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时候抓金蝉(知了的幼虫)是最好时期
金蝉的药用价值其实是非常高的。每年夏季的时候都有很多人去捕捉金蝉,而且大家在捕捉金蝉的时候积极性非常高。因为如果把金蟾售卖的话,可以卖一个非常不错的价格,而且每个金蝉的价格可以达到一块钱左右,所以很多农村在晚上的时候都会出去捕捉金蝉。但是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如果金蟾这么贵的话,是不是很多人都会做捉呢?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每个季节捉金蝉的人都很多,而且他们捉金钱的数量非常可观。
B. 捕捉金蝉有N种方法,你知道几种
1)胶带缠树捕捉法:这是当下金蝉农场采收金蝉商品的主要方法,也是防止金蝉向上逃跑的绝招。经过二、三年的生长,夏季来临大部分若虫进入成熟期,在雨后土地松软时会掘洞出土向树上爬。为防止金蝉逃逸,蝉农会在树干上缠上胶带,因胶带很滑,可阻止金蝉向高处爬,晚上来“守株待兔”即可手到擒蝉。不要小看了这层薄薄的胶带,对于金蝉来说不啻于“天罗地网”,金蝉逃到此处,就上天无门了。这也是人们思考了很久才想出的有效方法,可以说是人类战胜金蝉的很高智慧。在技术角度上,这层胶带最适宜的高度是1米左右,若贴得过低会使捕蝉人频繁弯腰弓背感到不适,也不能贴得过高,若超过2米以上,金蝉就有可能爬不到胶带处就羽化飞了。在一米以下的高度脱壳金蝉认为有危险,会努力向高处爬。虽然一米高的胶带能完全挡住金蝉逃跑,但不一定能阻挡其蜕变。若过了两、三个小时还不来采收,金蝉也会在此处羽化飞去。
(2)寻找蝉洞:金蝉一般生活在地下0.3~0.5米处,为了晚上出土羽化会提前挖洞上爬,人们可以在天黑前通过这些洞来捕捉金蝉。这类洞口小而薄,用手指一碰洞口泥土便会落下,露出一个相对大一些的洞,将手指伸进去便会摸到金蝉。这时就要及时将金蝉用草钓出来或用铲子挖出来,否则金蝉受到惊动会迅速后退并采用土打墙办法封住洞口,这样一来便难以将其捉上来了。若是洞口又大又光滑,多为金蝉出土后废弃的洞,千万不可用手指探查,也许会摸到癞蛤蟆或者蛇什么的,将你吓出病来。
(3)从洞里把金蝉“拎”出来
在六月下旬或七月份下过透雨后,有经验的捕蝉人会拿着小铲子,到树木周围寻找金蝉。因为蝉蛹就藏在树底下的泥土地里,仔细看一下大树底下是否有一些针眼大小的洞,若有轻轻一碰洞口就破了,蝉蛹就藏在里面,用根草或细树枝伸下去它就会抓住,它认为是树根呢,这样你就会感到树枝上有重量了,赶紧向上提,如此就能顺利地将蝉蛹“拎”出洞来。对于金蝉农场来说,若干旱无雨金蝉无法出土,可浇水软化土地以促其出土。
(4)水淹蝉洞逼出来
这也是寻找未出土金蝉的有效方法。在有金蝉出没的树木周围或附近的草丛里仔细寻找,会发现有若干的小洞口,就是金蝉的藏身之地。当慢慢的往这些蝉洞灌水时,金蝉会因水淹缺氧被逼着爬出洞来。若久等不出,可用细小的树枝探入洞中,被淹的金蝉认为有救命稻草了,会乖乖抓住树枝爬出来。
(5)挖蝉老巢法
野生金蝉所产卵枝平均含卵有100多粒,最终能长成金蝉的大约10~20只。由于在同一卵枝上,所以孵化出来的蝉蚁基本上会在同一地方进入土中。加之金蝉在土中活动范围较小,我们可以利用一个蝉洞来挖出整个老巢。找到一个蝉洞后用铁锨顺着挖,便可挖到与之相连的蝉洞,找到其他没有出土的金蝉,有时能挖出几十个金蝉来。挖老巢是个技术活,如果在挖的过程中将蝉洞一不小心破坏了,便难以再找到与之相连的蝉洞了。
(6)手电照金蝉
天黑以后用手电筒照树,捕捉已经上树的金蝉,也是常用捕蝉方法。手电筒亮度大小并不太重要但光线一定要集中,按照由近到远、由下到上、由正到反的规律来照,眼跟着光走不放过每一棵树、每一个树梢,就会看到金蝉。晚上7~9点为金蝉出土高峰期,所以这个时间段捕捉收获最大。9点以后金蝉出土量虽然减少,但照蝉的人同样会减少,收获并不会降低太多。夜间12点后金蝉出土量较少,此时可以照树梢为主,来捕捉已经脱壳的成虫。作者有一个小经验,若在树下看见有鸟、蛇或围着几只癞蛤蟆,则树上多半会有金蝉,因为金蝉也是它们的美食。
C. 金蝉在地下是怎么知道白天和晚上,而且到了晚上才爬出来呢
吃知了猴的季节,吃完晚饭后的人们又多了一个娱乐活动,那就是抓知了猴。有经验的人们都知道,抓知了猴不能过早也不能晚,时间过早知了猴还没爬出土,时间过晚知了猴已经蜕皮成为蝉不能食用。很多人都会很纳闷,在地下生活的知了猴,是如何判断白天和黑天的,为何晚上知了猴才会爬出洞呢?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知了猴在地下就知道地上是白天还是晚上的原因。你对于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D. 下雨出金蝉吗
下雨出金蝉。金蝉喜欢傍晚出没,晚上7~11点都可能有。尤其是下雨天。因为下雨之前气压的关系,它们在地底大概闷得慌,这时候知了候喜欢出洞,爬到树木树干或树枝的一定高度接着就羽化了。傍晚雨停,在雨后半小时左右是知了猴出来的高峰时期,可以选择这时候捕捉。
(4)金蝉出洞源码扩展阅读
