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只要一個 iPad,手把手教你給 iPhone 開發應用
科技 是一種人文素養,我認為 Swift Playgrounds App 的核心定位正是如此。
未來世界創新、創業、創造的大門,需要我們用一種有著人文溫度的方式去開啟。
我自己從初中開始看矽谷三大春晚——Apple WWDC 開發者大會、谷歌I/O 大會、微軟Build 大會;在高中的時候,雖然身為文科生,但是開始了裝「黑蘋果」、自學編程的神秘煉金術之旅。Swift 因此成了我的計算機語言母語,而大學時期也很幸運地入選了 WWDC18 獎學金計劃,能夠帶著我們團隊自己開發的 App 見到了庫克。我們後來休學創業,拿了幾輪融資,至今還在這個波詭雲譎卻充滿魔力的創業場拼搏。
這些過去的經歷,都成了喬布斯所說的「connecting the dots」的一部分。我和一家做少兒素質與編程教育的機構也有著不少的合作,也帶過幾支天才少年隊伍,看著他們忘我地投入,看著他們迸發著顛覆性創造力的光芒。
由 Apple 推出的編程工具 Swift Playgrounds 近期推出了 4.0 大版本,我使用它開發了一個簡單的疫情數據看板 App,並以此作為一次簡單的體驗,將過程中的思考和體悟和大家分享。
我們為何學習編程、如何學習創造,Apple 給了我們他們的思考。雖然 Swift Playgrounds 現在還充滿了各者培種瑕疵,但我們也看到了全新的可能:AR、AI、感測器、多維交互、物聯網,這些前沿的技術,以及伴隨其中的人文主義光輝,都能夠在這個小小的設備中,經由每一個開發者的研磨,如同坩堝一般,煉就出自己的結晶。
讓我們開始吧。
註:本文中所有新冠疫情數據來自 騰訊開放平台數據介面,僅用作產品功能效果演示,不具有任何防疫相關參考價值,新冠疫情准確數據,請查閱官方數據平台。
在 Swift Playgrounds 中寫一個疫情數據 App,整個體驗充滿了驚喜與迷思,總之情緒如同一杯馥郁的咖啡,濃烈喚襪而復雜。
我一直在用一台 2017 年的 10.5 英寸玫瑰金 iPad Pro,它伴隨了我的整個大學到現在創業的時光。它曾陪伴著我去過 WWDC18 面對面見過庫克(沒錯)。然而自從升級 iOS 14 以來,我開始對其體和嫌激驗心生不滿,尤其是 Swift Playgrounds 在更新 4.0 大版本前的頻頻閃退和卡頓問題著實讓我頭大。
雖然我從朋友那裡搞來了一台 12.9 英寸的全面屏 iPad Pro,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升級到 Swift Playgrounds 開發 App 所需的 iPadOS 15.2 的環境,於是最終還是投奔到了自己的陳年舊相識的懷抱。
好在 Swift Playgrounds 4.0 對系統兼容性與性能的優化,讓我瞬間覺得「爺青回」。我嘗試了直接在 iPad 上觸屏、觸屏 + 鍵盤、觸屏 + 鍵盤 + Magic Trackpad 的體驗,確實覺得如果沒有一套像樣的鍵鼠方案做配合,效率依然會大打折扣。
由於 macOS Monterey 12.1 依然沒有開放 Universal Control 通用控制功能,我最終選擇將 iPad 畫面投屏到 Mac 的顯示器上。
作為一個簡單的嘗試,我打算寫一個實時展示疫情數據的看板 App。
SwiftUI 配合 iPad 的屏幕操作邏輯,可以說很大程度降低了 UI 部分開發的復雜度,右側的 App 預覽響應迅速,提供了所見即所得的及時反饋。
左側的代碼窗口也新增了 Xcode 樣式的自動補全,在多數情況運轉良好,然而也會在不少場合耍個脾氣,考一考你「默寫」代碼的能力。當然我期待這些問題能夠盡快在後續版本中得到改善。
我們也可以直接編譯代碼,Swift Playgrounds 則會開啟一個新窗口來運行應用,日誌則均可通過自帶的控制台輸出。
Swift Playgrounds 可以像在 Xcode 編輯 .plist 文件一樣,為應用增加系統級能力支持。而同時,Swift Playgrounds 也允許開發者使用 Swift 包管理器來在線獲取第三方模塊的支持。
App 可以選擇自帶的佔位符或者自定義圖片作為圖標,並且打包編譯,發布到 App Store。Swift Playgrounds 自帶的手繪風格圖標頗有「Everyone Can Code」的質感。
寫完的 App 也可以直接發布 App Store 審核。
iPadOS 上 Swift Playgrounds 開發 App 的 .swiftpm 工程無法在 macOS 上的 Swift Playgrounds 中打開(或許還需坐等 macOS Swift Playgrounds App 更新),但是可以在 Xcode 的 Swift Playgrounds 模塊運行。
我們現在能夠看到 macOS 上 Xcode App 中的 Swift Playgrounds 功能模塊、macOS 獨立的 Swift Playgrounds App 與 iPadOS 上的 Swift Playgrounds App 三者並存且互相有所不兼容的情況。對於初學者而言,若不加了解,這確實是一條令人有些困惑的產品線。當然我相信 Apple 會在後續解決這一問題。
此次體驗下來,我認為新版的 Swift Playgrounds 也還存在以下不足:
對於想通過 Swift Playgrounds 入門編程的新手,我也在這里提出一些個人建議。
首先是設備,我手中的 2017 年款 iPad Pro(A10X 處理器)運行 Swift Playgrounds 4.0 沒有出現明顯的性能瓶頸,因此我姑且認為往後的新機型應該都有著不錯的性能表現。
