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land出品的Delphi,有着闪电般的编译速度,但是在界面控件使用较多、工程项目较大的时候,编译一个工程仍需要一段时间,打开庞大的Delphi IDE,也需要时间。其实,在一个工程开发结束,调试完成之后的Release编译,完全可以用命令行来执行,因为Delphi的编译器参数不像C++编译器那样复杂。
笔者把Delphi联机手册中关于命令行编译(command-line compiler)的几篇主题作了翻译,希望对Delphi开发人员有帮助。
目录
1. Command-line compiler
命令行编译器
2. Command-line compiler options
命令行编译器选项
3. Compiler directive options
编译器指令选项
4. Compiler mode options
编译模式选项
5. DCC32.CFG file
编译器配置文件DCC32.CFG
6. Debug options
调试选项
7. Directory options
目录选项
8. IDE command-line options
IDE命令行选项
9. Generated files
几个IDE自动生成的文件介绍
Command-line compiler
命令行编译器
Delphi's command-line compiler (dcc32.EXE) lets you invoke all the functions of the IDE compiler (DELPHI32.EXE) from the DOS command line (see IDE command-line options. Run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from the DOS prompt using the syntax:
Delphi’s命令行编译器(dcc32.exe)允许你从DOS命令行方式(参照:IDE命令行选项)实现IDE编译器(delphi32.exe)的所有功能。用DOS命令运行命令行编译器语法如下:
dcc32 [options] filename [options]
dcc32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where options are zero or more parameters that provide information to the compiler and filename is the name of the source file to compile. If you type dcc32 alone, it displays a help screen of command-line options and syntax.
零或多个参数给编译器提供信息,文件名指定需要编译的源文件名。如果你单独输入dcc32,它会显示一个关于命令行编译的选项和语法的屏幕。
If filename does not have an extension,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assumes .dpr, then .pas, if no .dpr is found. If the file you're compiling to doesn't have an extension, you must append a period (.) to the end of the filename.
如果文件名没有扩展名,命令行编译器会查找扩展名为.dpr的同名文件,如果找不到,则查找扩展名为.pas的同名文件。如果你的源文件确实没有扩展名,你需要在文件名的末尾添加(.)。
If the source text contained in filename is a program, the compiler creates an executable file named filename.EXE. If filename contains a library, the compiler creates a file named filename.DLL. If filename contains a package, the compiler creates a file named filename.BPL. If filename contains a unit, the compiler creates a unit file named filename.dcu.
如果指定的源文件是一个工程文件,编译器会创建一个扩展名为.EXE的同名可执行文件。如果指定的源文件是一个库文件,编译器创建一个扩展名为.DLL的同名动态链接库文件。如果指定的源文件是一个包文件,编译器会创建一个扩展名为.BPL的同名包。如果指定的源文件是一个单元文件,编译器会创建一个扩展名为.dcu的目标代码文件。
You can specify a number of options for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An option consists of a slash (/) or immediately followed by an option letter. In some cases, the option letter is followed b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uch as a number, a symbol, or a directory name. Options can be given in any order and can come before or after the file name.
你可以为命令行编译器指定多个参数。一个参数包含一个破折号“-”(或“/”)和紧跟着的一个选项字符构成。通常情况下,选项字符后面会跟一些附加的信息,如一个数字、一个符号、一个目录等。选项可以是任意顺序并且可以在源文件名前面或后面。
Command-line compiler options
命令行编译选项
The IDE lets you set various options through the menus;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gives you access to these options using the slash (/) delimiter. You can also precede options with a hyphen (-) instead of a slash (/), but those options that start with a hyphen must be separated by blanks. For example, the following two command lines are equivalent and legal:
IDE允许你使用菜单来设置各种编译选项,而命令行编译器允许你使用字符“/”作为分隔符来设定这些编译选项。你也可以使用连字符“-”来代替“/”,但是用“-”引出的参数之间必须用空格隔开。例如,下面两个命令都是等同的也是合法的:
DCC -IC:/DELPHI -DDEBUG SORTNAME -$R- -$U+
DCC /IC:/DELPHI/DDEBUG SORTNAME /$R-/$U+
The first command line uses hyphens with at least one blank separating options. The second uses slashes and no separation is needed.
