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反硝化聚磷菌(DPAO)是一种怎样的细菌它在厌氧,缺氧,好氧状态下各是如何工作的
关于这方面的,在2007年第26卷第7期的化工进展
A2/O厌氧池污泥同步反硝化聚磷菌增殖、特性诱导及单菌株研究
周康群,刘晖,崔英德,孙彦富,周遗品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广东广州510225)
摘要:研究了A2/O厌氧池中具有同步反硝化聚磷功能菌的增殖及诱导前后种群和功能变化。结果表明:经过
增殖,设备中反硝化聚磷菌的数量由4.1×103个/mL增加为2.7×106个/mL,磷酸盐的去除率也由38.5%提高到
95.1%;诱导后分离到4株假单胞菌属、2株肠杆菌科、1株气单胞菌属、1株葡萄球菌属和1株土壤杆菌属;假
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都是DPB菌,但假单胞菌属的反硝化聚磷功能最强,肠杆菌科的聚磷功能较强,
而葡萄球菌属最弱,气单胞菌属和土壤杆菌属既是聚磷菌又是反硝化菌,但不是DPB菌;作为DPB菌应同步具
有硝酸盐还原和聚磷的双重生化特性。
关键词:反硝化聚磷菌;增殖;特性诱导
② aao工艺适用条件
优点:一、聚磷菌经厌氧释磷后直接进人好氧环境,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其在厌氧条件下形成的吸磷动力,具有“饥饿效应”优势;二、允许所有参与回流的污泥全部经历完整的释磷、吸磷过程,故在除磷方面具有“群体效应”优势;三、缺氧区位于工艺的首端,允许反硝化优先获得碳源,故进一步加强了系统的脱氮能力;四、工程上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将污泥回流和混合液回流合并为一个回流系统,节能
缺点:一、在倒置彭/O工艺中,为了保证除磷效果,必须在倒置缺氧池中去掉回流污泥中的高
浓度硝态氮,这需要有大量的碳源和相当大的缺氧池容积,这两个条件都很难满足。
二、倒置缺氧池带来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反硝化与释磷对碳源有机物的竞争。原污水先进人缺氧池再进入厌氧池,污水中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将优先被反硝化菌利用,聚磷菌将得不到足够碳源,影响除磷效果。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将原污水分配给缺氧池和厌氧池,分别为脱氮和除磷提供碳源,这导致进入缺氧池和厌氧池的可利用碳源都比一般工艺要少。脱氮效果比较差。
③ 聚磷菌的种类和形态
聚磷菌(PAOs)只是环境技术中对一类微生物的统称,并不是一个生物分类的概念。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好氧条件下富集磷,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如果你要问详细的种类和分类,我还真不知道,因为学工程的时候根本不在乎它的这些属性,只要能够设计工艺运行就可以了。
④ 污水处理指标中碳氮磷比各是用什么表示的
碳以BOD5表示;氮般指总凯氏氮(TKN);磷一般为磷酸盐。
总氮和总磷都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同种废水中,总氮和总磷都需要处理到一个比较低的浓度。防治水体富营养化首要控制指标就是总磷和总氮。
正磷酸盐、缩合硫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有机团结合的磷酸盐等形式的总称。其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化肥、有机磷农药及近代洗涤剂所用的磷酸盐增洁剂等。水体中的磷是藻类生长需要的一种关键元素,过量磷是造成水体污秽异臭,使湖泊发生富营养化和海湾出现赤潮的主要原因。
(4)聚磷菌能作为碳源码扩展阅读
一、污水总磷超标的原因
1、好氧段的聚磷菌,不能大量摄取溶解性磷;
2、排泥不畅沉淀效果不理想;
3、因二沉池增大还原,电位增高,造成磷释放,就会产生总磷超标。
二、污水总氮超标的原因
1、内、外回流比生物反硝化系统外回流比较单纯生物硝化系统要小。
2、反硝化系统污泥沉速较快。缺氧区溶解氧
DO过高。
3、温度调控不当,当低于15℃时,反硝化速率将明显降低,至5℃时,反硝化将趋于停止。
4、BOD5/TKN
