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我感覺安卓手機做不出像蘋果轉功動畫那樣絲滑舒服
蘋果手機流暢有很多原因,強大的cpu單核運算能力,優秀的系統設計思路,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蘋果公司對蘋果應用開發者的強大「統治力」,讓他系統優秀的思路能夠執行下去。
前年微信發表聲明:
受蘋果公司新規定影響,2017 年 4 月 19 日 17:00 起,iOS 版微信公眾平台贊賞功能將被關閉, 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贊賞功能不受影響。
試問哪個安卓系統能做到這種事,讓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龍頭之一刪除自己核心應用產品的一個功能。
為什麼這樣呢?安卓的盛行源於它的開放和免費,任何有實力的人都能利用安卓做自己的產品,這引發了安卓的百花齊放,極大的豐富了安卓的內容,但也導致了安卓沒有一個版本對開發者具有統治地位,安卓制定的優秀原則沒有約束力。在國內軟體開發者為了保證自己的流暢各種後台運行,這在iphone系統中是根本不可能的。
B. 安卓手機屏幕很粘手,劃屏很不順暢
無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的屏幕失靈,大家先不要主觀的斷定是手機出現了問題,可以嘗試下以下方法:
1、關閉手機,手機靜置幾分鍾後開機重試,可以拆卸電池的手機最好將電池一並取出。
2、找一根USB數據線,然後將手機與電腦相連接,再試下效果。
3、洗個手,或者把手弄濕後,再對屏幕進行操作。
4、濕手狀態下用一根手指接觸手機USB介面內的金屬部分,然後另一根手指按到地上兩秒左右,重新試下效果。
5、如果屏幕出現漂移的情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家可以考慮用平時吹頭發的熱吹風吹屏幕,開到中檔即可,在手機關機的狀態下均勻的吹屏幕,感覺屏幕熱了就行,重新開機即可。
6、用透明膠在失靈處不停地粘貼撕開粘貼再撕開,直到屏幕恢復觸控為止。
7、如果以上幾種方法試用過都無效,那麼可以試一試比較激進的電擊法,方法很簡單,首先用沾有水的紙巾覆蓋著屏幕失靈處,然後用打火機里的靜電器電擊屏幕,起到改變電場的作用,注意,此方法為下下策,不到萬不得已,盡量不要嘗試。
C. 為什麼手機雲台穩定器針對安卓機變焦功能不順滑
目前我使用的smooth4變焦卡頓問題嚴重!基本是無法使用!問了廠家:安卓的手機就會有變焦卡頓和延遲,目前是解決不了的,要等後期APP優化更新。很郁悶!購買時及其廣告宣傳資料上沒有提及這個問題。......同問:是所有的手機穩定器在安卓系統中都會有變焦卡頓和延遲的問題嗎?哪位高手說句實在的話?
D. 安卓系統為什麼用久了流暢度就會大幅度下滑
採用了謙容性很強的虛擬機,虛擬機會產生垃圾。清除虛擬機垃圾。
E. 如何讓android手機更順滑
讓Android手機更順滑可以參考如下方法:
1.系統刷機
系統這一塊絕對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款好的系統能讓Android脫胎換骨。而從Android 4.1開始,Android的流暢性可以說有了質的飛躍。Android 4.1的觸控感覺非常好,這主要歸功於Android 4.1的幀速度提高到了60fps,而且在觸摸延遲上有更加優秀的表現。因此只要情況允許,建議所有Android手機都刷到4.1以上,這種體驗絕對是以往使用4.0甚至2.3系統都不可想像的。當然,對於大部分Android手機來說,4.1還是遙不可及,只有通過第三方ROM才能達到品嘗「茶葉蛋」的目的,這里就要特別注意第三方ROM的穩定性問題
如果不能刷Android 4.1,那還可以選擇一些第三方ROM例如原生系統AOKP或者CM系列。由於系統非常精簡,這些第三方ROM也會帶來流暢度的提升,當然要放棄的是官方ROM的各種自帶軟體和UI,這就要看用戶的取捨了。(刷機有風險,刷前需謹慎)
2.設置優化開啟性能模式
這個問題在此前的文章「如何讓你的手機更省電?」中已經有提及過,很多手機默認是標准模式甚至是省電模式,這對性能是有不少影響的,因此建議不是有特別需求還是調至性能模式(位置:系統設置,因不同手機而異)。
3.關閉動畫特效
