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的漏極開路輸出

單片機的漏極開路輸出

發布時間:2022-05-14 03:31:11

❶ stm單片機開漏輸出用在什麼地方

開漏輸出用處很大的:

  1. 如果單片機供電是5V的,輸出到3.3V或1.8V器件時,可以直接驅動,上拉電阻就接到3.3V或1.8V。

  2. 驅動IO引腳可以做為輸出也可以做為輸入,舉例:當輸出1時,通過上拉電阻,輸出高電平,如果外接器件(如按鍵按下),則實際輸出是低電平。此時可以讀入引腳狀態為0.而推挽輸出不可以這么用。

❷ 大家,單片機的IO口漏極開路是什麼意思

CMOS 晶元的漏極開路輸出(OD),與 TTL 晶元的集電極開路輸出(OC)類似。就是把推挽輸出結構的上管刪除。

開路輸出結構在使用上比較靈活,可以多輸出端直接並聯,構成線與邏輯,也方便直接驅動繼電器等負載。

❸ 什麼是開漏極單片機,最好有個比喻!

開漏極就是漏極開路啦,漏極開路是驅動電路的輸出三極體的集電極開路,可以通過外接的上拉電阻提高驅動能力。51單片機的P0口就是漏極開路的。
這種輸出用的是一個場效應三極體或金屬氧化物管(MOS),這個管子的柵極和輸出連接,源極接公共端,漏極懸空(開路)什麼也沒有接,因此使用時需要接一個適當阻值的電阻到電源,才能使這個管子正常工作,這個電阻就叫上拉電阻。
漏極開路輸出,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外接上拉電阻,以使電路輸出呈現三態之高阻態,例如,在有些晶元的引腳就定義為漏極開路輸出;還有一些帶漏極開路輸出的反向器等都需要外接上拉電阻才能正常工作。
對於漏極開路(OD)輸出,跟集電極開路輸出是十分類似的。將上面的三極體換成場效應管即可。這樣集電極就變成了漏極,OC就變成了OD,原理分析是一樣的。

❹ 漏極開路輸出為什麼要接上拉電阻

我們先來說說集電極開路輸出的結構。集電極開路輸出的結構如圖1所示,右邊的那個三極體集電極什麼都不接,所以叫做集電極開路(左邊的三極體為反相之用,使輸入為「0」時,輸出為「1」)。對於圖1,當左端的輸入為「0」時,前面的三極體截止(即集電極C跟發射極E之間相當於斷開),所以5V電源通過1K電阻加到右邊的三極體上,右邊的三極體導通(即相當於一個開關閉合);當左端的輸入為「1」時,前面的三極體導通,而後面的三極體截止(相當於開關斷開)。

我們將圖1簡化成圖2的樣子。圖2中的開關受軟體控制,「1」時斷開,「0」時閉合。很明顯可以看出,當開關閉合時,輸出直接接地,所以輸出電平為0。而當開關斷開時,則輸出端懸空了,即高阻態。這時電平狀態未知,如果後面一個電阻負載(即使很輕的負載)到地,那麼輸出端的電平就被這個負載拉到低電平了,所以這個電路是不能輸出高電平的。

再看圖三。圖三中那個1K的電阻即是上拉電阻。如果開關閉合,則有電流從1K電阻及開關上流過,但由於開關閉和時電阻為0(方便我們的討論,實際情況中開關電阻不為0,另外對於三極體還存在飽和壓降),所以在開關上的電壓為0,即輸出電平為0。如果開關斷開,則由於開關電阻為無窮大(同上,不考慮實際中的漏電流),所以流過的電流為0,因此在1K電阻上的壓降也為0,所以輸出端的電壓就是5V了,這樣就能輸出高電平了。但是這個輸出的內阻是比較大的(即1KΩ),如果接一個電阻為R的負載,通過分壓計算,就可以算得最後的輸出電壓為5*R/(R+1000)伏,即5/(1+1000/R)伏。所以,如果要達到一定的電壓的話,R就不能太小。如果R真的太小,而導致輸出電壓不夠的話,那我們只有通過減小那個1K的上拉電阻來增加驅動能力。但是,上拉電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為當開關閉合時,將產生電流,由於開關能流過的電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電阻的取值,另外還需要考慮到,當輸出低電平時,負載可能還會給提供一部分電流從開關流過,因此要綜合這些電流考慮來選擇合適的上拉電阻。