第一个编译命令用“-”引出参数,且参数之间有多个空格分隔。第二个编译命令用“/”引出参数,参数之间不必要分隔。
The following table lists the command-line op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listed options, all single-letter compiler directives can be specified on the command line, as described in Compiler directive options.
下列表中列出所有的命令行参数。在附加的选项列表中,所有的单字符编译器指令都可以在命令行编译中使用,详情请参照:编译器指令。
Option Description
选项 描述
Aunit=alias 设置单元别名
B 编译所有单元
CC 编译控制台程序
CG 编译图形界面程序
Ddefines 编译条件符号定义
Epath 可执行文件输出路径
Foffset 查找运行期间错误
GD 生成完整.Map文件
GP 生成.Map文件Public段
GS 生成.Map文件Segment段
H 输出提示信息
Ipaths 文件包含路径
J 生成.Obj目标文件
JP 生成C++类型.Obj目标文件
Kaddress Set image base address
LEpath 包.BPL文件输出路径
LNpath .dcp文件输出路径
LUpackage 使用运行期间包列表
M 编译有改动的源文件
Npath dcu/dpu文件输出目录
Opaths .Obj文件(汇编目标代码文件)路径
P 按8.3格式文件名查找
Q 安静模式
Rpaths 资源文件(.RES)路径
TXext 目标文件扩展名
Upaths 单元文件路径
V 为Turbo Debugger生成调试信息文件
VN 以.Giant格式生成包含命名空间的调试信息文件(将用于C++Builder)
VR 生成调试信息文件.rsm
W 输出警告信息
Z Disable implicit compilation
$directive Compiler directives
--Help 显示编译选项的帮助。同样的,如果你在命令行单独输入dcc32,也会显示编译选项的帮助。
--version 显示产品名称和版本
Compiler directive options
编译器指令选项
Delphi supports the compiler directives described in Compiler directives. The $ and D command-line options allow you to change the default states of most compiler directives. Using $ and D on the command line is equivalent to inserting the corresponding compiler directive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source file compiled.
Delphi支持用编译器指令关键字描述的编译器指令。使用“$”和“D”命令行选项可以改变所有的默认编译器状态。用“$”和“D”命令行选项等同于在源文件的前面添加编译器指令。
Switch directive option
编译器指令选项开关
The $ option lets you change the default state of all of the switch directives. The syntax of a switch directive option is $ followed by the directive letter, followed by a plus (+) or a minus (-). For example:
“$”允许你改变每一种编译器指令默认状态。编译器指令的语法是“$”后紧跟一个指令字符,再跟一个“-”或“+”。例如:
dcc32 MYSTUFF -$R-
compiles MYSTUFF.pas with range-checking turned off, while:
不使用边界检查编译MYSTUFF.pas单元:
dcc32 MYSTUFF -$R+
compiles it with range checking turned on. Note that if a {$R+} or {$R-} compiler directive appears in the source text, it overrides the -$R command-line option.
使用界面检查编译MYSTUFF.pas单元。如果将编译器指令{$R+}或{$R-}添加到源文件的开始,它将覆盖从命令行传入的参数。
You can repeat the -$ option in order to specify multiple compiler directives:
你可以用多个“$”来指定多个编译器指令,如:
dcc32 MYSTUFF -$R--$I--$V--$U+
Alternately,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lets you write a list of directives (except for $M), separated by commas:
命令行编译器允许作用逗号分隔的编译器指定列表,如:
dcc32 MYSTUFF -$R-,I-,V-,U+
只需要用一个“$”符号。
Only one dollar sign ($) is needed.
注意,因为$M的格式不一样,你不能在逗号分隔的指令列表中使用$M
Note that, because of its format, you cannot use the $M directive in a list of directives separated by commas.
