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ython中的邏輯運算
邏輯運算並不限於布爾(boolean)型的變數/值。
關鍵是一個變數/值是「相當於」True還是False。
None、False、空字元串""、0、空列表[]、空字典{}、空元組(),都相當於False。其它的都相當於True。
先說 A or B 。
如果A相當於True,那麼返回A。否則,返回B。
所以,如果A和B都是False,那麼A and B也是False (False or False == False)。
除了做布爾值的判斷,C = A or B 這種寫法,常用於不確定A是否為空值時,把B作為候補來賦值給C。
A and B相反。如果A相當於True,那麼返回B。否則,返回A。
所以,只有A和B都是True時,A and B才是True (True and True == True)。
以上是我自己寫的,原創。
『貳』 python 邏輯操作符的疑問
py腳本運行時,解釋器會為 整型、浮點型和字元型常量創建緩存。
作為單文件運行(或交互環境下的單次執行)時,解釋器做了一些優化,將相同的字元串常量用一個對象表示;
對於不同模塊(或交互環境下的多次執行)中的字元串常量,解釋器用不同的對象來存儲。
例:
在python命令行下(包括IDLE):
>>> a = "many paths"
>>> b = "many paths"
>>> a is b
False
>>> a = "many paths"; b = "many paths"; a is b
True
PY文件運行:
$ cat M.py
c = "many paths"
$ cat a.py
from M import c
a = "many paths"
b = "many paths"
r1 = a is b
r2 = a is c
print (r1)
print (r2)
print (a == b)
print (a == c)
$ python a.py
True
False
True
True
『叄』 如何用python實現邏輯
邏輯與:and
邏輯或:or
邏輯非:not
邏輯異或:xor
『肆』 你都用Python 來做什麼
當我知道可以做這些之後,我特別想會。因為論文查閱、答案確認查詢;想知道豆瓣8分以上電影,或者穿越類的電影、處理工資數據考核表等。
可以干什麼
1、上學吧答案神器 主要實現的是無限制獲取上學吧網站上的題目答案(繞過 IP 限制),並實現了自動識別驗證碼,只用輸入某個題目的網址,即可一鍵獲取答案,速度非常快。「想要哈哈,自己或者給孩子輔導作業必備啊?」
2、抓取某系統內全部學生姓名學號及選課信息
3、掃描研究生系統上的弱密碼用戶、模擬登錄圖書館系統並自動續借
4、給釣魚網站批量提交垃圾信息 經常會收到含有釣魚網站鏈接的簡訊的,一般都是盜取 QQ 密碼的偏多,其實可以使用 Python 來批量給對方的伺服器提交垃圾數據(需要先抓包),這樣騙子看到信息之後就不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了,說不定可以解救一部分填了密碼的同學。
5、網易雲音樂批量下載 可以批量下載網易雲音樂熱歌榜的歌曲,可以自己設定數量,速度非常快。
6、批量下載讀者雜志某一期的全部文章
7、 獲取城市PM2.5濃度和排名
8、爬取某網商品價格信息
你都用 Python 來做什麼?
那Python 作為一種功能強大的編程語言,因其簡單易學而受到很多開發者的青睞。那麼,Python 的應用領域有哪些呢?
Python 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幾乎所有大中型互聯網企業都在使用 Python 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例如國外的 Google、Youtube、Dropbox,國內的網路、新浪、搜狐、騰訊、阿里、網易、淘寶、知乎、豆瓣、汽車之家、美團等等。概括起來,Python 的應用領域主要有如下幾個。
Web應用開發
Python 經常被用於 Web 開發,盡管目前 PHP、JS 依然是 Web 開發的主流語言,但 Python 上升勢頭更勁。尤其隨著 Python 的 Web 開發框架逐漸成熟(比如 Django、flask、TurboGears、web2py 等等),程序員可以更輕松地開發和管理復雜的 Web 程序。例如,通過 mod_wsgi 模塊,Apache 可以運行用 Python 編寫的 Web 程序。Python 定義了 WSGI 標准應用介面來協調 HTTP 伺服器與基於 Python 的 Web 程序之間的通信。舉個最直觀的例子,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 Google,在其網路搜索系統中就廣泛使用 Python 語言。另外,我們經常訪問的集電影、讀書、音樂於一體的豆瓣網(如圖 1 所示),也是使用 Python 實現的。
圖2Python開發的游戲
除此之外,Python 可以直接調用 Open GL 實現 3D 繪制,這是高性能游戲引擎的技術基礎。事實上,有很多 Python 語言實現的游戲引擎,例如 Pygame、Pyglet 以及 Cocos 2d 等。以上也僅是介紹了 Python 應用領域的「冰山一角」,例如,還可以利用 Pygame 進行游戲編程;用 PIL 和其他的一些工具進行圖像處理;用 PyRo 工具包進行機器人控制編程,等等。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搜索資料進行詳細了解。