這是一個Android 4.0才開始有的設置選項,Android 4.0有兩項(窗口動畫縮放以及過渡動畫縮放),Android 4.1增加了動畫程序時長調整。有人說Android的動畫比較卡,沒有iPhone順滑,有這選項可好,你說動畫不順嘛,我關掉還不行嗎?關閉了這些以後會感覺反應迅速了很多,但是犧牲了一定的視覺感受(位置:設置→開發人員選項)
4.不保留活動
這個選項即把Android相對iPhone的其中一個很大的優勢舍棄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多任務」,Android現在的高端機動不動就四核、2G RAM,如果只跑一個軟體,可想而知流暢度會非常高,但是這里並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提升流暢度,沒有多任務的Android更像一隻三腳貓,如果只是體驗一下那種感覺也無妨(位置:設置→開發人員選項)。
5.第三方軟體更換啟動器
實際上很多Android卡頓的罪魁禍首就是系統的啟動器,現在一些品牌的手機啟動器做得越來越炫麗,也越來越復雜,當然代價就是佔用RAM和ROM更多,如果不是對這方面特別有要求,完全可以替換一些第三方的啟動器,例如Apex、NOVA等,它們帶來的流暢度提升也是非常明顯的。
6.卸載系統自帶程序
現在越來越多官方系統自帶很多惱人的程序,而且不能卸載,這些軟體往往都會開機自啟動,對系統流暢度影響比較大,但是要刪除這些自帶軟體需要獲取root許可權。通用一些第三方ROM也會有自帶垃圾軟體問題,而大部分第三方ROM都自帶root,所以這個相對好解決。這里刪除程序也要特別注意,不要錯刪一些系統軟體,否則後果很嚴重(這里使用的是「力卓工具箱」)。
建議:卸載一些不常用的桌面插件、系統強制安裝的第三方軟體等
7.管理開機自啟動項
這方面在之前的省電專題中也有提到過,減少開機自啟動的軟體,除了能節省電量之外,當然還能提升手機的反應速度,當然這里也不能一下把所有軟體都關閉,關閉一些不需要自啟動的第三方軟體就可以達到目的了,如果不小心把系統本身的程序禁用了就會比較麻煩。
F. 為什麼安卓7.0依然不如ios順滑跟手
這個是個人習慣的問題,有些人就特別喜歡安卓系統,他就會覺得好,如果你習慣了ios系統那麼肯定會習慣這個東西的!
G. 為什麼手機雲台穩定器針對安卓機變焦功能不順滑
摘要 我已經看到了您的問題,我實時在線,麻煩您再將題目詳細的描述下,我可以非常仔細認真的回答您的問題記得回答完結束服務給予我個贊!(您可以直接點擊我的頭像然後關注我或者私信我)後期有問題您可以隨時找我
H. 為什麼感覺安卓的系統流暢程度還是比不上ios
雖然很多Android手機的配置都比iPhone要高,比如大多數Andorid手機的內存都有1GB,而iPhone 4S只有512MB內存,但用過iPhone的人都知道Android手機在使用的時候總感覺沒有那麼順滑,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一位軟體工程師和前Google實習生Andrew Munn解釋說是因為Android系統UI的框架設計的問題。 在iOS中UI渲染過程具有絕對的優先等級,當用戶接觸到iPhone的觸摸屏後,iOS中所有的進程都將停止,系統會將所有資源用於渲染UI過程。而在Android系統中UI渲染過程的優先順序別卻沒有那麼高,也就是說當你觸摸Android手機屏幕的時候,系統後台的程序並沒有停止,仍然在繼續運行之中,比如下載和查收簡訊,這樣系統UI獲得的資源就不夠,這就是Android系統不流暢的原因。 由於這個原因,新發布的GalaxyNexus,甚至配備四核處理器的話說EeePad Transformer Prime平板電腦都無法保證順滑的操作體驗,這些設備只能與3年前的iPhone順滑程度相比,那麼Android團隊為什麼不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呢? 實際上,Android的開發工作在第一代iPhone發布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原始Android原型體被設計成為使用鍵盤手機的設備,也就是黑莓手機的競爭對手。UI渲染優先順序別在有鍵盤的手機上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在iPhone發布之後,Android小組為了快速推出能與iPhone競爭的產品,迅速將Android改成觸摸屏手機系統,但那時重寫UI框架已經不可能了。因為如果這樣Android應用市場中的所有程序將變得不可用,這種關系將一直處於惡性循環之中。難怪喬布斯在傳記中表示Android是偷來的產品,哪怕蘋果傾家盪產也要將其消滅。
