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片機中斷系統使用步驟
中斷的基本概念
1.數據傳送方式
程序控制方式
無條件傳送方式:輸入輸出操作完全取決於程序的安排,而不管外設的狀態。
程序查詢方式:先查詢外設的當前狀態,獲得埠信息;I/O操作完全由CPU控制。缺點:浪費CPU時間,效率低。
中斷傳送方式
CPU不必定時查詢介面狀態,介面在數據發送或接收數據准備好後通知CPU;
CPU通過執行一個中斷服務程序來完成數據傳送。
介面沒有準備好時,CPU繼續執行主程序,提高CPU工作效率。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儲器存取方式
I/O設備在DMA介面控制下直接把成塊信息送到主存儲器,或從主存儲器取出成塊信息送給I/O設備,中間不經CPU參與。
比中斷、查詢方式更加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2.中斷概念:CPU在正常運行程序時,由於CPU以外某一事件的發生,引起CPU暫停正在運行的程序,而轉到為該事件的發生預先安排好的服務程序中去執行。
相關文章
使用單片機實現PWM調光的C語言實例免費下載
使用單片機實現花樣燈的C語言實例免費下載
使用單片機實現查表顯示LED燈的C語言實例免費下載
使用單片機實現8位LED左移的C語言實例免費下載
使用單片機實現8位LED右移的C語言實例免費下載
使用51單片機實現液晶讀寫的源代碼免費下載
抗抖動計數電路的工作原理及應用設計
使用PIC單片機實現熱敏電阻數字化方法詳細說明
B. 單片機中斷是怎麼回事
中斷是指CPU在正常執行程序的過程中,由於計算機內部或外部發生了另一事件(如定時時間到,超壓報警等),請求CPU迅速去處理,CPU暫時停止當前程序的運行,而轉去處理所發生的事件,待發生的事件處理完以後,CPU再返回到原來暫停的地方,繼續執行原來程序,這樣一個過程稱為中斷。
設置中斷的必要性
1.分時操作 採用中斷技術能夠使CPU與外圍設備並行工作,實現分時操作,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2.實時處理 實時控制是單片機系統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它要求CPU對工作現場的各種參數和狀態的隨機變化能夠快速響應並加以及時處理,而這些功能只有採用中斷技術才能得以實現。
3.故障處理 計算機在運行過程中常常會突然發生故障,如電源掉電、內存出錯及程序故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