文檔:前文說到,現有的 Swift Playgrounds 4.0 如果要以 IDE 的要求來看,還缺少必要的類型提示和文檔內容的說明。這時候我們也可以選擇手動查閱開發者文檔,這是 Apple 對各類系統框架事無巨細的說明。在 Swift Playgrounds 更早版本的更新中,Apple 已經將大部分的開發者文檔內置到了 Swift Playgrounds 中,我們可以在工具中找到文檔的查詢入口。或者,我們可以使用瀏覽器訪問 Apple Developer 開發者網站 查詢文檔。
Swift 語法入門:Swift Playgrounds 在更早版本中,已經提供了 游戲 化 Swift 語言學習的各種模塊,如果你是 Swift 語言的新手,可以通過學習官方提供的學習編程 1、2、3 和其他一系列的學習模塊來 探索 Swift 語言。
SwiftUI 入門:SwiftUI 是 Apple 發布於 2019 年 WWDC 大會的基於 Swift 的UI框架,結合了代碼 UI 編輯和 Storyboard 圖形化 UI 繪制的優點。因此 Swift Playgrounds 默認將 SwiftUI 作為創建一個空白 .swiftpm 工程後的初始界面模板。
如果你對 SwiftUI 還不熟悉,網上有不少優秀的教程內容可以學習,你可以在 Swift Playgrounds 跟著教程一起學習。當然,有時候自動補全功能的失效會給學習者帶來一點點困惑,我希望這個 Bug(但願不是一個 feature)能夠被盡早修復。當然,你也可以使用 UIKit 來實現界面,不過我認為現有的工作流更為 SwiftUI 量身打造。
嘗試 AR 體驗:如果你想在 Swift Playgrounds 開發的 App 中體驗一下 AR,Apple 的 AR Quick Look 頁面提供了不少開放的模型。我們可以通過創建 ARQuickLookPreview 來載入各類 USDZ 文件。
社群:現在基於 Swift Playgrounds 開發 App 的愛好者社群還在萌芽階段,因此找一個有 iOS 等生態開發經驗的朋友能夠極大提高你的學習速度。當然,你也可以創建一個社群讓好朋友們一起交流討論。比如少數派本身便是這樣一個不錯的社群,期待各位能在其中共同學習,各顯神通。
當然,瑕不掩瑜,我依然為這一次 Swift Playgrounds 的重大升級深感高興。在 iPad 上進行「真正」地開發 App 的呼聲從 iPad 推出之日起便此起彼伏。我在初中擁有第一台 iPad 2 的時候,就千方百計地嘗試用它來開發點什麼,而這一次的 Swift Playgrounds 升級則真正地表明了 Apple 的立場。
我一直不很在意關於 iPad 生產力的爭論。然而,我和身邊不少用戶切身體會到的,確實是 iPad 作為一個 科技 產品,給人源源不斷帶來的幸福感。書桌旁、畫架上、被窩里常常有著它和我形影不離。因此,和 Mac 相比,我一直覺得 iPad 是一個讓人更少異化、更多自由的產品形態。
因此 Swift Playgrounds 正如其名稱一般,也是一個大家能夠在代碼、多媒體內容與知識的 探索 與交互中自如玩耍的地方。在未來,並不會人人都做程序員,但 Everyone Can Code 能夠真正讓 科技 作為一種人文素養,讓每個人都徜徉其間,用開放包容和智慧的心態,面向與人類走向共融共生的通用智能。
庫克表示他不說元宇宙一詞,Apple 看好 AR。
AR、VR、AI、物聯網、區塊鏈、數字孿生、量子計算、Web3、元宇宙…… 各種詞彙總是在不經意間成為資本的寵兒,卻又在悄無聲息中急流勇退,大浪淘沙留下一波真正做事的人。
AR 作為在 iPad 先行的驗證,並被著力主推的技術能力,或許不久就會以全新的硬體形態與大家見面。運行在 iPadOS 之上的 Swift Playgrounds,結合 Apple 軟體全家桶的一系列應用,將進一步將多媒體的創造能力帶給每一個人,而這次會將 3D 沉浸空間體驗的創造也逐步納入進來,Swift Playgrounds 4.0 正是起點。
往後,Swift Playgrounds 結合 Reality Composer App 和大幅升級改造的「地圖」應用,使用 USDZ 格式文件,配合或將推出的穿戴式硬體設備,有可能能夠拓展成為一個「3D 沉浸式體驗編輯器」。它的潛力,可以是下一個時代的「Word」。當然,我們要看 Apple 將如何打這一套組合拳。
最重要的是,機遇永遠不在一家公司手中。創新、創業、創造將是每個人的全新可能,而這正是 Swift Playgrounds 作為這樣一個賦能人的工具,在根本上的意義:Give people wonderful tools, and they'll do wonderful things.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B. mac真的那麼好用嗎
Mac是否好用先不作答,如下對Mac和Windows的日常使用做了比較,各位客官根據自己喜好自行評價吧
Windows :
MacBook :
總結:Mac打開蓋子觸碰下指紋鎖就開機了,你上次離開是是什麼樣子,打開還是什麼樣子,方便你回到之前的工作狀態,而Windows打開蓋子後,有一個漫長的啟動過程,還有各種自啟動的程序開機後逐一啟動,各種干擾的彈窗、廣告,在此期間,你無法做任何事情
Windows :
MacBook :
Windows :
MacBook :
Windows :
MacBook :
如上針對普通用戶常用范圍內的比較明顯的差異,後面我再整理一下專業領域內的對比
我是一個程序員老兵,很高興認識你
Mac安全性好一點,但是說實話,其他的方面都不怎麼樣了現在。
大家都喜歡說搞開發用Mac,玩 游戲 什麼的用Windows,其實現在這么久了,個人感覺Mac適合辦公。
開發還是Windows好,或者Mac黑蘋果,不然你會發現Mac的應用資源很匱乏,而且養成了Mac的使用習慣,會覺得Windows操作怪怪的。(反過來一樣)
另外Mac的操作系統,近幾年的更新優化越來越少了,亮點和賣點感覺也是一成不變。
僅代表個人,10多年mac用戶,不喜請繞開。
剛開始需要適應下mac系統,適應了就好了。
