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圖解析 看完新手也能自己動手製作
單片機最小系統就是能夠運行的最少元件組合,雖然這樣過的單片機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實際操作並沒有那麼容易,特別是對於一些新手來說,沒有手把手來教,確實還是有點小為難,不過沒關系,這里提供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圖,讓你理解每一個步驟,就可以自己動手操作了。
一、單片機最小系統的特點
單片機最小系統是用最少的元件組成的單片機可以工作的系統,最大的特點局勢系統資源完全開放,能夠配合其他模塊板或自行搭建用戶電路可實現任意實驗功能。單片機最小系統的借口設計靈活,使用起來就會非常方便,所以適合創新實踐活動,下面來看看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圖。
二、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圖解析
上圖就是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圖,對於一個完整的電子設計,首先就要搞定供電模塊,電源模塊的穩定可靠是系統平穩運行的前提和基礎,51單片機雖然應用范圍最廣,但實際上還有個弊端,那就是容易受到干擾而出現程序跑飛的現象,克服這個現象的重要手段就是為單片機最小系統配置一個穩定而可靠的電源供電模塊。
單片機最小系統的電源供電模塊可以通過計算機的USB介面供給,也可以用外部穩定的5V電源,電源電路中接入電源指示LED。圖中R11為LED的限流電阻。S1 為電源開關。 上一頁 0 /3 下一頁
㈡ 單片機最小系統焊接實訓心得體會的範文
系統以AT89S51 為核心部件,利用軟體編程,通過鍵盤控制和液晶顯示實現了密碼鎖的功能、報警功能,並能防止多次試探密碼,能實現本設計題目的基本要求和發揮部分。盡量做到硬體電路簡單穩定、減小電磁干擾和其他環境干擾,充分發揮軟體編程的優點,減小因元器件精度不夠引起的誤差。本設計方案的智能密碼鎖,具有造價低,工作可靠,功能多,智能化,實用性強等特點,在許多場合都能應用,並且控制智能化、靈活。
由於時間有限和本身知識水平的限制,本系統還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要作為實際應用還有一些具體細節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擴展紅外探測技術,指紋識別技術,語音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等等。這樣更能滿足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需求。
隨著計算機科學及感測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密碼鎖和相關技術將發展成熟,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踉踉蹌蹌地忙碌了兩個月,我的畢業設計課題也終將告一段落。設計實物也基本達到預期的效果,但由於能力和時間的關系,總是覺得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譬如功能不全、外觀粗糙……數不勝數。但我可以自豪的說,這裡面的每一段代碼,都有我的勞動。當看著自己的程序,自己成天相伴的系統能夠健康的運行,真是莫大的幸福和欣慰。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終都會化為甜美的甘泉。
畢業設計,也許是我大學生涯交上的最後一個作業了。想藉此機會感謝一直以來給我幫助的所有老師、同學,你們的友誼是我人生的財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畢業指導老師吳慧峰老師,她一直都以一位長輩的風范來容諒我的無知和沖動,給我不厭其煩的指導。在此,特向她道聲謝謝。
這次做論文的經歷也會使我終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論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學習的過程和研究的過程,沒有學習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沒有自己的研究,就不會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論文了。希望這次的經歷能讓我在以後學習中激勵我繼續進步。
㈢ 51單片機系列:單片機最小系統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晶元。在單片機程序的控制下能准確、迅速、高效地完成程序設計者事先規定的任務。單片機最小系統,或者稱為最小應用系統,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組成的單片機可以工作的系統。下面給大家介紹51單片機最小系統,一起學習。
下圖是最小系統原理圖,就是靠這四個部分,單片機就可以運行起來了。第一部分電源組,習慣說負極為」地」,上面GND就是英文ground的縮寫。第二部分晶振組,過濾掉晶振部分的高頻信號,讓晶振工作的時候更加穩定。
第三部分復位組,單片機自動復位,從零開始執行程序,這個就是復位的概念。第四部分其它功能組,使用單片機的內部存儲器,如果內部存儲器不夠容量,最多選擇更高級容量的單片機型號,就可以解決問題。
51單片機最小系統晶振的振盪頻率直接影響單片機的處理速度,頻率越大處理速度越快。
對於一個完整的電子設計來講,首要問題就是為整個系統提供電源供電模塊,電源模塊的穩定可靠是系統平穩運行的前提和基礎。51單片機雖然使用時間最早、應用范圍最廣,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個和典型的問題就是相比其他系列的單片機,51單片機更容易受到干擾而出現程序跑飛的現象,克服這種現象出現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為單片機系統配置一個穩定可靠的電源供電模塊。 此最小系統中的電源供電模塊的電源可以通過計算機的USB口供給,也可使用外部穩定的5V電源供電模塊供給。電源電路中接入了電源指示LED,圖中R11為LED的限流電阻,S1 為電源開關。
復位電路由按鍵復位和上電復位兩部分組成。 上電復位:STC89系列單片及為高電平復位,通常在復位引腳RST上連接一個電容到VCC,再連接一個電阻到GND,由此形成一個RC充放電迴路保證單片機在上電時RST腳上有足夠時間的高電平進行復位,隨後回歸到低電平進入正常工作狀態,這個電阻和電容的典型值為10K和10uF。 按鍵復位:按鍵復位就是在復位電容上並聯一個開關,當開關按下時電容被放電、RST也被拉到高電平,而且由於電容的充電,會保持一段時間的高電平來使單片機復位。
單片機系統里都有晶振,在單片機系統里晶振作用非常大,全程叫晶體振盪器,他結合單片機內部電路產生單片機所需的時鍾頻率,單片機晶振提供的時鍾頻率越高,那麼單片機運行速度就越快,單片接的一切指令的執行都是建立在單片機晶振提供的時鍾頻率。 在通常工作條件下,普通的晶振頻率絕對精度可達百萬分之五十。高級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還可以由外加電壓在一定范圍內調整頻率,稱為壓控振盪器(VCO)。晶振用一種能把電能和機械能相互轉化的晶體在共振的狀態下工作,以提供穩定,精確的單頻振盪。
P0口外接上拉電阻。 51單片機的P0埠為開漏輸出,內部無上拉電阻,如下圖。所以在當做普通I/O輸出數據時,由於V2截止,輸出級是漏極開路電路,要使「1」信號(即高電平)正常輸出,必須外接上拉電阻。
單片機的應用分類通用型。 這是按單片機(Microcontrollers)適用范圍來區分的。例如,80C51式通用型單片機,它不是為某種專門用途設計的;專用型單片機是針對一類產品甚至某一個產品設計生產的,例如為了滿足電子體溫計的要求,在片內集成ADC介面等功能的溫度測量控制電路。
匯流排型。 這是按單片機(Microcontrollers)是否提供並行匯流排來區分的。匯流排型單片機普遍設置有並行地址匯流排、 數據匯流排、控制匯流排,這些引腳用以擴展並行外圍器件都可通過串列口與單片機連接,另外,許多單片機已把所需要的外圍器件及外設介面集成一片內,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可以不要並行擴展匯流排,大大減省封裝成本和晶元體積,這類單片機稱為非匯流排型單片機。
控制型。 這是按照單片機(Microcontrollers)大致應用的領域進行區分的。一般而言,工控型定址范圍大,運算能力強;用於家電的單片機多為專用型,通常是小封裝、低價格,外圍器件和外設介面集成度高。 顯然,上述分類並不是惟一的和嚴格的。例如,80C51類單片機既是通用型又是匯流排型,還可以作工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