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改12t模式

單片機改12t模式

發布時間:2025-05-05 20:53:16

① 用stc-isp給單片機燒寫程序,選項中單倍速雙倍速的意義

標準的51要12個時鍾脈沖才能運行一條最短的指令,如NOP

stc89C5X在設計時進行了優化,改成了只要6個時鍾脈沖完成一條最基本的指令,
選擇12T/單倍速時,內部會對時鍾進行二分頻,實際頻率降低一半,以兼容AT89C51之類的晶元.
選擇6T/雙倍速時,不分頻,速度比常規51快一倍.
選擇不同的對程序只是執行時間不同其它是一樣的,其它公司的產品比較新的型號也有類似功能,最快的號稱1T,實際只是部分指令能達到1T,速度並非標准51的12倍.
你選6T就等於標准51將晶振頻率提高一倍,其它並沒什麼不同.

你遇到的可能是燒寫問題,試試燒兩次後再測試程序.

② STC12的1T模式與12T模式哪個穩定

1T和12T
1T和12T只有在STC12系列以後的單片機里才出現的。前面我們已經說到了,傳統的單片機其實就是12T單片機,也就是晶振頻率會被12分頻後才是指令運行的頻率。到時STC12系列以後的STC單片機出現1T模式,也就是有些指令的執行時只需要兩個晶振周期就能執行完。理論上來說,這樣的運行速度會比傳統單片機快6倍,為什麼加「理論」,因為不是所有的指令都快6倍,只是一部分,還有些是快4倍,快3倍的。具體的需要看STC官方數據手冊,如下圖。

仔細的小夥伴會看到在第5列的第一行里有個小括弧(採用STC-Y2 CPU內核指令集),STC12用的就是這個內核,而到了STC15系列晶元用的是STC-Y5內核,STC8系列用的是STC-Y6內核,Y後面的數字越大,指令優化的越厲害,表現出來的就是運行的更快,STC-Y5內核的指令集里,大部分的匯編指令到時一個晶振周期就執行完成的了,也就是比傳統單片機快12倍。 現在我在做單片機開發的時候,絕大部分都是採用的C語言開發,你還在用匯編,那我只能是膜拜你了。C語言編程的程序方便移植,好理解,容易入門,不需要去記住那些復雜的寄存器,但是確定也明顯,就是效率不高,運行速度我們沒辦法准確的計算出來。編譯器在把C語言代碼轉化為匯編語言的過程我們是沒法控制的,這樣編譯出來的機器代碼我們就沒辦法去計算時間的指令運行時間。 >>>>
軟體模擬和實際開發板
模擬軟體,外國老表開發的,STC國產(好吧,內核還是人家的)。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們不知道,也不敢問,在模擬軟體里就是沒有STC的單片機晶元可以選擇,沒有STC的單片機,我們只能選擇傳統51單片機,這樣一來,模擬的時候,程序運行的速度是傳統的12T模式,也就是晶振頻率12分頻後才是執行的實際頻率。 單片機開發板運行時,因為提問小夥伴用的單片機是STC12系列的晶元,就算他運行在12T模式下,指令系統還是有優化,速度肯定比傳統的指令集要快。更何況呢,他連1T和12T都分不清,運行在1T模式下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今天的問題就來了。實際開發板運行速度肯定會比軟體模擬快。 寫在最後 在很久之前,我就寫過一篇文字,就說了不建議初學單片機的菜鳥從軟體模擬開始。現在還有多少高校的單片機課程還在是以模擬運行的呢,希望是沒有了,但我想,僅僅是我想想。 其實,小代覺得,學單片機的最終是要自己設計屬於自己的東西,比如自己的畢設,更或是親手做一個小禮物俘獲女神的芳心。但是自己寫的代碼永遠都運行在軟體里,沒有實際電路,你又怎麼可能會自己設計電路呢。你不自己看見過電阻,又怎麼可能會知道一個長得很像電阻的電子元件它其實是二極體。 最最後,回到今天的問題上,當我們把軟體模擬運行完美的代碼移植到實際開發板上運行時,代碼是需要做單片機的適配的,比如,採用代碼方式實現的延時函數,比如IO埠的配置,比如某些中斷的入口,比如某些寄存器的定義等等。在移植之前,還是得拿目標晶元的數據手冊來看看。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改12t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卓彎頭數據線怎麼寫好評 瀏覽:412
海南加密視頻怎麼選 瀏覽:746
linux判斷是否為文件 瀏覽:937
手機處理器編譯器 瀏覽:704
ug曲線點倒角編程 瀏覽:928
當演算法把人馴服 瀏覽:710
字母r編程 瀏覽:576
編譯openwrt添加型號 瀏覽:275
快眼看app哪裡下載 瀏覽:11
手機上門禁卡加密怎麼處理 瀏覽:857
2019年稅務師教材pdf 瀏覽:503
android支付寶源碼 瀏覽:942
建造師加密鎖怎麼辦 瀏覽:301
郵箱在線文檔怎麼設文件夾 瀏覽:878
區塊鏈編譯eth 瀏覽:785
安卓手機軟體如何給照片加發光點 瀏覽:980
結構性存款在app哪裡 瀏覽:971
iphone如何快速打開app 瀏覽:801
好玩的程序員笑話 瀏覽:82
linux下如何搭建web伺服器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