捕捉金蝉的注意事项:
金蝉在傍晚时分开始出洞。都是先从土里向地面刨开一个小洞,慢慢扩大,直到能钻出来为止。这时,就可以趁夕阳的余晖,四处搜索林间的地面,看哪个金蝉正要露出头来,把它们捉住。
夜晚才是金蝉集体出洞的时间,手电筒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要保持手电筒电量充足,光线强,照得远,才能搜索到近处远处的所有金蝉。并且在兵器相接时,可以获得优先发现,关键时刻首先捉到手里。
在金蝉多,捕捉者少的情况下,尤其是只有自己一人,可以在树上绑上胶带,金蝉到了晚上爬树时,爬到胶带处就爬不上去了,就可以“守株待兔”。
可以到农田周围寻找,田野里人去得少,蝉相对居住所要多很多,所以到田野去找的话会收获得多。
E. 金蝉什么时候出来
知了猴晚上7~11点都可能出来。
知了猴通常是在傍晚时分,天刚刚擦黑的时候就开始往外爬,一直持续到晚上12点左右。知了猴每天出土的数量不等,但下雨之前出土的数量往往最多,因为下雨之前气压的关系,知了猴在地底闷的慌,这时候知了候喜欢出洞,但知了猴爬到树木树干或树枝的一定高度接着就羽化了。
金蝉的生活习性
金蝉一般3~5年完成1代,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集中于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即越冬虫态为两种,卵和大小不同的若虫;越冬场所也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环境。
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动结束。卵多在白天下午孵化,占80%左右,夜间孵化的较少,约为20%。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最大,在低温高于10~15℃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金蝉
F. 金蝉在地下到晚上才爬出来,是怎么知道天变黑的
金蝉在地下,直到晚上才爬出来,这其实是因为他的基因得到了很大的进化。从刚开始,他很难感受到白天和黑夜,到之后他逐渐衍生出来一个比较良好的视觉,其实是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他们在地下也并非是完全看不到地上的,因为土壤毕竟是疏松的,他在出来之前会在地面上开一个小小的天窗,而这一个天窗可以判断阳光的存在,倘若有阳光的存在,那么他就不会爬上来。到了夜晚的时候,已经没有阳光的存在,他们就会从洞口当中爬上来。
所以金蝉是非常聪明的一种动物,为了逃避动物以及人们的捕杀,他已经开始变得更加的警惕了,所有进化出来的品种在各个方面都是更加优秀的。
G. 知了猴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出来最多,能持续几天
知了猴出现一般是每年5月,以6-7月出现率为高,最佳的捕捉时间是初夏时分,一般7月初到中旬都可以捕捉。
金蝉在土中完成幼虫阶段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的幼虫于5月下旬-8月中下旬钻出土面,爬行到灌木的枝条、杂草的茎杆等处,用爪和前足的刺固定在树皮和枝叶上,蜕皮羽化为成虫。
6月中旬-7月中旬为成虫出现高峰期,10月上旬为结束期。成虫羽化后20天交尾产卵,6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底-8月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中旬-10月上旬为产卵末期。
知了猴的捕捉方法
1、傍晚时分扣金蝉
金蝉在傍晚时分开始出洞。它们都是先从土里向地面刨开一个小洞,慢慢扩大,直到能钻出来为止。这时,我们就可以趁夕阳的余晖,四处搜索林间的地面,看哪个金蝉正要露出头来,我们好把它们捉住。
2、夜幕降临照金蝉
夜晚才是金蝉集体出洞的时间,手电筒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要保持手电筒电量充足,光线强,照得远,才能搜索到近处远处的所有金蝉。并且在兵器相接时,我们可以获得优先发现,关键时刻首先捉到手里。
3、树周绑胶带
在金蝉多,捕捉者少的情况下,尤其是只有自己一人,我们可以在树上绑上胶带,金蝉到了晚上爬树时,爬到胶带处就爬不上去了,我们就“守株待兔”。
H. 金蝉为什么天黑才出洞
金蝉在土里吸收树根的汁液,出土后,顺着树根爬树,随着大树根爬,方向不会错,为什么要爬树主要是因为金蝉要脱壳变成知了,刚变成知了翅膀很软,需要一定时间硬化,然后自然从树上掉落来飞翔,如果在地面,脱壳后翅膀会粘一块没法硬化,自然也就无法飞行,天性使然,必须要爬高处才能成功脱壳。
I. 金蝉养殖方法与技巧
金蝉人工孵化养殖法
