MAX_.
#PASS_MIN_.
#PASS_MIN_.
#PASS_WARN_.
#PASS_MAX_DAYS99999註:用戶的密碼不過期最多的天數;
PASS_MIN_DAYS0註:密碼修改之間最小的天數;
PASS_MIN_LEN5註:密碼最小長度;
PASS_WARN_AGE7註:#
#Min/
#UID_MIN500註:最小UID為500,也就是說添加用戶時,UID是從500開始的;UID_MAX60000註:最大UID為60000;#
#Min/#GID_MIN500註:GID是從500開始;GID_MAX60000#
#Ifdefined,.
#Itshouldremoveanyat/cron/printjobsetc.ownedby
#theusertoberemoved(passedasthefirstargument).#
#USERDEL_CMD/usr/sbin/userdel_local#
#
#OnRHsystems,wedo.ThisoptionisORedwiththe-mflagon
#useraddcommandline
.#CREATE_HOMEyes註:是否創用戶家目錄,要求創建;

5、/etc/default/useradd文件;
通過useradd添加用戶時的規則文件;
#useradddefaultsfile
GROUP=100
HOME=/home註:把用戶的家目錄建在/home中;
INACTIVE=-1註:是否啟用帳號過期停權,-1表示不啟用;
EXPIRE=註:帳號終止日期,不設置表示不啟用;
SHELL=/bin/bash註:所用SHELL的類型;
SKEL=/etc/skel註:默認添加用戶的目錄默認文件存放位置;也就是說,當我們用adser添加用戶時,用戶家目錄下的文件,都是從這個目錄中復制過去的;

後記:
關於用戶(user)和用戶組(group)管理內容大約就是這么多;只要把上面所說的內容了解和掌握,用戶(user)和用戶組(group)管理就差不多了;由於用戶(user)和用戶組(group)是和文件及目錄許可權聯系在一起的,所以文件及目錄許可權的操作也會獨立成文來給大家介紹;

本文只是讓新手弟兄明白用戶(user)和用戶組(group)一些原理,所以我在寫此文的時候,大多是解說內容,我的意思是通過解說和索引一些命令,讓新手弟兄明白一點理論是比較重要的,技術操作無非是命令的用法;
linux的用戶信息保存在/etc/passwd文件中,另外,/etc/shadow文件存放的是用戶密碼相關信息。
/etc/passwd文件格式:
用戶名:密碼:UID:GID:用戶信息:HOME目錄路徑:用戶shell
其中UID為0則是用戶root,1~499為系統用戶,500以上為普通用戶
/etc/shadow保存用戶密碼信息,包括加密後的密碼,密碼過期時間,密碼過期提示天數等。
用戶組信息保存在/etc/group文件中.
格式如下:
用戶組名:組密碼:GID:組內帳號(多個帳號用逗號分隔)
用戶登錄後,/etc/passwd文件里的GID為用戶的初始用戶組。
用戶的初始用戶組這一事實不會再/etc/group中體現。
新建用戶命令:
[root@localopt]#useradd用戶名-g初始用戶組-G其他用戶組(修改/etc/group)-c用戶說明-u指定UID
建完用戶需要為用戶設置密碼:
[root@localopt]#passwd用戶名
用戶要修改自己密碼命令:
[root@localopt]#passwd
修改用戶信息命令:
[root@localopt]#usermod參數用戶名
參數:
-c說明
-g組名初始用戶組
-e過期日期格式:YYYY-MM-DD
-G組名其他用戶組
-l修改用戶名
-L鎖定賬號(在/etc/shadow文件中用戶對應密碼密碼串的前面加上兩個嘆號(!!))
-U解鎖
刪除用戶命令:
[root@localopt]#userdel[-r]用戶名
其中,參數-r為刪除用戶的home目錄。
其實,可能在系統其他地方也有該用戶文件,要完整刪除一個用戶和其文件要先找到屬於他的文件:
[root@localopt]#find/-user用戶名
然後刪除,再運行userdel刪除用戶。

