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復位是如何實現的

單片機復位是如何實現的

發布時間:2022-07-13 05:15:46

單片機復位電路原理

51單片機復位電路工作原理之我理解
一、復位電路的用途
單片機復位電路就好比電腦的重啟部分,當電腦在使用中出現死機,按下重啟按鈕電腦內部的程序從頭開始執行。單片機也一樣,當單片機系統在運行中,受到環境干擾出現程序跑飛的時候,按下復位按鈕內部的程序自動從頭開始執行。
二、復位電路的工作原理
在書本上有介紹,51單片機要復位只需要在第9引腳接個高電平持續2US就可以實現,那這個過程是如何實現的呢?
在單片機系統中,系統上電啟動的時候復位一次,當按鍵按下的時候系統再次復位,如果釋放後再按下,系統還會復位。所以可以通過按鍵的斷開和閉合在運行的系統中控制其復位。
開機的時候為什麼為復位
在電路圖中,電容的的大小是10uF,電阻的大小是10k。所以根據公式,可以算出電容充電到電源電壓的0.7倍(單片機的電源是5V,所以充電到0.7倍即為3.5V),需要的時間是10K*10UF=0.1S。
也就是說在電腦啟動的0.1S內,電容兩端的電壓時在0~3.5V增加。這個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為從5~1.5V減少(串聯電路各處電壓之和為總電壓)。所以在0.1S內,RST引腳所接收到的電壓是5V~1.5V。在5V正常工作的51單片機中小於1.5V的電壓信號為低電平信號,而大於1.5V的電壓信號為高電平信號。所以在開機0.1S內,單片機系統自動復位(RST引腳接收到的高電平信號時間為0.1S左右)。
按鍵按下的時候為什麼會復位
在單片機啟動0.1S後,電容C兩端的電壓持續充電為5V,這是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接近於0V,RST處於低電平所以系統正常工作。當按鍵按下的時候,開關導通,這個時候電容兩端形成了一個迴路,電容被短路,所以在按鍵按下的這個過程中,電容開始釋放之前充的電量。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容的電壓在0.1S內,從5V釋放到變為了1.5V,甚至更小。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為各處之和,這個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為3.5V,甚至更大,所以RST引腳又接收到高電平。單片機系統自動復位。
總結:
1、復位電路的原理是單片機RST引腳接收到2US以上的電平信號,只要保證電容的充放電時間大於2US,即可實現復位,所以電路中的電容值是可以改變的。
2、按鍵按下系統復位,是電容處於一個短路電路中,釋放了所有的電能,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加引起的。

㈡ 請問單片機晶元的復位原理是如何的何為組容復位電路有簡單的電路參考嗎

一般C51單片機的復位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在給晶元上電的同時給復位端(RESET端)一個正脈沖,所以,在單片機最小系統中要求RESET端要有一個電容(常用10微法電解)接正電源,同時又有一個電阻(常用10K)接GND,這就是阻容復位電路,系統上電瞬間,電容經電阻充電,在電容的充電過程中會在RESET端形成一個高電平,當電容充滿電後電平變為零,完成一個正向的脈沖。

㈢ 51系列單片機是如何進行復位的

在單片機系統的應用中,我們經常需要用到復位技術來實現抗干擾。有的單片機(如8098)有專門的復位指令,某些增強型MCS-51系列單片機雖然沒有復位指令,但片內集成了WATCHDOG電路,可以很容易實現復位。而普及型MCS-51系列單片機(如8031和8032)既無復位指令,又不帶硬體WATCHDOS,如果不外接硬體WATCHDOG,就必須採用軟體復位技術。所謂軟體復位就是用一系列指令來模仿復位操作。在MCS-51系列單片機中,只要用指令使程序從起始地址(0x0000)開始執行,就可以復位單片機。

