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怎樣利用擊鼓的方式傳達命令
擊鼓傳信主要用於戰爭期間的運用,傳達一些簡單的行軍命令。優點是簡單,小范圍內傳遞快速。缺點是使用主要限於軍旅,傳達信息極為有限,范圍小。
擊鼓代表前進,敲擊的頻率代錶行動的步伐速度。
根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的記載,最早有組織的通信活動就是通過擊鼓,用聲音來傳報邊境的軍情。在甲骨文記載的殷商盤庚年代邊戍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衡悄中,有「來鼓」二字,表達的就是「擊鼓傳令」的意思。據考證,殷商時代強大的敵人多在西方和北方,在邊境上商王不僅派重兵把守,還設置用銅做成的直徑達2~3米的大鼓,將其置於高高的架子上,旁有兵丁守候。一旦出現敵情,守鼓兵丁立即敲擊大鼓,通過鼓點的間隔節奏來表示不源胡同的內容。鼓聲頻傳,一站接一站,把外敵入侵的緊急軍情,迅速向天子報告。春秋多亂之時,諸侯小國林立,這種用鼓聲傳遞信息的方法,更是成了作戰通信的主要手段,有效地起到了通信聯絡的作用,確保各國能及時聯防,共同對敵。《韓非子》一書中記載了這樣的故事:楚厲王有一次喝醉酒了,擂起大鼓,全城軍咐裂渣民紛紛拿起武器集結在王宮門前,楚厲王猛然驚醒,趕緊告訴大家這是一場虛驚。我國古代曾使用「擊鼓進軍」、「鳴金收兵」來指揮戰爭。利用戰車作戰時,主將和各級將領的車上都橫懸著鼓,其餘的戰車必須按照主將的鼓聲沖鋒。通過整齊沉重的鼓點來表示沖鋒的意圖及節奏,用能夠穿透整個戰場的金屬鑼聲來傳達撤退的命令。
⑵ 古代打仗時,萬人軍陣是如何發號施令的
以鼓聲作為行軍的號角,如果鼓聲急促激烈,就像前沖鋒,如果鼓聲緩慢遲緩,就是慢行軍,要等糧草,如果比較沉悶就是收兵
⑶ 騎馬與砍殺火與劍怎麼命令部隊
和戰團差不多的。我有段時間沒碰了,F1哪些按了還是Z哪些按了後按1——9選擇的。你可以去試下,或者直接上騎砍中文網上,有人發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