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雲計算和傳統idc有什麼區別
到底雲計算和傳統IDC有什麼區別?雲計算和傳統IDC各有哪些特點呢?
雲計算剛剛落地即獲得迅猛發展,眾多傳統IDC行業競爭生命周期正在縮短,以雲計算為核心競爭力的互聯網獨角獸出現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到底雲計算和傳統IDC有什麼區別?雲計算和傳統IDC各有哪些特點呢?
1、雲計算和傳統IDC在服務類型上的區別
常用的傳統IDC服務包括實體伺服器託管和租用兩類。
前者是由用戶自行購買硬體發往機房託管,期間設備的監控和管理工作均由用戶單方獨立完成,IDC數據中心提供IP接入、帶寬接入、電力供應和網路維護等,後者是由IDC數據中心租用實體設備給客戶使用,同時負責環境的穩定,用戶無需購買硬體設備。
而雲計算提供的服務是從基礎設施(Iaas)到業務基礎平台(PaaS)再到應用層(SaaS)的連續的整體的全套服務。
IDC數據中心將規模化的硬體伺服器整合虛擬到雲端,為用戶提供的是服務能力和IT效能。用戶無需擔心任何硬體設備的性能限制問題,可獲得具備高擴展性和高可用的計算能力。
2、雲計算和傳統IDC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上的區別
歸根到底,雲計算是通過資源集約化實現的動態資源調配。傳統IDC服務也能實現簡單的集約化,但兩者在資源整合速度和規模上有著很大區別。傳統IDC,只是在硬體伺服器的基礎進行有限的整合,例如多台虛擬機共享一台實體伺服器性能。但這種簡單的集約化受限於單台實體伺服器的資源規模,遠遠不如雲計算那樣跨實體伺服器,甚至跨數據中心的大規模有效整合。
更重要的是,傳統IDC提供的資源難以承受短時間內的快速再分配。
3、雲計算和傳統IDC在資源分配時滯上的區別
雲計算,則通過更新的技術實現資源的快速再分配,可以在數分鍾甚至幾十秒內分配資源實現快速可用,並且雲端虛擬資源池中龐大的資源規模使海量資源的快速再分配得以承受,並以此有效地規避資源閑置的風險。
4、雲計算和傳統IDC在平台運行效率上的區別
更加靈活的資源應用方式、更高的技術提升,使雲服務商擁有集合優勢創新資源利用方式,促進整個平台運作效率提升。並且,和傳統IDC服務不同,雲計算使用戶從硬體設備的管理和運維工作中解脫出來,專注內部業務的開發和創新,由雲服務商負責雲平台本身的穩定。這種責任分擔模式使整個平台的運行效率獲得提升。
簡單地說,雲計算是在傳統IDC服務上的延伸和發展。雲計算是將多台計算節點連接成一個大型的虛擬資源池來提高計算效率,使資源再分配的效率和規模不受限於單台實體伺服器甚至單個IDC數據中心。無論從交付/服務方式、資源分配規模、資源分配速度,還是整個平台的運行效率方面,相比傳統IDC服務,雲計算均有著極大提升,這種提升將為各行業的企業和開發者創造更高價值。
5、傳統IDC還能hold住嗎?
過去傳統的上幾台伺服器,裝個虛擬主機軟體就賣空間的玩法,越來越沒市場了,稍微大一些的傳統IDC也開始升級為vps,但是vps從目前來看,普及程度很一般,而且價格昂貴,客戶開發成本高。另一方面,由於備案麻煩導致大批量中小站長和博客站點轉向美國或海外的idc企業,國外老牌的幾家idc基本上實現了虛擬化和基礎雲計算,而且價格極低。
傳統小IDC存活將更難,如果新浪、盛大、阿里雲計算產品打通備案通道,那麼必然大量原來屬於IDC的客戶高速向雲計算商轉移,而且這幾乎是無法阻擋的。國內大一些的idc商除了伺服器託管外,其虛擬主機業務也必將受到最嚴酷的沖擊,加上雲計算幾大廠商都是著名企業,消費者對它們的信任遠遠高於idc商們。
② 雲計算的數據存儲在哪裡
雲計算的數據主要儲存在雲計算服務提供商的網路空間里,也有些儲存在實體伺服器中。具體來說:
網路空間存儲:雲計算服務提供商會構建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這些數據中心由大量的伺服器和網路設備組成,形成一個龐大的網路存儲系統。用戶的數據被分割成小塊,分散存儲在這些伺服器上,以實現數據的冗餘和高可用性。
實體伺服器存儲:雖然雲計算強調虛擬化和分布式存儲,但在某些情況下,數據仍然需要被物理地存儲在實體伺服器中。這些伺服器可能位於數據中心的不同位置,以確保數據的地理分布和災難恢復能力。
雲計算通過分布式計算技術,將這些存儲在不同位置的數據進行高效的管理和處理,使用戶能夠在需要時快速訪問到所需的數據。
③ 雲計算和IDC的區別
一、雲計算和傳統IDC在服務類型上的區別
常用的傳統IDC服務包括實體伺服器託管和租用兩類。前者是由用戶自行購買硬體發往機房託管,期間設備的監控和管理工作均由用戶單方獨立完成,IDC數據中心提供IP接入、帶寬接入、電力供應和網路維護等,後者是由IDC數據中心租用實體設備給客戶使用,同時負責環境的穩定,用戶無需購買硬體設備。而雲計算提供的服務是從基礎設施(Iaas)到業務基礎平台(PaaS)再到應用層(SaaS)的連續的整體的全套服務。IDC數據中心將規模化的硬體伺服器整合虛擬到雲端,為用戶提供的是服務能力和IT效能。用戶無需擔心任何硬體設備的性能限制問題,例如小鳥雲的可彈性擴展資源用量來獲得具備高擴展性和高可用的計算能力。
二、雲計算和傳統IDC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上的區別
傳統IDC,只是在硬體伺服器的基礎進行有限的整合,例如多台虛擬機共享一台實體伺服器性能。但這種簡單的集約化受限於單台實體服鉛搏務器的資源規模,遠遠不如雲計算那樣跨實體伺服器,甚至跨數據中心的大規模有效整合。更重要的是,傳統IDC提供的資源難以承受短時間內的快速再分配。而像小鳥雲伺服器那樣,使用雲計算可以實現橫向/縱向的彈性資源擴展和快速調度。
三、雲計算和傳統IDC在資源分配時滯上的區別
眾所周知,由於部署和配置實體硬體的緣故,傳統IDC資源的交付通常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天,將增加企業承受的時間成本,以及更多的精力消耗,並且難以做到實時、快速的資源再分配,且容易造成資源閑置和浪費。雲計算,則通過更新的技術實現資源的快速再分配,可以在數分鍾甚至幾十秒內分配資源實現快速可用,並且雲端虛擬資源池中龐大的資源規模使海量資源的快速再分配得以承受,並以此有效地規避資源閑置的風險,使用小鳥雲不僅節省IT運營成本,還能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雲計算和傳統IDC在平台運行效率上的區別
更加靈活的資源應用方式、更高的技術提升,使雲服務商擁有集合優勢創新資源利用方式,促進整個平台運作效率提升。例如,根據不同用戶需求優化伺服器設計和伺服器軟體更新、網路專線接入等。並且,和傳統IDC服務不同,雲計算槐運祥使用戶悄謹從硬體設備的管理和運維工作中解脫出來,專注內部業務的開發和創新,由雲服務商負責雲平台本身的穩定。這種責任分擔模式使整個平台的運行效率獲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