如果我們將一個讀數據用的輸入端接在輸出端,這樣就是一個IO口了(51的IO口就是這樣的結構,其中P0口內部不帶上拉,而其它三個口帶內部上拉),當我們要使用輸入功能時,只要將輸出口設置為1即可,這樣就相當於那個開關斷開,而對於P0口來說,就是高阻態了。

對於漏極開路(OD)輸出,跟集電極開路輸出是十分類似的。將上面的三極體換成場效應管即可。這樣集電極就變成了漏極,OC就變成了OD,原理分析是一樣的。

另一種輸出結構是推挽輸出。推挽輸出的結構就是把上面的上拉電阻也換成一個開關,當要輸出高電平時,上面的開關通,下面的開關斷;而要輸出低電平時,則剛好相反。比起OC或者OD來說,這樣的推挽結構高、低電平驅動能力都很強。如果兩個輸出不同電平的輸出口接在一起的話,就會產生很大的電流,有可能將輸出口燒壞。而上面說的OC或OD輸出則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因為上拉電阻提供的電流比較小。如果是推挽輸出的要設置為高阻態時,則兩個開關必須同時斷開(或者在輸出口上使用一個傳輸門),這樣可作為輸入狀態,AVR單片機的一些IO口就是這種結構。

❺ 單片機的四種輸出模式:高阻抗輸出,P-溝道漏極開路輸出,N-溝道漏極開路輸出,CMOS 輸出,有什麼區別

開漏輸出就是不輸出電壓,低電平時接地,高電平時不接地。如果外接上拉電阻,則在輸出高電平時電壓會拉到上拉電阻的電源電壓。這種方式適合在連接的外設電壓比單片機電壓低的時候。
開漏輸出跟集電極開路十分相似,工作原理也是一樣的。不同的是,開漏輸出使用的場效應管,使用時要加上拉電阻而已。
參考:集電極開路輸出(OC)、漏極開路輸出(OD)、推挽輸出

❻ 嵌入式 單片機 引腳的 開漏輸出 是個什麼概念什麼特點開漏何解一定採納

開漏輸出是輸出的一種方式。

相當於引腳的輸出是對地加了一個電子開關。

輸出高電平是開關斷開,此時引腳不能提供電流輸出,需要高電平要在外面加上拉電阻。

輸出低電平是開關閉合,此時引腳能提供灌電流,使引腳的電平變低。

如果開關是mos管,就稱為漏極開路輸出、開漏輸出、OD輸出

如果開關是三極體,就稱為集電極開路輸出、OC輸出。

下圖是STM32上的單線制匯流排的引腳示意圖,其中的輸出就是開漏輸出。

❼ 89C51 單片機輸出電流是多少

51單片機的IO口每個引腳的電流驅動能力比較弱:

①拉電流:即單片機引腳置高電平時對外輸出的電流,不超過1毫安。

②灌電流:即單片機引腳置低電平時對外吸收的電流,不超過10毫安。

這些都是教科書上那個單片機的驅動電流,現在增強型51推挽輸出能達到20ma,具體還是看數據手冊。

❽ 如何正確的理解漏極開路輸出跟推挽輸出

准雙向io:高電平驅動功能很弱,輸出低電平時,電流的吸收能力較強.
開漏輸出:其實就是只提供低電平.當輸出1時,引腳呈現高阻態,一般需要加上拉電阻才能得到高電平.
推挽輸出:當引腳輸出1時,相當於引腳直接與電源相連,所以能提供很強的驅動能力.
僅為輸入:當輸出0時,引腳完全高阻態,更有效降低電流消耗.

❾ 單片機p0口工作原理

P0埠由鎖存器、輸入緩沖器、切換開關、一個與非門、一個與門及場效應管驅動電路構成。再看圖的右邊,標號為P0.X引腳的圖標,也就是說P0.X引腳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個與上圖相同的電路組成。

下面,我們先就組成P0口的每個單元部份跟大家介紹一下:

先看輸入緩沖器:在P0口中,有兩個三態的緩沖器,在學數字電路時,我們已知道,三態門有三個狀態,即在其的輸出端可以是高電平、低電平,同時還有一種就是高阻狀態(或稱為禁止狀態),大家看上圖,上面一個是讀鎖存器的緩沖器,也就是說,要讀取D鎖存器輸出端Q的數據,那就得使讀鎖存器的這個緩沖器的三態控制端(上圖中標號為'讀鎖存器』端)有效。下面一個是讀引腳的緩沖器,要讀取P0.X引腳上的數據,也要使標號為'讀引腳』的這個三態緩沖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腳上的數據才會傳輸到我們單片機的內部數據匯流排上。