I. 為什麼Android沒有iOS那麼順滑
雖然很多Android手機的配置都比iPhone要高,比如大多數Andorid手機的內存都有1GB,而iPhone 4S只有512MB內存,但用過iPhone的人都知道Android手機在使用的時候總感覺沒有那麼順滑,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一位軟體工程師和前Google實習生Andrew Munn解釋說是因為Android系統UI效率低下的框架設計的問題。
不過,這個實習生Andrew Munn是一個軟體工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他在Android團隊並沒有在框架團隊工作,也沒有看過Android渲染的源代碼,因此他所說的未必是100%准確。並且他也曾經在Windows Phone團隊工作過,因此可能會不自覺的對Android產生偏見。以下就是他對Android為什麼沒有iOS流暢體驗的看法。
Android沒有iOS流暢的原因並非Java GC導致暫停,也不是因為Android運行的是Java編譯的bytecode而iOS運行的native code,根本的原因是,iOS的UI渲染採用實時優先順序,而Android的UI渲染遵循傳統電腦模式的主線程普通優先順序。
這聽起來似乎很抽象和難以理解,但大家可以嘗試一下,使用你的iPad或者iPhone,打開Safari,然後載入一個復雜的網頁,例如新浪網首頁,當網頁載入到一半的時候,把你的手指放在屏幕上,並且四處移動,你會發現所有的渲染立刻停止,在你拿開手指前,網頁永遠也不會繼續載入。
而在Android設備上重復這個操作,你會發現,瀏覽器會繼續嘗試載入頁面並渲染HTML,試圖多任務同時進行,因此對於Android來說,一個高效的雙核處理器是很重要的,這也就是Galaxy S II能夠非常平滑的原因
在iOS中UI渲染過程具有絕對的優先等級,當用戶接觸到iPhone的觸摸屏後,iOS中所有的進程都將停止,UI線程攔截了所有的事件,系統會將所有資源用於渲染UI過程,以保證用戶界面的實時渲染優先順序。而在Android系統中UI渲染過程的優先順序別卻沒有那麼高,也就是說當你觸摸Android手機屏幕的時候,系統後台的程序並沒有停止,仍然在繼續運行之中,比如下載和查收簡訊,這樣系統UI獲得的資源就不夠,這就是Android系統不流暢的原因。
由於這個原因,新發布的Galaxy Nexus,甚至配備四核處理器的話說EeePad Transformer Prime平板電腦都無法保證順滑的操作體驗,這些設備只能與3年前的iPhone順滑程度相比,那麼Android團隊為什麼不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呢?
除了UI渲染之外,Android缺乏有效的的硬體加速也是一個原因,在不同的Android手機上的硬體加速存在巨大差異,而蘋果是唯一一個既做硬體又做軟體的手持設備公司,只有蘋果可以在硬體中插入對軟體的優化,使得基於蘋果晶元的設備不僅省電,而且流暢。
實際上,Android的開發工作在第一代iPhone發布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原始Android原型體被設計成為使用鍵盤手機的設備,也就是黑莓手機的競爭對手。UI渲染優先順序別在有鍵盤的手機上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在iPhone發布之後,Android小組為了快速推出能與iPhone競爭的產品,迅速將Android改成觸摸屏手機系統,但那時重寫UI框架已經不可能了。因為如果這樣Android應用市場中的所有程序將變得不可用,這種關系將一直處於惡性循環之中。
(這個實習生的偽科學真是編的好,在此反駁)
按照那個實習生的說法,android的ui不流暢是因為響應UI處理的優先順序不夠,而google不改進的原因是因為怕影響到已經發布的應用程序?
