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多個感測器連一起怎麼接 如何將多個感測器連接到51單片機
將多個感測器連接到51單片機,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使用RS485通信:
- 硬體連接:單片機通過一個串口接一個MAX485晶元,實現485通信硬體電路。
- 軟體協議:軟體上與各個感測器組成相同的通信協議,如MODBUS協議。
模擬量轉換:
- 使用ADC0809:如果感測器輸出的是模擬信號,可以採用ADC0809這樣的模數轉換器,它能夠實現8路模擬量的轉換。但需要注意其精度是否滿足需求。
- 選擇帶AD的單片機:如STC系列中帶AD功能的晶元,可以直接處理兩路或更多模擬量輸入。
- 擴展AD晶元:如果單片機自帶的AD功能不足,可以單獨擴展串列介面的AD晶元來處理更多模擬信號。
重點內容: 對於RS485通信,關鍵在於硬體電路的實現和軟體協議的一致性。 對於模擬量轉換,需要選擇合適的ADC晶元或帶AD功能的單片機,並確保其精度和通道數滿足需求。
以上方法可以根據感測器的類型以及具體的應用場景來選擇和組合使用。
B. 怎樣使用TTL轉485的模塊連接兩個51單片機,進行通信
本身 兩個51單片機 各用 max485 連接就可以了!
請看 武漢鴻偉光電
E485TTL RS-485/TTL有源轉換器
特點
▶內置智能模塊,自動識別RS-485信號流向
▶RS-485支持128節點輪詢網路結構
▶600W/s抗雷擊保護和15KV抗靜電保護
▶透明傳輸,波特率自適應,無需更改用戶協議
C. 51單片機串列口發送數據到上位機(1)
單片機與上位機之間的信息交換主要採用串列通信方式,這種方式在現代單片機系統中應用廣泛。實現單片機到PC機的通訊時,單片機的TXD應與PC機的RXD連接,單片機採用TTL電平,通過共地連接實現高低電平傳輸。由於物理傳輸存在衰減,傳輸距離有限,通常在1-2米內。然而,通過使用RS232介面可以延長通信距離至15米,而485通信則可以實現幾公里的傳輸距離。這是硬體層的通信協議。
在軟體層,單片機的串列口通常按照非同步串列通信模式工作。發送數據時,需先發送起始位(低電平),接著發送8位數據,之後發送奇偶校驗位,最後發送停止位(高電平)。例如,發送數據「10101001」時,實際發送的數據為「1 10101001 0」。收發雙方需要設置相同的波特率。
在實現單片機與外部設備的通信時,單片機的TTL或CMOS電平需轉換為RS232或USB電平。這通常通過電平轉換晶元(如MAX232)實現,將TTL電平轉換為RS232電平,以適應不同設備間的通信。在實際連接中,可以採用點對點通信(全雙工)或主從通信(半雙工)模式。
51單片機的串列口結構主要包括兩個獨立的數據緩沖寄存器(SBUF)、發送控制器、接受控制器、輸入移位寄存器以及控制門電路。發送數據時,數據首先被寫入SBUF寄存器,隨後通過轉換為串列數據並加上起始位和停止位後,通過TXD引腳發送出去。接收數據時,RXD引腳接收到的信號通過移位寄存器被逐位讀入SBUF,最終在讀取SBUF時得到完整數據。
在通信協議方面,雙方需要共同遵守通信協議,包括字元幀格式、波特率、電平格式、校驗方式等。例如,可以採用奇偶校驗、和校驗或CRC校驗來確保數據傳輸的可靠性。CRC校驗是一種廣泛用於通信中的校驗方法,具有較強的糾錯能力。
51單片機的串列口工作模式包括通用非同步收發器(UART)的模式0、模式1、模式2和模式3。模式0通常用於擴展並行輸入或輸出口,模式1用於10位數據的非同步通信,而模式2和模式3則用於11位數據的非同步通信,增加了奇偶校驗位。此外,串列通信控制寄存器(SCON)用於設置工作方式和波特率,而電源管理控制寄存器(PCON)則用於管理單片機的電源控制。
最終,單片機的串列通信功能提供了靈活且可靠的通信解決方案,適用於各種單片機與外部設備之間的數據交換。通過精心設計硬體連接和軟體配置,可以實現高效、可靠的串列通信系統。
D. 三菱PLC如何與51單片機通信(用485通訊板),plc中參數如何設置,具體程序怎麼寫
首先了解你是要單項通信還雙向的,
單項:分開主從機
PLC做發送,單片機開接收中斷。或者單片機發送,PLC開接收中斷
雙向:
雙向麻煩些,誰先發誰優先順序高,PLC和單片機在無工作狀態同時設為接收中斷狀態
當一方發送玩數據後,設置為接收中斷。即可。
搞編程重要的程序框架。而不是細節問題,細節問題是自己慢慢弄,誰也幫不了你。PLC看手冊。單片機看書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