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氧上的皮肤测试靠谱吗
其实,智能皮肤测试是互联网发展,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第一种新型测肤形式,当拿到一张真实用户的皮肤照片后,先用传统的算法,比如边缘检测和图像增强技术,把能够明显识别出问题(比如有青春痘、粉刺、毛孔粗大)的区域裁剪出来,再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问题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判断。不管是你说的新氧皮肤测试还是之前的美图AI测肤、芙美智能测肤等,都是通过这样的技术实现的。
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美容院、美妆APP使用它,像芙美测肤、美图AI测肤这些测肤工具,都会给你回执一份测肤报告,这是有参考价值的。
2. DJM More Me AI肌肤检测仪怎么样
可以从多个维度,对用户皮肤状态进行全面检测,结合大数据算法,生成个性化护肤建议与产品推荐,让护肤从千人一面的经验主义,变成千人千面的科学决策,不错!
3. 人脸识别的算法
1、人体面貌识别技术的内容
人体面貌识别技术包含三个部分:
(1) 人体面貌检测
面貌检测是指在动态的场景与复杂的背景中判断是否存在面像,并分离出这种面像。一般有下列几种方法:
①参考模板法
首先设计一个或数个标准人脸的模板,然后计算测试采集的样品与标准模板之间的匹配程度,并通过阈值来判断是否存在人脸;
②人脸规则法
由于人脸具有一定的结构分布特征,所谓人脸规则的方法即提取这些特征生成相应的规则以判断测试样品是否包含人脸;
③样品学习法
这种方法即采用模式识别中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即通过对面像样品集和非面像样品集的学习产生分类器;
④肤色模型法
这种方法是依据面貌肤色在色彩空间中分布相对集中的规律来进行检测。
⑤特征子脸法
这种方法是将所有面像集合视为一个面像子空间,并基于检测样品与其在子孔间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存在面像。
值得提出的是,上述5种方法在实际检测系统中也可综合采用。
(2)人体面貌跟踪
面貌跟踪是指对被检测到的面貌进行动态目标跟踪。具体采用基于模型的方法或基于运动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此外,利用肤色模型跟踪也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段。
(3)人体面貌比对
面貌比对是对被检测到的面貌像进行身份确认或在面像库中进行目标搜索。这实际上就是说,将采样到的面像与库存的面像依次进行比对,并找出最佳的匹配对象。所以,面像的描述决定了面像识别的具体方法与性能。目前主要采用特征向量与面纹模板两种描述方法:
①特征向量法
该方法是先确定眼虹膜、鼻翼、嘴角等面像五官轮廓的大小、位置、距离等属性,然后再计算出它们的几何特征量,而这些特征量形成一描述该面像的特征向量。
②面纹模板法
该方法是在库中存贮若干标准面像模板或面像器官模板,在进行比对时,将采样面像所有象素与库中所有模板采用归一化相关量度量进行匹配。
此外,还有采用模式识别的自相关网络或特征与模板相结合的方法。
人体面貌识别技术的核心实际为“局部人体特征分析”和“图形/神经识别算法。”这种算法是利用人体面部各器官及特征部位的方法。如对应几何关系多数据形成识别参数与数据库中所有的原始参数进行比较、判断与确认。一般要求判断时间低于1秒。
2、人体面貌的识别过程
一般分三步:
(1)首先建立人体面貌的面像档案。即用摄像机采集单位人员的人体面貌的面像文件或取他们的照片形成面像文件,并将这些面像文件生成面纹(Faceprint)编码贮存起来。
(2)获取当前的人体面像
即用摄像机捕捉的当前出入人员的面像,或取照片输入,并将当前的面像文件生成面纹编码。
(3)用当前的面纹编码与档案库存的比对
即将当前的面像的面纹编码与档案库存中的面纹编码进行检索比对。上述的“面纹编码”方式是根据人体面貌脸部的本质特征和开头来工作的。这种面纹编码可以抵抗光线、皮肤色调、面部毛发、发型、眼镜、表情和姿态的变化,具有强大的可靠性,从而使它可以从百万人中精确地辩认出某个人。
人体面貌的识别过程,利用普通的图像处理设备就能自动、连续、实时地完成。
4. 看到同事用手机测皮肤,是怎么做到的啊
首先第一步 打开你的手机下载app :
你今天真好看
这个软件是朋友种草给我的 ,现在已经离不开啦 ,超级好用
好用在哪呢, 从图片可以看出来它可以分析你的肌肤情况,还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我的黑眼圈就分析出来是血管型黑眼圈,所以就要多注意眼周血液循环。
还可以看出来你的皮肤色号 选择粉底液不再困难 哈哈哈 。 连你有几个痘痘几个黑头都可以检测到 !
