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怎麼並行
就是沒有職務達到一定年限也能夠升級。
升科員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到25級;
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23級;
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20級;
晉升副處須任正科級或鄉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19級;
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到17級。
2. 怎樣去請求組織部幫助快退休人員快速通過職級並行
首先你要確定單位允許有擬晉升的職級,然後再去運作,對於即將退休的人員,很多單位是願意給個安排的。
第一步,需要你去積極爭取做通單位領導工作,同意把自己作為擬晉升人選報組織部。
第二步,提前與組織部進行溝通。這項工作需要所在單位領導親自出面,在報出書面請示前,就要找組織部分管領導做好溝通、請求支持。
第三步,完成職級晉升工作相關程序。
3. 事業單位職級並行
摘要 您好,現在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與崗位等級適當分離,實行與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類似的職員等級晉升制度。不論普通科員還是科級領導幹部只要任職年限和級別檔次達到了一定要求,就可以晉升職級。
4. 什麼是職級並行
法律分析:「職級並行」的全稱,是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
法律依據:《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 第七條 職級序列按照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等公務員職位類別分別設置。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序列分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
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職級序列另行規定。
5. 請教各位同志關於職務與職級並行的若干問題
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享受副科要科員任滿12年未提拔。《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下簡稱《意見》)規定的職級晉升具體條件:? 晉升科員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到25級;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23級;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20級;晉升副處須任正科級或鄉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19級;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到17級。《意見》還對「任職年限」作出解釋?,即指從晉升職級或正式任命職務之月起按周年計算,滿12個月為1周年。《意見》還規定,任現職級或職務期間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優秀等次,任職年限條件縮短半年;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基本稱職等次,任職年限條件延長1年。
6. 職級晉升條件和程序是什麼
職級晉升條件和程序:
晉升一級巡視員,應當任廳局級副職或者二級巡視員4年以上;
晉升二級巡視員,應當任一級調研員4年以上;
晉升一級調研員,應當任縣處級正職或者二級調研員3年以上;
晉升二級調研員,應當任三級調研員2年以上;
晉升三級調研員,應當任縣處級副職或者四級調研員2年以上;
晉升四級調研員,應當任一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晉升一級主任科員,應當任鄉科級正職或者二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晉升二級主任科員,應當任三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晉升三級主任科員,應當任鄉科級副職或者四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晉升四級主任科員,應當任一級科員2年以上;
晉升一級科員,應當任二級科員2年以上。
事業單位的崗位
事業單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崗位。這里的要說明的是,此次職級並行只包括管理崗位人員,而不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和事業工勤人員,這與公務員職級並行是類似的,行政工勤也不可以參與職級並行。當然了,專業技術人員轉為管理崗位人員後,也是可以職級並行的。
此次事業單位職級並行必然是有職數限制的,因為職級並行的初衷是為了激勵大家,但也要避免「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問題,這對那些踏實工作的幹部來說肯定是不公平的。應該是參照公務員職級並行或者專業技術崗位比例來設置,根據機構規格,從高到低設置一定的比例。
7. 事業編職級並行需要什麼資料
崗位、資格條件、聘期等信息。
事業單位職級晉升需要准備的資料競聘名額、崗位、資格條件、聘期等信息,審查競聘人員資格條件,在本單位公示擬聘人員名單,公式期滿後辦理聘任手續。
8. 如何實現職務與職級並行
【職務與職級並行的實施方案】我國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開始實施,今後科員只要符合任滿12年等條件,即可享受副科長的待遇。以往公考中基層公務員崗位頻頻遇冷,而且基層崗位留不住人才,新政將讓這樣的現狀得到改善。
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人社部、中組部、中央編辦、財政部、國家公務員局5部門部署了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實施工作。
《意見》提出,將對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設置5個職級,由低到高依次為科員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和正處級。辦事員任滿8年未提拔的,可享受科員待遇;科員任滿12年未提拔的,可享受副科待遇;副鄉科級、副主任科員滿15年未提拔的,可享受正科級待遇;正科級幹部15年未提拔的,可享受副處級待遇;副縣處級幹部15年未提拔的,可享受正處級待遇。職級晉升後,可以享受相應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工資待遇,但工作崗位不變。
《意見》對「任職年限」作了解釋,指從晉升職級或正式任命職務之月起按周年計算,滿12個月為1周年。《意見》規定,任現職級或職務期間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優秀等次,任職年限條件縮短半年;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基本稱職等次,任職年限條件延長1年。
對實施職級晉升制度的機構范圍,《意見》作出了明確限定,即縣(市、區、旗)和鄉(鎮、街道)機關和參公管理單位的在編人員;機構規格高於正處級的縣(市、區),其所屬黨委、政府工作部門等不列入實施范圍。
9. 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怎麼落地
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落地方法:
1、首先,應解剖現行制度積弊的體制性成因。一直以來,公務員的職級與職務是緊緊掛鉤的。弊端之一是,沒有職務,職級就無法晉升。縣以上有處級的調研員、巡視員等虛職;科級及其以下沒有虛職。弊端之二是,公務員職級過度依賴其單位的級別,導致廟大和尚大、廟小和尚小,縣級公安局一個能乾的老刑警到退休可能只是科級,而國家部委中的能力普通者退休前至少是處級,明顯不公平。這是體制性問題,須進行制度設計上的調整。
2、其次,應盡可能明確這項改革的目標:處級目標應是職級與職務相對分離,分開考評、升降,並建立相應待遇制度。職級對應的考評、調整,應主要以德、能、實績、資歷為依據,但也要考慮其所在單位的級別。縣以下公務員的職級,可以到處級,特別突出者可以到司局級;或者按公務員分級,合理確定職級的上下區間。
3、還需諸多關聯性制度改革措施的配套。例如,應健全公務員的退出機制,取消事實上的鐵飯碗。對每個公務員職位,須作盡可能明確的職責規定,並對其履職狀況進行內外部評價。比照事業單位的聘期制,對部分公務員也實行聘期、任期制,打破終身制。又如,對不同種類的、同職級的公務員,應按照公務的復雜性、危險性、緊迫性程度,實行合理的差別待遇:如刑警的待遇應高於大多數種類的公務員。
4、公務員的考評、獎懲、升降的公平性及相關激勵機制問題。長期以來,長官意志說了算的提任機制為害頗深。而相關改革應嚴格約束長官意志,建立民主評定、申訴和調查、舉證義務、責任追究等制度。如果負責人特別主張提升某人的職級,則應公開對組織、公眾承擔證明義務,並對被晉級者的德、能、績及法治意識、守法狀況承擔「擔保責任」;對於不公平、不正當的升降,應嚴格追究負責人的責任。
10. 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怎麼實行職級並行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
第二章職務與職級序列
第六條領導職務根據憲法、有關法律和機構規格設置。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第七條職級序列按照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等公務員職位類別分別設置。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序列分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
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職級序列另行規定。
(10)程序員如何申請職級並行擴展閱讀
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
人社部、中組部、中央編辦、財政部、國家公務員局5部門部署了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實施工作;《意見》提出,將對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設置5個職級,由低到高依次為科員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和正處級;
辦事員任滿8年未提拔的,可享受科員待遇;科員任滿12年未提拔的,可享受副科待遇;副鄉科級、副主任科員滿15年未提拔的;可享受正科級待遇;
正科級幹部15年未提拔的,可享受副處級待遇;副縣處級幹部15年未提拔的,可享受正處級待遇;職級晉升後,可以享受相應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工資待遇,但工作崗位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