因为反硝化细菌是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进行反硝化脱氮的,所以进入缺氧区的污水中必须有充足的有机物,才能保证反硝化的顺利进行。
5、污泥负荷与污泥龄由于生物硝化是生物反硝化的前提,只有良好的硝化,才能获得高效而稳定的的反硝化。因而,脱氮系统也必须采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并采用高污泥龄
⑤ 如何利用活性污泥提高生物除磷处理效率
生物除磷系统的生产运行经验表明,生物除磷工艺要稳定达到较好的除磷效果是比较困难的。国内外的不少专家针对此作了不少的研究,为了解决污水排放不能达到城镇污水排放标准,经常会向除磷工艺中投加化学药品,采用生物化学相结合的除磷方法,以提高除磷的效率。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要保证生物除磷系统出水含磷量低于0.5mg/L,基本有两种可行方法:其一是与化学除磷相结合,通过化学反应和药剂的催化作用提高除磷效果;其二是通过应用初沉污泥发酵生成足够数量的VFAs,提高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可利用的碳源来提高除磷效果。
总结生物除磷实验和污水处理厂世纪运行效果,活性污泥的生物除磷工艺主要控制要点包括一下几点:①污泥龄的控制:生物除磷系统的本质是通过排除富磷剩余污泥来达到除磷效果的,因此剩余污泥的多少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除磷性能。通常认为污泥龄越长,污泥产率越低,污泥含磷量越低,去除单位重量磷需要消耗较多的BOD5。仅以除磷为目的的污水处理系统宜控制较短的污泥龄,一般为3.5~7d。②有机物浓度和有机基质类型的控制:经大量的研究发现,若要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磷含量低于1.0mg/L,达到排放标准,进水中的BOD5/TP应控制在20~30,且含由丰富的低分子有机酸(VFAs)机制,Gerber等人认为磷的厌氧释放基本上取决于进水的性质而不是厌氧状态本身。③ DO的控制:厌氧段溶解氧(DO)应严格控制在0.2mg/L以下,而好氧段DO控
制在2mg/L左右;④硝酸盐的控制:在生物除磷工艺中硝酸盐的去除是除磷的先决条件。但硝酸盐
控制在什么水平尚存在不同的看法,通常认为应控制在0.2mg/L以下,硝酸盐影响的程度和废水有机物浓度以及有机基质类型有关,Ekema等人认为,当COD/TKN的比值小于7~9时,生物除磷系统很难获得好的效果。⑤出水SS的控制:生物除磷系统污泥含磷量一般大于5%,为达到严格的磷控制标准,在污水处理厂出水口设置过滤设施是必要的。
为了达到理想的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就必须考虑诸多因素。在生物除磷工艺中,对污染物的去除起主导作用的是微生物,因此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多少,直接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而在强化生物除磷工艺中聚磷菌是活性污泥除磷的关键,因此提高生物除磷工艺除磷效率方法就是提高聚磷菌在整个生物系统中的生物量,使聚磷菌在该生物系统的比例大幅度的提升,使其成为优势菌种,已达到较好除磷效果。
为此试想通过在好氧池前设置高负荷好氧池提过活性污泥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在高负荷好氧池中,大量的有机物质的进入,使微生物在高负荷条件下处于对数增殖期,大量的繁殖形成一个生物再生区域;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粘性物质,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产生吸附,已达到对污染物的更好结合利用,最终达到去除的目的。
另外,为了使聚磷菌在系统中成为优势菌种,可通过控制好厌氧池这个“生物选择器”在聚磷菌释放磷这个环节上各种释放磷因素,已达到使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种的可能。
⑥ 参与生物除磷的细菌具有什么样的代谢特征在生物除磷中为什么需要厌氧环境与好氧环境的交替
生物除磷主要是由一类统称为聚磷菌的微生物完成的,这类微生物均属于异养型微生物。其特点是都是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