金蝉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卵生地下孵育的药材,具有清血化淤,健康保健的功效,对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现有金蝉生长周期长,成活率低,不宜采集的缺点。我们经过数年研究试验,根据金蝉的生长
金蝉子
习性,总结出一套金蝉养殖的技术。
一、采卵:采卵是以秋季金蝉产卵后,一般在农历七月份左右。金蝉是 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将卵产入枝内,多以果树等多汁树枝为主,产卵后树枝多会干枯,所以大多数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的枝条都有蝉卵。
二、采后处理: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去除干叶,剪去两端,三十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度,湿度是保持湿润,即遇干即喷,用喷雾器照准枝条喷洒湿透为止。
三、孵化:大约四十五天左右即有幼虫孵出。这时会看到有一部分幼虫在枝条上爬上爬下。大约孵化出幼虫20%的时候就要进行掩埋,埋坑选择多细软毛根的地区,以便幼虫能吸取根上的养分,最好选择在种植杨、柳树及其果树的阔叶树地块中。
四、播种:将坑挖成条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处为主,宽度为一锨。将孵化好幼虫的枝条顺坑放入坑内,幼虫即自行抱住植物根系。还土时要轻、缓。还好土后不能踩,更不能浇水,以保透气。
金蝉子
五、采收:如有树木,多在一米处用透明胶带缠一圈,以保蝉虫不会爬高蜕变。蝉蚁播种之日起18——24个月即成成虫。
六、提示:采集蝉卵以白蜡条,果树枝为主,蝉卵幼虫是以植物根系的汁液为食,所以在掩埋时最好选择多根地带。每根枝条中含蝉卵200——400只,所以每亩地以500-800枝为宜,以保成活率。用此种方法种植金蝉使原有的生长期3——5年提前到18个月,孵化期由原来的一年提高到40天左右,成活率由原来的6%提高到30%——60%左右。所以特别适合农村进行养殖。
现如今金蝉价格一路上涨,金蝉也已被端上了大小饭店的餐桌。前景看好。用这种方法种植的金蝉成活率高,每亩地按最低成活率30%算,还要成活十万只左右,按每只一角钱算,还要收入上万元。
炸金蝉
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食用蚱蝉(其为蝉科昆虫的代表种,成虫又称金蝉,若虫俗称知了龟)及其若虫(即知了龟)的习俗,尤以山东盛行,最为普遍的食用方式为“油炸金蝉”。蝉若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堪为食用昆虫中的佼佼者,目前已经成为适应各种不同档次、不同场合的着名菜肴。另,蚱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枣蝉蜕(又称“蝉退”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
金蝉子
然而由于环境遭破坏,树木被砍伐,蚱蝉和若虫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若虫等的自然产量逐年锐减,市场价格也连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由于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大,仅仅依靠采集,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为此许多地方已开始将自然资源采集的方式转向人工规模化养殖。
人工养殖
下面,根据我们三年实践经验及掌握的有关资料着重将蚱蝉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先说蚱蝉的自然习性:蚱蝉一般3~5年完成1代。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集中于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即越冬虫态为两种,卵和大小不同的若虫;越冬场所也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环境。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动结束。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最大,在低温高于10℃~15℃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从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虫(称之为蝉蚁),潜入土中,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随着龄期的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壁的一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后温度下降,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
