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ORACLE資料庫伺服器SWAP該設置成多大的建議值
原來小內存時代(4GB以下,伺服器硬碟46Gb/72Gb/146Gb)是建議是內存的兩倍,現在內存都是白菜價了,一般伺服器配置內存都大的很,64Gb,128Gb,192Gb……
如果機器內存大於32GB的話,有一倍就夠了,內存再大的話就配置linux的建議值(也是一倍)就夠了。
B. linux oracle swap不足有影響嗎
第一步:使用free -m查看目前swap的交換空間情況,1019M,也可以使用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查看
[root@localhost swapimage]#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010 995 15 0 1 847
-/+ buffers/cache: 145 865
Swap: 1019 0 1019
用df –h查看磁碟空間的使用情況
[root@localhost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40G 4G 36G 10% /
/dev/sda3 15G 1.7G 13G 13% /home
/dev/sda1 46M 11M 33M 25% /boot
tmpfs 506M 0 506M 0% /dev/shm
第二步:確保系統中有足夠的空間用來做swap交換空間,經過df –h查看。
# dd if=/dev/zero of=/tmp/swap2 bs=32k count=819200 -----(32*819200= 26214400(KB),亦等於25600MB)
執行上述命令後,會在/tmp目錄中創建一個25600MB的swap2文件,再次用df –h查看磁碟空間的使用情況,/home的可以大小已經由1G變成38G了,也就是說通過上面的dd操作,我們已經成功的分配了25G的swap交換空間)
第三步:使用mkswap命令,創建(或設置)交換空間,將文件格式化為swap文件格式
[root@localhost swapimage]# mkswap /tmp/swap2
第四步:使用swapon命令,啟用新增的25G交換空間
[root@localhost swapimage]# swapon /tmp/swap2
這樣修改後SWAP就增加了25G,使用free –m確認新增的swap交換空間已生效
檢查swap
命令代碼
#swapon -s
第五步:修改/etc/fstab文件,使新增的25G交換空間在系統重啟後自動生效
[root@localhost swapimage]# vi /etc/fstab
/tmp/swap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C. 如何不讓Oracle使用Linux的swap分區
那個分區自然是不好的
可以刪除啊, 加大內存就行了
能否看一看wo的網名呢?這種可以討論一下的
D. 如何不讓oracle使用linux的swap分區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內存足夠大,肯定會先使用物理內存。
如果你的內存不夠大,
如果設定了不讓oracle使用swap,
那麼必然引起其它的問題。
如果不是非常之專業,建議還是由系統管理(在下也不是很專業,僅是個人見解)。
E. linux 安裝 oracle 10G 可用空間不足 怎樣解決
你這個不用解決,5279MB的swap已經夠大了,這個問題不會影響安裝和今後使用的。
oracle是有自己內存結構的,oracle必須使用物理內存。一旦oracle開始使用swap空間,性能就會急劇劣化,oracle使用swap空間是必須避免的。
當然,如果你磁碟上還有空間,也可以增加swap。
在某個有空閑空間的文件系統下: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1048576
(這個count是1G,請根據需求自己調整count參數)
mkswap swapfile
swapon swapfile
F. linux swap交換空間不足怎麼辦
1、使用分區: 在安裝OS時劃分出專門的交換分區,空間大小要事先規劃好,啟動系統時自動進行mount。 這種方法只能在安裝OS時設定,一旦設定好不容易改變,除非重裝系統。 2、使用swapfile:(或者是整個空閑分區) 新建臨時swapfile或者是空閑分區,在需要時設定為交換空間,最多可以增加8個swapfile。 交換空間的大小,與CPU密切相關,在i386系中,最多可以使用2GB的空間。 在系統啟動後根據需要在2G的總容量下進行增減。 這種方法比較靈活,也比較方便,缺點是啟動系統後需要手工設置。 以下是運用swapfile增加交換空間的步驟: 涉及到的命令: free ---查看內存狀態命令,可以顯示memory,swap,buffer cache等的大小及使用狀況; dd ---讀取,轉換並輸出數據命令; mkswap ---設置交換區 swapon ---啟用交換區,相當於mount swapoff ---關閉交換區,相當於umount 步驟: 1、創建swapfile: root許可權下,創建swapfile,假設當前目錄為"/",執行如下命令: #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500000 則在根目錄下創建了一個swapfile,名稱為「swapfile」,大小為500M,也可以把文件輸出到自己想要的任何目錄中, 個人覺得還是直接放在根目錄下比較好,一目瞭然,不容易誤破壞,放在其他目錄下則不然了; 命令中選項解釋: ---of:輸出的交換文件的路徑及名稱; ---bs:塊大小,單位byte,一般為1k即1024個byte; ---count:總塊數即空間總大小,單位為塊即k; ---if:讀取的源空閑空間,為什麼是zero,不清楚,先固定這么寫吧; 2、將swapfile設置為swap空間 # mkswap swapfile 3、啟用交換空間,這個操作有點類似於mount操作(個人理解): # swapon swapfile 至此增加交換空間的操作結束了,可以使用free命令查看swap空間大小是否發生變化; 4、如果不再使用空間可以選擇關閉交換空間,這個操作有點類似於umount操作(個人理解):: # swapoff swapfile 使用這種方法在每次系統啟動時都需要手動設置、開啟swapfile,比較麻煩,解決方法: 在 /etc/rc.d/rc.local 文件的末行下追加加以下內容:(編輯這個文件當然是用vi了~) /sbin/swapon /swapfile 保存後退出,這樣在系統啟動後,swap空間就會自動載入了; 總結:在安裝OS時一定要規劃後swap大小,通常為內存的2倍,但是要考慮到以後增加內存的可能,所以可以考慮設的稍大一些,想在虛擬機裡面安裝oracle10g,發現默認的swap交換空間不滿足最低要求,因為我分配的物理內存是1G,那麼就按照要求需要2G的swap交換空間,默認只有1G的交換空間。 