而且针对你的皮肤状态,还可以有推荐的产品 ,匹配度很高哦,免去了做一大堆功课的时间啦, 它都已经帮你匹配好啦。
反正就是蛮好用,不过这个仅仅可以作为参考,和自己监督自己的一个好习惯嘿嘿, 专业的皮肤测试还是要交给美容院啦。
5. 皮肤检测接口有哪些
用手机或者是平板拍照,然后上传照片,做皮肤标准,分析输出测肤结果等,这些早就可以实现了,可以关注下深圳和而泰,目前这一块的测肤算法国际领先。
6. 用AI肌智能测肤站检测时,对面部安全吗
AI肌智能测肤站主要采用非侵入式的多光谱扫描成像技术和多维度皮肤算法来分析检测,对脸部是没有伤害的。
7. 美团活体识别专利获授权,活体识别原理是啥
活体识别的原理是什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接下来来看一下。
活体识别
活体识别是基于算法形成的,人脸识别主要包括图像的抓取以及人脸关键部位的定位,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最后进行识别,这些识别算法是基于数据库当中已有图像以及编码,得出输入数据与已有数据的相似度,最后进行识别判定。
人脸识别算法的分类有四种,一种是基于人脸特征点第二,基于整幅人脸图像,第三,基于模板,第四,利用神经网络。一些辅助理论包括有关于光照估计模型理论,这种预处理方法是灰度矫正,在光照估计模型的基础上再补充光照补偿和光脚平衡。还有优化的变形统计矫正理论。可以使人脸的姿态趋于正常。接着是强化迭代理论,可以有效扩展DLFA人脸检测算法。还有实时数据的识别,可以处理人脸实时数据的中间值。可以实现识别效率的最大化。
活体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当中的一项重要的运用实践,会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到我们的生活中。
8. visia、美测皮肤检测和DJM More Me哪个更值得入手
三个都是挺好的品牌,各有各的优点,但是个人更加推荐DJM More Me,它的算法更先进,精准度更高,而且更易上手,价格方面也比较占优势,所以更值得入手吧。
9. OPPO独家人像视频技术商用了!OPPO Reno5系列详解
Reno5 Pro本身很好评价:“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天玑1000+平台卖相最好的产品,它并不面向参数党和黑 科技 认知党,试图以浪漫 科技 的理念,搭配Pro+版本的硬 科技 ,去迎合不同关注维度的消费者。”
如果大家以Reno 10X、Reno3 Pro和Reno4 Pro这三款标杆产品的配置来评价Reno5Pro,可能会有一种除了增配天玑1000+,其他啥也不是的感觉。但如果我们把定价摆出来看,会发现从Reno4Pro开始,OPPO对产品型号和定价进行了重大调整。
以Reno4系列为例,有Reno4SE、Reno4和Reno4 Pro三个型号,以全系普及Super Vooc 65W为共性卖点,覆盖了名义报价2499-4299价位段。从渠道实际销量来看,Reno4系列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而结合Reno5和Reno5 Pro的售价,我们会发现,黑色版本,并无太多参数亮点,但是兼具天玑1000+双5G强性能Soc、173克,7.6mm超轻薄外观、4300毫安时电池,65W超闪充电这些刚性基础参数,价格卡在了3000元上方一点。我去翻了一下3000元以下的天玑1000+产品线,打着性价比旗号和学生旗舰卖点的三大神机:Redmi K30至尊纪念版、iQOO Z1和Realme X7 Pro,8+128版本定价均比Reno5 Pro黑色版本低几百元,但不是缺货,就是有一些做工和设计上的遗憾。
Reno5 Pro黑色8+128价格锚定版本,以这个定价,给那些注重性能,又对卖相有一定要求的用户一个提示,现在天玑1000+的产品的品质感已经可以做到这样了。
当然,价格锚定只是定价策略的一部分,谁也不指望这个连PPT都上不去的黑色版能卖出去多少,主要的还是OPPO自打R系列转成Reno系列之后,对消费感知和定价体系的一次新的重大调整。
