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中p0口的工作原理

單片機中p0口的工作原理

發布時間:2022-05-31 03:54:23

單片機p0口工作原理

P0埠由鎖存器、輸入緩沖器、切換開關、一個與非門、一個與門及場效應管驅動電路構成。再看圖的右邊,標號為P0.X引腳的圖標,也就是說P0.X引腳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個與上圖相同的電路組成。

下面,我們先就組成P0口的每個單元部份跟大家介紹一下:

先看輸入緩沖器:在P0口中,有兩個三態的緩沖器,在學數字電路時,我們已知道,三態門有三個狀態,即在其的輸出端可以是高電平、低電平,同時還有一種就是高阻狀態(或稱為禁止狀態),大家看上圖,上面一個是讀鎖存器的緩沖器,也就是說,要讀取D鎖存器輸出端Q的數據,那就得使讀鎖存器的這個緩沖器的三態控制端(上圖中標號為'讀鎖存器』端)有效。下面一個是讀引腳的緩沖器,要讀取P0.X引腳上的數據,也要使標號為'讀引腳』的這個三態緩沖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腳上的數據才會傳輸到我們單片機的內部數據匯流排上。

D鎖存器:構成一個鎖存器,通常要用一個時序電路,時序的單元電路在學數字電路時我們已知道,一個觸發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進制數(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單片機的32根I/O口線中都是用一個D觸發器來構成鎖存器的。大家看上圖中的D鎖存器,D端是數據輸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時序控制信號輸入端),Q是輸出端,Q非是反向輸出端。

對於D觸發器來講,當D輸入端有一個輸入信號,如果這時控制端CP沒有信號(也就是時序脈沖沒有到來),這時輸入端D的數據是無法傳輸到輸出端Q及反向輸出端Q非的。如果時序控制端CP的時序脈沖一旦到了,這時D端輸入的數據就會傳輸到Q及Q非端。數據傳送過來後,當CP時序控制端的時序信號消失了,這時,輸出端還會保持著上次輸入端D的數據(即把上次的數據鎖存起來了)。如果下一個時序控制脈沖信號來了,這時D端的數據才再次傳送到Q端,從而改變Q端的狀態。

多路開關:在51單片機中,當內部的存儲器夠用(也就是不需要外擴展存儲器時,這里講的存儲器包括數據存儲器及程序存儲器)時,P0口可以作為通用的輸入輸出埠(即I/O)使用,對於8031(內部沒有ROM)的單片機或者編寫的程序超過了單片機內部的存儲器容量,需要外擴存儲器時,P0口就作為'地址/數據』匯流排使用。那麼這個多路選擇開關就是用於選擇是做為普通I/O口使用還是作為'數據/地址』匯流排使用的選擇開關了。大家看上圖,當多路開關與下面接通時,P0口是作為普通的I/O口使用的,當多路開關是與上面接通時,P0口是作為'地址/數據』匯流排使用的。

輸出驅動部份:從上圖中我們已看出,P0口的輸出是由兩個MOS管組成的推拉式結構,也就是說,這兩個MOS管一次只能導通一個,當V1導通時,V2就截止,當V2導通時,V1截止。

與門、與非門:這兩個單元電路的邏輯原理我們在第四課數字及常用邏輯電路時已做過介紹,不明白的同學請回到第四節去看看。

前面我們已將P0口的各單元部件進行了一個詳細的講解,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P0口做為I/O口及地址/數據匯流排使用時的具體工作過程。

1、作為I/O埠使用時的工作原理

P0口作為I/O埠使用時,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為0(低電平),看上圖中的線線部份,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同時與與門的一個輸入端是相接的,我們知道與門的邏輯特點是「全1出1,有0出0」那麼控制信號是0的話,這時與門輸出的也是一個0(低電平),與讓的輸出是0,V1管就截止,在多路控制開關的控制信號是0(低電平)時,多路開關是與鎖存器的Q非端相接的(即P0口作為I/O口線使用)。

P0口用作I/O口線,其由數據匯流排向引腳輸出(即輸出狀態Output)的工作過程:當寫鎖存器信號CP 有效,數據匯流排的信號→鎖存器的輸入端D→鎖存器的反向輸出Q非端→多路開關→V2管的柵極→V2的漏極到輸出端P0.X。前面我們已講了,當多路開關的控制信號為低電平0時,與門輸出為低電平,V1管是截止的,所以作為輸出口時,P0是漏極開路輸出,類似於OC門,當驅動上接電流負載時,需要外接上拉電阻。

Ⅱ 單片機p0口結構原理

當內部匯流排輸入是1時,Q非是0,T2截止,p0是1;--不全面,T1也截止,P0應該是高阻態。

當內部匯流排輸入是0時,Q非是1,T2導通,p0是0(即保持了一致),

想問下這個原因是什麼?

----

原因就是:各個電路器件的特性。

電路的分析過程,在上面說的,雖有遺漏,也算是很仔細了。

樓主,是那一句,看不懂呢?