要習慣軟體很多軟體沒有盜版資源,要學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注重知識產權是 社會 進步的體現。
mac性能一直是杠杠的,工作的利器,我們是按工作量計算年底分紅。所以我每2-3年會定製更新mac電腦。不是因為用壞,只是因為要保持性能,說到底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圖是我今年1月初定製的,配置我覺得還行,所以3月底又定製了一台備用。
還是很期待apple的m系列晶元應用到16寸mbp上。
看用途,和 Windows 比較起來體驗往往是兩種東西,Mac 比較適合靠電腦來工作的人,比如白領上班族,程序開發人員。
Mac 偏向於工作生產力,除了上網,比起 Windows 機器缺少 娛樂 方面的應用,影響最大的是缺少 游戲 。Windows 除了豐富的 游戲 ,現在 Windows 10 商店裡面隨便翻翻都有好多 娛樂 的應用,比如國內各視頻站的客戶端,用起來跟手機一樣方便,但 Mac 上就很少這些了。
但 Mac 出色的地方是它的系統和硬體,系統是繼承西方計算機傳統的 Unix 系統,對很多程序員來說意義重大,而且自帶挺好的的原生功能,閱讀電子書,視頻播放,多桌面管理,文件預覽之類,但這兩年 Windows 10 一直在追趕更新,兩者差距縮小很多了。硬體方面蘋果在全世界都用 Windows 的環境中要生存只能努力創新,所以從顯示屏到電池續航做工之類會比那些不爭氣的 Windows 筆記本們要高出一大截,比如 Mac 的屏幕是16:10 的,比起清一色 16:9 的 Windows 筆記本舒適得多。但同等價格下,實際計算性能並不存在比 Windows 機器好的事。
程序員和白領的話可以考慮,其他的不會太建議,還是看使用者的需求和水平,會用電腦的人用什麼電腦都可以調教得很順手。我一下班回家就只想開 Windows 機來用,Windows 機器用起來劈劈啪啪,很跟手暢快,Mac 用起來有點黏糊糊輕手輕腳的感覺。
首先Mac好不好用,和用的人是不是裝X沒有必然聯系。 當然如果你覺得用一個品牌夠大,設計精美,做工精細的電腦是裝X的話,那麼就可以說所有買 精緻美觀 的產品的人都是裝X。同樣的, 就算不用Mac的人也可能很愛裝X ,比如自己不用蘋果的產品,但是還要不停的標榜自己不用蘋果的產品,這也是一種裝X。裝有很多種,和用什麼產品關系不大。炫耀其實是人的一種本性,只不過不同的人表現的程度和方法不同。當你看到有人用蘋果電腦的時候腦海里會閃過「裝x"一詞,其實可能是你過於敏感了。並且電腦這種東西,要麼放家裡,要麼放辦公室,要麼在咖啡廳,無論是在哪裡,他都是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要麼工作要麼休閑。工作的話,沒人有功夫看你裝X,如果是休閑,也沒人會多麼關注一個電腦。所以就算裝也就是一瞬間。最後把"裝X"這個話題先終結, 裝x在人不在物!能裝的人,吃個拉麵也透著張揚。
回到Mac好不好用的問題 。首先一個產品是一個解決方案,好不好用要看誰用、怎麼用、用在哪裡。比如Mac用來玩 游戲 ,就不好用。先不說Mac的硬體是不是針對 游戲 做了優化,Mac上的 游戲 資源就很少。如果你要用Mac完成一些 機加工設計 的軟體,那也不好用,和 游戲 一樣,這些軟體幾乎就沒有Mac版本。所以即使是蘋果親自參與的代工廠,也一樣用這windows平台。和這兩個領域不同是在 音樂、平面設計、視頻領域 ,Mac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Mac對 的Adobe軟體的支持就很好。不信你可以看看Adobe的官方的教程,經常都是用Mac做的演示。
Mac相對於Windows陣營絕大多數的產品,無論是外觀還是系統的界面設計都更簡潔美觀。這對於對外觀有一定要求的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有些人雖然用Windows系統,依然會買Mac。還有很多公司的前台也用Mac,還有很多影視劇里也到處是Mac的身影。還有蘋果的外觀是否好看很多人是有爭議的。但蘋果的做工絕對是業界一流,現在Mac全系的產品都是鋁合金外殼,加工精細。即使是比較便宜的Macmini也是一塊鋁合金加工而成,渾然一體。並且Mac的精緻是從內到外的,即使是拆開來看,也是簡潔整齊。當年喬布斯在發布會上稱iMac的後面比其他電腦的前面還好看,事實也確實如此。
如果說Mac的其他方面是否優於業界是由爭議的話,那麼蘋果的觸控板是業界第一我想應該沒什麼爭議。特別是現在全系的觸控板都採用震動反饋技術。定位精準,反饋真實。我用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他是模擬出來的。配合各種手勢操作,很多應用都不需要用滑鼠。就算是設計用的Adobe 全家桶,也可以用觸控板完成絕大多數操作。還有就是蘋果旗下iPad Mac iPhone iWatch 等產品之間的交互也非常方便,這是其他品牌不具備的。
最後總結一下,好不好用看需求,Mac也好,其他品牌也好,先確定自己的需求再選產品。
我來告訴你mac哪些地方不如win人性化
以下只是針對原生功能(雖然可以通過其他方方法,或者安裝輔助軟體實現,但沒有win那種原生方便)
1.沒有剪切功能
2.不能直接在文件夾內新建文本
3.拷貝數據時不顯示速度
4.在縮略圖顯示模式,不能用shift+滑鼠順序多選,只能框選
5.廢紙籮的東西只能放回原處,不能剪切到其他目錄
6.單個文件重命名時,不能按Tap鍵直接切換下一個文件重命名。
7.某些彈窗提示,比如同命名覆蓋替換文件,不能直接回車確認,需要滑鼠點擊確認
8.按空格觀看預覽圖時,同個文件夾內預覽的圖片文件不會自動換行,只能上下左右箭頭選擇,而且不能一鍵顯示100%大小
有一些不人性化的地方一時沒想起,不過大部分使用感受還是比較優秀的
mac好不好?就看你用來做什麼,有沒有把優勢發揮了,用對地方!!
