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串口和並口的區別在哪裡
一、USB介面介紹
通用串列匯流排(英語:UniversalSerialBus,縮寫:USB)是連接計算機系統與外部設備的一種串口匯流排標准,也是一種輸入輸出介面的技術規范,被廣泛地應用於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等信息通訊產品,並擴展至攝影器材、數字電視(機頂盒)、游戲機等其它相關領域。最新一代是USB3.1,傳輸速度為10Gbit/s,三段式電壓5V/12V/20V,最大供電100W,新型TypeC插型不再分正反。
USB介面工作原理:
USB是一個外部匯流排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USB介面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USB介面可連接127種外設,如滑鼠和鍵盤等。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爾等多家公司聯合在1996年推出後,已成功替代串口和並口,已成為當今電腦與大量智能設備的必配介面。USB版本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到如今已經發展為3.0版本。
對於大多數工程師來說,開發USB2.0介面產品主要障礙在於:要面對復雜的USB2.0協議、自己編寫USB設備的驅動程序、熟悉單片機的編程。這不僅要求有相當的VC編程經驗、還能夠編寫USB介面的硬體(固件)程序。所以大多數人放棄了自己開發USB產品。為了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西安達泰電子特別設計了USB2.0協議轉換模塊。USB20D模塊可以被看作是一個USB2.0協議的轉換器,將電腦的USB2.0介面轉換為一個透明的並行匯流排,就象單片機匯流排一樣。從而幾天之內就可以完成USB2.0產品的設計。
USB介面優點:
1.可以熱插拔。就是用戶在使用外接設備時,不需要關機再開機等動作,而是在電腦工作時,直接將USB插上使用。
2.攜帶方便。USB設備大多以「小、輕、薄」見長,對用戶來說,隨身攜帶大量數據時,很方便。當然USB硬碟是首要之選了。
3.標准統一。大家常見的是IDE介面的硬碟,串口的滑鼠鍵盤,並口的列印機掃描儀,可是有了USB之後,這些應用外設統統可以用同樣的標准與個人電腦連接,這時就有了USB硬碟、USB滑鼠、USB列印機等等。
4.可以連接多個設備。USB在個人電腦上往往具有多個介面,可以同時連接幾個設備,如果接上一個有四個埠的USBHUB時,就可以再連上;四個USB設備,以此類推,盡可以連下去,將你家的設備都同時連在一台個人電腦上而不會有任何問題(註:最高可連接至127個設備)
二、串口介紹
串列介面簡稱串口,也稱串列通信介面或串列通訊介面(通常指COM介面),是採用串列通信方式的擴展介面。串列介面(SerialInterface)是指數據一位一位地順序傳送,其特點是通信線路簡單,只要一對傳輸線就可以實現雙向通信(可以直接利用電話線作為傳輸線),從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別適用於遠距離通信,但傳送速度較慢。
串口劃分標准:
同步串列介面(英文:
SynchronousSerialInterface,SSI)是一種常用的工業用通信介面。。
非同步串列是指UART(
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非同步接收/發送。UART是一個並行輸入成為串列輸出的晶元,通常集成在主板上。UART包含TTL電平的串口和RS232電平的串口。TTL電平是3.3V的,而RS232是負邏輯電平,它定義+5~+12V為低電平,而-12~-5V為高電平,MDS2710、MDSSD4、EL805等是RS232介面,EL806有TTL介面。
串列介面按電氣標准及協議來分包括RS-232-C、RS-422、RS485等。RS-232-C、RS-422與RS-485標准只對介面的電氣特性做出規定,不涉及接插件、電纜或協議。
串口與並口區別:
