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女程序員如何在職場提升自己
首先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成長是一個適應社會的過程。選擇成為一名程序員需要長期的堅持,而非三分鍾的熱度。走彎路或遭遇困難是常有的事,考驗的不僅是自己在學習中積累的技術,還有自己的智慧。
如果是程序員新手,初入職場一般會被安排一些簡單而基礎的工作,按照分配的任務開始寫代碼,和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基本一致。如果對相應語言的代碼比較熟練,工作效率會很高,也不會出太大的錯誤。在這一階段也是對自己學生時代學習成果的一種檢驗。在參與過幾個項目之後,你會擁有一定的成就感。在剛入職的3年內,可以在業余時間來自學彌補一些知識上的不足,同時對所做的工作熱情而專注,這是今後職業生涯的一筆財富。
在經過3年的職場鍛煉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揚長避短。當然,這是以後要討論的,這里暫不詳細闡述。
1、初入職場,要有平和的心態
上班不僅僅是工作,也是在與人相處。學編程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一個大牛夢,希望通過一波高端的操作來獲得同事和領導的認可。該表現的一定要表現,這無可厚非,筆者要提示大家的是當我們初來乍到就獲得好的成績,不能沾沾自喜,而要總結成功的經驗,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遭遇挫折,也不用氣餒,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一定要清楚挫折的由來,不要重復昨天的故事。拿得起、放得下是高情商的人共有的特點。
2、學會學習,增強「自身造血」能力
優秀的程序員到底需要幾萬行代碼的積累?其實因人而異。人和人的悟性不一樣,但要記住,在工作中所敲的代碼不應僅僅是為了應付工作,而要從中吸取營養。當自己能夠接觸到工作幾年的同事寫的代碼,要留意幾分,看看有沒有自己值得學習的地方。
及時關注行業內新的趨勢。IT技術更新換代很快,在從事Java開發的同時,不要甘於滿足這一領域,可以了解Python、AI開發方面的技術,在業余時間可以去嘗試一番,如果公司有新的業務需要勇敢地嘗試,不要保守在自己的已知領域。學習和工作並不沖突,若是能夠從工作中理清思路,找到需要彌補的地方,這樣的學習才是可持續的。
3、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不論是Coder還是Programmer,對代碼的態度絕不應該停留在「知道」和「看懂」的水平上。很多編程的經驗就是從無數次敲代碼中得到的。為什麼新手敲代碼IDE會頻繁地報錯而老程序員不會?原因就在這里。程序員一般都面臨很繁重的工作,如果每敲一段代碼都要用力去回憶自己當初是怎麼學的,而不是信手拈來,那麼,工作將成為一筆沉重的負擔。要讓編程語言和母語一樣熟練,遇到問題就知道調那個函數和變數,不假思索地敲出代碼,這才是大牛應當具備的功力。
4、樹立項目全局觀
項目全局觀有廣度也有深度。一個團隊負責一個項目,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分工,那麼在熟悉掌握自己的工作范圍之後也要把眼界放寬,看看自己的模塊是如何與別人的模塊銜接的,開發流程是怎樣的,整個項目的架構是怎樣的情況。然後了解一下該項目的應用場景,實施的意義,問問自己目前的架構能否解決客戶的需求,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把自己思考的內容記錄到工作日誌中,經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成長的很快。除了在廣度上有所突破以外,還要研究的有深度。筆者曾經看過JavaEE框架的源碼,其中涉及到的演算法、數據結構、設計模式等編程思想,當下不一定會理解,但可以記下來結合自己的工作內容慢慢消化,這樣今後遇到一些底層的問題會處理得游刃有餘。
② 突然意識自己曾經引以為豪的編程其實是一種工具,這是一種悲哀嗎
對於喜歡編程的人來說,寫出一段代碼,運行之後獲得理想的效果,這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自己會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
但是,冷靜下來之後,自己會發現,編程,其實只是一種工具而已…從本質上說,編程的過程與用筆寫字、用鋸子鋸木頭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使用某一種工具來完成一項工作任務的性質。
當自己想到這一點的時候,那種興奮感和成就感就會消失,自己可能會感到一點不舒服的感覺。自己所最自豪的能力,被認為如此,這時候產生一點不舒服的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這時候我們不能真的被這種消極的心理影響了自己的狀態。
這時候,自己應該理智地分析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所掌握的任何一種專業技能,都是一種工具。
專業技能本身,沒有高低之分。
我們學會用鋸子鋸木頭,這項技能並不比用電腦編程更低級,事實上只要是能給我們的工作或者生活帶來效益的技能,都是有意義的。
與之對應,沒有那種技能是高高在上的。……每一種技能對應一種工作或者生活需求,編程並不比鋸木頭更體面。
其次,我們掌握一種實用工具,目的是為了滿足我們工作或者生活的需求。
從這個角度說,編程不過是讓我們解決電腦運行軟體的需求而已,這只是很平常的一種技能、一種工具,並不足以讓我們飄飄然……
因此,我們可以對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感到自豪,這是因為自己可以作用這種技能完成工作任務,實現自身價值。
但是,我們不應該過分拔高或者貶低某種專業技能。這樣的想法並不妥當。
③ 程序員有必要評職稱嗎
有必要的,其實不光程序員,各個崗位各個工種其實都需要,理由如下:
1、從程序員主觀來看,個人成長需要獲得成就感,而成就感除了體現在薪資等物質條件外,很重要一點就是體現在職位title,這是有別於其他同事的重要特徵,如果自己工作了五年還和剛畢業的學生一樣都叫工程師,內心會有極大的不平衡,也覺得自己做了那麼久沒啥成績!
2、從企業管理需求來看,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員工的潛能,因此通過對員工進行平級分類,可以有效的甄別上進和優秀的人才,進而對他們加以激勵和培訓,反過來也可以說把差的和不上進的甄別出來,進而進行針對性幫扶亦或予以淘汰,這是組織人力資源發展多年實踐的有效做法!
主客觀都有需要,因此評職稱縱然過程會有很多爭議,但只要企業或組織夠大(如果員工只有幾個人那就沒必要了),這個就一定會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