Conditional defines option
条件编译选项
The -D option lets you define conditional symbols, corresponding to the {$DEFINE symbol} compiler directive. The -D option must be followed by one or more conditional symbols separated by semicolons (;). For example, the following command line:
“-D”选项允许你定义一个编译条件,符合你用{$DEFINE symbol}定义的编译器指令。“-D”选项后必须跟随一或多个用分号分隔的编译条件符号,如下命令:
dcc32 MYSTUFF -DIOCHECK;DEBUG;LIST
defines three conditional symbols, iocheck, debug, and list, for the compilation of MYSTUFF.pas. This is equivalent to inserting:
定义了三个编译条件符号:IOCHECK,DEBUG,LIST,用于MYSTUFF.pas单元中。这等同于在源文件中插入以下语句:
{$DEFINE IOCHECK}
{$DEFINE DEBUG}
{$DEFINE LIST}
如果你指定了多个“-D”选项,你可以联接它们,如下:
dcc32 MYSTUFF -DIOCHECK-DDEBUG-DLIST
等同于第一个例子。
编译模式选项
有几个选项能影响编译器自身的功能。像其它选项一个,你可以使用“/”或“-”的格式。别忘了用至少一个空格分隔这些选项。
选项(-M)
命令行编译器使用构造逻辑的方式来维护工程。“-M”选项指示编译器检查所有与编译文件相关联的文件。用这个参数会导致编译时间增大。
一个源文件在下列情况下会重新编译:
The source file for that unit has been modified since the unit file was created.
源文件被创建以来被修改过;
用“$I”指令包含的任何文件,用“$L”包含的任何.Obj文件,或用“$R”关联的任何资源文件.Res,比源文件中的要新;
单元接口部分interface的uses段有改动。
在单元编译时指令“-Z”在构造逻辑期不被接受。
If you were applying this option to the previous example, the command would be:
如果你在上一个例子中使用这个指令,编译命令就应该是:
dcc32 MYSTUFF -M
编译所有 选项(-B)
用于取代要知道哪些单元需要更新-M的选项,你可以使用-B选项来更新所有你的程序中关联的单元。你不能在程序中同时使用-M和-B。选项-B比-M速度更慢,而且它并不是必需的。
如果你在前一个例子中使用这个参数,编译命令就应该是:
dcc32 MYSTUFF -B
查找错误 选项(-F)
当一个程序由于运行期间错误而终止时,它会显示一个错误号和错误地址在错误发生时。用-Faddress选项来指定错误地址,你在源文件中能找到引发错误的位置,如果你的程序和单元编译时附加了调试信息(使用$D编译器指令)。
为了命令行编译器能用-F选项查找运行期间错误,你必须传递与第一次编译时相同的指令列表。
先前提到过,你的程序和单元必须启用调试信息,命令行编译器才能查找运行期间错误。默认情况下,所有的程序和单都是启用调试信息的,除非你用{-D}或-$D-指令关闭它,这样,命令行编译器就不能查找运行期间错误了。
使用包(-LU)选项
使用-LU选项来在编译时添加你应用程序中要用到的运行期间包。运行期间包已经在“工程选项”对话框中列举的,不必再在命令行中添加。
Disable implicit compilation (-Z) option
(此选项在delphi6.0/7.0中有不同描述,在此不作翻译)
目标文件扩展名(-TX)选项
选项-TX允许你改写默认的输出文件扩展名。例如:
dcc32 MYSTUFF -TXSYS
生成的将是一个叫做MYSTUFF.SYS的文件。
Quiet (-Q) option
安静模式(-Q)选项
安静模式选项禁止在编译时显示文件名及代码行数,如果命令行编译器调用这个选项的话。
它的输出仅限于起始时行版权信息以及结尾的统计信息。当然,如果发生错误,它也会输出。
DCC32.CFG file
DCC32.CFG配置文件
你可以设置一个编译选项列表到一个叫做DCC32.CFG的配置文件中,它将用于编译时附加到命令行参数后。配置文件的每一行都相当于一个额外的命令行参数插入到实际的命令行参数前(注意,是实际参数前)。因而,你可以使用这个配置文件改变一些命令行参数的默认设置。
命令行编译器允许你输入相同的命令行参数,它将忽略所有除最后一个之外。这个的话,尽管通过配置文件你可以改变一些设置,你仍然可以覆盖它使用命令行参数。
当dcc32启动时,它查找DCC32.CFG文件在当前目录。如果文件没有找到,dcc32会查找它所在的目录。
以下是一个DCC32.CFG配置文件的例子,定义了关于文件包含、OBJ文件包含、单元文件搜索路径信息,并改变了编译器指令$O和$R的默认值。
-IC:/DELPHI/INC;C:/DELPHI/SRC
-OC:/DELPHI/ASM
-UC:/DELPHI/UNITS
-$R+
-$O-
现在,如果你输入:
dcc32 MYSTUFF
编译器把它当作你输入如下命令:
dcc32 -IC:/DELPHI/INC;C:/DELPHI/SRC -OC:/DELPHI/ASM -UC:/DELPHI/UNITS -$R+ -$O- MYSTUFF
