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知家長和低知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差別
個人認為,高知家長和低知家長的最大差別在於思維和認知方面的區別。
其中之一表現在,高知家長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而低知家長擁有的是固定型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模式顧名思義,就是認為一個人的能力和聰明才智通過努力是可以培養的。而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則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是不變的。
誰都是第一次當父母,高知家長跟低知家長一樣,在教育孩子方面並不是一開始就懂得很多,許多科學的教育方式也是通過後天的學習,並在實踐中不斷獲得的。
在教育孩子方面,擁有成長型思維的高知家長會有意識地去學習科學的育兒方法,不斷吸收他人的育兒經驗,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更新自己的認知水平。
而低知家長則會固持己見,沒有意識,也不願意去學習較為科學的教育方式,堅決認為孩子一定要聽自己的話,棍棒底下才能出孝子,孩子什麼都不懂,把孩子當作是自己的附屬品。
同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高知父母不僅會用成長型思維要求自己,還會把這種思維傳遞給自己的下一代。
比如,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得很好。高知父母就會這樣稱贊自己的孩子:「這次考試考得不錯。你比上一次更加努力了,也更加仔細了,有些容易出錯的地方你都做對了。繼續努力!」高知父母對孩子的評價,更加註重學習的過程,孩子的努力程度,而不僅僅是學習結果。
而低知父母可能會這樣表揚子女:「真棒!我就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這樣的評價讓孩子把自己的好成績歸因於天分、運氣。久而久之,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就會喪失,容易固步自封,傷仲永就是這么個道理。
心理學家們的研究表明,被固定型思維模式稱贊的孩子更加註重事情的結果,不願意挑戰自己,害怕失敗,害怕失去「我是聰明的」標簽。
所以,父母應該樹立成長型的思維模式,多注重過程,少關注結果。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看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看到自己的努力,這樣才能不斷成長,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