串口形容一下就是一條車道,而並口就是有8個車道同一時刻能傳送8位(一個位元組)數據。但是並不是說並口快,由於8位通道之間的互相干擾(串擾),傳輸時速度就受到了限制,傳輸容易出錯。串口沒有互相干擾。並口同時發送的數據量大,但要比串口慢。串口硬碟就是這樣被人們重視的。
三、並口介紹
並口一般指並行介面。並行介面,指採用並行傳輸方式來傳輸數據的介面標准。從最簡單的一個並行數據寄存器或專用介面集成電路晶元如8255、6820等,一直至較復雜的SCSI或IDE並行介面,種類有數十種。一個並行介面的介面特性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描述:1.以並行方式傳輸的數據通道的寬度,也稱介面傳輸的位數;2.用於協調並行數據傳輸的額外介面控制線或稱交互信號的特性。數據的寬度可以從1~128位或者更寬,最常用的是8位,可通過介面一次傳送8個數據位。在計算機領域最常用的並行介面是通常所說的LPT介面。
並口的主要特點:
並行介面是指數據的各位同時進行傳送,其特點是傳輸速度快,但當傳輸距離較遠、位數又多時,就導致通信線路復雜且成本提高。
並口的分類:
在IEEE1284標准中定義了多種並行介面模式,常用的有以下三種:
SPP(StandardParallelPort)標准並行介面
EPP(EnhancedParallelPort)增強並行介面
ECP(ExtendedCapabiliTIesPort)擴展功能並行介面
這幾種模式因硬體和編程方式的不同,傳輸速度可以從50KBits/秒到2MB/秒不等。一般用以從主機傳輸數據到列印機、繪圖儀或其它數字化儀器的介面,是一種叫Centronics的36腳彈簧式介面(通常主機上是25針D型介面,列印機上是36針Centronics介面)。
四、USB介面、串口、並口有何區別
串口叫做串列介面,現在的PC 機一般有兩個串列口COM 1 和COM 2 。串列口不同於並行口之處在於它的數據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地傳送出去的。 雖然這樣速度會慢一些,但傳送距離較並行口更長,因此若要進行較長距離的通信時,應使用串列口。通常 COM 1 使用的是9 針D 形連接器,也稱之為RS-232介面,而COM 2 有的使用的是 老式的DB25 針連接器,也稱之為RS-422介面,這種介面目前已經很少使用。
並口又稱為並行介面。目前,並行介面主要作為列印機埠,採用的是25 針D 形接頭。所謂「並行」,是指8 位數據同時通過並行線進行傳送,這樣數據傳送速度大大提高,但並行傳送的線路長度受到限制,因為長度增加,干擾就會增加,數據也就容易出錯。目前計算機基本上都配有並口。
USB(Universal Serial Bus),一般稱為通用串列匯流排,它是為了解決介面設備各自為政的連接方式與易於使用而設計。許多的計算機使用者在計算機前面使用可能沒有什麼問題,因為眼不見為凈,最多隻看到滑鼠與鍵盤連接線。但是一旦到了計算機的背後,看到那麼多種線可能就傻眼了,最少有電源線、顯示訊號線、印表機連接線、數據機與喇叭等,除了連接時需要花點時間去辨別外,將計算機背後的這些雜七雜八的線整理起來也是相當累人,不管怎麼整理,看起來還是很難看,有時就會想,若只有電源線就好了,全部改用無線方式那該有多好!當然那是未來最好的情況,目前最好的方式,便是將所有連接線加以簡化,讓使用者能夠輕松使用。 USB最初設計的目的,只是要連接各種不同的介面設備,並且針對中、低速的介面設備,所以 USB 的傳輸速度並不高。USB有二種傳輸速率,第一種是全速模式,最高的傳輸率可達到12Mbps,第二種則是低速模式,傳輸速率有 1.5Mbps。低速模式只有少數的周邊會使用,而它唯一的好處是電磁干擾(EMI) 較低。所以 USB全速的傳輸速度比起現有的串列埠 (標準是115200bps)可算是相當的高,不過當周邊連接很多時,整體的效能可能會下降。另外,USB在使用上還有一點很方便,就是支持熱插拔,若操作系統已經安裝過裝置的驅動程序,就可以在系統運行時,直接安裝或移除,不像許多設備必須將系統電源關閉,或是操作系統重開才能使用,讓使用方便性增加不少。
另一方面就是傳輸方式不同,最簡單的區別就是串口最寬最大,並口其次,USB介面最小,所以以前的串口並口目前只有部分老的列印機會用到,大部分都改為USB了,USB傳輸最快也最小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