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歲數大了

程序員歲數大了

發布時間:2025-05-22 18:13:47

⑴ 為什麼其他職業都是越老越值錢,唯獨程序員越老越容易失業

程序員其實本身確實也要看人,這么說這個整體是不準確的,因為這個職業的來源主要是以技術為主的崗位,因此站在這個角度說,這句話還是成立的。這個行業提供的崗位有限,另外還有畢業的每年七百多萬的大學生。

自己如果有能力,或能集合一定的資源整合到一起,經過協商後辦個工作室,從事這些未來技術方面的程序開發才是比較好的方向,大路人人都搶著擠著走,小路未必不行。

⑵ 為什麼別的職業都是越老越值錢,唯獨程序員越老越容易失業

1、首先程序員工作環境,幾乎一整天都在和電腦打交道,敲鍵盤,程序員不僅要熟悉電腦的操作,還要思維敏捷。

2、在編寫程序時思維是很重要的,腦子要不斷地運作,尋找代碼解決方案。

3、年齡對於程序員就很重要了,年齡越大,思維就越遲鈍了,對於工作的效率就越低了,所以年齡越大程序員越容易失業。

⑶ 為什麼年齡越大的程序員,企業越不敢重用

因為程序員是一個對技術和經歷要求比較高的一個職業,因為程序員他最重要的任務就編程序所以就會需要很多的精力,同時也需要一些創新能力,因為社會在進步,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的創新,才能應對社會的進步。

最後就是年齡越大的程序員在公司的工齡也是越長的,所以企業就要給他們加工資,所以所以企業就更不敢重用他們,因為如果給他們的責任越重,所需給他們支付的工資也就越高,所以他們更願意培養一些新人,因為新人所需的工資低,同時他們的想法也比較的新奇。

⑷ 嵌入式軟體工程師歲數大了還能繼續干嗎

IT行業中,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個由年輕人主導的領域,似乎白發蒼蒼的老人們與編程工程師的形象格格不入。然而,56歲的IT老記者史蒂文·沃恩·尼克爾斯卻提醒我們,程序員們往往越老越有經驗,越有創造力。

看看我們IT領域的領軍人物吧,丹尼斯·里奇,C語言之父,Unix的創建者,享年70歲。肯·湯普遜,Unix另一位發明者,現年69歲。詹姆斯·高斯林,java之父,現年57歲。比爾·蓋茨和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同齡,56歲。史蒂夫·喬布斯,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也是56歲時離開了我們。蒂姆·庫克,喬布斯的繼承者,蘋果現任首席執行官,51歲。

對於Linux和開源軟體而言,自由軟體創始人理查德·斯托曼現年59歲。他的開源哲學的競爭對手埃里克·雷蒙現年54歲。而Linux之父李納斯·托沃茲也已40多歲,雖然不算老,但也算是大齡程序員。

當然,這不僅僅是幾位知名老程序員能夠代表的。一項調查顯示,2012年,社交網路用戶中超過45歲的比例達到了27%。這表明,程序員不僅年輕,年長者同樣活躍在這一領域。

總之,無論年齡多大,只要對編程充滿熱情和追求,就能在IT行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程序員的技能和經驗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他們能夠為公司和項目帶來獨特的視角和價值。

⑸ 程序員為什麼35歲就不能幹

為什麼程序員過了35歲以後就很難找工作了?

確實對於程序員來說35歲是一個坎,過了35歲大部分程序員都只能轉行,主要的原因是技術發展過快,體力跟不上等等。

一、在計算機行業,相信每一位從業者都會聽過一句話,這句話就是程序員一旦超過35歲,那麼就有可能要轉行,他們說這句話的時候非常確定,在他們看來程序員一旦到了35歲或者是40歲那麼就必須要去做管理或者做其他服務,甚至還有的人選擇自己創業,總之就是不能繼續再從事程序員這個職業了,所以說大家都認為程序員吃的是青春飯,那麼為什麼程序員超過35歲以後就要轉行,咱們一起來看一下。

二、第一點編程程序發展速度極快,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在現在的社會尤其是計算機行業新技術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語言,越來越多的框架都會進行不斷的更新,而這些程序員隨著年齡不斷的增長,絕大部分學習能力都是在退步的,他們往往跟不上行業進化的腳步,而且30歲左右的程序員往往都已經成家立業,在家庭方面就會佔用他們許多的時間,所以他們能夠花在學習新技術上面的時間越來越少。

三、第二點工作產出越來越少,這句話有些人不理解,其實換的通俗一點就是加班時間,程序員想必會經常加班,而且歲數大的程序員根本無法和剛畢業的年輕小夥子比,他們的精力非常旺盛而且沒有家庭需要照顧,如果公司有需要可以隨時加班甚至可以通宵,吃喝拉撒全部都在公司也不是太大的問題,相對來說薪酬比老老程序員低得多,所以很多人都說程序員是沒有未來的,這個行業也沒有任何的安全感可言。

程序員為什麼35歲左右就要淘汰呢?