调试选项
编译器有两个命令行参数可以生成外部调试信息:MAP文件选项和调试信息选项。
Map file (-G) options
Map文件(-G)选项
选项-G指示命令行编译器生成一个.map文件来查看一个可执行文件的布局。不同于可二进制的可执行文件和.dcu文件,.map文件是一个可读的文本文件,可以被打印或是其它文本编辑器编辑。选项-G后必须跟字符S、P或D,去决定你想要在.map文件列出的信息。一个.MAP文件被分成三个节:
Segment
Publics
Line Numbers
-GS选项只输出Segment Section,-GS选项输出Segment和Publics,-GD输出所有的三个Sections.-GD选项也生成一个扩展名为.DRC的文件包含所有的用resourcestring关键字声明的字符串常量。
用默认的编译选项{$D+,L+}编译模块(程序或单元),Publics Section列举所有的全局变量、过程和函数,Line Numbers Section列举模块中所有的过程和函数的行号。如果用{$D+,L-}编译选项编译模块,Publics Section中仅列举在单元的interface部分定义的符号。如果用{$D-}选项编译模块,在Line Numbers Section没有任何入口。
调度选项(-V)
选项-V、-VN、-VR会指示编译器生成调试信息,它们能在命令行中组合使用。
生成Turbo Debugger使用的调试信息的选项(-V)
当你在命令行中使用-V选项时,编译器会在可执行文件的末尾附加与Turbo Debugger5.0一致的外部调试信息。Turbo Debugger包含代码和硬件级别的强大的断点。
虽然附加调试信息到查执行文件中会使可执行文件增大,但是它并不影响实际可执行文件中的可执行代码,也不需要额外的内存来启动程序。
2. 命令行下编译vs2010工程怎么做
1.找到vs的cl.exe所在目录,在vs2010为f:\visual
2010\vc\bin,可参考。
2.点击“我的电脑”进行环境变量的配置,找到"path"变量加分号后加入刚才的路径。
3.重新运行cmd开启新的命令窗口,输入cl检查path设置是否生效。(只需配置一次即可,以后再次运行的时候不用再运行此命令)。
4.输入vcvars32,这条命令是运行同路径下的vcvars32.bat设置它的环境变量。
5.输入cl
hello.cpp即可正常编译。
编译工程有两个方法: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0.0\common7\ide\devenv.exe"
/rebuild
"release|win32"
xxxxxxxxx.sln
专门的build工具:msbuild,通过开始菜单=>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visual
studio
tools=>visual
studio
command
prompt
(2010)
,启动命令行环境,执行一下msbuild
3. 如何只生成 chrome.sln 工程文件以便编译 chromium
一,编译之前的准备。
1) 了解代码组织结构。
Chrome source非常庞大,并且在其主目录下还包含有工具和组件,任何一个工具和组件也附带有其源代码。首先得熟悉这些源代码的组织结构,在http://src.chromium.org/svn/中包含如下子目录:releases,曾经发布过的chrome源代码的正式版本;trunk,当前最新的源代码。由于releases中的代码比较旧,这里就不做说明了,只说明trunk的结构。在trunk下面有3个重要的目录,deps包含了chrome编译和运行所需要的全部组件的代码。src里面包含的则是chrome的主程序的代码,tools包含的是下载和配置编译所需要的第三方工具的压缩包和源代码,其中就有svn和python这2个比较重要的工具,后面再详细介绍。暂时做这样一个简单的介绍,因为其组织结构比较负责,以后再作补充斧正。
2)如何下载和同步源代码。
首先谈谈下载:
1,最简单的方法是从chrome官网上直接下载源代码压缩包,地址是http://build.chromium.org/buildbot/archives/chromium_tarball.html。
2,或者采用svn从http://src.chromium.org/svn/trunk/src这个地方heckout,这要求你先在本地建一个源代码的主目录。
3,另外一个办法则是采用google提供的一个部署工具depot_tools。虽然这几种办法都可下载完整的源代码,但目前的情况是:chrome基于Visual Stdio 2005 进行编译,如果顺利完成编译工作,自然少不了sln文件,较早的源代码中包含有现成的sln和vcproject文件,但后来做了修改,这些文件被抛弃掉,Google自己开发了一种脚本工具叫做GYP,这个工具采用python编写,GYP采用了自定义的一套规则,用于生成各种工程文件。而关键的python则包含于depot_tools中,因此不论采用什么方法下载的代码,都得下载depot_tools这个工具,以获得必须的工程文件。
depot_tools位于 http://src.chromium.org/svn/trunk/tools 下面,包括一个目录和一个zip格式的压缩包。
3)关于编译器
前面提到Chrome采用Visual Stdio 2005进行编译,根据http://dev.chromium.org的说明,需进行如下操作正常编译
a, 安装Visual Studio 2005.