Reno5 系列价格重整:浪漫+ 科技 定位的品质感电子快消品
R9和R9s创造了至今为止OPPO中高端机的销售记录,82天1000万台和2016年度全球最畅销SKU之一。回顾R9,它并不是一个堆料产品,甚至在当时相对某些网销旗舰机,R9和R9s还是有很多体验上的问题。但为什么能在全世界卖这么多,成为当年的全球TOP3?因为OPPO把这玩意当作快消品去卖,用超薄、20W Vooc快充,柔光自拍等软性感知去打动消费人群。而当年骁龙625平台的产品。除了R9S和X9S,其他基本都是ODM刻出来的东西,除了性价比,品质感和卖相几乎等于零。
Reno5 Pro重新捡起了这个定位,传承Reno4 Pro精华部分:超薄的手感、不小的电池、5W闪充,使用新工艺对外观做了进一步的创新。当然,鉴于骁龙765G实在是难堪大任,这代升级到了颇受好评的天玑1000+。
而Reno5 Pro相对Reno4 Pro在影像系统硬件底子上的缩减也是不小的,从广受好评的OIS IMX586 F1.7变成了OV64B F1.7,IMX708超广角没了,50mm的光学中焦镜也没了。为了降低这种Cost Down带来的问题,OPPO使用新的视频人像技术来对冲参数降低带来的质量损失。
显着提升了外观设计,提升了SoC性能,缩减了模组性能,匹配了刚发布的视频人像算法,最终还有相对Reno4 Pro显着降低的定价体系。
至此,Reno系列的定价策略和区间段定位清晰了:
1. 比Reno4SE屏幕、外观做工好得多的Reno5,定在Reno4SE和Reno4中间的位置。
2. 比大黑边、肉眼可见塑料中框、没什么特色的外观后盖设计的Reno4性能强太多,搭配星河入梦全新配色和玩法的Reno5 Pro,定价卡在Reno4和Reno4 Pro之间。
3. 而传说中新的后盖材质、骁龙865 SoC、大底传感器的真 科技 时尚 旗舰Reno5 Pro+则会在Reno4 Pro和vivo X50 Pro+之间找一个定价区间。
这么看,Reno5系列实际是提升了整个Reno系列的卖相,把价位段和定位都往上提了半档。用我情报管道给我的客观评价来说:“Reno系列的新定价体系和新卖相,需要许久沉在Reno4系列产品线的销售们重新再出发。基础款的Reno4提供了比同价位产品更好的卖相和更多的地面渠道卖点;Reno5 Pro则以高性能5G SoC与 时尚 外观为双切入点,把Reno系列的性能评价提高了半截。”
事情做了一大半了,剩下一小半,决定这次战略定位和定价体系调整成败的,还是那个骁龙865平台的Pro+。这是整个逻辑完整闭环的重要部分。
Reno5 Pro基础款简单体验:卖相最好的天玑1000+手机
关于卖相,一个范例显然是华为的Nova7和Nova6系列的往事。参数可能很重要,卖相也非常重要。我手头只有一台黑色基础款的Reno5 Pro,最吸引人的星河入梦版没拿到,所以只能就事论事简单点评一下。
先科普一下OPPO在Inno Day发布的人像视频技术。OPPO关于人像视频的最新见解是:精细化效果审美和故事化的画面表达。通俗点说就是过去的照亮你的美太简陋,而过分的原始也反馈不出来照片主角的情绪和特征,所以要把人像表达进一步精细化。为此,OPPO提出专项魔镜计划,对人像作品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解构:第一是拨乱反正,回归真实自然有气色,有气质;第二是在真实自然的基础上遮瑕美颜,这是有限度的,另外为部分有P图需求的用户提供妆容选项;第三是遵循摄影的本源:光的艺术,提供光影的变换和清晰度选项。
这套人像视频算法的核心点有这么几个:
1. 新的OPPO AI肤色检测的神经网络模型,OPPO改进了网络架构和LOSS函数,实现96.5%的皮肤区域检测准确率和97.4%的脸部皮肤精度。此外,OPPO进一步扩大“皮肤区域的定义”,相比于业内常见的仅定义脸部皮肤区域,OPPO AI肤色检测还涵。盖脖子和手部皮肤区域,用户在拍摄后对皮肤区域进行调整就不会出现脸、脖子和手皮肤表现不一致的问题。针对暗光人像,OPPO提出了超清算法。针对用户在暗光拍摄和虚焦(例如长焦拍摄和拍摄时手抖)时得到的。
2. 在AI超清人像算法中,OPPO在神经网络模型中加入了Portrait SR Model(超分模型),并在Post Processing(后处理模型)中进一步优化画面噪点表现。
3.