查看可用shell命令:
[root@localopt]#chsh-l
修改自己的shell命令:
[root@localopt]#chsh-s

查看自己或某人UID/GID信息:
[root@localopt]#id[用戶名]
返回信息中groups為有效用戶組

新增用戶組命令:
[root@localopt]#groupadd用戶組名

修改用戶組名命令:
[root@localopt]#groupmod-n名稱

刪除用戶組命令:
[root@localopt]#groupdel用戶組名

設置用戶組密碼命令:
[root@localopt]#gpasswd用戶組名

如果gpasswd加上參數則有其他功能

設置用戶組管理員命令:
[root@localopt]#gpasswd-A用戶名用戶組名

添加某帳號到組命令:
[root@localopt]#gpasswd-M用戶名用戶組名

從組中刪除某帳號命令:
[root@localopt]#gpasswd-d用戶名用戶組名

passwd相關參數操作:
-l鎖用戶
-u解鎖用戶
-n天數密碼不可改天數
-x天數密碼過期天數
-w天數警告天數

文件許可權知識

先看個實例:
[root@localopt]#ls-al
ls-al命令是列出目錄的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隱藏文件的文件名第一個字元為'.'
-rw-r--r--1rootroot8108-0214:54gtkrc-1.2-gnome2
-rw-------1rootroot18908-0214:54ICEauthority
-rw-------1rootroot3508-0510:02.lesshst
drwx------3rootroot409608-0214:54.metacity
drwxr-xr-x3rootroot409608-0214:54nautilus

列表的列定義如下:
[許可權屬性信息][連接數][擁有者][擁有者所屬用戶組][大小][最後修改時間][文件名]

許可權屬性列表為10個字元:
第一個字元表示文件類型,d為目錄-為普通文件l為連接b為可存儲的介面設備c為鍵盤滑鼠等輸入設備
2、3、4個字元表示所有者許可權,5、6、7個字元表示所有者同組用戶許可權,8、9、10為其他用戶許可權
第二個字元表示所有者讀許可權,如果有許可權則為r,沒有許可權則為-
第三個字元表示所有者寫許可權,如果有許可權則為w,沒有許可權則為-
第四個字元表示所有者執行許可權,如果有許可權則為x,沒有許可權則為-
第五個字元表示所有者同組用戶讀許可權,如果有許可權則為r,沒有許可權則為-
第六個字元表示所有者同組用戶寫許可權,如果有許可權則為w,沒有許可權則為-
第七個字元表示所有者同組用戶執行許可權,如果有許可權則為x,沒有許可權則為-
第八個字元表示其他非同組讀許可權,如果有許可權則為r,沒有許可權則為-
第九個字元表示其他非同組寫許可權,如果有許可權則為w,沒有許可權則為-
第十個字元表示其他非同組執行許可權,如果有許可權則為x,沒有許可權則為-