我有一台MacBook Pro,還是有點使用心得的,來說說我的一些看法
如果一直用windows系統,忽然換到mac的話很多人都是用不慣的,我自己也是用了兩個月之後才發現這電腦其實也不難用,反而在一些場合是比較好用
先說說MacBook Pro的優點
1、外觀、高逼格的陽極氧化鋁、會發光的logo(僅僅針對舊款,新款是已經取消了發光logo)、一體式的輕薄機身、這些讓這台筆記本看起來就是一種藝術品,外觀很好看
2、屏幕顯示很精準舒服、其實不論iMac還是MacBook Pro、MacBook Air,高低配置、蘋果的顯示器看起來就是很舒服,顏色顯示很精準、普通家用顯示器、我覺得只有一些中高端的顯示器的色彩能跟蘋果的比、例如戴爾的U系列顯示器、跟那些幾百塊的顯示屏壓根就不是一個檔次的,當然了、蘋果電腦都那麼貴、顯示不好肯定也說不過去的
3、隔空投送、可能這個功能在很多人不是那麼的顯眼、但是如果用過的人都說好用、iPhone跟MacBook 之間傳送照片簡直是太方便了
4、不論iMac還是MacBook ,我個人都覺得偏生產力工具的角色、我的MacBook Pro基本上沒事不會關機,走的時候合上蓋子就走、打開蓋子、又秒恢復到原來的界面、完全不用重新打開上一次合上電腦的時候打開那些內容,對於移動辦公、出差工作、簡直就是太方便了
5、很多windows筆電、出門肯定都會帶滑鼠、因為觸摸板實在是很難用,替代不了滑鼠的存在、而MacBook 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甚至有些場景覺得滑鼠都沒有觸摸板好用,這些都是很方便
6、蘋果電腦相對windows來說、更安全、更穩定
用mac電腦的人很多都是工作需要、例如平面設計、排版、經常需要出差辦公、程序猿這些、對蘋果電腦基本都是沒有抵抗力的、因為蘋果電腦的優勢在他們手上能發揮很好的作用、用到實處
再說說蘋果電腦的一些問題
習慣問題,很多人無可避免的macOS跟win系統之間切換那麼問題來了
1、反人類的關閉按鈕、習慣windows的人都知道,窗口關閉按鈕是在右上角、而蘋果的的是設置在左上角、那麼如果windows、macOS來回切換的話、就會老是點錯了
2、瀏覽網頁是我們平常經常做的事情、同樣的滑鼠,滾輪的同一個方向、蘋果的跟windows的頁面方向就是反方向的、這個是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
硬傷
3、MacBook 的介面很少,擴展性不好、特別是外出的時候、只有兩個USB介面很多時候是不夠用的一個插滑鼠一個插mifi就沒介面了
4、macOS下、office辦公軟體做的很想半成品、很多功能做的不夠完善、不好用、但是又不得不用,習慣用office
5、文件管理系統做的不好,導致文件管理沒有windows的好用、因為macOS沒有窗口的概念,導致很多時候要不斷的返回原來的頁面
6、 游戲 少,或者說本來macbook、macOS就沒打算玩 游戲 方面的發展、時至今日、 游戲 都是少的可憐
7、軟體的豐富程度比不上win系統、這個相信大家都沒有意見吧
感謝大家的閱讀、蘋果電腦還有哪些優缺點呢?歡迎大家補充
Mac不好用……嗎?那是你沒錢買或用不多
我是19年入手了一台高配版的macbook pro。買之前我對mac的流暢、操作靈敏度有無限的遐想,買完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並不如想像中的完美。
這個配置算是相當高了吧,按照道理來說用來做編程、3D模型、做設計是完全不在話下。我也是用它來從事相關工作的。網上說它用來做設計、做開發是有多麼多麼得好,在我看來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就說設計來說吧,最常用的設計軟體PS,在mac上兼容性,可比在windows差多了,我在這台電腦做普通大小的圖時,使用筆刷就是一卡一卡的,而在windows上確實非常順暢。要知道價格對比可是10:1的差距,按照道理來說不會是這樣的結果。光從做圖的速度和流暢性上,這台20K的mac book pro可比我那台2K的windows電腦差多了。
再說說日常使用的瀏覽器吧,我最常用的是谷歌瀏覽器,它在mac上表現得也很不理想,打開一個網頁,一直往下瀏覽,網頁是逐步載入的,經常性會出現很大的空白,要隔一會兒才會出現內容,我會往上翻看內容時也會這樣。載入過的內容不應該會再次出現空白的。還有,當打開一個新標簽頁瀏覽新內容時,原標簽頁如果過一會兒不瀏覽,回過頭來再想看時,頁面會被重新載入,這是個很致命的缺陷,如果原標簽頁要填很多內容,你出去一趟回來再添寫時,原有填寫的內容就會被刷新沒了,這就代表又要重寫一遍了……
最後再說說它自帶的輸入法吧,真是無力吐槽,延遲太嚴重了,輸入一個拼音,最起碼要等待兩三秒才會出現文字,這是無法容忍的,這樣下來工作效率低得要死。
我不知道現在的蘋果是怎麼想的,每次一更新系統,問題就越多,風扇異常響動、輸入嚴重延遲、常用軟體經常停滯性等待甚至崩潰,這些問題一個都沒有解決,系統更新完之後反而更多問題。
綜上所述,現在的mac實用體驗已經遠遠比不上我的windows了,windows只要會操作,照樣無廣告很流暢。
Mac如果除了裝X一無是處,是不會活下來的,你要明白,如果一個人只會裝X,那在別人眼裡他就只能是個傻X
C. 愛奇藝被指對蘋果和安卓手機雙標,官方對此是如何回應的
愛奇藝被指對蘋果和安卓手機雙標,官方對此是如何回應的?