b, 安装Visual Studio 2005 Service Packe 1.
c, 安装Visual Studio Hotfix 947315.
d, 如果是vista系统,还需安装Visual Studio 2005 Service Packe 1 Update for Windows Vista.
e, 安装Windows 2008 SDK,如果是Visual Studio 2008则不需要这一步。
f, 配置Windows 2008 SDK,使2008 SDK成为首选开发库,以获得一些新功能和特性。办法是在开始->程序->Microsoft Windows SDK v6.1 > Visual Studio Registration > Windows SDK Configuration Tool,选择make current按钮。也可以在VS里面手动配置include和libary路径,效果是一样的。
二,如何配置工程文件
1,如果是采用depot_tools,那么从代码下载到生成sln文件会自动完成。其步骤是
(1)下载depot_tools到本地存储,假设位于d:/depot_tools.
(2)将d:/depot_tools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中。
(3)创建一个源代码根目录,假设为 d:/chrome,目录不得包含空格。
(4)在命令行下切换当前目录到d:/chrome。
(5)执行命令 gclient config http://src.chromium.org/svn/trunk/src ,该命令会首先下载svn和python分别到d:/depot_tools/svn_bin和d:/depot_tools/python_bin。
(6)执行命令 gclient sync 这个命令会调用svn同步源代码。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全部完成之后全部源代码就保存在d:/chrome里面。未编译的代码大约有4个G左右,过程将十分漫长。这样获得的源代码已经包含所有的工程文件,可直接打开。
重点说明一下gclient,它实际上是一个批处理文件,它主要做了如下一些事情,首先设置环境变量,如代码根目录,工具根目录等。其次调用win_tools.bat从服务器下载svn和python。最后调用python.exe对Chrome.gyp进行解析生成所有工程文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gclient sync的过程非常漫长,根据命令行的提示来看总共需要同步67个项目(不是工程),期间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错误而退出这个过程,需要继续调用sync。比如网络出现故障svn会多次进入sleep状态然后重试,如果多次失败就会报错退出,还有的情况是某些子目录的属性问题无法同步,可根据提示进行操作。还有个目前新出现的问题,下面2个目录“src/webkit/data/layout_tests/LayoutTests”和“src/third_party/WebKit/LayoutTests”的源代码是从src.webkit.org签出来的,但是这个网站目前存在问题无法签出代码, 需要屏蔽掉这2个目录,由于里面是测试代码,即使丢弃也不会影响整个工程的编译,方法是打开trunk下面的.gclient文件,向里面添加如下内容
"custom_deps" : {
"src/webkit/data/layout_tests/LayoutTests":None,
"src/third_party/WebKit/LayoutTests":None,
},
这样svn就能完成代码的同步了。最后gclient会调用depot_tools/python_bin/python.exe 对 src/build/gyp_
chromium进行处理,这样就得到了所有的sln和vcproject文件。
2,如果是下载的代码压缩包或者checkout的代码,代码目录里面没有sln文件,这个时候需要调用命令行进入源代码根目录,然后执行命令 gclient runhooks --force,命令执行后会直接对Chrome.gyp进行解析,生成sln文件。