修改文件所屬組命令:
[root@localopt]#chgrp[-R]組名文件名
其中-R為遞歸設置

修改文件的所有者和組命令:
[root@localopt]#chown[-R]用戶[:用戶組]文件名

修改文件訪問許可權命令:
[root@localopt]#chmod[-R]0777文件名

至此,用戶、文件和許可權相關的東西,就總結個7788了,接下來的就是,平常要敢於用各種命令,勤於看看本篇總結啦。
====================================================================
linux查看用戶及用戶組的方法
whois
功能說明:查找並顯示用戶信息。
語法:whois[帳號名稱]
補充說明:whois指令會去查找並顯示指定帳號的用戶相關信息,因為它是到NetworkSolutions的WHOIS資料庫去查找,所以該帳號名稱必須在上面注冊方能尋獲,且名稱沒有大小寫的差別。
---------------------------------------------------------
whoami
功能說明:先似乎用戶名稱。
語法:whoami[--help][--version]
補充說明:顯示自身的用戶名稱,本指令相當於執行"id-un"指令。
參數:
--help在線幫助。
--version顯示版本信息。
---------------------------------------------------
who
功能說明:顯示目前登入系統的用戶信息。
語法:who[-Himqsw][--help][--version][ami][記錄文件]
補充說明:執行這項指令可得知目前有那些用戶登入系統,單獨執行who指令會列出登入帳號,使用的終端機,登入時間以及從何處登入或正在使用哪個X顯示器。
參數:
-H或--heading顯示各欄位的標題信息列。
-i或-u或--idle顯示閑置時間,若該用戶在前一分鍾之內有進行任何動作,將標示成"."號,如果該用戶已超過24小時沒有任何動作,則標示出"old"字元串。
-m此參數的效果和指定"ami"字元串相同。
-q或--count只顯示登入系統的帳號名稱和總人數。
-s此參數將忽略不予處理,僅負責解決who指令其他版本的兼容性問題。
-w或-T或--mesg或--message或--writable顯示用戶的信息狀態欄。
--help在線幫助。
--version顯示版本信息。
----------------------------------------------------
w
功能說明:顯示目前登入系統的用戶信息。
語法:w[-fhlsuV][用戶名稱]
補充說明:執行這項指令可得知目前登入系統的用戶有那些人,以及他們正在執行的程序。單獨執行w
指令會顯示所有的用戶,您也可指定用戶名稱,僅顯示某位用戶的相關信息。
參數:
-f開啟或關閉顯示用戶從何處登入系統。
-h不顯示各欄位的標題信息列。
-l使用詳細格式列表,此為預設值。
-s使用簡潔格式列表,不顯示用戶登入時間,終端機階段作業和程序所耗費的CPU時間。
-u忽略執行程序的名稱,以及該程序耗費CPU時間的信息。
-V顯示版本信息。
-----------------------------------------------------
finger命令
finger命令的功能是查詢用戶的信息,通常會顯示系統中某個用戶的用戶名、主目錄、停滯時間、登錄時間、登錄shell等信息。如果要查詢遠程機上的用戶信息,需要在用戶名後面接「@主機名」,採用[用戶名@主機名]的格式,不過要查詢的網路主機需要運行finger守護進程。
該命令的一般格式為:
finger[選項][使用者][用戶@主機]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如下:
-s顯示用戶的注冊名、實際姓名、終端名稱、寫狀態、停滯時間、登錄時間等信息。
-l除了用-s選項顯示的信息外,還顯示用戶主目錄、登錄shell、郵件狀態等信息,以及用戶主目錄下的.plan、.project和.forward文件的內容。
-p除了不顯示.plan文件和.project文件以外,與-l選項相同。
[例]在本地機上使用finger命令。
$fingerxxq
Login:xxqName:
Directory:/home/xxqShell:/bin/bash
LastloginThuJan121:43(CST)ontty1
Nomail.
NoPlan.
$finger

rootroot*128Nov2509:17
……
------------------------------------------------------------------
/etc/group文件包含所有組
/etc/shadow和/etc/passwd系統存在的所有用戶名
修改當前用戶所屬組的方法
usermod或者可以直接修改/etc/paaawd文件即可
----------------------------------------------------------------
vlock(virtualconsolelock)
功能說明:鎖住虛擬終端。
語法:vlock[-achv]
補充說明:執行vlock指令可鎖住虛擬終端,避免他人使用。
參數:
-a或--all鎖住所有的終端階段作業,如果您在全屏幕的終端中使用本參數,則會將用鍵盤
切換終端機的功能一並關閉。
-c或--current鎖住目前的終端階段作業,此為預設值。
-h或--help在線幫助。
-v或--version顯示版本信息。
--------------------------------------------------------
usermod
功能說明:修改用戶帳號。
語法:usermod[-LU][-c<備注>][-d<登入目錄>][-e<有效期限>][-f<緩沖天數>][-g<群組>][-G<群組>][-l<帳號名稱>][-s][-u][用戶帳號]
補充說明:usermod可用來修改用戶帳號的各項設定。
參數:
-c<備注>修改用戶帳號的備注文字。
-d登入目錄>修改用戶登入時的目錄。
-e<有效期限>修改帳號的有效期限。
-f<緩沖天數>修改在密碼過期後多少天即關閉該帳號。
-g<群組>修改用戶所屬的群組。
-G<群組>修改用戶所屬的附加群組。
-l<帳號名稱>修改用戶帳號名稱。
-L鎖定用戶密碼,使密碼無效。
-s修改用戶登入後所使用的shell。
-u修改用戶ID。
-U解除密碼鎖定。
-------------------------------------------------------
userdel
功能說明:刪除用戶帳號。
語法:userdel[-r][用戶帳號]
補充說明:userdel可刪除用戶帳號與相關的文件。若不加參數,則僅刪除用戶帳號,而不刪除相關文件。
參數:
-f刪除用戶登入目錄以及目錄中所有文件。
----------------------------------------------------------
userconf
功能說明:用戶帳號設置程序。
語法:userconf[--addgroup<群組>][--adser<用戶ID><群組><用戶名稱>][--delgroup<群組>][--deluser<用戶ID>][--help]
補充說明:userconf實際上為linuxconf的符號連接,提供圖形界面的操作方式,供管理員建立與管理各類帳號。若不加任何參數,即進入圖形界面。
參數:
--addgroup<群組>新增群組。
--adser<用戶ID><群組><用戶名稱>新增用戶帳號。
--delgroup<群組>刪除群組。
--deluser<用戶ID>刪除用戶帳號。
--help顯示幫助。
------------------------------------------------------
useradd
功能說明:建立用戶帳號。
語法:useradd[-mMnr][-c<備注>][-d<登入目錄>][-e<有效期限>][-f<緩沖天數>][-g<群組>][-G<群組>][-s][-u][用戶帳號]或useradd-D[-b][-e<有效期限>][-f<緩沖天數>][-g<群組>][-G<群組>][-s]
補充說明:useradd可用來建立用戶帳號。帳號建好之後,再用passwd設定帳號的密碼.而可用userdel刪除帳號。使用useradd指令所建立的帳號,實際上是保存在/etc/passwd文本文件中。
參數:
-c<備注>加上備注文字。備注文字會保存在passwd的備注欄位中。
-d<登入目錄>指定用戶登入時的啟始目錄。
-D變更預設值.
-e<有效期限>指定帳號的有效期限。
-f<緩沖天數>指定在密碼過期後多少天即關閉該帳號。
-g<群組>指定用戶所屬的群組。
-G<群組>指定用戶所屬的附加群組。
-m自動建立用戶的登入目錄。
-M不要自動建立用戶的登入目錄。
-n取消建立以用戶名稱為名的群組.
-r建立系統帳號。
-s指定用戶登入後所使用的shell。
-u指定用戶ID。