金蝉子
动。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此时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龄若虫即将出土蜕皮变为成虫的时期。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若虫于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从土中钻出来,并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蜕皮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上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产卵,6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底至8月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末期。成虫的终见期为11月上旬。成虫多在夜间8~10时和早晨4~6时羽化,雌雄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成虫常栖息于树干枝梢上,具有夜间扑火的习性。成虫产卵于一二年生,2~7毫米粗度的枝条上,卵产在枝梢的木质部内,卵窝密接。每一卵窝内有卵6~8粒,一根产卵枝内有卵12~479粒,一般为20~200粒,平均有卵146粒。每根枝条上有卵穴6~146个。每头雌虫腹内一般怀卵500~1000多粒。成虫寿命3个月左右,发生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份。成虫有翅能飞,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树木幼嫩枝条中的营养汁液为生。交配以后的雌蝉在产卵前先用产卵器插入当年生或二年生细嫩树枝木质部,然后再将卵产入。同时使嫩枝条脱水干枯死亡,如此会对树木造成危害。蚱蝉喜欢山楂、桃树、苹果、榆树等木质松软、汁较多的树种。
六项环节
再说其人工养殖技术:养殖蚱蝉,欲获成功,主要应抓好种源获取、寄主植物选择、饲养地选择、防护措施配置等“六环”:
第一环:获取金蝉种源。初级种源的获取可以在田间自然采集,卵、若虫、成虫均可作为种源采集。7~9月份可以采集各个虫态;8~9月份是采集若虫的最佳季节;9月份是采集蝉卵树枝的最佳时间,全年均可采集。卵的采集可以选择树密蝉多的理想场所,用果枝剪或顶端带钩的长杆,把树上被蚱蝉产卵致死的1~2年生细干枯条轻巧取下,凡是一侧呈扁平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即是蝉卵,剪除产卵窝上部多余的无卵枯梢、在产卵窝痕下部留出10~15厘米无卵枝条部分,将50条左右捆成一小捆,放入塑料袋中。捕获若虫,以自然成熟的老熟若虫为对象,若虫的采集可以在傍晚7~12时在树体主干基部用手电照射捕捉;采集后放入纱笼中羽化产卵。产卵纱笼内栽灌木状寄主,以各种实生果树为主。抓获树上成蝉的方法很多,如在夜晚采用火堆诱集等。为保证成蝉不受损伤,可以利用小麦面筋粘获,方法是将和好的面团多次用水冲洗,去除淀粉,留下纯面筋,存放于宽大的荷叶、杨树叶内,粘于竹竿顶端,于清晨或白天粘捕成虫。
第二环:金蝉卵枝殖种。殖种对象为初孵若虫以及接近孵化的卵。将直接从野外或在种源场地采集的具卵枝条,
集中于室内促进孵化。方法:在长7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盒中,底部铺撒5~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具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中间应不断抽查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若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殖种时间一般在9~10月份(二年卵)或6~7月份(当年卵)。在饲养场所的寄主植物树下地面远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30~5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蚱蝉从卵期开始到生长发育为成熟的若虫,需要在地下生长三个冬夏(实际为2年):第一年从6月份开始生长,当年生长体重只有1克左右;第二年体重发育到3克左右;第三年若虫发育成熟,体重4.5~5克。
