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4@150的双层双向钢筋数量和长度如何计算
14是钢筋直径,150是间距,纵向钢筋3.7米扣去两侧保护层厚度就是单根钢筋长度,横向宽度扣保护层除150间距再加一就是纵向钢筋数量。
横向的也是这么算,记得加弯头的长度。
应该还有拉勾筋的。
⑵ 现浇板钢筋双层双向布置 面筋和底筋的计算方法 及搭接怎么计算
现浇板钢筋双层双向布置面筋和底筋及搭接的计算方法:
1. 钢筋长度=钢筋平直长度+钢筋弯钩 长度+搭接长度(底筋和面筋)。
2. 马镫根据施工方案要求,每个马镫的长度乘以所用个数。
3. 根据长度乘以钢筋每米重量,计算出结果。
搭接长度的话看图纸用的那一本图集,03g和新出来的11g上都有。和抗震,非抗震,砼等级有关系。下图:
梁的底筋应该搭接在支座位置,如果跨度短就可以通长,如果跨度长的话,就是以每条柱的跨度裁断,搭接在柱的位置。而面筋按图纸要求搭接在梁的跨度的1/3位置.,如果是贯通筋,搭接的长度应该按03G101-1里的第33面规定,如果是架立筋,就按15D来计算。
⑶ 双层双向钢筋怎么手算
面筋=长度-保护层厚度*2+弯折长度*2
底筋=净跨长+15D*2
长度:跨长+两个弯钩长度;
根数:长跨或短跨净跨-100除以间距
⑷ c8@150双层双向板钢筋计算公式是什么,
Φ8钢筋 @150间隔双层双向排布每平方米钢筋用量计算:比如一个平米(1*1)的板,钢筋配置Φ8双层双向@150,那么间距为150,则一平米有纵向横向钢筋根数为2*(1000/150),约14根,因为是双层,则14*2=28根,长度为1m,则钢筋的重量28根乘以直径为8的钢筋每米的重量了。
双层,词语,两层的意思,引申为安全的意思。
双向,形容词,指双方互相进行某种活动。
双层双向,复合词,
双层双向总共是两层钢筋网。现浇板钢筋,这就是双向。双层,就是由于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顶一层钢筋,板底一层钢筋,这就是双层。双向,就是底筋、面筋的纵横方向配筋,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两个方向来布置钢筋,每层钢筋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有双方进行比较安全的活动。
自己查下资料吧
这样的提问感觉没有意义
⑸ 14@150的双层双向钢筋工程量计算
1000/150*1.208=8.055公斤;双向乘以2:8.055*2=16.11公斤/平方米。
《钢筋工程量计算》是201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武齐。该书主要讲述了钢筋工程量计算概述、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柱钢筋工程量计算、墙钢筋工程量计算等内容。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
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⑹ 圆形水池底板钢筋12@200双层双向钢筋怎么计算
“Φ12@200单层双向钢筋每平方重量”的计算公式是: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乘以长度L。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
φ6=0.222Kgφ6.5=0.26kgφ8=0.395kg。
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
Φ18=2.0kgΦ20=2.47kgΦ22=2.986kgΦ25=3.856kgΦ28=4.837kg。
(6)内壁双层双向钢筋的算法扩展阅读:
按设计要求扎好底板钢筋,底层钢筋可用小块石垫高保持保护层厚度。如用脚手,面层钢筋可用铅丝吊在脚手上。如无脚手则混凝土振捣时应注意面层钢筋不要沉下去。
拌和混凝土的水泥,最好不要用掺过多掺合料的水泥,因掺合料轻,容易集中表面,对面板抗冲不利。砂、石子均应经过筛洗,表面不准带有泥土或其他杂物。石子一般按小石0.5~2,中石2~4、大石4~8厘米粒径分级,碎石或砾石都可以使用。混凝土中也可埋入部分块石。
人工拌和混凝土在拌板上进行,首先用铁锨干拌水泥和砂,至少拌和三次,至颜色均匀,看不到成片的砂或水泥存在。然后加入石子。
用喷壶逐渐洒规定数量的水,由两个工人对面用铁锨翻动,一个工人用四齿耙拌和,来回翻动数次,至完全均匀为止。已经拌好的混凝土必须立即使用,不准在工作台上堆放半小时以上。
较大型的混凝土施工,可用拌和机拌合混凝土,拌和时间不要短于1分钟。
浇筑混凝土,人工拌和的混凝土可直接用锨推入仓内,用振捣器振捣或用铁钎人工捣固。面板底坡缓于1:3时,一般表面不需模板,可用泥镘抹平。如坡度较陡应临时用木板拦挡,待停止振捣后拆除,用泥镘抹平,也可采用较干硬的混凝士,用木夯捣实。
⑺ 双层双向板钢筋计算
底板筋伸过支座中心即可;负弯矩筋伸入支座并弯拐,总长度达到一个非抗震锚固即可。
起排长度距支座50mm(比如以梁为支座,从打过混凝土成型后的梁边开始量,而不是从梁钢筋开始量)
你这个,2800方向底筋下料长度=2800+(左支点+右支点)/2;个数=(1450-50*2)/150+1
负弯矩筋长度=2800+(左支点+右支点)-各支点最外边钢筋的空间(比如200厚的剪力墙,要减15的保护层和20的纵横向钢筋直径),直段不足La时,剩余部分算到弯拐里(不过具体施工时弯拐固定=板厚-15(盖筋保护层)-5(考虑制作误差时的修整),你这个就是70了)
1450的同理,自己算吧
⑻ 双层双向分布筋的计算方法
=((长度-保护层厚度*2)/间距+1)*(宽度-保护层厚度*2)*D^2*0.00617*2+((宽度-保护层厚度*2)/间距+1)*(长度*保护层厚度*2)*D^2*0.00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