在实际下载过程中,最开始的时候我用TortoiseSVN从http://src.chromium.org/svn/trunk/src checkout源代码,但是得到的代码只有几百兆,执行gclient runhooks --force命令后也没有找到sln文件,具体原因未知,不建议使用此方式。而直接下载代码压缩包的方式没有尝试过,不知道是否可行。因此最稳妥的方法还是使用depot_tools来部署和处理源代码。
三 编译工程
启动Visual Studio 2005打开 src/chrome/browser/chrome.sln,或者打开src/build/all.sln,如果打开的是chrome.sln里面包含480个工程,而all.sln则包含507个工程,一些09年的编译说明提到有300左右的工程,可见chrome的代码变动比较大。对整个解决方案进行编译,打开需要2个小时才能完成编译,视硬件环境而定,内存越大越快,推荐4G以上内存,酷睿2核或者4核。编译完成以后据说会占用30G的空间。编译后的文件位于 d:/chorme/chrome/debug 目录或者 d:/chorme/chrome/release目录下。
四 chrome涉及的开源项目
Chrome 采用了很多开源项目,这里把它们列出来以备后用,目前Chrome涉及25个开源代码:
1、Google Breakpad
/src/breakpad
开源的跨开台程序崩溃报告系统。
2、Google URL
/src/googleurl
Google小巧的URL解析整理库。
3、Skia
/src/skia
矢量图引擎。
4、Google v8
/src/v8
Google开源的JavaScript引擎。V8实现了ECMA-262第三版的ECMAScript规范,可运行于Windows XP 和 Vista, Mac OS X 10.5 (Leopard), 及 Linux等基于IA-32 或 ARM 的系统之上。V8可单独运行也可嵌入到任何C++程序中。
5、Webkit
/src/webki
开源的浏览器引擎
6、Netscape Portable Runtime (NSPR)
/src/base/third_party/nspr
Netscape Portable Runtime (NSPR) 提供了系统级平台无关的API及类似libc的函数。
7、Network Security Services (NSS)
/src/base/third_party/nss
Network Security Services (NSS) 一套用于支持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安全开发的跨平台函数库。程序通过NSS可支持SSL v2 and v3, TLS, PKCS #5, PKCS #7, PKCS #11, PKCS #12, S/MIME, X.509 v3 认证及其它一些安全标准。
8、Hunspell
/src/chrome/third_party/hunspell
Spell checker and morphological analyzer library and program designed for languages with rich morphology and complex word compounding or character encoding.
9、Windows Template Library
/src/chrome/third_party/wtl
用于开发Windows程序与UI组件的C++ library。WTL扩展了ATL (Active Template Library) 并提供一套用于controls, dialogs, frame windows, GDI objects等开发的类。
10、Google C++ Testing Framework
/src/testing/gtest
Google用于编写C++测试的基于xUnit架构的框架,可用于多种平台上:Linux, Mac OS X, Windows, Windows CE, and Symbian。支持自动测试发现,有一套丰富的Assertions断言,用于可自定义断言,death tests, fatal and non-fatal failures, various options for running the tests, and XML test report generation.