第一:軟體開發崗位的工作壓力較大。程序員的工作壓力普遍偏大,尤其是互聯網公司更是如此,項目的開發周期短,加班更是家常便飯。

第二:程序員的知識結構更新速度快。程序員不僅要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同時還面臨知識結構更新的問題,這就導致程序員在忙碌的工作中還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這是對程序員工作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雙重考驗。

第三:職位提升。由於我國在互聯網領域發展速度非常快,導致人才培養速度明顯跟不上行業的發展速度,所以不少程序員在35歲以後普遍走到了管理崗位上,以便於培養更多的專業開發人才,這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情況。

崗位職責

1、對項目經理負責,負責軟體項目的詳細設計、編碼和內部測試的組織實施,對小型軟體項目兼任系統分析工作,完成分配項目的實施和技術支持工作。

2、協助項目經理和相關人員同客戶進行溝通,保持良好的客戶關系。

3、參與需求調研、項目可行性分析、技術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4、熟悉並熟練掌握交付軟體部開發的軟體項目的相關軟體技術。

5、負責向項目經理及時反饋軟體開發中的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改進建議。

6、參與軟體開發和維護過程中重大技術問題的解決,參與軟體首次安裝調試、數據割接、用戶培訓和項目推廣。

為什麼會存在程序員35歲之後淘汰的說法?你認同這種說法嗎?

這是因為很多程序員在35歲以後會面臨工作與生活的選擇,所以很多人會在這個年齡段被淘汰。

嚴格意義上講,不僅對於程序員的工作如此,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會面臨一定的年齡危機。特別是當一個人的年齡到達30歲以後,因為這個人本身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就會發生轉變,很多人也會選擇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生活上,所以很多員工需要面臨工作的選擇,有些員工也會被職場所淘汰。我們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員工都能夠不斷成長,也不是所有的員工都能夠逐漸升職為管理層,所以很多基層員工不得不面臨重新擇業的選擇。

這個說法其實跟程序員的年齡有關。

以我個人來看,因為程序員的工作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加班,如果程序員的年齡到達35歲的話,程序員的年齡本身就不允許自己過度加班。與此同時,程序員也需要考慮結婚生子的問題,所以很多人可能會選擇放棄高薪的工作,同時也會選擇回歸生活,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程序員在35歲以後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我個人非常認同這個說法。

因為我身邊本身就有很多程序員的朋友和同學,對於他們來說,在年輕的時候,他們其實可以通過頻繁加班的方式獲得更多的薪水。但當他們結婚生子以後,很少會有人選擇繼續過度加班,所以他們逐漸也會被職場所淘汰。

在此之後,有些程序員會選擇到別的行業工作,有些人則會選擇進一步回歸基礎工作。雖然他們的工資待遇比以前變得少很多,他們會有更多的時間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我個人覺得很多普通人的工作確實是出賣時間的工作,所以我們的勞動價值會變得越來越低。

程序員為什麼35歲就不能幹?

35歲以上是可以寫程序的,大家都聽說過java之父,詹姆斯高斯林,他是一位編程天才,他出生於1955年,而java這門語言是他近40歲時才創造出來的,就這個事例就證明35歲以後寫程序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年齡大的程序員往往都閱歷更廣,經驗更深,編程思想更成熟,對技術的細節更敏感。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年齡大的程序員應該更吃香。

之所以這么說的原因

因此年齡大的更適合一些專門研究技術的公司,工作節奏又不是那麼快的,不需要天天加班的公司。不需要天天加班這一點好像不太現實,因為國內的互聯網公司,搞技術的不加班簡直是太少了,國內的公司對時間節奏要求的很高,國外的一些技術公司更注重程序員的編程思想。

經驗,而國內的則更注重程序員的編程反應速度,為啥呀,很明顯,產出高呀,不需要你有什麼高深技術,做一個快速編碼的碼農就行了,因為行業競爭的壓力,你有再好的思想,你慢別人一步,你後開發出來就是死,正因為有這樣的互聯網環境下才會出現我們看到的景象,35歲以上的程序員很少了。

為什麼程序員35歲就是中年危機?

