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乎熱議:程序員的悲哀是什麼
最近在知乎看到一個很意思的問題,「 程序員的悲哀是什麼? 」
很多人會以為程序員「 脫發、加班、壓力大、上班摸魚 」等標簽是悲哀,而實際上這只是大眾對此的刻板映像,並不是程序員真正的悲哀
畢竟這些標簽在其他行業也都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對於程序員群體來說,這些標簽被互聯網放大了所以顯得格外的悲哀
但實際上的程序員的悲哀卻來自我們程序員這個群體的內在通病
只關注技術的實現,不關注業務邏輯
大部分程序員在學習技術的時候,只會在乎技術的實現,而不去考慮更多的業務邏輯
經常出現的畫面就是:
也正因為如此有了產品經理這個冤家,國外的產品經理更多的是對於商業業務的推進,而國內的產品經理更多的是對於產品細節的把控
因此,程序員的發揮能力進一步被局限,工作日常就是等著產品和設計給出流程圖,按照圖紙去步步執行
這樣不僅禁錮了自己對業務的思考和成長,而且等項目做砸了,第一個背鍋的可能就是程序員
只關注技術的分享,不關注商業邏輯
開源精神是程序員所推崇的,各個項目託管網站、學習資料、視頻的分享造就了一大幫跨行進入互聯網的程序員
要是沒有現在那麼多開源的技術,估計市場上有一大半的程序員得下崗
但是也正因為程序員的開源精神,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湧入,畢竟環化材生只需要拿出發一篇SCI的精力,就能成為個初級程序員,加入程序員的面試大軍
造成的結果就是初級人才越來越多,越來越內卷,最後35歲提前退休,卷王脫穎而出
讓一個看起來高技術的職業人才通通成為了前期英雄,只要到第二年校招,就會發現自己很大概率被倒掛了
以為職業發展都是線性增長
溫水煮青蛙在各個行業可能都有,但是別的行業可能是溫水慢慢的蒸,但對於程序員這個行業水溫還沒上去來著,就有人拿著網兜把帶走了
一行曾經見過,做項目前老闆發獎金鼓勵你把技術完成,但是項目完成上線後,為了節約成本就開了大部分程序員,留下少量的員工來進行維護
作為前期英雄的程序員,年輕點還好,趕緊去找下一份工作,但是年紀大了一點就難受了
這就是因為很多人按照慣性認為程序員的職業發展是線性模型,以後會越來越好,但很大情況下對於程序員來說職業發展是拋物線的,先增長後下降
如果沒有預案准備,未來將會非常難受,當然做到一半提前轉崗的不在此列
與其溫水煮青蛙,不如主動的規劃未來,那具體怎麼做呢?
就算說程序員35歲退休,那也是針對初級程序員,技術專家的生命周期要長的多
畢竟工資增長靠工齡是不可持續的,能持續支撐工資增長的就是技術的不斷精進了
不僅懂技術,而且還得更深層次的底層邏輯,才能再日常核心問題上發揮出自己的價值,這樣就算優化也很難優化到自己身上
一直在技術圈子裡很容易形成信息繭房,就像現在的各類演算法推薦的流媒體,只推薦你感興趣的內容,對你有幫助但不感興趣的內容卻離你越來越遠了
同時跟電腦打交道久了,就更不想跟人進行交流了,越陷在信息繭房之中
所以還得多離開你的電腦桌,與人交流
只有不斷的邁開腿,張開嘴,你將會發現,未來很多機會都是在與人交流中的碰撞摩擦出來的
為什麼轉行做程序員?那還不是因為工資高嘛
如果要提前規劃未來的話,最好還是多嘗試去了解兼職和副業,知道錢除了從工資里來,還能怎麼來
至少賺1塊錢也是好的,因為很多個項目都是從1塊錢開始,然後不斷滾雪球變大
只有副業開始不斷有收益,那什麼35歲危機、提前退休等危機全都不用考慮
程序員悲哀也都將會煙消雲散了
書籍的好處就在於權威和體系健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你可以只看視頻或者聽某個人講課,但等你學完之後,你覺得你掌握了,這時候建議還是得去看一下書籍,看權威技術書籍也是每個程序員必經之路。
安裝 Python 環境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Python常用的開發軟體也都整理在這了,給大家節省了很多時間。
光學理論是沒用的,要學會跟著一起敲,要動手實操,才能將自己的所學運用到實際當中去。如果你不知道你該做什麼,可以查看下面的實戰案例。
我們學習Python必然是為了找到高薪的工作,下面這些面試題是來自阿里、騰訊、位元組等一線互聯網大廠最新的面試資料,並且有阿里大佬給出了權威的解答,刷完這一套面試資料相信大家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需要資料的小夥伴請私信我哦!
