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1單片機系統匯流排按功能分為哪三組
數據匯流排:P0
地址匯流排:P2P0
控制匯流排:P3一部分及PSEN,ALE,等
② 單片機系統三匯流排的作用是什麼,它們各由單片機的哪些i/o口提供
數據匯流排:P0口
地址匯流排:P0、P2口(通過74LS373之類的鎖存器鎖存低8位地址,然後在通過P0口讀取數據)
控制匯流排:P3.0口的P3.6(WR),P3.7(RD)
③ 8031單片機系統並行擴展時,通過三匯流排,即地址匯流排和什麼和什麼擴展
8031單片機系統並行擴展時,通過三匯流排,即地址匯流排和數據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擴展
④ MCS-51單片機應用系統中,地址匯流排是如何構成的
MCS-51單片機應用系統中,地址匯流排是由P0分時輸出低8位地址和P2輸出高8位地址構成的
⑤ 請問89cs51單片機的控制匯流排有幾根每一根控制線的作用是什麼
51單片機有 ALE、 /PSEN、 /WR、 /RD四根控制匯流排。16根地址匯流排,8根並行數據匯流排。 ALE是地址鎖存使能,/PSEN外部程序存儲器(ROM)訪問使能,/WR外部數據存儲器(RAM)「寫」使能,/RD外部數據存儲器(RAM)「讀」使能。 也有把EA也列入控制匯流排的,但由於EA是硬體接線所決定的,不是程序運行中可以改變的,所以我認為EA不是控制匯流排,RESET(復位)引腳也和EA一樣。
⑥ 在MCS-51單片機系統中,擴展的程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都使用16位和8位數據線,為什麼不發生沖突
擴展片外存儲器,使用的是三匯流排結構,即AB、DB和CB。
樓主僅僅說出了16位地址線和8位數據線,這只是AB和DB。
另外的控制匯流排(CB)如下:
擴展程序存儲器,使用PSEN引線,來控制對其讀出;
擴展數據存儲器,使用RD和WR引線,來控制對其讀寫。
因為控制匯流排不同,所以不發生沖突。
⑦ 51單片機進行系統擴展時三匯流排是怎樣構成的
這個是典型的「哈佛結構」。
如果LZ想在51外部擴展RAM或著ROM的話,可以參考MCU的書中的那一部分,講的都比較明白,主要是理解擴展中的各種時序和部分擴展晶元的使用。
⑧ 單片機問題,請大俠解答。
1、單片機內部各系統之間的連線非常復雜,如果用平常電路的連接方法連接,這個連線多的將無法製造,所以人們發明了匯流排結構,把千千萬萬的信號通過匯流排連接起來,通過介面電路和控制電路按時間順序進行傳遞。這就是匯流排結構。即數據匯流排、地址匯流排、控制匯流排。
2、在8位單片機中,單元地址是8位,而位地址就是8位其中一位的地址,每一個單元的地址和最低位地址是相同的,如PSW的地址是D0H,最低位的地址也是DOH,第二位地址是D1H,第三位地址是D2H......。
3,存儲單元之間的數據傳送用MOV、MOVC、MOX指令。
4、四則運算影響PSW的進位標志位CY、AC,部分邏輯運算影響PSW的奇偶標志位P。
5、RAM是數據存儲器,用戶用直接或間接指令進行傳送,ROM是程序存儲器,寫好的程序通過編程器或在線編程通過串列口寫進去的。
⑨ 從單片機系統擴展的角度出發,單片機的引腳構成哪三匯流排結構
數據匯流排和地址匯流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