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做壓縮因子
壓縮因子Z是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用於實際氣體時必須考慮的一個校正因子,用以表示實際氣體受到壓縮後與理想氣體受到同樣的壓力壓縮後在體積上的偏差。
校正後的方程,是描述真實氣體的性質中最簡單、最直接、最准確、使用的壓力范圍也最廣泛的狀態方程。
雖然壓縮因子Z表示的是真實氣體行為偏離理想狀態的程度,但由於理想狀態是不存在的,便無實際具體的實驗數據,因而難以從壓縮因子Z的物理意義上直接求出其數值。
壓縮因子是將理想氣體理想狀態方程用壓縮因子Z加以修正。即:pV=ZnRT
由此可知,壓縮因子的定義為:
Z=pV/nRT=pVm/RT
壓縮因子的量綱為一。很顯然,Z的大小反映出真實氣體對理想氣體的偏差程度 即Z等於Vm(真實)除以Vm(理想)。對於理想氣體,在任何溫度壓力下Z恆等於1。當Z<1時,說明真實氣體的Vm比同樣條件下理想氣體的Vm小,此時真實氣體比理想氣體易於壓縮;當Z>1時,說明真實氣體的Vm比同樣條件下理想氣體的Vm大,此時真實氣體比理想氣體難於壓縮。由於Z反映出真實氣體壓縮的難易程度,所以將它稱為壓縮因子。
實際氣體的P-V-T關系常用下式表示:
pV=ZnRT
B. 用ps調整壓縮品質因子為70怎麼弄
解決用ps調整壓縮品質因子為70怎麼弄的步驟如下:
1.導入我們所要壓縮的圖片,直接點擊"文件"-"保存為WEB格式文件"。
C. JPEG如何進行壓縮比例的調整
以下是jpg格式,我想這裡面能全面回答你上面的問題吧!
jpg全名應該是JPEG
JPEG 圖片以 24 位顏色存儲單個光柵圖像。JPEG 是與平台無關的格式,支持最高級別的壓縮,不過,這種壓縮是有損耗的。漸近式 JPEG 文件支持交錯。
可以提高或降低 JPEG 文件壓縮的級別。但是,文件大小是以圖像質量為代價的。壓縮比率可以高達 100:1。(JPEG 格式可在 10:1 到 20:1 的比率下輕松地壓縮文件,而圖片質量不會下降。)JPEG 壓縮可以很好地處理寫實攝影作品。但是,對於顏色較少、對比級別強烈、實心邊框或純色區域大的較簡單的作品,JPEG 壓縮無法提供理想的結果。有時,壓縮比率會低到 5:1,嚴重損失了圖片完整性。這一損失產生的原因是,JPEG 壓縮方案可以很好地壓縮類似的色調,但是 JPEG 壓縮方案不能很好地處理亮度的強烈差異或處理純色區域。
優點:攝影作品或寫實作品支持高級壓縮。
利用可變的壓縮比可以控制文件大小。
支持交錯(對於漸近式 JPEG 文件)。
廣泛支持 Internet 標准。
缺點: 有損耗壓縮會使原始圖片數據質量下降。
當您編輯和重新保存 JPEG 文件時,JPEG 會混合原始圖片數據的質量下降。這種下降是累積性的。
JPEG 不適用於所含顏色很少、具有大塊顏色相近的區域或亮度差異十分明顯的較簡單的圖片。
jpg格式是一種圖片格式,使一種比較常見的圖畫格式,如果你的圖片是其他格式的話,你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轉化:
1、photoshop ,打開圖畫以後,按另存為,下面格式那裡選擇JPG格式就是了,這個方法比較簡單,而且適合畫質比較好的,要求比較高的圖片轉換。
2、如果你要求不高,你直接通過windows附帶的圖畫程序,選擇JPG格式就行了,這個來轉換的話,畫質嘛,馬馬虎虎,不過在網上嘛,過得去了!