只要稍微想一下,iPhone的佔比有多麼小,就應該知道視頻網站真不至於可以區分對待。除非,愛奇藝的那幫程序員、產品經理,個個都是蘋果全家桶。
所以吧?有些時候也不得不承認,蘋果的很多產品確實貴,但是真論起細節,其它對標產品還是差了不少的,所以咱們還是不要盲目跟風餓了。
D. 寫程序用什麼筆記本電腦有沒有好的輕薄本16G內存適合敲代碼的筆記本電腦推薦一下
Ⅰ 有沒有好的輕薄本、16G內存、適合敲代碼的筆記本電腦推薦一下
一直用筆記本幹活,如果是重度IT工作者,建議千萬別用輕薄本
06年入行,從此雙肩包、筆記本不離身。用過筆記本不下10款,大部分型號都不記得了,只能說下筆記本種類和使用感受。
這類筆記本是我推薦的,代表款是thinkpad,特點是 外形厚重、性能穩定、簡單好用 ,略有點重。
一般這種筆記本,內存8G左右,可以添加一條8G內存,擴容到16G。還可以加塊硬碟,保持一塊ssd(系統盤)+sata(數據盤)的經典架構。
主要的推薦原因:耐操、性能好、故障率低。
我真用過一款這種筆記本,具體型號忘記了,加上8芯電池,快7斤重,性能杠杠的,就是背不動。
買之前也是腦袋抽風了,覺得也就比標准本重個2~3斤,反正都背雙腳包里,這點重量算個毛。
把這祖宗請回家,用了半個月,才發現哭都哭不出來。這祖宗實在是太重了,放在桌上還好,有時放在腿上幹活,腿都麻了。出門的時候,放在包里,人受得了,包都受不了。
買筆記本幹活的,千萬別買這祖宗。
用過兩款,一款是surface pro2,一款是聯想yoga。性能真是弱雞。
而且超極本的主板,一般是焊死的,加內存、硬碟不好改。而且有個致命弱點,這種筆記本,加工難度比較高,容易出問題,不好修,一般有問題就是直接換主板。
我的聯想yoga就是這樣,當時看著造型好、配置高、觸摸屏、超輕便,結果買回來不到一年,主板換了兩次,過了保修期之後,果斷棄坑。
大家都是用電腦討生活的,如果不追求逼格,建議直接上thinkpad,選個高清屏,確認主板不是焊死的,多懟幾塊硬碟,能幹幾年干幾年。畢竟,工具乃身外之物,主要還是數據和工作效率最重要啊。
認真審題!首先排除ThinkPad,厚重,屏小!
而且據我了解身邊用ThinkPad都是年紀大的人在用,追求輕薄的肯定不會選擇屏幕小,卻又厚重的Thinkpad!
首選1:最新款的16寸的mac--真香
大廠的程序員幾乎都是mac本,優秀工業設計,不折騰的軟體和環境配置,優秀的軟體體驗,優秀的鍵盤(盡管除了16寸,其他的手感不咋滴,但是依然好於很多的windows本),確實是敲代碼的不二之選。
唯一缺點:貴。不過,貴的也沒有那麼離譜。
首選2:聯想最新款Y9000X,目前最適合敲代碼的windows本,沒有之一
首選3:沒有
既然是推薦如果說了一大堆,題主會更加混亂,不如直接推薦具體的機型;
如果吧不考慮預算的話,我認為ThinkPad X1 Carbon是挺好的選擇。我目前在用的是2018款的ThinkPad X1 Carbon 8G,也是用來敲代碼,運行程序也沒什麼壓力。
如果考慮預算還是考慮下ThinkPad T系列吧,沒有那麼輕薄,但手感也不錯的。
下面是ThinkPad X1 Carbon 2018的簡介:
ThinkPad在商務筆記本的市場上基本從無敗筆,款款機型都算的上是經典商務筆記本,ThinkPad X1算的上是一款旗艦商務機了,這次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8經過升級,其配置性能還是不可小覷的,這次的上市除了驚喜還帶來了不少讓人吃驚的東西。
ThinkPad X1 Carbon 2018版顧名思義就是上市於2018年的筆記本產品,官方定義為 時尚 輕薄本,商務辦公本,Ultrabook筆記本,為其預裝Windows 10 Home(家庭版)操作系統。ThinkPad X1 Carbon 2018的屏幕尺寸為14英寸,顯示比例主流為16:9,屏幕解析度為1920x1080,加入了FHD,LED背光,IPS屏屏幕技術。
ThinkPad X1 Carbon 2018採用了更為輕薄堅韌的碳纖維材料作為機身,整機外殼表面覆蓋了一層類膚質的漆面,手感細膩不沾油。ThinkPad X1 Carbon 2018筆記本重量為1.13Kg,長度寬度厚度三圍為323.5mmx217.1mmx15.95mm整機攜帶還是十分方便的,同時還附帶了Office 2016家庭學生版軟體。
ThinkPad X1 Carbon 2018版採用的是英特爾 酷睿i7 8代系列的Intel 酷睿i7 8550U處理器,CPU主頻為1.8GHz,最高睿頻為4GHz,整機功耗為15W,總核心/線程數為四核心/八線程。搭載了Intel GMA UHD 620核芯顯卡,內存容量為16GB,硬碟容量為512GB,採用的是SSD固態硬碟,無內置光碟機。
敲代碼最合適的台式機是imac,最合適的筆記本是macbook pro!
為什麼?