㈣ c51單片機復位電路的工作原理

51單片機復位電路工作原理之我理解
一、復位電路的用途
單片機復位電路就好比電腦的重啟部分,當電腦在使用中出現死機,按下重啟按鈕電腦內部的程序從頭開始執行。單片機也一樣,當單片機系統在運行中,受到環境干擾出現程序跑飛的時候,按下復位按鈕內部的程序自動從頭開始執行。
二、復位電路的工作原理
在書本上有介紹,51單片機要復位只需要在第9引腳接個高電平持續2US就可以實現,那這個過程是如何實現的呢?
在單片機系統中,系統上電啟動的時候復位一次,當按鍵按下的時候系統再次復位,如果釋放後再按下,系統還會復位。所以可以通過按鍵的斷開和閉合在運行的系統中控制其復位。
開機的時候為什麼為復位
在電路圖中,電容的的大小是10uF,電阻的大小是10k。所以根據公式,可以算出電容充電到電源電壓的0.7倍(單片機的電源是5V,所以充電到0.7倍即為3.5V),需要的時間是10K*10UF=0.1S。
也就是說在電腦啟動的0.1S內,電容兩端的電壓時在0~3.5V增加。這個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為從5~1.5V減少(串聯電路各處電壓之和為總電壓)。所以在0.1S內,RST引腳所接收到的電壓是5V~1.5V。在5V正常工作的51單片機中小於1.5V的電壓信號為低電平信號,而大於1.5V的電壓信號為高電平信號。所以在開機0.1S內,單片機系統自動復位(RST引腳接收到的高電平信號時間為0.1S左右)。
按鍵按下的時候為什麼會復位
在單片機啟動0.1S後,電容C兩端的電壓持續充電為5V,這是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接近於0V,RST處於低電平所以系統正常工作。當按鍵按下的時候,開關導通,這個時候電容兩端形成了一個迴路,電容被短路,所以在按鍵按下的這個過程中,電容開始釋放之前充的電量。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容的電壓在0.1S內,從5V釋放到變為了1.5V,甚至更小。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為各處之和,這個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為3.5V,甚至更大,所以RST引腳又接收到高電平。單片機系統自動復位。
總結:
1、復位電路的原理是單片機RST引腳接收到2US以上的電平信號,只要保證電容的充放電時間大於2US,即可實現復位,所以電路中的電容值是可以改變的。
2、按鍵按下系統復位,是電容處於一個短路電路中,釋放了所有的電能,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加引起的。

㈤ 單片機復位電路的原理是什麼

你把這個電容想像成一個阻值可變的電阻,就容易理解了。

電容充電過程中,復位電路中是有電流的。RST的電壓就是分壓電阻R的端電壓。
在復位電路剛上電的時候,電容內部,正極的極板上的電子由於電場力的作用向正極移動,同時,負極上的電子向接負極的極板移動,有電子定向的移動,就產生了電流。所以一上電的時候,可以想像成此時電容就是個電阻值很低甚至為0的電阻。
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容兩端的電壓逐漸等於充電電源電壓,當充電完成時,復位電路不再有電流流動。你可以理解為這個電容的「阻值」從0到了無窮大,最終(充電完成時)近似於開路(隔直流了),此時RST端又被電阻R接地下拉到0V。
所以,充電過程中,RST端的電壓是從VCC逐漸降低到0的。

㈥ 單片機復位電路工作原理

這種復位電路的工作原理是:通電時,電容兩端相當於是短路,於是RST引腳上為高電平,然後電源通過電阻對電容充電,RST端電壓慢慢下降,降到一定程度為低電平,單片機開始正常工作。
改進的復位電路如下:


在滿足單片機可靠復位的前提下,該復位電路的優點在於降低復位引腳的對地阻抗,可以顯著增強單片機復位電路的抗干擾能力。二極體可以實現快速釋放電容電量的功能,滿足短時間復位的要求。

㈦ 單片機的復位電路是怎樣工作的

它的工作原理:電容在上接高電平,電阻在下接地,中間為RST。這種復位電路的工作原理是:通電時,電容兩端相當於是短路,於是RST引腳上為高電平,然後電源通過電阻對電容充電,RST端電壓慢慢下降,降到一定程序,即為低電平,單片機開始正常工作。
復位方法一般有上電自動復位和外部按鍵手動復位,上電復位:上電瞬間,電容充電電流最大,電容相當於短路,RST端為高電平,自動復位;電容兩端的電壓達到電源電壓時,電容充電電流為零,電容相當於開路,RST端為低電平,程序正常運行。手動復位:首先經過上電復位,當按下按鍵時,RST直接與VCC相連,為高電平形成復位,同時電解電容被短路放電;按鍵松開時,VCC對電容充電,充電電流在電阻上,RST依然為高電平,仍然是復位,充電完成後,電容相當於開路,RST為低電平,正常工作。