如果JPG格式轉其他格式,這樣的方法同樣適用。
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由國際標准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和國際電話電報咨詢委員會(CCITT:Consultation Commi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為靜態圖象所建立的第一個國際數字圖象壓縮標准,也是至今一直在使用的、應用最廣的圖像壓縮標准。JPEG由於可以提供有損壓縮,因此壓縮比可以達到其他傳統壓縮演算法無法比擬的程度。
JPEG的壓縮模式有以下幾種:
順序式編碼(Sequential Encoding)
一次將圖象由左到右、由上到下順序處理。
遞增式編碼(Progressive Encoding)
當圖象傳輸的時間較長時,可將圖象分數次處理,以從模糊到清晰的方式來傳送圖象(效果類似GIF在網路上的傳輸)。
無失真編碼(Lossless Encoding)
階梯式編碼(Hierarchical Encoding)
圖象以數種解析度來壓縮,其目的是為了讓具有高解析度的圖象也可以在較低解析度的設備上顯示。
由於JPEG的無損壓縮方式並不比其他的壓縮方法更優秀,因此我們著重來看它的有損壓縮。以一幅24位彩色圖象為例,JPEG的壓縮步驟分為:
1.顏色轉換
2.DCT變換
3.量化
4.編碼
1.顏色轉換
由於JPEG只支持YUV顏色模式的數據結構,而不支持RGB圖象數據結構,所以在將彩色圖象進行壓縮之前,必須先對顏色模式進行數據轉換。各個值的轉換可以通過下面的轉換公式計算得出:
Y=0.299R+0.587G+0.114B
U=-0.169R-0.3313G+0.5B
V=0.5R-0.4187G-0.0813B
其中,Y表示亮度,U和V表示顏色。
轉換完成之後還需要進行數據采樣。一般採用的采樣比例是2:1:1或4:2:2。由於在執行了此項工作之後,每兩行數據只保留一行,因此,采樣後圖象數據量將壓縮為原來的一半。
2.DCT變換
DCT(Discrete Consine Transform)是將圖象信號在頻率域上進行變換,分離出高頻和低頻信息的處理過程。然後再對圖象的高頻部分(即圖象細節)進行壓縮,以達到壓縮圖象數據的目的。
首先將圖象劃分為多個8*8的矩陣。然後對每一個矩陣作DCT變換(變換公式此略)。變換後得到一個頻率系數矩陣,其中的頻率系數都是浮點數。
3.量化
由於在後面編碼過程中使用的碼本都是整數,因此需要對變換後的頻率系數進行量化,將之轉換為整數。
由於進行數據量化後,矩陣中的數據都是近似值,和原始圖象數據之間有了差異,這一差異是造成圖象壓縮後失真的主要原因。
在這一過程中,質量因子的選取至為重要。值選得過大,可以大幅度提高壓縮比,但是圖象質量就比較差;反之,質量因子越小(最小為1),圖象重建質量越好,但是壓縮比越低。對此,ISO已經制定了一組供JPEG代碼實現者使用的標准量化值。
4.編碼
從前面過程我們可以看到,顏色轉換完成到編碼之前,圖象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壓縮,DCT變換和量化可以說是為編碼階段做准備。
編碼採用兩種機制:一是0值的行程長度編碼;二是熵編碼(Entropy Coding)。
在JPEG中,採用曲徊序列,即以矩陣對角線的法線方向作「之」字排列矩陣中的元素。這樣做的優點是使得靠近矩陣左上角、值比較大的元素排列在行程的前面,而行程的後面所排列的矩陣元素基本上為0值。行程長度編碼是非常簡單和常用的編碼方式,在此不再贅述。
編碼實際上是一種基於統計特性的編碼方法。在JPEG中允許採用HUFFMAN編碼或者算術編碼。
D. matlab實驗:圖像H1.BMP 以JPEG 格式進壓縮,質量因子為90,結果保存為JPG 圖像J1,計算J1對於H1的壓縮率
改完之後是這樣的,你試試:
clear
img=imread('H1.bmp');
imwrite(img,'J1.jpg','jpg','quality',90);
cr=imratio('H1.bmp','J1.jpg')
E. matlab實驗:圖像H1.BMP 以JPEG 格式進行壓縮,質量因子設為90,結果保存為JPG 圖像J1,怎麼實現