『伍』 python邏輯運算符有哪些
邏輯運算符用於組合多個條件測試語句。假設「我今年18歲」和「我身高2米」這兩個語句,前一個語句是真的,後一個語句是假的,因此,「我今年18歲,並且我身高2米」這個語句是假的。其中,「並且」可以認為是邏輯運算符。Python中有三種邏輯運算符,分別是and、or和not。
一、邏輯運算符and
在某些場景下,需要同時檢查兩個甚至更多的條件。假設某運動隊招收運動員的要求是年齡不得低於14周歲,同時身體健康,使用邏輯運算符and來判斷是否符合要求:
在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 or (math >= 85 and chinese > 90)」中,使用or運算符連接的兩個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和「math >= 85 and chinese > 90」只要有一個值為True,返回值就為True。而對於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和「math >= 85 and chinese > 90」,都是使用and運算符連接的,故and運算符連接的兩個布爾表達式的值必須都為True,返回值才為True。小明的數學成績是98分,語文成績是88分,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的值為True,「math >= 85 and chinese > 90」的值為False,因此,整個布爾表達式的值為True,列印「小明獲得家庭獎學金!」。
關於深度學習的基礎問題可以看下這個網頁的視頻教程,網頁鏈接,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陸』 Python需要定時任務,時間是不固定的。需要處理的任務也不固定,怎麼捉。
開個子線程,裡面放下面的代碼
while True:
dosomethings()# 查詢任務列表,執行任務列表
time.sleep(60)
也就是每分鍾檢查一次,注意這個查詢是要放到 子線程 處理的。
『柒』 我想問下python中 邏輯與:「&」和「and」的區別
1、「&」和「and」有本質區別,屬於不同類型的運行符號。& 是位運算;and 是邏輯運算。
2、首先是&:該運輸符屬於字元串的連接運算符,例如,「w「&」c「結果為字元串」wc「。
3、and屬於邏輯運算符,表示邏輯與運算,其規則是有假取假,全真為真。例如,true and false結果為false,true and true結果為true。
(7)python定時發表文章邏輯擴展閱讀
Python的設計哲學是「優雅」、「明確」、「簡單」。因此,Perl語言中「總是有多種方法來做同一件事」的理念在Python開發者中通常是難以忍受的。Python開發者的哲學是「用一種方法,最好是只有一種方法來做一件事」。
在設計Python語言時,如果面臨多種選擇,Python開發者一般會拒絕花俏的語法,而選擇明確的沒有或者很少有歧義的語法。
由於這種設計觀念的差異,Python源代碼通常被認為比Perl具備更好的可讀性,並且能夠支撐大規模的軟體開發。這些准則被稱為Python格言。在Python解釋器內運行import this可以獲得完整的列表。
Python開發人員盡量避開不成熟或者不重要的優化。一些針對非重要部位的加快運行速度的補丁通常不會被合並到Python內。所以很多人認為Python很慢。
不過,根據二八定律,大多數程序對速度要求不高。在某些對運行速度要求很高的情況,Python設計師傾向於使用JIT技術,或者用使用C/C++語言改寫這部分程序。可用的JIT技術是PyPy。
Python是完全面向對象的語言。函數、模塊、數字、字元串都是對象。並且完全支持繼承、重載、派生、多繼承,有益於增強源代碼的復用性。
Python支持重載運算符和動態類型。相對於Lisp這種傳統的函數式編程語言,Python對函數式設計只提供了有限的支持。有兩個標准庫(functools, itertools)提供了Haskell和Standard ML中久經考驗的函數式程序設計工具。
雖然Python可能被粗略地分類為「腳本語言」(script language),但實際上一些大規模軟體開發計劃例如Zope、Mnet及BitTorrent,Google也廣泛地使用它。
Python的支持者較喜歡稱它為一種高級動態編程語言,原因是「腳本語言」泛指僅作簡單程序設計任務的語言,如shellscript、VBScript等只能處理簡單任務的編程語言,並不能與Python相提並論。
Python本身被設計為可擴充的。並非所有的特性和功能都集成到語言核心。Python提供了豐富的API和工具,以便程序員能夠輕松地使用C語言、C++、Cython來編寫擴充模塊。Python編譯器本身也可以被集成到其它需要腳本語言的程序內。
因此,很多人還把Python作為一種「膠水語言」(glue language)使用。使用Python將其他語言編寫的程序進行集成和封裝。在Google內部的很多項目,例如Google Engine使用C++編寫性能要求極高的部分,然後用Python或Java/Go調用相應的模塊。
《Python技術手冊》的作者馬特利(Alex Martelli)說:「這很難講,不過,2004 年,Python 已在Google內部使用,Google 召募許多 Python 高手,但在這之前就已決定使用Python,
