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kruskal算法是什么呢
kruskal算法是求加权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的算法。
kruskal算法总共选择n- 1条边,(共n个点)所使用的贪心准则是:从剩下的边中选择一条不会产生环路的具有最小耗费的边加入已选择的边的集合中。注意到所选取的边若产生环路则不可能形成一棵生成树。
kruskal算法分e步,其中e是网络中边的数目。按耗费递增的顺序来考虑这e 条边,每次考虑一条边。当考虑某条边时,若将其加入到已选边的集合中会出现环路,则将其抛弃,否则,将它选入。
Kruskal算法基本思想:
每次选不属于同一连通分量(保证不生成圈)且边权值最小的顶点,将边加入MST,并将所在的2个连通分量合并,直到只剩一个连通分量。
排序使用Quicksort(O(eloge))。
检查是否在同一连通分量用Union-Find,每次Find和union运算近似常数。
Union-Find使用rank启发式合并和路径压缩。
总复杂度O(eloge)=O(elogv) (因为e<n(n-1)/2)。
⑵ kruskal算法是什么
克鲁斯卡尔算法。
克鲁斯卡尔算法是求连通网的最小生成树的另一种方法。与普里姆算法不同,它的时间复杂度为O(eloge)(e为网中的边数),所以,适合于求边稀疏的网的最小生成树。
克鲁斯卡尔算法基本思想:
克鲁斯卡尔(Kruskal)算法从另一途径求网的最小生成树。其基本思想是:假设连通网G=(V,E),令最小生成树的初始状态为只有n个顶点而无边的非连通图T=(V,{}),概述图中每个顶点自成一个连通分量。
在E中选择代价最小的边,若该边依附的顶点分别在T中不同的连通分量上,则将此边加入到T中;否则,舍去此边而选择下一条代价最小的边。依此类推,直至T中所有顶点构成一个连通分量为止。
⑶ 如何证明用 Kruskal's 算法生成的树是最小生成树
为了避免最小生成树不唯一的问题,可以不妨假设这个图所有的边长都不相等
(注意最小生成树的总长度是原图边长的连续函数,所以可以这样加强条件)
然后用反证法,假定Kruskal算法中的第k步首次出现错误,算法选了E1,但实际上必须选另一条边E2才能得到最小生成树T0
E1连接了两个连通分支,这两个连通分支在最终的T0里是连通的,所以把T0和E1放在一起之后形成的图有一个环,在这个环里一定有k步或之后新选的边(如果没有的话仅凭前k-1条边和E1不会构成环),依照E1的定义,这个环里存在比E1长的边,用E1换掉这条边之后得到的树T1比T0更短,矛盾
⑷ c加加提问,克鲁斯卡尔算法是什么
克鲁斯卡尔算法,从边的角度求网的最小生成树,时间复杂度为O(eloge)。和普里姆算法恰恰相反,更适合于求边稀疏的网的最小生成树。
对于任意一个连通网的最小生成树来说,在要求总的权值最小的情况下,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将连通网中的所有边按照权值大小进行升序排序,从小到大依次选择。
由于最小生成树本身是一棵生成树,所以需要时刻满足以下两点:
生成树中任意顶点之间有且仅有一条通路,也就是说,生成树中不能存在回路;
对于具有 n 个顶点的连通网,其生成树中只能有 n-1 条边,这 n-1 条边连通着 n 个顶点。
连接 n 个顶点在不产生回路的情况下,只需要 n-1 条边。
判断是否会产生回路的方法为:在初始状态下给每个顶点赋予不同的标记,对于遍历过程的每条边,其都有两个顶点,判断这两个顶点的标记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说明它们本身就处在一棵树中,如果继续连接就会产生回路;如果不一致,说明它们之间还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连接。
(6)
输入连通网的边数:
6 10
输入连通网的顶点:
1
2
3
4
5
6
输入各边的起始点和终点及权重:
1,2,6
1,3,1
1,4,5
2,3,5
2,5,3
3,4,5
3,5,6
3,6,4
4,6,2
5,6,6
1,3
4,6
2,5
3,6
2,3
⑸ kruskal算法
给每个子树一个不同的编号,对每一个顶点引入一个标记t,表示这个顶点所在的子树编号。当加入一条红色边,就会使该边两端点所在的两个子树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子树,从而两个子树中的顶点标记要改变成一样。综上,可将Kruskal算法细化使其更容易计算机实现。
kruskal应该是递归算法吧,在定义图中各端点时,可以多设一个标记,把图递归遍历一遍,在同一连同子图上的点,标记为一样的整型数值即可。
参考:http://ke..com/view/580403.htm
⑹ 克鲁斯卡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多少