D鎖存器:構成一個鎖存器,通常要用一個時序電路,時序的單元電路在學數字電路時我們已知道,一個觸發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進制數(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單片機的32根I/O口線中都是用一個D觸發器來構成鎖存器的。大家看上圖中的D鎖存器,D端是數據輸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時序控制信號輸入端),Q是輸出端,Q非是反向輸出端。

對於D觸發器來講,當D輸入端有一個輸入信號,如果這時控制端CP沒有信號(也就是時序脈沖沒有到來),這時輸入端D的數據是無法傳輸到輸出端Q及反向輸出端Q非的。如果時序控制端CP的時序脈沖一旦到了,這時D端輸入的數據就會傳輸到Q及Q非端。數據傳送過來後,當CP時序控制端的時序信號消失了,這時,輸出端還會保持著上次輸入端D的數據(即把上次的數據鎖存起來了)。如果下一個時序控制脈沖信號來了,這時D端的數據才再次傳送到Q端,從而改變Q端的狀態。

多路開關:在51單片機中,當內部的存儲器夠用(也就是不需要外擴展存儲器時,這里講的存儲器包括數據存儲器及程序存儲器)時,P0口可以作為通用的輸入輸出埠(即I/O)使用,對於8031(內部沒有ROM)的單片機或者編寫的程序超過了單片機內部的存儲器容量,需要外擴存儲器時,P0口就作為'地址/數據』匯流排使用。那麼這個多路選擇開關就是用於選擇是做為普通I/O口使用還是作為'數據/地址』匯流排使用的選擇開關了。大家看上圖,當多路開關與下面接通時,P0口是作為普通的I/O口使用的,當多路開關是與上面接通時,P0口是作為'地址/數據』匯流排使用的。

輸出驅動部份:從上圖中我們已看出,P0口的輸出是由兩個MOS管組成的推拉式結構,也就是說,這兩個MOS管一次只能導通一個,當V1導通時,V2就截止,當V2導通時,V1截止。

與門、與非門:這兩個單元電路的邏輯原理我們在第四課數字及常用邏輯電路時已做過介紹,不明白的同學請回到第四節去看看。

前面我們已將P0口的各單元部件進行了一個詳細的講解,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P0口做為I/O口及地址/數據匯流排使用時的具體工作過程。

1、作為I/O埠使用時的工作原理

P0口作為I/O埠使用時,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為0(低電平),看上圖中的線線部份,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同時與與門的一個輸入端是相接的,我們知道與門的邏輯特點是「全1出1,有0出0」那麼控制信號是0的話,這時與門輸出的也是一個0(低電平),與讓的輸出是0,V1管就截止,在多路控制開關的控制信號是0(低電平)時,多路開關是與鎖存器的Q非端相接的(即P0口作為I/O口線使用)。

P0口用作I/O口線,其由數據匯流排向引腳輸出(即輸出狀態Output)的工作過程:當寫鎖存器信號CP 有效,數據匯流排的信號→鎖存器的輸入端D→鎖存器的反向輸出Q非端→多路開關→V2管的柵極→V2的漏極到輸出端P0.X。前面我們已講了,當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為低電平0時,與門輸出為低電平,V1管是截止的,所以作為輸出口時,P0是漏極開路輸出,類似於OC門,當驅動上接電流負載時,需要外接上拉電阻。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的漏極開路輸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讓pdf不能列印 瀏覽:549
單片機和溫度感測器 瀏覽:480
windows伺服器怎麼分卷 瀏覽:133
雷雲2卡從雲伺服器同步設置 瀏覽:955
單片機技術一學就會 瀏覽:503
手機攝像文件夾名 瀏覽:134
口才訓練手冊編譯口才精品書系 瀏覽:999
linuxfunc 瀏覽:270
高德地圖解壓後的文件 瀏覽:639
php加水印類 瀏覽:228
編譯原理定義表格和編寫查找函數 瀏覽:350
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高精度快速演算法 瀏覽:209
c預編譯干什麼 瀏覽:25
hp網路共享文件夾 瀏覽:367
程序員如何不被廢 瀏覽:807
二進制流轉pdf 瀏覽:918
php判斷爬蟲 瀏覽:572
960除24除4簡便演算法 瀏覽:788
關於解壓英語翻譯 瀏覽:569
python控制鍵盤右鍵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