1. 不用關機,點亮屏幕後可以接著工作,不用一個個地打開軟體,特別是你打開了多個命令行窗口或者有遠程連接的時候,不關機的優勢更加明顯。
2.優秀的命令行工具,作為一名程序員,命令行是必不可少的,win下的命令行工具多難用大家都很清楚。
3.響應速度快,不卡頓,同等配置下的mac比win流暢很多,用久了更加明顯。
用過這幾款電腦後,你基本不會正眼瞧其他電腦了
科技 公司一般流行著三個品牌的電腦,
第一,蘋果(小白);
第二,Thinkpad(小黑);
第三,Dell
作為首選當之無愧是蘋果,作為一個過來人不得不說真的很香很香,自從我用了蘋果之後,基本就不用滑鼠了,全部都是用手勢來操作,而且電腦從來都不關機,關上蓋子就走,打開蓋子就工作,基本告別了Windows開機等半天還給你彈廣告的那種情況;蘋果系統優化做的很好,開上四五個IDEA也一點都不卡,性能杠杠的;還有那如絲滑般的金屬外殼,更是讓人愛不釋手,我14年入手的Macbook Air一直到現在還沒下崗。
要說蘋果有什麼缺點了,那就是貴,真尼瑪貴,來看看官網的報價
最便宜的也要八千塊錢,最貴的好幾萬,選哪個就要看你錢夠不夠了;至於輕薄,MacBook Air(1.29kg)最薄,重量也只比13寸的MacBook Pro(1.37kg)輕80g,兩者差不了多少。
其次就是Thinkpad了,我們稱他為小黑, 歷史 上唯一能跟蘋果抗衡的品牌,老牌機王了;質量沒得說,我大學時候就是用的Thinkpad,2010年的時候買的,摔過好幾次,但是依然沒事,雖然現在退役了,但是還能開機還能用。
Thinkpad最經典的設計就屬於他的小紅帽和小夜燈,小紅帽也就是滑鼠,只是我用不習慣,我還是覺得蘋果觸摸板好用些,小夜燈我很喜歡,光線不好的地方打開它什麼都清晰了;他也有很多輕薄系列的產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X系列的筆記本。
我隨機選了3個Thinkpad X390不同配置的電腦作比較,重量都是1.30kg左右,跟蘋果差不多,但是比蘋果同等配置下,價格真的要便宜很多;Thinkpad還有一個叫做X1系列的筆記本,也是輕薄型,這個就牛逼了,X中之王
價格一點也不比蘋果便宜,所以說貴也是有貴的道理,裡面的東西都是真材實料。
最後一位就是Dell了,Dell在 科技 公司的出鏡率也很高,特別是台式電,當然筆記本也有,今天咱主要說筆記本,我上一家公司配置的很大一部分就是Dell XPS系列的電腦,我們來看看怎麼樣。
同樣價格也是貴的感人,當然這都是dell比較高端的機器了,他也有便宜的,可能滿足不了你所說的輕薄了。還有一點就是Dell的顯示器真心不錯,搭配Mac筆記本寫代碼真心爽,如果要買顯示器,記得一定要買那種可以升降旋轉的顯示器,不要問我為什麼,我受夠了用書墊高顯示器的操作了。
個人建議,如果你是為了學習和寫代碼還是買蘋果好,畢竟生態在哪裡,而且系統也過硬,至少我從買電腦到現在都沒有重裝過系統;Windows電腦用個幾年你不重裝系統試試,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一大堆;當然如果你偶然要玩一下 游戲 ,那還是選Windows電腦好。
好啦,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最後選什麼看你自己的啦!
1.Macbook Pro 13.3 2020款(16G,512G),鍵盤回歸剪刀式設計,手感好,價格1萬出頭(1.4萬左右),比往年優惠了很多,缺點是仍比較貴(有很多同事入手,還不錯)。
2.榮耀Magicbook14系列,有16G,三面超窄邊框,三星NVME高速硬碟,價格3999元左右,有華為特有的「多屏協同」功能,配合帶NFC的華為系列手機使用,很完美,身邊不少朋友放棄了蘋果全家桶,入手了華為或榮耀的筆記本(註:本人用的是8G的magicbook14,感覺夠用了)。
3.HP戰66,標配只有8G內存,但多預留了一個內存插槽和SATA硬碟介面,自己再買一根內存條插上去就行了,軍工品質,質量不錯,價格4000多起(註:實體店找不到這款,只在網上賣,看過不少評測,感覺介面齊全,擴展性能強大,現在已經很難得了)。
4.Thinkpad的X系列,極致便攜的商務本,一直是行業標桿,鍵盤是公認比較好的(註:一直用的ThinkpadX61和X230,鍵盤優秀,特別耐用,一直沒壞)。
你好,我推薦幾款16GB內存的輕薄本,供你參考
1.RedmiBook 14 銳龍版 如果要談到性價比,肯定離不開小米。
RedmiBook 14 銳龍版採用14英寸1080P顯示屏,搭載滿血 AMD R5 3500U 移動處理器,配備 Radeon Vega Graphics 顯卡,配備 16GB 內存、512GB PCIe 硬碟。
支持 1C 快充,支持小米互傳,最高傳輸速率可達 50MB/s。
RedmiBook 14 銳龍版擁有全新 Modern Standby 瞬間喚醒功能,在睡眠狀態下可瞬間喚醒解鎖。
最主要的是性價比高,京東只要3999。
如果你不缺這點預算,我覺得可以考慮一下聯想小新,個人來說,我對聯想小新是偏愛的,比如這款,聯想小新Pro 13 2020年版,2.5K屏幕,高達2560* 1600的解析度,顯示效果更佳細膩,配置了i7十代處理器,是完全夠編程需求的。
價格為6299元。
華為這款也不錯,搭載第十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 i7-10510U,16GB + 512GB SSD,2K觸控屏,2160x1440像素,最薄處15.9毫米,比上面的小新還要薄一些。
如果你是華為手機,那麼它和華為手機的數據傳輸極為簡單快捷。
售價為7399元。
因為業務的關系,不能用mac,需要筆記本的需求是,i7 16g,輕,輕1kg以下,1萬以下,京東自硬,看了一下,比較適合需求的是x1c xps 13 vaio sx14
其實這三個1萬都拿不下來的,但是本人運氣好,恰好遇到vaio打折,vaio sx14 8888到手,和我5年前mac pro價格一樣,最後發現這貨還是日本產的
雖然已經和sony沒關系了,但是當年也是響當當的牌子
高中好友2005年去上大學,家裡就是買的這個牌子的筆記本,也是第一次見別人用筆記本電腦,當時還是sony的牌子
現在作為一個情懷存在,雖然性價比還比不上華為,小米,但是類似sony 這個品牌,作為一種信仰存在
就從我(程序員一根)公司的情況而言,ThinkPad和Mac較多,其中ThinkPad佔比例較大。原因如下
1.敲代碼也分很多種,不同方向可能對機器要求不一樣,如果就僅僅敲代碼,不是很耗性能的,如果你要跑運算類的東西,比如我們部門的大數據對比和塞選,這就不一樣了。
2.工作了之後你就知道了,程序員不光敲代碼,文檔你要寫,你可能還要出差,可能你還要搞頁面,這要求側重點又不一樣了
.......