img=imread('H1.bmp');
imwirte(img, 'J1.jpg','jpg','quality',90)
F. JPG文件的jpg壓縮步驟
由於JPEG的無損壓縮方式並不比其他的壓縮方法更優秀,因此我們著重來看它的有損壓縮。以一幅24位彩色圖像為例,JPEG的壓縮步驟分為:
1.顏色轉換
2.DCT變換
3.量化
4.編碼
jpg顏色轉換
1.顏色轉換
由於JPEG只支持YUV顏色模式的數據結構,而不支持RGB圖像數據結構,所以在將彩色圖像進行壓縮之前,必須先對顏色模式進行數據轉換。各個值的轉換可以通過下面的轉換公式計算得出:
Y=0.299R+0.587G+0.114B
U=-0.169R-0.3313G+0.5B
V=0.5R-0.4187G-0.0813B
其中,Y表示亮度,U和V表示顏色。
轉換完成之後還需要進行數據采樣。一般採用的采樣比例是2:1:1或4:2:2。由於在執行了此項工作之後,每兩行數據只保留一行,因此,采樣後圖像數據量將壓縮為原來的一半。
2.DCT變換
DCT(Discrete Consine Transform)是將圖像信號在頻率域上進行變換,分離出高頻和低頻信息的處理過程。然後再對圖像的高頻部分(即圖像細節)進行壓縮,以達到壓縮圖像數據的目的。
首先將圖像劃分為多個8*8的矩陣。然後對每一個矩陣作DCT變換(變換公式此略)。變換後得到一個頻率系數矩陣,其中的頻率系數都是浮點數。
3.量化
由於在後面編碼過程中使用的碼本都是整數,因此需要對變換後的頻率系數進行量化,將之轉換為整數。
由於進行數據量化後,矩陣中的數據都是近似值,和原始圖像數據之間有了差異,這一差異是造成圖像壓縮後失真的主要原因。
在這一過程中,質量因子的選取至為重要。值選得過大,可以大幅度提高壓縮比,但是圖像質量就比較差;反之,質量因子越小(最小為1),圖像重建質量越好,但是壓縮比越低。對此,ISO已經制定了一組供JPEG代碼實現者使用的標准量化值。
4.編碼
從前面過程我們可以看到,顏色轉換完成到編碼之前,圖像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壓縮,DCT變換和量化可以說是為編碼階段做准備。
編碼採用兩種機制:一是0值的行程長度編碼;二是熵編碼(Entropy Coding)。
在JPEG中,採用曲徊序列,即以矩陣對角線的法線方向作「之」字排列矩陣中的元素。這樣做的優點是使得靠近矩陣左上角、值比較大的元素排列在行程的前面,而行程的後面所排列的矩陣元素基本上為0值。行程長度編碼是非常簡單和常用的編碼方式,在此不再贅述。
編碼實際上是一種基於統計特性的編碼方法。在JPEG中允許採用HUFFMAN編碼或者算術編碼。
G. JPEG壓縮中中圖片質量因子Q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Q是jpeg壓縮的輸入參數,相當於自變數,用來控制壓縮質量的。
沒所謂怎麼去計算它。
H. 採用JPEG壓縮技術,壓縮品質因子70 有高手能告訴下這個的具體操作嗎
安裝acdsee軟體 ->選擇你要轉換的圖片,工具->格式轉換->選中格式jpg ->格式設置中將圖像品質 調整為70 ,就可以了
I. 你好,居民身份證用數字相片技術要求358像素X441像素,解析度350.壓縮品質因子70(容量14K-20K)有這種的處理
這個解析度可以設置在相機里的了,或者接近這個解析度的格式,拍出來就行了,關於這個壓縮品質也就是壓縮率適中為好,太高了影響畫質,太低了壓縮沒意義。至於壓縮品質因子70本人水平有限,不懂的。
J. 問:Photoshop中jpg的品質與jpg圖像的質量因子之間的關系急……
imwrite(I,'1.jpg','jpg','quality',80)就是以質量因子80壓縮,100就是不變,圖像尺寸不變,像素值會發生變化,圖像會變得越來越模糊。可以看壓縮後圖像與原始圖像的大小發生變化。比如原始為100k,壓縮後可能就只有70k了。。。。。
品質越高,圖片質量相對就越好,也就越佔用空間。相反,品質越低圖片質量就越差,也就是會出現顆粒或者模糊,佔用空間越小。看你是要做什麼用,如果只是放網上品質選擇高,也就是60,就可以了。不需要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