每個行業都有悲哀,雖然程序員的悲哀被放大了,但仍然是最有潛力的崗位
無論未來轉崗、還是創業,技術能力都會成為buff為自己服務
加油,打工人~
2. 一名996程序猿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呢
其實程序員在上班的時候並不是一直都坐在電腦前,寫編程需要有一定的靈感,所以程序員很多時間都用在了思考上。程序員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無止境的加班,每當有什麼活動的時候,程序員就必須加班都凌晨,甚至是平時也經常是深夜下班,第二天照常得早起上班。
程序員加班已然是常態,程序員對996的反抗,也並非一開始就有。一位阿里的員工回憶,最早開始施行996時,通常是遇到淘寶大促等特殊時期,為了保證項目按時上線、搶購當天運轉順利,開發團隊需要連續加班月余甚至數月,但在當時,每每項目結束,程序員們往往頗有成就感,隨後到來的一段「閑時」,也可以讓員工恢復體力。
3. 為什麼很多人後悔學計算機做程序員很開心嗎
比很多行業,程序員還是很辛苦的。
這么多年下來,平均工作時間是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如果遇到產品上線或者急需處理的問題,加班通宵也是家常便飯。
但如果說每天都是這么辛苦,倒也不盡然。
那要是呆在什麼公司和做什麼項目,有的公司大部分都是閑的時候閑的要死,忙的時候忙的要命。
而忙閑的比例一般在2:1到3:1之間吧。
忙的時候加加班是應該的,閑的時候看看小說刷刷網頁隨便你,只要別太過分,基本沒人管你。
當然,也有的企業「文化」看程序閑著就難受,程序員技不壓身,開心快樂很重要。
程序員的累體現在頻繁加班以及休息期間還要及時響應線上問題。
原因有兩個:
1.整個行業對快速迭代要求很高,越快佔領市場越好。
2.產品質量難以把控,會頻繁出現bug。
我想說的恰恰是程序員其實並不累,因為你可以很輕松找到不加班的公司而且工資還不低。
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哦。
網上有不少某工作油水高的傳言,例如金融高富帥、國企員工的隱形福利等,但是這些工作很難跳槽,程序員基本可以做到一年一跳,北上廣深杭兜一圈沒問題。
2、工資起點高。我們不說特例,有一到兩年工作經驗,人人都敢要價月薪10k。
4. 請問現實中程序員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在上海工作了四年的女程序員,在公司做核心業務開發,公司前期忙的時候也會加班到十點,忙過一兩個月就好了,現在上班很輕松,每天六點半下班,八點到健身房,上瑜伽,搏擊操,還有尊巴等課程,有的時候直接去跑步,健身到九點半,然後在健身房洗個澡,做個按摩再回家,十點半的樣子吧,回家刷刷微博,練練字,看看書,十一點半睡覺!早上七點半起床去公司,上班。周末睡個懶覺,打掃衛生,然後去泡一天圖書館,或者約好姐妹去周邊的城市旅旅遊,逛逛街,晚上跟好朋友約個飯,回去各種各樣的館子吃各種料理,有的時候,也會約三五好友,來家裡自己動手做一頓好吃的,喝個小酒什麼的,反正就是日子平平淡淡的。有的時候趁著離職了有時間,會去遠一點的城市看看風景,呆個十天半個月的回來,看過了詩和遠方,還是得回來面對眼前的「苟且」的。
5. 通宵寫代碼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自己作為程序員,每周基本都有兩三天通宵寫代碼。
每次出現嚴重的BUG,基本都要加班通宵,剛開始的時候十分不習慣,感覺自己的睡眠時間都被打亂,每次需要加班通宵就會感覺心情很差。
但是現在,通宵加班成為一種娛樂,通宵寫代碼的時候,自己會准備喜歡吃的蛋糕,然後泡一杯咖啡,一邊看電影、一邊吃東西、一邊敲代碼,將工作和娛樂完美融合。
6. 程序員的工資這么高,為什麼還會有人離職
1.團隊暮氣太重,產品方向不明、市場不明,改需求改到天荒地老。
2.老闆的總是跟你談理想,畫大餅,讓加班,給低工資,還說這是歷練,熬過去就好了。
3.壓榨得太厲害,加班太厲害,一直掉頭發,快禿頭了。沒有培訓,連程序員自己自學的時間都被加班佔用,身體和技術很難提升。
4.此外,不少的程序員也有年齡層面的恐慌。
因為一些程序員已經認識到,程序員過了三十幾歲大部分都不好找工作,年齡太大沒人要,不如趁年輕把工資跳高,總比年齡大了後悔好
7. 一程序員因連續加班在外大哭,他們到底有多辛苦呢
都說程序員屬於高薪行業那是不假,但這基本上是靠“賣青春”來換的。
筆者就看到有這樣一條新聞:一個程序員進了餐廳點餐後,在與家人通電話的時候突然情緒崩潰,一個成年人在餐廳里流淚滿面。
因為這個世界上,哪有職業是完全輕松容易的呢?
程序員需要加班,設計院也需要加班,體力勞動者也可能需要加班。
說白了,誰都不容易就別比誰最辛苦了。
8. 為什麼程序員每天都要加班
我就是學游戲編程的,程序猿吧,很奇怪的一個職業,自由度低,精力低,時間低的一個職業。
所以奉勸沒有耐心的人就不要學編程了,你承受不了總是改正就不要學編程了,你承受不了日夜加班就不要學編程了,你承受不了英年脫發就不要學編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