這人根本不懂ios和android的進程式控制制機制,且不說ios中ui有最高優先順序(笑啊,ios什麼時候UI有最高級了,明明是系統中斷才是最高),竟然說出了android觸摸UI時後台進程保持運行這樣的荒謬的事情,我都懷疑他是不是在google呆過。 即便他說的UI優先順序有理,也不可能出現改變優先順序就會使得程序進入惡性循環這種情況。了解android系統架構應該知道負責圖形處理(關於優先順序部分)的是位於android系統的倒數第二層,也就是內核的上一級,而且android的設計是層與層之前低耦合的,每層對於下一層的依賴僅通過介面來調用,而層內的變化根本不會影響到層外行為。
說簡單一點,就如同你去銀行櫃台辦事,你辦外匯就去外匯窗口,債券就去債券窗口,而銀行內部怎麼處理你的請求是他們的事,你只需要提交你的數據並接收結果即可,銀行內部員工變動也不會影響你的事務辦理。如果真如這個實習生所說,是UI框架處理優先順序的問題,google大可以輕輕鬆鬆直接提高優先順序,絕不會影響到現有任何程序,因為目前沒有任何程序能繞過android的程序框架直接調用到UI下層的方法,因此下層的改進也不會對上層造成兼容性的不適。而且也不增加什麼生產成本。
但為什麼還是感覺android比ios卡?我覺得這是人雲亦雲後的「被變卡」感覺(很多人在概念空白時先入為主的被教唆到android比ios卡,不如ios,而且聽多了這樣的話後自然自己的感覺就不準了),以至於出現了N種關於android為什麼不如ios的「科學、內幕」解釋。我覺得除了辯證還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分析這個問題。
在早期,android的優化的確不如ios,這源自於產品的設計理念和年代(android本身是07年才被收購的一個公司,之前這個系統根本沒有得到實際的驗證,而ios始終是在apple下從mac時代起就被打造的)。而硬體也遠沒有iphone強,加上開放免費,什麼魚龍混雜的製造商都加入進來,元器件供應商也是水很深,造成產品水平參差不齊。很多人對android和ios的差距的認識也是從那時才建立的,而看iphone,一年才出一款機器,無論軟體還是硬體,從選擇供應商到製作,有足夠的周期,都是精挑細琢。也就是說,android陣營從低端到高端都有,且低端又多又亂所謂的高端少而不精,而iphone就一個高端,這就如田忌賽馬,老拿人家優秀的比垃圾的,自然而然口碑也就落成了android不如ios的一個大范圍印象。其實這個時代跟ios產品比較,也的確是android的東西不如iphone做得好。
但是近年來android的機器硬體基本上已經超過了iphone但為什麼還是覺得比ios卡?除了上述的心理因素遺留之外,我個人覺得其實這無關android本身,並不是os優化這么簡單的事。而是硬體問題,其實沒有人特別在意這個問題,但是我想說這就如同顯示器的響應時間,響應時間快,在播放時就會流暢沒有拖影。
電容屏也有響應時間,而且對工作環境電壓要求很高,普通的電容板本身響應就比較慢,大概才50~100ms,而且在電壓不穩定時反應更慢,而iphone4的電容板響應時間在10~20ms,差距近80ms說是不到十分之一秒,但是在實際體驗時這就能影響到人們的直覺。另一個因素在於觸屏的玻璃材質,硬度越高越順滑,這是根據阻尼系數和摩擦系數可以測出的。同是鏡面的情況下,硬度越高的材質在摸上去的時候更順滑。iphone用的是大猩猩,硬度達到7,裸身時本身觸感就順滑,沒有拖沓感,再加上大多數買iphone的人貼膜都會比較下本錢(我貼膜花了129),貼膜也會影響到觸感。在普觀android手機,用上大猩猩的寥寥無幾,再肯貼好膜的更是少。在手感上也比iphone要差了。
就我個人長久使用親身體會是,android的UI其實缺少過度動畫,比如在界面切換時的細節(仔細看,ios的界面切換時除了窗口會移動,標題欄和上面的控制項都會以不同的速率在移動,感覺很動感精緻,如同流水般),這樣在操作時造成了突兀感。實際上從觸摸角度來講,我覺得兔子沒有明顯的差異。而且明顯的感覺是,如果iphone有後台程序,或者運行過較多程序之後,哪怕是普通的界面切換也會有卡頓感覺,很明顯的。
最後一點重要的補充就是iOS是偽多線程開發,Android更注重編程模型,iOS更注重用戶體驗。Android將應用內(進程內)渲染(controls)和進程間渲染(surface flinger)放在了不同的模塊、空間,導致動畫時線程切換過於頻繁,需要更高的性能的晶元才能達到和iOS相同的效果;要配合渲染也變得很復雜,所以在橫豎屏切換時沒有像iOS那樣的轉屏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