他們的目的是 Python where we can, C++ where we must,在操控硬體的場合使用 C++,在快速開發時候使用 Python。」
『捌』 python的思維邏輯怎麼樣
邏輯思維,通常是指布爾值(真假值)。對於其他編程語言來看,python是一門易上手的編程語言,只要是你想的是正確的,可以通過python語言實現想法(其他語言也是如此)。關鍵是計算機邏輯有些東西跟人的想法是有出入的。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會覺得很奇怪。例如說:
結果顯示是浮點數,不是整數。
不介意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我的博文,python不敢保證帶你精通,至少帶你入門。文章地址
『玖』 Python的邏輯運算
表達式從左至右運算,若 or 的左側邏輯值為 True ,則短路 or 後所有的表達式(不管是 and 還是 or),直接輸出 or 左側表達式 。
表達式從左至右運算,若 and 的左側邏輯值為 False ,則短路其後所有 and 表達式,直到有 or 出現,輸出 and 左側表達式到 or 的左側,參與接下來的邏輯運算。
若 or 的左側為 False ,或者 and 的左側為 True 則不能使用短路邏輯。
『拾』 python中的邏輯思維怎麼樣
那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1、學會運用「PREP+A」的邏輯產出模式:P(Point,觀點/論點),R(Reason,原因/理由/根據),E(Example,實例/例證),P(Point),A(Action,行動)。在正式的談話、講演、文案中,一般可以遵循下面的邏輯/步驟:P:首先,簡潔明了的表明自己的觀點/論點/主張,也就是你在說什麼、你想要表達什麼。R:其次,說出支持你結論的「依據」,也就是回答 你憑什麼這樣認為,是基於哪種事實和解釋?E:再者,用實際的例證(資料、數據、個人例子等)來提高你結論或觀點的說服力。P:最後重復結論,確保自己想傳達的信息,已確實傳遞。A:行動就是你希望對方怎麼做(根據實際需要,一把可以省略)。
小結:簡單來講,這個模式就是先從結論說起,再說明得出結論的理由及根據,然後舉出具體事例佐證,最後再強調一次結論 。
2、日常談話練習除了正式場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借鑒「PREP+A」邏輯產出模式來增強自己的邏輯性。無論是你講給別人聽,還是聽別人講,都可以刻意的去思考一下「這篇稿子」中:要表達的觀點是什麼、理由是什麼,案例是什麼?這種潛移默化的練習,可以不斷優化你的邏輯思維。
3、自我提問練習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看到、聽到或讀到一些:重要信息或者讓你有觸動的信息時,都可以通過一些刻意的自我提問來鍛煉自己的思維。比如讀到一個觀點時,就可以這樣問自己:作者為什麼會從這個角度切入?作者是如何形成這個結論?這個結論有什麼缺點?如果我來寫如何可以更好?
4、電影梳理練習法大部分人都比較喜歡看電影,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就在看完電影後,花上一點時間,梳理一下電影的情節、主線吧(懸疑、科幻、罪案類的影視或書籍效果較好,因為它們都比較考驗你的邏輯思維)。自己梳理完之後,還可以去網上搜搜別人的一些見解,做做比較,看看自己有哪些疏漏。經常這樣做,你的邏輯思維,以及記憶力都會得到一定的提升。
5、邏輯趣味題練習法
6、通過「做結構式的讀書筆記」來訓練邏輯思維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邏輯架構,其中目錄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基礎邏輯。所以我們可以借著做筆記來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一舉多得。①初步閱讀一本書,我們基本是站在作者的角度上看待問題的,為了檢驗自己的基本掌握情況,就可以通過「默寫一本書的目錄」的方式來檢驗,默寫完之後再與這本書的目錄對比。②從自身出發,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麼寫這本書?」然後把你的寫作大綱(邏輯架構)寫出來。③讀完書之後,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你比較關注的重點內容,這些內容在理解、思考之後,你又可以以這些知識點作為主題來寫寫文章。
7、通過寫作練習來鍛煉邏輯思維寫作是一種自我思考的整理,花時間架構出一篇讓別人能讀懂得文章,其實就是訓練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和組織能力。因為寫作是一個設定主題,然後尋找答案的過程,你先要定義對的問題,然後決定切入問題的角度,再分析各種角度的優缺點,最後形成自己的結論。完成這整個過程,寫完一篇文章,就等於進行了一遍邏輯思考的練習。至於寫什麼,這就很廣泛了,比如寫一個原創故事,寫一篇讀書或學習心得,或者生活感悟。等寫作能力有所提升之後,你就可以隨便找一個關鍵詞,然後以這個關鍵詞來搭建邏輯架構,寫一篇文章。
您好,對於你的遇到的問題,我很高興能為你提供幫助,
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