Ⅲ 簡述89C51單片機P0口功能作用,有知道的嗎

單片機89c51中,p0到p3口都是i/o口。他們的具體作用如下:
1、p0口用作地址(地址匯流排低8位)/數據(8位數據匯流排)復用口時,是一個真正的雙向口;用作通用io口時,是一個准雙向口,開漏輸出,需要外置上拉電阻。
2、p1口作i/o口時與p2,p3一樣不要外接上拉電阻,但是作輸入使用時應注意先向其寫"1"。
3、p2口可用作地址匯流排的高8位。
4、p3都是准雙向口,內置上拉電阻。
89c51是一種帶4k位元組閃爍可編程可擦除只讀存儲器的低電壓、高性能cmos8位微處理器,俗稱單片機。單片機的可擦除只讀存儲器可以反復擦除100次。該器件採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儲器製造技術製造,與工業標準的mcs-51指令集和輸出管腳相兼容。

Ⅳ 關於51單片機的p0口工作原理的一個小疑問

傳統的51單片機P0與P1 P2 P3口的大概區別就是內部沒有上拉電阻,所以當你用作輸入時,需要外部加上一個上拉電阻.
沒有上拉電阻,所以需要先寫1在讀取.

Ⅳ 單片機89c51中p0到p3口的作用是什麼

單片機89c51中,p0到p3口都是I/O口。他們的具體作用如下:
1、P0口用作地址(地址匯流排低8位)/數據(8位數據匯流排)復用口時,是一個真正的雙向口;用作通用IO口時,是一個准雙向口,開漏輸出,需要外置上拉電阻。
2、P1口作I/O口時與P2,P3一樣不要外接上拉電阻,但是作輸入使用時應注意先向其寫"1"。
3、P2口可用作地址匯流排的高8位。
4、P3都是准雙向口,內置上拉電阻。

89C51是一種帶4K位元組閃爍可編程可擦除只讀存儲器的低電壓、高性能CMOS8位微處理器,俗稱單片機。單片機的可擦除只讀存儲器可以反復擦除100次。該器件採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儲器製造技術製造,與工業標準的MCS-51指令集和輸出管腳相兼容。

Ⅵ 關於單片機p0口電路邏輯!求助!

一個場效應管無法完成反向功能,但是當漏極接有電阻時就可組成反相器。
問題不在於是不是場效應管,而在於P0口做輸出口的時候,都必須外接上拉電阻(在T1源極和T2漏極的節點處通過一個較大的電阻接到電源上)。當D處輸入1時,T2截止,由於有上拉電阻,所以輸出為1;當D輸入0時,T2柵極輸入為1,T2飽和導通,漏源之間電阻極小,輸出電壓為低電平0.
口處內部都集成有上拉電阻,只有P0口沒有,所以有所不同。
希望則能給你些幫助!

Ⅶ 單片機中P0口作為輸出為什麼要上拉電阻

上拉電阻就是從電源高電平引出的電阻接到輸出。P0口作為IO口輸出的時候時輸出低電平為0輸出高電平為高組態(並非5V,相當於懸空狀態)。也就是說PO口不能真正的輸出高電平,給所接的負載提供電流,因此必須接上拉電阻(一電阻連接到VCC),由電源通過這個上拉電阻給負載提供電流。

由於P0口內部沒有上拉電阻,是開漏的,不管它的驅動能力多大,相當於它是沒有電源的,需要外部的電路提供,絕大多數情況下P0口是必需加上拉電阻的。

(7)單片機中p0口的工作原理擴展閱讀:

如果電平用OC(集電極開路,TTL)或OD(漏極開路,CMOS)輸出,那麼不用上拉電阻是不能工作的, 這個很容易理解,管子沒有電源就不能輸出高電平了。

如果輸出電流比較大,輸出的電平就會降低(這是電路中已經有了一個上拉電阻的情況下,但是電阻太大,壓降太高),就可以用上拉電阻提供電流分量, 把電平「拉高」。其實這些都是按需要,工作在線性范圍的上拉電阻不能太小,當然也會用這個方式來實現門電路電平的匹配。

Ⅷ 單片機的p0,p1,p2,p3埠有什麼作用

1、P0口:真正的雙向口,輸出鎖存,輸入緩沖,輸入前要先置1(KEIL包含的頭文件已經有動作了,如果用匯編,要人工置1),輸出為漏極開路,輸出一般都要上拉電阻。輸入為高阻態,能驅動8個TTL負載。當有片外存儲器時,作數據線使用。 

2、P1口:最簡單的口,輸入也要先置1,無高阻態,只能是輸出或者輸入。能驅動4個TTL負載。 

3、P2口:I/O(輸入/輸出)與P1口一樣,當有片外存儲器時,作地址線使用,定址64K片外數據存儲器。能驅動4個TTL負載。 

4、P3口:I/O(輸入/輸出)與P1口一樣,但無論輸入輸出都要先置1。具有很多復用功能。


(8)單片機中p0口的工作原理擴展閱讀

1、如果P1口用作輸入埠,即Q=0,/Q=1;則場效應管導通,引腳被直接連到電源的地GND上,即使引腳輸入的是高電平,被直接拉低為「0「。

所以,與P0埠一樣,在將數據輸入P1埠之前,先要通過內部匯流排向鎖存器寫」1「,這樣/Q=0,場效應管截止,P1埠輸入的「1」才可以送到三態緩沖器的輸入端,此時再給三態門的讀引腳送一個讀控制信號,引腳上的「1」就可以通過三態緩沖器送到內部匯流排。