11、bsdiff 与 bspatch
/src/third_party/bsdiff 及 /src/third_party/bspatch
bsdiff 与 bspatch 用于为二进制文件生成补丁。
12、bzip2
/src/third_party/bzip2
bzip2使用Burrows-Wheeler block sorting text compression 算法与Huffman编码压缩文件。
13、International Components for Unicode (ICU)
/src/third_party/icu38
ICU是一套成熟并被广泛使用的C/C++ 及 Java 库,可为软件提供Unicode与全球化支持。
14、libjpeg
/src/third_party/libjpeg
用于处理JPEG (JFIF)图像格式的库。
15、libpng
/src/third_party/libpng
PNG图像格式库。支持绝大部分的PNG特性,可扩展。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了13年以上了。
16、libxml
/src/third_party/libxml
C语言的XML解析库。
17、libxslt
/src/third_party/libxslt
C语言的XSLT库。
18、LZMA
/src/third_party/lzma_sdk
LZMA为7-Zip软件中7z格式压缩所使用的压缩算法,有很好的压缩效果。
19、stringencoders
/src/third_party/modp_b64
一系列高性能的c-string转换函数,比如:base 64 encoding/decoding。通常比其标准实现快两倍以上。
20、Netscape Plugi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NPAPI)
/src/third_party/npapi
多种浏览器使用的跨平台插件架构。
21、Pthreads-w32
/src/third_party/pthread
用于编写多线程程序的API
22、SCons - a software construction tool
/src/third_party/scons
开源的软件构建工具——下一代的编译工具。可以认为SCons是改进过的跨平台配上autoconf/automake与ccache的Make工具的子系统。
23、sqlite
/src/third_party/sqlite
大名鼎鼎的嵌入式数据库引擎。自管理、零配置、无需服务器、支持事务。
24、TLS Lite
/src/third_party/tlslite
SSL 3.0, TLS 1.0, and TLS 1.1的Python免费实现库。TLS Lite支持这些安全验证方式:SRP, shared keys, and cryptoIDs in addition to X.509 certificates。注:Chrome并不包涵Python。TLS Lite用于Chrome开发过程中的代码覆盖、依赖检查、网页加载时间测试及生成html结果比较等。
25、zlib
/src/third_party/zlib
zlib为一套用于任意平台与机器的无损数据压缩的库,它免费、自由、无任何法律专利问题。
4. 怎么命令行编译C# sln工程
https://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ms164311.aspx
https://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dd393573.aspx
5. vs2015如何编译.sln文件
将C++文件加入项目就可以编译了,编译可以按快捷键F7, 运行按F5, 或者通过菜单操作;
操作步骤:
1.导入文件: 菜单条:文件->添加->现有项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你的CPP文件,点确定将文件导入到你的项目中;
2.编译: 菜单条:生成->生成解决方案; 这样就编译好了;
6. 求教关于用 VS2010用命令行如何 编译C++工程 (最好有详细示例)
用法:
devenv
[解决方案文件
|
项目文件
|
任意文件.扩展名]
[开关]
devenv
的第一个参数通常是一个解决方案文件或项目文件。
如果您希望在编辑器中自动打开文件,
也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文件作为第一个参数。当您输入项目文件时,ide
会在项目文件的父目录中查找与该项目文件具有相同
基名称的
.sln
文件。如果不存在这样的
.sln
文件,
ide
将查找引用该项目的单个
.sln
文件。如果不存在这样的单个
.sln
文件,则
ide
将创建一个具有默认
.sln
文件名的未保存
的解决方案,其基名称与项目文件的基名称相同。
7. 命令行是怎么编译和运行一个程序
点击电脑开始菜单,打开运行窗口,在窗口编辑框里输入cmd,点击确定按钮,打开cmd命令
窗口,然后进入你的工程目录中的可执行程序文件夹下
输入可执行程序文件名 后面带上你需要的参数 按Enter键 就可以了
cmd命令:如你的可执行程序在D://CP//debug/aa.exe
你需要在命令行窗口输入d:按Enter键进入D盘
cd CP/debug按Enter键进入D盘中CP目录debug子目录中
输入aa.exe 2 3 按Enter键运行你的程序 结果就会出现
2.000000 to the 3.000000 power = 8
8. .rc文件怎样编译生成.sln文件
rc文件不可能编译生成sln文件。 sln是解决方案(solution)文件,rc是资源(resource)文件。解决方案由若干个项目(project)构成,而项目中才会包含资源。rc文件编译后形成res文件,是资源的二进制文件。
9. 如何在 Win32 下用 VCBUILD 编译 sln 下的某一个 vcproj 文件
使用vs安装目录下\Common7\IDE\devenv.com工具可对指定的sln进行编译。
Command line builds:
devenv solutionfile.sln /build [ solutionconfig ] [ /project projectnameorfile [ /projectconfig name ] ]
可通过help查看参数取值及含义。
10. 如何:在命令提示符处进行编译求解答