還有很多啊,就上面這幾點,Mac有時候安裝軟體很不方便,我們公司內部軟體有時候Mac都不支持,或者安裝賊麻煩。Mac開發是挺好的,但是工作了你不光寫代碼啊,現在誰還悶頭只寫代碼的。除非你有心理准備,准備好精力去搗鼓。ThinkPad買高端系列,很穩定,很好用啊,而且還可以省下來一大筆錢(和Mac比起來),所以我推薦位ThinkPad,稍微高端系列的。
提要:看到這個問題,正好最近也有購機計劃,所以和大家分享我比較滿意的幾款產品,先說答案:MacBook Pro,戴爾XPS 13,微星絕影2 GS66。
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每個人實際情況不同,都會適合不同的產品,所以我也希望自己的答案可以盡可能全面一些,給不同情況的小夥伴提供一些參考,下面開始我的分析。
手中有其他Apple設備:MacBook Pro針對如果手中有其他蘋果產品的朋友,十分建議MacBook Pro,當然如果沒有的朋友也可以選擇,這里只是說前者選Mac的優先順序更高。
原因是:性能自然不必說,而且優秀的工業設計、簡潔的外觀都可以在性能之上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還可以感受Apple生態帶來便捷。所以基於此原因,MacBook也是大多數敲代碼朋友的選擇。
輕薄+4K:戴爾XPS 13
如果大家手中沒有太多蘋果的其他產品,僅僅考慮電腦換什麼,那除了Mac之外,戴爾XPS 13也是不錯的選擇。
4K的屏幕素質,1.27Kg的重量,無邊框的工業設計,10代酷睿i7兼顧性能和續航,都是它的優點。就我個人而言,我手機是安卓,感覺買Mac優點虧,所以新款XPS 13相對來說更符合我的要求,再加上對於新款的外觀我也比較滿意。
有 游戲 需求:微星絕影2 GS66
在題目要求之上,如果有 游戲 需求的朋友,可能XPS 13的低電壓的處理器和Mac的系統就很難滿足要求了,這個時候更推薦大家考慮微星絕影2 GS66。
微星的GS系列一直是主打輕薄的 游戲 本,而這款馬上上市的GS 66更是搭載了 英特爾十代處理器i9-10980HK,顯卡上也可以選擇RTX 2080 ,並且最後將整體重量控制在2.1Kg。 但是要跟大家說明的是,由於這款產品定位在 游戲 本,所以在屏幕解析度上是15.6寸1920*1080,所以如果對解析度有要求的小夥伴可以注意一下。
總結
上面三個就是在我眼中還比較好的產品,並且每一款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還要說明一點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把價格放在其中作為考慮因素,因為我覺得一款好的產品,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們的效率,帶給我們使用上的幸福感,「 一分價錢一分貨 」在電子產品領域還是比較適用的。
如果大家考慮價格,其實可以看看微星的尊爵Prestige15,這是一款定位在設計師的產品,雖然在某些方面做不到上面三款產品那麼極致,但是還算比較均衡,而且在性價比上挺有優勢的。
至於聯想、華碩、神州、惠普這些品牌也有好的產品,但是我目前還沒有發現,如果大家覺得這其中哪款產品比較好,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了,希望可以給有換機意願的朋友們提供一些參考。
Ⅱ 學編程用什麼筆記本電腦比較好
學編程用的筆攔友記本電腦推薦:蘋果MacBook Pro
適合程序員編程用的筆記本電腦首先應該滿足小巧輕便這個需求,然後才是性能因素,一個標準的程序員必定能夠隨時隨地改BUG,所以可以優先考慮蘋果MacBook Pro,由於其 MacOS 就是Linux內核,做開發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當然還有非常多的Windows筆記本,性價比更高,可以裝烏班圖、CentOS等各種Linux系統也基本不是問題,其性能更高,選擇更多。
1、ThinkPad X1 Carbon 2021款
雷蛇靈刃15是專為 PC 游戲玩家提供的游戲本,通過專注於游戲硬體和外圍設備的公司生產的。但許多程序員喜歡這個設備,因為它外觀時尚,功能強大,而且相當專業。
也就是說,與其他游戲筆記本電腦相比,沒有多少視覺金光閃閃,而且它也很薄。不僅能夠滿足編程工作,也能夠游刃有餘的玩游戲,何樂不為呢?
