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有何区别
计算机并不能直接地接受和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源程序在输入计算机时,通过"翻译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形式的目标程序,计算机才能识别和执行。这种"翻译"通常有两种方式,即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编译方式是指利用事先编好的一个称为编译程序的机器语言程序,作为系统软件存放在计算机内,当用户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输入计算机后,编译程序便把源程序整个地翻译成用机器语言表示的与之等价的目标程序,然后计算机再执行该目标程序,以完成源程序要处理的运算并取得结果。解释方式是指源程序进入计算机后,解释程序边扫描边解释,逐句输入逐句翻译,计算机一句句执行,并不产生目标程序。如PASCAL、FORTRAN、COBOL等高级语言执行编译方式;BASIC语言则以执行解释方式为主;而PASCAL、C语言是能书写编译程序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编译程序、解释程序、汇编程序是3种语言处理程序。其区别主要为:汇编程序(为低级服务)是将汇编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由机器指令和其他信息组成的目标程序。解释程序(为高级服务)直接执行源程序或源程序的内部形式,一般是读一句源程序,翻译一句,执行一句,不产生目标代码,如BASIC解释程序。编译程序(为高级服务)是将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低级语言的目标程序。编译程序与解释程序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前者生成目标代码,而后者不生成;此外,前者产生的目标代码的执行速度比解释程序的执行速度要快;后者人机交互好,适于初学者使用。用COBOL、FORTRAN等语言编写的程序考虑到执行速度一般都是编译执行。
❷ 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有何区别
编译程序能生成目标程序,而解释程序不能。
❸ 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那个能产生目标程序
都可以产生目标程序,不同的是,编译程序是把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解释程序,是把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且翻译一条,执行一条的原则
❹ 请问汇编程序, 解释程序, 编译程序分别指
1、汇编程序
把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汇编程序输入的是用汇编语言书写的源程序,输出的是用机器语言表示的目标程序。汇编语言是为特定计算机或计算机系列设计的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由汇编执行指令和汇编伪指令组成。
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虽不如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简便、直观,但是汇编出的目标程序占用内存较少、运行效率较高,且能直接引用计算机的各种设备资源。它通常用于编写系统的核心部分程序,或编写需要耗费大量运行时间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程序段。
2、解释程序
解释程序是一种语言处理程序,在词法、语法和语义分析方面与编译程序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在运行用户程序时,它直接执行源程序或源程序的内部形式(中间代码)。因此,解释程序并不产生目标程序,这是它和编译程序的主要区别。
3、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也称为编译器,是指把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格式目标程序的翻译程序。编译程序属于采用生成性实现途径实现的翻译程序。
它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源程序作为输入,而以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表示的目标程序作为输出。编译出的目标程序通常还要经历运行阶段,以便在运行程序的支持下运行,加工初始数据,算出所需的计算结果。
(4)编译解释程序能不能产生目标程序扩展阅读:
工作过程
1、汇编程序
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检查语法的正确性,如果正确,则将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二进制或浮动二进制的机器语言程序,并根据用户的需要输出源程序和目标程序的对照清单;如果语法有错,则输出错误信息,指明错误的部位、类型和编号。最后,对已汇编出的目标程序进行善后处理。
2、解释程序
由总控程序完成初始化工作。依次从源程序中取出一条语句进行语法检查,如有错,输出错误信息;如果通过了语法检查,则根据语句翻泽成相应的指令并执行它。检查源程序是否已经全部解释执行完毕,如果未完成则继续解释并执行下一条语句,直到全部语句都处理完毕。
3、编译程序
先进行词法分析与语法分析,然后生成中间代码,接着对程序进行多种等价变换来代码优化,最后生成目标代码。
❺ 为什么解释程序不保存目标程序,而编译程序需保存目标程序
解释程序
所谓解释程序是高级语言翻译程序的一种,它将源语言(如BASIC)书写的源程序作为输入,解释一句后就提交计算机执行一句,并不形成目标程序。就像外语翻译中的“口译”一样,说一句翻一句,不产生全文的翻译文本。这种工作方式非常适合于人通过终端设备与计算机会话,如在终端上打一条命令或语句,解释程序就立即将此语句解释成一条或几条指令并提交硬件立即执行且将执行结果反映到终端,从终端把命令打入后,就能立即得到计算结果。这的确是很方便的,很适合于一些小型机的计算问题。但解释程序执行速度很慢,例如源程序中出现循环,则解释程序也重复地解释并提交执行这一组语句,这就造成很大浪费。
编译程序
这是一类很重要的语言处理程序,它把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Pascal、C等)源程序作为输入,进行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再让计算机去执行这个目标程序,得到计算结果。
解释程序是不生成目标程序的
❻ 下列是关于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B编译程序能产生目标程序,而解释程序不能
❼ 编译程序是否能够产生目标程序
是的。虽然常用的集成开发环境把编译过程及链接过程连在一起,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通常说的编译(静态编译)是把源程序转换成语义等价的目标程序,然后由链接器(linker)把一个(或多个)目标程序与程序库链接成可执行文件
❽ 下面是关于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C、D
解释程序是一种语言处理程序,在词法、语法和语义分析方面与编译程序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在运行用户程序时,它直接执行源程序或源程序的内部形式(中间代码)。因此,解释程序并不产生目标程序,这是它和编译程序的主要区别。
解释程序它逐条地取出源程序中的语句,边解释,边执行。编译的话就是只要编译一次,下次再执行就不用再解释了。
(8)编译解释程序能不能产生目标程序扩展阅读:
解释程序的工作方式非常适于人通过终端设备与计算机会话,如在终端上打一条命令或语句,解释程序就立即将此语句解释成一条或几条指令并提交硬件立即执行且将执行结果反映到终端,从终端把命令打入后,就能立即得到计算结果。
这的确是很方便的,很适合于一些小型机的计算问题。但解释程序执行速度很慢,例如源程序中出现循环,则解释程序也重复地解释并提交执行这一组语句,这就造成很大浪费。
对源程序边解释翻译成机器代码边执行的高级语言程序。所以,解释程序的功能是:解释执行高级语言程序。由于它的方便性和交互性较好,早期一些高级语言采用这种方式,如BASIC、dBASE。但它的弱点是运行效率低,程序的运行依赖于开发环境,不能直接在操作系统下运行。
网络-解释程序
❾ 编译过程中,源程序为什么要通过中间代码生成目标程序
源程序是指程序员编写的代码,可以被编译程序编译为目标程序。
如果是c++,那么后缀为.cpp
目标程序是编译程序将源程序编译后的结果,如果是c++,那么后缀是.o
编译程序一般是编译器公司(比如微软
intel他们都生产编译器)做的,它将源代码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文件,经过链接,生成可执行程序。
解释程序即解释器,它不需要经过编译阶段即可根据用户源程序执行。
程序语言分编译类和解释类语言。
❿ 解释程序可以产生目标程序吗
不可以,目标程序是编译器产生的
解释程序是一边执行一边编译成机器代码的,
所以他的速度没有编译器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