使用.NET Framework SDK 提供的 Visual C# 和 Visual Basic 编译器。本主题介绍如何使用批处理文件针对 .NET Compact Framework 程序集而非 .NET Framework 全功能版(桌面)程序集在命令提示符处进行编译。可以直接使用批处理文件或从 make 文件实用工具调用批处理文件来使 .NET Compact Framework 集成到企业生成系统。使用MSBuild 进行编译使用MSBuild 在命令提示符处进行编译在命令提示处,定位到 .NET Compact Framework 应用程序的项目文件所在的目录。项目文件具有 .sln、.vbproj 或 .csproj 扩展名。 键入msbuild.exe,后面跟随项目文件。“命令提示符”窗口将提供有关生成过程的信息。 用于命令提示符编译的批处理文件下表描述了命令提示符编译所需的文件、命令和参数。 要求 说明.NET Compact Framework 程序集默认位于 C:\Program Files\Microsoft.NET\SDK\v2.0\CompactFramework\WindowsCE 文件夹中。您可以在批处理文件或 make 文件中指定该路径,或者使用“我的电脑”属性对话框将其指定为一个环境变量。系统路径变量包括 .NET Framework SDKVisual Basic 编译器 (vbc.exe) 和 Visual C# 编译器 (csc.exe) 位于 %systemroot%\Microsoft.NET\Framework\<version 2.0> 文件夹中。系统路径变量必须包括此路径。-r根据需要引用程序集。您可以通过设置环境变量来指定程序集,如 REF。默认情况下会引用大多数 .NET Compact Framework 程序集。请注意,C# 需要显式引用 Mscorlib.dll,Visual Basic 使用 -sdkpath 开关来定位此文件。-importsVisual Basic 需为以下命名空间进行显式导入:Microsoft.VisualBasicSystem.System.DataSystem.DrawingSystem.Windows.Forms-nostdlb指示Visual C# 编译器忽略 .NET Framework 全功能版(桌面)的程序集。-netcf指示Visual Basic 编译器忽略 .NET Framework 全功能版(桌面)的程序集。-noconfig必选。-sdkpath需要Visual Basic 来定位 Mscorlib.dll。批处理文件需要以下信息:.NET Compact Framework 程序集位置的路径变量。这些示例使用 NETCF_PATH。根据需要使用 -r 开关引用程序集(串联成一个变量)。带有所需开关和参数的编译器命令。这些参数包括变量引用、用于合并其他参数的星号 (*) 和输入到命令提示以运行批处理文件的源文件的名称。创建编译用的批处理文件在文本编辑器中创建一个新文件,然后针对您的首选编程语言添加示例批处理文件的内容,如下面的示例所示。如有必要,调整 NETCF_PATH 变量。保存并命名该文件,例如,可以将 Visual Basic 批处理文件命名为 vbcc.bat,将 C# 批处理文件命名为 cscc.bat。使用批处理文件编译应用程序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该批处理文件的名称,然后输入源文件,如下面的示例所示:vbcc myapp.vb可复制到设备或仿真程序的可执行文件将在当前目录中生成。用于C# 编译的批处理文件下面是一个用于 C# 编译的示例批处理文件。 @echo off if "%NETCF_PATH%" == "" ( set NETCF_PATH=c:\Program Files\Microsoft.NET\SDK\v2.0\CompactFramework\WindowsCE) if not "%REF%" == "" goto compile set REF=%REF% "/r:%NETCF_PATH%\MsCorlib.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Data.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Drawing.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Messaging.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Net.IrDA.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Web.Services.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Windows.Forms.DataGrid.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Windows.Forms.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Microsoft.WindowsCE.Forms.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Xml.dll" :compile csc -nostdlib -noconfig %REF% %* 用于Visual Basic 编译的批处理文件下面是一个用于 Visual Basic 编译的示例批处理文件。 @echo off if "%NETCF_PATH%" == "" ( set NETCF_PATH=c:\Program Files\Microsoft.NET\SDK\v2.0\CompactFramework\WindowsCE) if not "%REF%" == "" goto compile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Data.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Drawing.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Messaging.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Net.IrDA.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Web.Services.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Windows.Forms.DataGrid.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Windows.Forms.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Microsoft.WindowsCE.Forms.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System.Xml.dll" set REF=%REF% "/r:%NETCF_PATH%\Microsoft.VisualBasic.dll" set IMP= /Imports:Microsoft.VisualBasic,System,System.Data set IMP=%IMP% ,System.Drawing,System.Windows.Forms :compile vbc -sdkpath:%NETCF_PATH% -noconfig -netcf %IMP% %REF% %* 请参见其他资源生成应用程序和核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