OPPO新的人像和视频算法,还在分阶段采样、智能遮瑕、人脸畸变实时校正、和超级防抖上有多项突破。NPU的诞生,给了手持设备有更多的算力去 探索 细分领域拍摄变革的可能。OPPO的人像视频技术系统,是摒弃过往简单美颜算法,走向精细化个性运算的一个重要步骤。从此行业竞争的战火从静态人像优化烧到了人像视频领域的优化。优化不等于美颜,过去我们单纯的认知美颜=手机拍照/视频,这种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追求复杂场景下更自然,更合理的人像优化方案,是行业未来的方向。
在计算摄影大行其道的今天,联发科也没少吹嘘天玑1000+的ISP和NPU能力,以软件和SoC实力代偿模组Cost Down带来的性能损失,接近较高性能模组的效果,这也是一条路径。
黑色基础款的Reno5 Pro在外观上和Reno4 Pro区别不大,毕竟使用的是同款屏幕。值得一提的是,使用了功耗略大于骁龙765G的天玑1000+,还能把机器做的这么薄,这还是挺有水平的。虽说模组相对Reno4Pro缩水,但卖相更好了点,这代给出了一个更大的后盖摄像头分布区域,还有星河入梦版的夜光效果,契合官方主题:“繁星之夜”。其实我觉得OPPO这三代传承的镜头排布和双层设计还是挺好看的,没必要改来改去。
黑色款的外观我就不多说了,比较意外的是中框,如果不是有人提醒我,我身边没有一个搞基佬看出来那是塑料中框。可能是最近中框的制造工艺有了进步还是怎么滴,无论是开孔,边缘打磨,还是外层喷涂,和普通的铝合金中框视觉上几乎看不出来任何差距。一般容易露馅的扬声器开孔和SIM卡开孔,这次做的近乎完美。所以不经提示,真的没想到这塑料中框。
花点篇幅详细介绍一下这次的全新配色:星河入梦。
OPPO在Reno4 Pro上使用了全新的后盖工艺:星钻。这代工艺升级了,除了这个黑色版,剩下的三个配色都使用了第二代星钻工艺。
第二代星钻工艺,OPPO测试了几十种玻璃材质(镁铝),调整了20次蚀刻液配方,并经过100多次生长环境温度调整(0.1度的差别结果截然不同)、200余次玻璃入液角度调整以及数十次的浸泡时间调整,以及生产工艺的优化,良品率由最初的20%一举提升到接近90%。实际效果,:闪亮度相比上一代提升35%, 另外,金字塔晶体微观结构反光面更大,起到了天然疏油层的效果。
此次全新的配色:星河入梦发布。OPPO为此启动了一系列的营销活动,也启用了代言Buberry的周冬雨。
讲道理,作为一个快消品,手机的卖相和手机的性能配置同等重要。一个极其成功的范例就是华为P30Pro的天空之境。Reno5系列把很大权重的创新放在卖相上显然是对的。除了这个靓瞎眼的星河入梦,还有Reno5 Pro+首度商用的黑 科技 后盖,下个月就能见到了。关于Reno5 Pro的静态拍照和视频拍摄,我没太详细的去测试。简单点评一下:
Reno5和Reno5 Pro使用了一颗豪威 科技 6400万像素的主摄,大小为1/2英寸(同IMX586),单像素面积0.7μm。这颗模组光圈大小为F1.7,不带OIS。总体无功无过,这张照片的拍摄环境色温比较稳定,但是拍摄对象的色彩比较丰富。以Find X2 Pro为基准来看,天玑1000+配合OV64B在色彩表现上还是说得过去的,只是面部有轻微的泛红。Reno5 Pro整体曝光参数比FindX2 Pro略微大一点。在透视关系和焦外效果看,Reno5 Pro景深略显不足,朦胧感比FindX2 Pro有差距,当然我不提估计也没人看得出来。边缘成像Reno5 Pro表现的较好(仅该场景而言,边缘成像翻车场景多在室外,本次体验不涉及),画面较为干净,降噪表现不错。
看主摄样张的细节。Reno5 Pro这张样片的ISO高达1293,快门1/50秒,而FindX2 Pro的ISO为256。不同尺寸CMOS的通光率差异巨大,导致ISO值也差异很大。从画质看,IMX689显然要比OV64B在边缘细节和焦外成像上强不少,但OV64B在如此高的ISO下,降噪令人满意,这让我对OPPO的新算法和对天玑1000+的优化刮目相看。
其他样张:
最后发一段视频,小朋友的《艾思米兰达练习》,Reno5 Pro一镜到底:
Reno5Pro人像视频,古典芭蕾艾思米兰达练习
总结一下,我这篇文章重在分析OPPO在Reno系产品上的重大转折,突出以浪漫 科技 +硬核 科技 双驱动的产品策略和定价体系。相对Reno4系列以配置定价,Reno5系列更侧重于消费者需求和感知定价。一方面升级了Reno4的卖相和定价区间档位,一方面也没忘了为参数党和性能需求用户提供硬 科技 产品线:Reno5 Pro+。今年的大环境依然不太好,OPPO不但要考虑这种策略在国内的有效性,也要考虑这种策略在全球市场的有效性。这次转折很关键,决定了后续几个季度的业绩走势,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