互聯網行業曾經盛傳「35歲是打工人的墳墓」這種說法。主要是因為到了35歲後,員工競爭力下降,投入產出比下降,而且也開始接受不了高強度加班,所以老闆就有了換人的心思。加上整個行業內卷嚴重,不缺各種新鮮血液,把招聘需求發出去就有大批剛畢業的大學生求職,這可比那些35歲的老員工好用多了,不用發高工資,人也聽話,學東西也很快,最重要的是能夠拚命幹活。資本家邏輯就是如此簡單,誰「性價比」高,我就用誰,這也就引發了針對35歲大齡打工人的裁員潮。

其實拋開現象看本質,真是這些大齡程序員幹不了活嗎?肯定不是,難道是互聯網行業容不下「大齡青年」嗎?也不是,問題出在行業內卷太嚴重了,隨時都有大批新人頂進來,老闆才有恃無恐。任何行業的人一旦多起來,大家的不可替代性就在斷崖式下滑,擁有核心競爭力才不至於被淘汰,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沒資源,沒人脈,沒能力,只能靠一步步死磕來搞定工作,這又怎麼對抗得了行業的「年齡歧視」呢?

既然如此,大齡打工人是否就沒有活路了?這也並非如此。破局辦法有兩個,首先可以逃離這個內卷環境,換個行業直接把問題從源頭解決了,而且還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精力,可很少人有這種魄力。其次可以提升個人競爭力,35歲以前必須打通職業發展通道。走技術的可以往架構師這種崗位靠攏,因為一個公司往往只有一個架構師,這個人具備不可替代性,自然不會被淘汰。走管理的可以往區域經理或者副總方向努力,一個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也是不會被輕易淘汰的。

所以綜合來看,環境確實對「大齡青年」不利,但大家也沒必要為此自怨自艾,努力提升個人實力才是王道,大不了轉行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永遠記住,生活從來沒有「容易」二字,我們只能奮力前行。

為何很多人認為程序員到了三十五歲就在互聯網行業里待不下去了呢?

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公司本身就沒有正確對待員工,很多程序員本身也沒有做好相應的職業規劃。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當程序員進入社會以後,程序員會發現自己的工作非常吃香,自己也可以拿到比同齡人更高的福利待遇。但當程序員的年齡到達30歲甚至35歲之後,我們就會發現程序員基本上已經在互聯網公司待不下去了,很多人也會選擇被迫轉行。這是一個非常無奈的現象,畢竟程序員本身就需要大量加班,一個人35歲之後,因為這個人的身體素質相對變差,同時也需要照顧到自己的家庭,所以35歲之後的程序員普遍不適合加班,這就意味著互聯網公司一般不會選擇錄用年齡過大的程序員。

最主要的問題是互聯網公司。

雖然這個情況在國內非常普遍,但對於國外來說,很少會有人在35歲以後擔心自己的失業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因為我們國內保護員工的權益並不健全,很多人在35歲之後也會遭受到相應的就業歧視,所以這個問題的主要責任方在於各個互聯網公司。

這也關乎程序員本身的年齡問題。

正如我在回答一開始所說的那樣,當程序員的年齡越來越大的時候,因為程序員本身已經不適合頻繁加班了,所以這個時候的互聯網公司會選擇優先錄用年紀比較小的員工。在這種情況之下,年齡比較大的員工自然就會被淘汰掉,程序員的工作正是如此。

以我個人來看,我們需要充分保證包括程序員在內的各個崗位的基本工作待遇問題,特別是當員工的年齡變大以後,一家企業不能因為年齡的問題而歧視員工,更不能出現主動裁掉員工的行為。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歲數大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ava中的變數是什麼 瀏覽:712
伺服器閑置可以做什麼 瀏覽:794
slk演算法 瀏覽:433
程序員的圍城 瀏覽:27
學習通連接伺服器失敗怎麼辦 瀏覽:328
雲硬碟伺服器浪潮 瀏覽:915
u盤有文件夾的時候車載讀取不了 瀏覽:348
幼兒數學手指速演算法 瀏覽:418
伺服器特別卡怎麼解決 瀏覽:330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張毅剛第二版 瀏覽:366
威人影視app怎麼下載 瀏覽:300
程序員包裝方案 瀏覽:134
cad圖怎麼轉pdf 瀏覽:637
javaio線程 瀏覽:72
孩子在家怎麼解壓 瀏覽:391
贏商網手機App怎麼查商家信息 瀏覽:608
python怎麼測試集合中遍歷速度 瀏覽:678
特朗普發文反對加密貨幣 瀏覽:400
linux查看回收站 瀏覽:621
pdf轉midi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