2、具有這種操作特點的輸入/輸出埠,一般稱之為准雙向I/O口,51單片機的P1,P2,P3口都是准雙向口。而P0埠由於輸出具有三態功能(輸出埠的三態是指:高電平,低電平,高阻態這三態),所以在作為輸入埠時,無需先寫「1」然後再進行讀操作。

Ⅸ 看圖解說51單片機P0口是怎麼輸出地址和數據的請先看我的分析

打個比方,你在P口輸出12345678地址,74hc373打開,此時外部存儲器地址數據都是12345678,就是說,地址12345678中存著12345678的數據,然後74hc373鎖存,地址為保留12345678,然後改P輸出口,這時候寫的是數據,寫00000000,此時就是地址12345678中存著00000000的數據,完成一次存儲,然後進行下一次存儲,打開鎖存器74hc373的同時把P口改為下一次需要的地址。重復上次操作,就行了。

Ⅹ 51單片機p0p1p2p3口,到底有啥區別啊,他們的基本功能有啥

51單片機p0、p1、p2、p3口區別如下:

一、意思不同

P0口作輸出口用時,需加上拉電阻。P0口有復用功能。當對外部存儲器進行讀寫操作時,P0口先是

提供外部存儲器的低8位地址,供外部存儲器地址鎖存器鎖存,然後充當數據線,用於寫出或讀入數

據。P1口、P2口只是普通IO口。

二、功能不同

P0口第一個功能是數據介面,第二個功能是地址低八位,P2口第二個功能是地址高八位。另外除了

P0口沒有內部上拉電阻外,其他三個都有內部上拉電阻。

三、用法

信號輸出和交互介面,編程可以確定不同的功能,例如連接液晶屏,作為控制信號輸出輸入等。

由於沒有埠復用功能,所以,P0口的V1變成了一個上拉電阻。由於內部就有上拉電阻,所以,作

為GPIO時,P1口不需要接上拉電阻,當然,您接了也沒關系啦,就相當於兩個上拉電阻並聯。

基本功能:

一、P1 就沒多少功能,就是個准雙向I/O口。

二、P0當准IO口使用,也就是既可以用作輸出口,也可以用作輸入口。

三、P3口除了是個准雙向I/O口外。第二功能很重要P3.0 (RXD)串列數據接收端,P3.1 (TXD)

串列數據發送端,P3.2 (INT0)外部中斷0輸入,P3.3 (INT1)外部中斷1輸入;

P3.4(T0)Timer0計數器輸入,P3.5(T1)Timer1計數器輸入,P3.6(WR)寫外部存儲器的脈沖

輸出,P3.7(RD)讀外部存儲器的脈沖輸出。

(10)單片機中p0口的工作原理擴展閱讀

1、P0口:真正的雙向口,輸出鎖存,輸入緩沖,輸入前要先置1(KEIL包含的頭文件已經有動作

了,如果用匯編,要人工置1),輸出為漏極開路,輸出一般都要上拉電阻。輸入為高阻態,能驅動

8個TTL負載。當有片外存儲器時,作數據線使用。 

2、P1口:最簡單的口,輸入也要先置1,無高阻態,只能是輸出或者輸入。能驅動4個TTL負載。 

3、P2口:I/O(輸入/輸出)與P1口一樣,當有片外存儲器時,作地址線使用,定址64K片外數據存

儲器。能驅動4個TTL負載。 

4、P3口:I/O(輸入/輸出)與P1口一樣,但無論輸入輸出都要先置1。具有很多復用功能。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中p0口的工作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己購買雲主伺服器推薦 瀏覽:419
個人所得稅java 瀏覽:761
多餘的伺服器滑道還有什麼用 瀏覽:189
pdf劈開合並 瀏覽:28
不能修改的pdf 瀏覽:751
同城公眾源碼 瀏覽:488
一個伺服器2個埠怎麼映射 瀏覽:297
java字元串ascii碼 瀏覽:78
台灣雲伺服器怎麼租伺服器 瀏覽:475
旅遊手機網站源碼 瀏覽:332
android關聯表 瀏覽:945
安卓導航無聲音怎麼維修 瀏覽:332
app怎麼裝視頻 瀏覽:430
安卓系統下的軟體怎麼移到桌面 瀏覽:96
windows拷貝到linux 瀏覽:772
mdr軟體解壓和別人不一樣 瀏覽:904
單片機串列通信有什麼好處 瀏覽:340
游戲開發程序員書籍 瀏覽:860
pdf中圖片修改 瀏覽:288
匯編編譯後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