㈧ 單片機的三種復位方式

一、高電平復位

復位電路的工作原理 在書本上有介紹,51單片機要復位只需要在第9引腳接個高電平持續2us就可以實現,那這個過程是如何實現的呢?在單片機系統中,系統上電啟動的時候復位一次,當按鍵按下的時候系統再次復位,如果釋放後再按下,系統還會復位。所以可以通過按鍵的斷開和閉合在運行的系統中控制其復位。

(1)、上電復位

電容的的大小是10uf,電阻的大小是10k。所以根據公式,可以算出電容充電到電源電壓的0.7倍(單片機的電源是5V,所以充電到0.7倍即為3.5V),需要的時間是10K*10UF=0.1S。也就是說在電腦啟動的0.1S內,電容兩端的電壓時在0~3.5V增加。這個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為從5~1.5V減少(串聯電路各處電壓之和為總電壓)。所以在0.1S內,RST引腳所接收到的電壓是5V~1.5V。在5V正常工作的51單片機中小於1.5V的電壓信號為低電平信號,而大於1.5V的電壓信號為高電平信號。所以在開機0.1S內,單片機系統自動復位(RST引腳接收到的高電平信號時間為0.1S左右)。

(2) 按鍵復位

在單片機啟動0.1S後,電容C兩端的電壓持續充電為5V,這是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接近於0V,RST處於低電平所以系統正常工作。當按鍵按下的時候,開關導通,這個時候電容兩端形成了一個迴路,電容被短路,所以在按鍵按下的這個過程中,電容開始釋放之前充的電量。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容的電壓在0.1S內,從5V釋放到變為了1.5V,甚至更小。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為各處之和,這個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為3.5V,甚至更大,所以RST引腳又接收到高電平。單片機系統自動復位。

總結: 1、復位電路的原理是單片機RST引腳接收到2US以上的電平信號,只要保證電容的充放電時間大於2US,即可實現復位,所以電路中的電容值是可以改變的。 2、按鍵按下系統復位,是電容處於一個短路電路中,釋放了所有的電能,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加引起的。

二、低電平復位

在使用STM32晶元時,常用的復位方式為按鍵復位,且為低電平復位。其原理與上述高電平復位相反,分析也挺簡單,這里不在贅述,只給出按鍵復位原理
單片機的復位引腳RST(全稱RESET)出現2個機器周期以上的復位電平時,單片機就執行復位操作。如果RST持續為復位電平,單片機就處於循環復位狀態。當單片機處於正常電平時就正常轉入執行程序。

當單片機上電瞬間由於電容電壓不能突變會使電容兩邊的電位相同,此時RST為低電平,之後隨著時間推移電源通過電阻對電容充電,充滿電時RST為高電平。正常工作為高電平,低電平復位。即上電低電平,然後轉向高電平。當單片機上電瞬間由於電容電壓不能突變會使電容兩邊的電位相同,此時RST為高電平,之後隨著時間推移電源負極通過電阻對電容放電,放完電時RST為低電平。正常工作為低電平,高電平復位。

㈨ 51單片機復位電路圖及原理

51單片機復位電路,可以用專門的看門狗晶元和電路。也可以用簡易的RC延時電路,實現單片機復位。其原理是單片機上電後,其復位腳rst延時提供高電平,以實現復位。

㈩ 單片機是如何控制實現復位功能的

基本就是通電復位
老的單片機很多都沒有復位指令,靠外圍引腳進行硬體復位
比較新的有復位寄存器或復位指令
向相應寄存器寫入特定指令就可以復位,並且可能有多種復位方式如:中斷、看門狗溢出等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復位是如何實現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噴油螺桿製冷壓縮機 瀏覽:573
python員工信息登記表 瀏覽:373
高中美術pdf 瀏覽:157
java實現排列 瀏覽:510
javavector的用法 瀏覽:978
osi實現加密的三層 瀏覽:229
大眾寶來原廠中控如何安裝app 瀏覽:909
linux內核根文件系統 瀏覽:238
3d的命令面板不見了 瀏覽:520
武漢理工大學伺服器ip地址 瀏覽:143
亞馬遜雲伺服器登錄 瀏覽:520
安卓手機如何進行文件處理 瀏覽:68
mysql執行系統命令 瀏覽:925
php支持curlhttps 瀏覽:141
新預演算法責任 瀏覽:442
伺服器如何處理5萬人同時在線 瀏覽:246
哈夫曼編碼數據壓縮 瀏覽:421
鎖定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382
場景檢測演算法 瀏覽:615
解壓手機軟體觸屏 瀏覽: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