在生物除磷过程中存在着厌氧和好氧环境,这两个环境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厌氧的条件下,聚磷菌将细胞中的聚磷水解为磷酸盐,得到能量,并利用污水中易降解的COD合成储能物质存于细胞内;
在好氧的条件下,聚磷菌氧化这些胞内的储能物质,释放出能量用于摄取污水中的磷酸盐合成ATP,其中一部分又转化为聚磷作为能量存于细胞内。
整个过程不断的循环,且好氧的吸磷量大于厌氧的释磷量,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这是生物除磷的原理了,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⑦ 聚磷菌的介绍
聚磷菌也叫做摄磷菌、除磷菌,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一类特殊的细菌,在好氧状态下能超量地将污水中的磷吸入体内,使体内的含磷量超过一般细菌体内的含磷量的数倍,这类细菌被广泛地用于生物除磷。一般认为,聚磷菌分为两种,兼性厌氧的反硝化聚磷菌和好氧聚磷菌,其中反硝化聚磷菌能利用氧或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而好氧聚磷菌只能利用氧作为电子受体。
⑧ 聚磷菌有什么特点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
聚磷菌的特点
聚磷菌不是指某个菌种,它是指具有兼性特性的,在好氧或缺氧状态下能超量的将水体中的磷吸入体内,使体内的磷含量超过一般细菌体内的磷含量数倍的一大类菌种,这类细菌原来广泛的用在污水的生物除磷上。现该类细菌也广泛地用在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上。
这类细菌另一个特性就是在厌氧条件下,能够使体内所储存的磷释放出来,以便获取能量,供细菌在不利的环境中维持其生存所需。如果该类细菌再次进入营养丰富的好氧环境时,它将重复上述的体内积磷过程。
聚磷菌的这个特性对水质调控来讲意义重大,在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上有其特殊的优势,富营养化的问题,往往是蓝藻的大量繁殖,而蓝藻的大量繁殖,其根本原因被认为是磷含量超标,那么含有聚磷菌的生物制剂作用就非常明显,也是即环保又经济的蓝藻防控手段,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
在废水生物除磷过程中,活性污泥在好氧、厌氧交替条件下时,在活性污泥中可产生所谓的“聚磷菌”,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可超出其生理需要而从废水中过量摄取磷,形成多聚磷酸盐作为贮藏物质。在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厂中,都能观察到聚磷菌对磷的转化过程,即厌氧释放磷酸盐——好氧吸收磷,也就是说,厌氧释放磷是好氧吸收磷和最终除磷的前提条件。2.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
⑴有机物负荷及其性质
⑵温度
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不如对生物脱氮过程的影响那么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不是十分大时,生物除磷都能成功运行。试验表明,生物除磷的温度宜大于10℃,因为聚磷菌在低温时生长速度会减慢。
⑶溶解氧
由于磷是在厌氧条件下被释放、好氧条件下被吸收而被去除,因此,溶解氧对磷的去除速率和去除量影响很大。溶解氧的影响体现在厌氧区和好氧区两个方面。
⑷厌氧区的硝态氮
在生物除磷工艺中,硝酸盐的去除是除磷的先决条件。进入生物除磷系统厌氧区的硝态氮会降低除磷能力。
⑸泥龄
由于生物脱磷系统主要是通过排除剩余污泥去除磷的,因此,处理系统中泥龄的长短对污泥摄磷作用及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有直接的影响,从而决定系统的脱磷效果,以除磷为目的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龄一般控制在3.5~7d.
⑹pH值
生物除磷系统合适的pH值范围与常规生物处理相同,为中性和弱碱性。较高的pH值会导致磷酸钙的沉积,堵塞管道,影响污水厂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