添加swap交換空間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確保系統中有足夠的空間來用做swap交換空間,我使用的是KVM,准備在一個獨立的文件系統中添加一個swap交換文件,在/opt/image中添加2G的swap交換文件 第二步:添加交換文件並設置其大小為2G,使用如下命令 [root@sense image]# dd if=/dev/zero of=/opt/image/swap bs=1024 count=2048000 過段時間就返回如下結果: 2048000+0 records in 2048000+0 records out 2097152000 bytes (2.1 GB) copied, 272.867 seconds, 7.7 MB/s 第三步:創建(設置)交換空間,使用命令mkswap [root@sense image]# mkswap /opt/image/swap 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 size = 2097147 kB 第四步:檢查現有的交換空間大小,使用命令free [root@sense image]#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011 989 21 0 1 875 -/+ buffers/cache: 112 898 Swap: 1027 0 1027 或者檢查meminfo文件 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 第五步:啟動新增加的2G的交換空間,使用命令swapon [root@sense image]# swapon /opt/image/swap 第六步:確認新增加的2G交換空間已經生效,使用命令free [[root@sense image]#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011 995 15 0 4 877 -/+ buffers/cache: 113 897 Swap: 3027 0 3027 或者檢查meminfo文件 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 第七步:修改/etc/fstab文件,使得新加的2G交換空間在系統重新啟動後自動生效 在文件最後加入: /opt/image/swap swap swap defaults 0 0 我的操作 [root@weblogic Server]#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785856 1753452 32404 0 38592 1036312 -/+ buffers/cache: 678548 1107308 Swap: 2064376 116 2064260 創建交換空間文件,1000M [root@weblogic /]#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1000000 1000000+0 records in 1000000+0 records out 1024000000 bytes (1.0 GB) copied, 28.5423 seconds, 35.9 MB/s [root@weblogic /]# mkswap swapfile 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 size = 1023995 kB [root@weblogic /]# swapon swapfile 打開 [root@weblogic /]#swapoff swapfile 關閉 刪除 swapoff swapfile rm -rf swapfile
G. linux怎麼安裝oracle
安裝ORACLE 需要提前裝需要安裝oracle配置的包,之後才能安裝oracle,這個網上找的到的,或者你上oracle官網上看看。
H. 安裝oracle
安裝orale是要檢查你的機器的,其中就包括內存。
你給的圖中就是說:內存不夠!(PhysicalMemory)磁碟的交換空間不夠(swapsize)
--oracle安裝最少要1g的內存!
--swap size (虛擬內存)的修改:
(win7)右擊我的電腦-->屬性-->高級-->性能設置-->高級-->虛擬內存更改-->自定義大小
建議2048M =< size <= 內存*4 ,且小於c盤可用空間的50%(如果你選的是c盤的話)
其他windows系統類似設置
完成後建議按照設置的路徑重新檢查下,確定已修改後重啟機器,再次檢查下!
--linux系統swap size設置:
以root許可權登錄SSH,鍵入如下命令創建512M的swap文件(1024 * 512MB = 524288).
dd if=/dev/zero
of=/swapfile1 bs=1024 count=524288
創建Linux交換文件
mkswap /swapfile1
立即激活 /swapfile1交換文件
swapon /swapfile1 設
置系統自激活交換文件。編輯
/etc/fstab文件,並增加如下第二行代碼。
vi /etc/fstab
/swapfile1 swap swap defaults 0 0
重啟系統,使用free -m查看swap大小。
你可以參考這個網址的內容:http://www.jb51.net/LINUXjishu/65719.html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