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連接單片機

連接單片機

發布時間:2022-02-05 14:23:49

單片機連接圖

不知你說的連線是什麼意思?是生成電路版圖,那還差遠著呢?首先保證連接關系正確,還要保證元器件封裝齊全,並且和原理圖對照,還有大致布局方案.
至於只要原理圖的話,只要埠標號就行,復雜電路連線反而j更不容易看明白

Ⅱ 單片機連接

首先 單片機肯定要個最小系統 這是最基本的 然後 如果連接電腦USB的話 需要有個轉換晶元 連接USB數據端和單片機串口端 如:CH340G晶元 單片機需要寫入程序(串口驅動程序) 計算機也需要一個串口控製程序 這樣就可以了
純手打 求採納

Ⅲ 單片機與usb怎麼連接

pl2303,傻瓜轉接晶元,串口轉usb,pc端有現成驅動,將usb模擬成串口,單片機端直接連就行

Ⅳ rs485怎樣才能連接到單片機上

RS-485需要經過轉換器才可以接到單片機的串口,例如MAX490等ic去把單片機的串口轉成RS485信號

Ⅳ 單片機怎麼連接電腦

1、單片機就是一個「微型的電腦「---有RAM,有FLASHI,有CPU,一般也有UART口、USB口,並口等等,但是必須增加外圍電路才可以真正的在產品中使用!
2、與電腦連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單片機(晶振、電容等組成最小系統電路)+MAX232晶元+DB9的接頭,然後編寫通信程序就可以與計算機進行通信了!
3、更復雜的還有USB、RS485、CAN、TCP/IP、無線等等通信方式,需要慢慢了解與學習才行!

Ⅵ 手機如何與單片機連接

  1. 串口對串口(不過一般普通用戶不太容易連接到手機的串口)
    2.藍牙:單片機+藍牙模塊-》手機藍牙模塊-》手機上應用程序
    3.紅外:單片機+紅外模塊-》手機紅外模塊-》手機上應用程序
    4.通過網路
    (1)單片機+有線網路模塊-》有線-》路由器-》GPRS-》手機-》手機上應用程序
    (2)單片機+有線網路模塊-》有線-》WiFi路由器-》WiFi-》手機-》手機上應用程序
    (2) 單片機+串口wifi模塊-》wifi路由器->WiFi->手機-》手機上應用程序

  2. 得看你的單片機開發板的功能 不是所有的都可以連接

    謝謝 望採納

Ⅶ 單片機與電腦相連需要怎麼連接

最方便的是COM(串口),Print(並口)也是可以的。USB我是不會用,一般是將USB轉成COM口,但要通信,你要學會VC或是其他程序軟體,這樣才可以寫上位機軟體。

Ⅷ 單片機與單片機直接相連

這樣連接有點問題的。首先就是四樓 擺渡還不知道 說的,還要把兩個單片機的VSS都連接到一起。
即使這樣,單片機之間用P2口之間傳送數據還有一定的問題,就是兩個單片機只能一直查找P2口是否有數據發送過來。如單片機A會給單片機B發送數據,那B怎麼知道A何時發送數據給它,所以,單片機B的程序就必須其他操作什麼都不做,只能一直循環檢測P2口什麼時候有數據變化。除非你自己編一套兩者傳輸數據的協議。這樣的話,不僅麻煩,而且佔用的I/O口太多,並行通信的效率也太低。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非同步串口通信,直接把兩個單片機的TXD和RXD兩個引腳交叉相連接,兩者都以中斷接收串口數據。省I/O口省代碼。也就是A的TXD(P3.1)和B的RXD(P3.0)連接,A的RXD和B的TXD連接。還要把兩者的VSS都連上。雖然看似比8個引腳相連的並行通信要慢(串列通信一個時間段只能通過一個位,而並行通信是一個位元組)。但串列通信要比並行通信穩定多了。這也是現在的計算機上如USB之類的串列通信要比LPT的並行通信要實用得多。

Ⅸ 單片機怎麼和電腦連接

單片機與電腦連接一般有以下幾種:
1、RS232串口連接,這是最普遍的連接方式。
2、RS232-usb,這種方式越來越受歡迎。
3、JTAG--JLINK--USB(RS232),主要用於模擬,JTAG連接單片機,通過模擬器再連接到電腦。

閱讀全文

與連接單片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噴油螺桿製冷壓縮機 瀏覽:577
python員工信息登記表 瀏覽:375
高中美術pdf 瀏覽:159
java實現排列 瀏覽:511
javavector的用法 瀏覽:980
osi實現加密的三層 瀏覽:230
大眾寶來原廠中控如何安裝app 瀏覽:912
linux內核根文件系統 瀏覽:241
3d的命令面板不見了 瀏覽:524
武漢理工大學伺服器ip地址 瀏覽:147
亞馬遜雲伺服器登錄 瀏覽:523
安卓手機如何進行文件處理 瀏覽:70
mysql執行系統命令 瀏覽:929
php支持curlhttps 瀏覽:142
新預演算法責任 瀏覽:443
伺服器如何處理5萬人同時在線 瀏覽:249
哈夫曼編碼數據壓縮 瀏覽:424
鎖定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383
場景檢測演算法 瀏覽:616
解壓手機軟體觸屏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