⑺ <軟考網路工程師考題>在linux系統中,用戶組加密後的口令存在哪個文件中呀

linux系統中,etc/group是管理用戶組的基本文件,該文件中每行記錄對應一個組,它包括:用戶組名、加密後的組口令、組ID和組成員列表。用戶組加密後的口令組存在/etc/group文件中

⑻ LINUX中,用戶的賬戶、密碼、群組的名稱文件保存路徑,passwd文件的基本選項。

賬戶: /etc/passwd
密碼: /etc/shadow (限於local用戶)
群組: /etc/group
/etc/passwd格式:
Oracle:x:1021:2020:Oracle User:/data/network/oracle:/bin/bash
1 2 3 4 5 6 7

1. 用戶名
2. 密碼(x 表示密碼實際在/etc/shadow里)
3. UID (用戶名的數字形式)
4. GID (用戶組的數字形式)
5. 用戶實際名字等
6. home directory
7. shell

⑼ 如何查看linux用戶主目錄下的文件

在沒有圖形界面的Linux中需要查看一個文件的內容,這里分享下查找方法。

1、首先在電腦中打開Putty軟體,連接上Linux,如下圖所示。

⑽ Linux管理用戶賬號的配置文件有哪些並描述這些文件各個欄位的含義

Linux系統中的一切都是文件,因此在系統中創建用戶也就是修改配置文件的過程。用戶的信息保存在/etc/passwd文件中,可以直接用文本編輯器來修改其中的用戶參數項目,也可以用usermod命令修改已經創建的用戶信息,諸如用戶的UID、基本/擴展用戶組、默認終端等。在《Linux就該這么學》第五章節

閱讀全文

與linux用戶組信息保存在哪個文件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歌詞滾動效果android 瀏覽:14
程序員一天的六場戰斗 瀏覽:797
自製壓縮泵的做法 瀏覽:622
androidstring變數 瀏覽:247
數學乘法速演算法 瀏覽:986
壓縮包製作後照片順序怎麼改 瀏覽:680
fibonacci數列演算法 瀏覽:775
產品經理要和程序員吵架嗎 瀏覽:252
grub2命令行 瀏覽:618
無法獲取加密卡信息 瀏覽:774
雲伺服器網卡充值 瀏覽:509
編程就是軟體 瀏覽:49
伺服器如何添加許可權 瀏覽:437
引用指針編程 瀏覽:851
手機加密日記本蘋果版下載 瀏覽:64
命令行括弧 瀏覽:176
java程序升級 瀏覽:490
排序演算法之插入類 瀏覽:227
gcccreate命令 瀏覽:73
海爾監控用什麼app 瀏覽: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