Ⅲ 學編程用什麼筆記本電腦比較好
學編程可以用的筆記本電腦:
1、MacBook Pro 14
第一台編程筆記本電腦就是 MacBook Pro 14。高端處理器和一流品質。這個配備了最新的 Apple M1X (Pro) 處理器,顯卡也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因素。可以根據 RAM 在此模型中找到多個選項。
2、戴爾XPS 15 OLED
戴爾的XPS 15 OLED型號也是一款出色的編程筆記本電腦。它是最近推出的最新款筆記本電腦之一,立即得到了專家和用戶的好評。您對這款筆記本電腦有很多想要的東西,但第一個是您可以輕松獲得適合您預算的理想 CPU。
3、聯想ThinkPad X1 Carbon
聯想ThinkPad是最暢銷的筆記本電腦之一,該型號最適合編程。用戶和程序員喜歡使用這款筆記本電腦,因為它具有巨大的編程潛力並提供出色的性能。筆記本電腦配備第 11 代英特爾酷睿 i5/酷睿 i7 CPU選項。
4、蘋果MacBook Pro
這是一款13英寸筆記本電腦,具有智能2560 x 1600顯示屏。它重量輕,尺寸便於攜帶。它CPU和 GPU是 Apple M1,因此可以獲得足夠好的性能,因為它非常強大。這台筆記本電腦將是 iOS/macOS/ipadOS 開發的絕佳選擇。
5、宏碁 Aspire 5
宏碁是一個知名品牌,現在被認為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電子產品的最佳品牌。這個具有廣泛的配置,您還將獲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藉助第 10 代英特爾酷睿 i3/酷睿 i5 處理器和英特爾 UHD/NVIDIA GeForce MX250 GPU,您可以期待最佳效果。
Ⅳ 軟體開發,寫代碼,編程對筆記本電腦分別有何具體要求
軟體開發,寫代碼,編程對筆記本電腦分別有何具體要求? 學生用的一般的筆記本基本能勝任中小型軟體開發的要求。
工作中需要編譯比較大的系統、軟體,才會對筆記本性能有一定要求。
學生建議選取4000左右(以下)的筆記本,玩游戲另計。
配置的話,如果不是圖形相關編程,集成顯卡就夠了,CPU盡量好些,內存大些,硬碟換ssd需要gpu計算的選獨立顯卡。
另外,台式機性價比高,筆記本攜帶方便,根據情況選擇!
軟體開發的筆記本電腦~~~
惠普520(FH592AA)[現在的價位應該是4000~4400的樣子]
按照你的要求和預算這個是首選
我是搞網路管理的,也准備買筆記本的,預算跟你的差不多,在網上挑了好
久,准備在國慶節的時候出手
雖然這款機器又些小缺陷,但是配置還是很好的,性價比也不錯。
這是這款機器的具體參數和論壇,你可以看下
:detail.zol../145/144580/param.s
三千的就可以 自己學習軟體開發對電腦要求不高 一般的電腦都可以滿足 公司的話一般都配六千左右的電腦 用著快
推薦一台筆記本電腦,具體要求寫了 1、Acer 3810TZG(272G32n),13.3寸,極致輕薄,網路報價3400元,你可以進入以下地址查看::detail.zol../242/241479/param.s;
2、Acer 3810T(942G32nss),13.3寸,時尚麗人,網路報價3500元,你可以進入以下地址查看::detail.zol../notebook/index244644.s;
3、聯想E43(T3400/2G/250G)(lenovo E43(T3400/2G/250G)),網路報價3400元,產品查看地址::detail.zol../222/221793/param.s。
關於你問題中的筆電產品,你可以到中關村在線或太平洋電腦網去看看,那裡所提供的產品很多,也很全面。若是在大中城市的話,以上兩家網路的報價與城市實體店基本上沒有多大誤差,就是有,也在100-200元左右(如不要開正式稅務發票的話);若是在縣城或小城市,那價格相差就太大了,因為經銷商很少,所以,你也只能接受他們盤剝了。要想在三線或四線城市拿到3500左右的12.1或13.3寸一線品牌筆電,很難,就是有,恐怕也要在心裡打個問號:我買到的究竟是原品,還是樣品,或者是組合品?呵呵~····
其實你配置一個4000以下的就足夠用了,請問下你是男生嗎,如果是的話?是學生的話,我真的建議你買時買個差不多的,4000以下的就足夠了。給你介紹一款吧,你自己可以去中關村網上查一下,不要要求太全面,太完善了,畢竟價位不高,已經算低價位高配置了。
聯想G460AX(這款機子才出的,性價比還可以,強烈推薦,獨顯加集成顯卡,顯卡可切換,用電池時為省是可選集成顯卡,這樣可節省好多電,外出時可延長使用時間,這款機子,CPU是I3的,主頻達到2。5G,快趕上小Y了,)配置如下:
處理器型號 酷睿i3 380M
處理器主頻 2.53GHz
內存容量 2GB
內存類型 DDR3 1066MHz
顯卡類型 雙顯卡切換(獨立+集成)
顯卡晶元 NVIDIA Geforce 310M+Intel GMA HD(集成於處理器)
其實這款機子配置相當高了,想打游戲時還可以打游戲呢,我現在的筆記本主頻是2.0的,可以打CF,處理器是T6400,聯想電腦確實不錯,如果電腦出問題,去維修站,工程師一般能報上會給你報的,不過老是人多,一般周三去,人不太多。就先說這些吧,聯想電腦用了一段時間了,還算有點經驗,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的,QQ1028288918,分給我吧,另外補充一點,聯想電腦買了心理承受力要好點,聯想電腦大毛病不多,小毛病很容易出現,新買電腦的時候,假如出問題可以會很煩,到時不要急,有什麼問題請教我,嘿嘿,祝你購機愉快,謝謝
你說的這幾樣編程軟體不需要太高配置,用二手IBM也可以,個人認為IBM是所有本本中手感最好的,或者買新的lenovo,可能要貴點,但千萬別買神州之類的便宜貨,高返修會折磨死你。內存1G就足夠了,除非你玩vista+PhotoshopCs2或3Dmax。
電腦軟體開發用什麼筆記本電腦好軟體開發會用到的軟體會很多,需要佔用的固定內存和運行內存都會很大,所以電腦配置要相對高一些,硬碟容量要大,運行內存也要大,處理器I5以上,顯卡1G以上獨顯,就應該沒什麼問題了遠.標。
軟體開發者如何選擇筆記本電腦cpu、內存、顯卡配置高一些 穩定性強一些
軟體開發用什麼筆記本電腦最好我看都是用聯想那款ThinkPad的比較多,就是以前的IBM,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對屏幕比例有要求吧,個人覺得你應該選擇美國或者日本的牌子,比如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