时间复杂度为O(|E|log|E|),其中E和V分别是图的边集和点集。
基本思想是先构造一个只含 n 个顶点、而边集为空的子图,把子图中各个顶点看成各棵树上的根结点,之后,从网的边集 E 中选取一条权值最小的边,若该条边的两个顶点分属不同的树,则将其加入子图,即把两棵树合成一棵树。
反之,若该条边的两个顶点已落在同一棵树上,则不可取,而应该取下一条权值最小的边再试之。依次类推,直到森林中只有一棵树,也即子图中含有 n-1 条边为止。
(6)kruskal算法的证明扩展阅读:
克鲁斯卡尔算法证明
假设G=(V,E) 是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连通网,T=(U,TE)是G的最小生成树,U的初值等于V,即包含有G中的全部顶点,TE的初值为空集。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图G中的边按权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选取。
若选取的边使生成树T不形成回路,则把它并入TE中,保留作为T的一条边,若选取的边使生成树T形成回路,则将其舍弃,如此进行下去直到TE中包含n-1条边为止,此时的T即为最小生成树。
克鲁斯卡尔算法,至多对e条边各扫描一次,每次选择最小代价的边仅需要O(loge)的时间。因此,克鲁斯卡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eloge)。
⑺ kruskal算法的举例描述
克鲁斯卡尔算法(Kruskal's algorithm)是两个经典的最小生成树算法的较为简单理解的一个。这里面充分体现了贪心算法的精髓。大致的流程可以用一个图来表示。这里的图的选择借用了Wikipedia上的那个。非常清晰且直观。
首先第一步,我们有一张图,有若干点和边
第一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所有的边的长度排序,用排序的结果作为我们选择边的依据。这里再次体现了贪心算法的思想。资源排序,对局部最优的资源进行选择。
排序完成后,我们率先选择了边AD。这样我们的图就变成了
.
.
.
.
.
.
第二步,在剩下的边中寻找。我们找到了CE。这里边的权重也是5
.
.
.
.
.
.
依次类推我们找到了6,7,7。完成之后,图变成了这个样子。
.
.
.
.
.
.
下一步就是关键了。下面选择那条边呢? BC或者EF吗?都不是,尽管现在长度为8的边是最小的未选择的边。但是他们已经连通了(对于BC可以通过CE,EB来连接,类似的EF可以通过EB,BA,AD,DF来接连)。所以我们不需要选择他们。类似的BD也已经连通了(这里上图的连通线用红色表示了)。
最后就剩下EG和FG了。当然我们选择了EG。最后成功的图就是下图:
.
.
.
.
.
.
到这里所有的边点都已经连通了,一个最小生成树构建完成。
Kruskal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由排序算法决定,若采用快排则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
⑻ 克鲁斯卡尔时间复杂度怎么算出来的
Kruskal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由排序算法决定,若采用快排则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
kruskal算法:
求加权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的算法。kruskal算法总共选择n- 1条边,(共n个点)所使用的贪婪准则是:从剩下的边中选择一条不会产生环路的
具有最小耗费的边加入已选择的边的集合中。注意到所选取的边若产生环路则不可能形成一棵生成树。kruskal算法分e 步,其中e
是网络中边的数目。按耗费递增的顺序来考虑这e
条边,每次考虑一条边。当考虑某条边时,若将其加入到已选边的集合中会出现环路,则将其抛弃,否则,将它选入。
假设WN=(V,{E})是一个含有 n 个顶点的连通网,则按照克鲁斯卡尔算法构造最小生成树的
过程为:先构造一个只含 n 个顶点,而边集为空的子图,若将该子图中各个顶点看成是各棵树上的根结点,则它是一个含有 n
棵树的一个森林。之后,从网的边集 E
中选取一条权值最小的边,若该条边的两个顶点分属不同的树,则将其加入子图,也就是说,将这两个顶点分别所在的两棵树合成一棵树;反之,若该条边的两个顶
点已落在同一棵树上,则不可取,而应该取下一条权值最小的边再试之。依次类推,直至森林中只有一棵树,也即子图中含有 n-1条边为止。
⑼ Kruskal 证明
离散书上应该都有 就是避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