第三环:给金蝉供应优质饲料。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如杨、榆、柳、桐树或果园中的各种果树。还要间作薯仔、甘薯、山药等一些根茎类植物
第四环: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金蝉“殖种”深度以30~50厘米为宜,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
第五环:构建成虫及若虫生产设施。除自然采获蝉卵外,可以建立纱网大棚,提供成虫产卵空间。可以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可以重新栽植果树实生苗,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成围栏,中间再拉设铁丝等,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即可。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在其中交配产卵,以后可以根据需要留取成虫数量,不必再从野外采集种源。
第六环:搞好防疫。出土后的若虫(知了龟)以及羽化后的成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蛇、鼠类、刺猬、野猫、麻雀和螳螂等都喜食若虫,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藻菌等微生物也寄生危害。另,水灾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对若虫或蝉的危害也较大,养殖时应加以注意和保护。最重要的季节是树上卵期、“蝉蚁”发生期、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上卵期和蝉蚁发生期的天敌主要是蚂蚁和红色小花蝽,处理措施是利用强氨精100倍液浸洗具卵枝条或DDVP、强氯精等进行土壤处理。
金蝉的采收与加工利用
每年夏至前后开始到8月初,是田间采收的最佳季节,其中以7月初或雨后的天气最为集中。若虫(知了龟)在湿软的地下用锯齿般的一对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后即在地面上作短期运动,然后樊缘树干或棚架上准备蜕壳,第二天早晨4~6时羽化为成蝉,可利用手电筒照明,夜晚在树下地面和树干上觅捉,或清晨在树上抓获羽化的嫩成蝉。人工饲养的若虫收获,应在收获成熟季节依据市场价格及时从地下挖掘或让其自由出土抓获。在生产季节,将采获的鲜活若虫用清水洗去泥沙,每50克一盒,并注水把盒内的若虫淹没,放在冰箱中冷冻保存。重新清洗后即可加工利用。若虫存放的方法,有长期存放如冷冻或腌制,有短期存放如加水淹放、稀盐水浸洗或出土后自然存放等办法。食用时,可将锅烧热后放入适量花生油,待油滚沸后把若虫放入锅内,用文火煎熟,盛入盘中,上面撒上少许精细碘盐热吃,口感特别鲜嫩。蝉去翅以后的加工熟制方法与若虫一样。
金蝉养殖要当成一个产业来发展 金蝉,又名爬蚱,素有唐僧肉的美誉。由于金蝉的营养价值高和风格独特的良好口感,且对人体发挥的多种滋补药效功能,民间早有把吃金蝉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蝉更是成了各大宾馆饭店餐桌上的佳品。金蝉产地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一带。在我市城乡,金蝉也一直深受市民欢迎。但与往年相比,金蝉却身价倍增,食客谈“蝉”色变。
小老板绰号“爬蚱猴”
在虞城县城郊乡杨后堤村,煤球厂老板杨成仁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绰号“爬蚱猴”。因为小时候,杨成仁就喜欢“摸”爬蚱,每次都比小伙伴们“摸”得要多。晚上的时候,他和伙伴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把一个个正在爬树的金蝉“拿下”,又举起小竹竿把一个个金蝉成虫扫落下来,很是惬意。那时候,因为家里穷,吃不上大肉,金蝉却让杨成仁大饱了嘴福。 “透地雨后,金蝉最多。”杨成仁回忆说,小时候,一次雨后的夜晚,他和父亲用窗纱从村头的小河沟里捞金蝉,整整捞了两水桶,第二天到城里,卖了20多元钱。父亲高兴得不得了,第二天晚上又带着他“摸”金蝉,这年夏天他家光卖金蝉就收入了300多元。看到成桶的金蝉被父亲带着到城里,杨成仁涎水直滴,他趁父亲不备的时候,偷拿了几把,跑到村后用火烧着吃,可这事后来被父亲知道了,父亲狠揍了他一顿。当时,杨成仁感到委屈,自己“摸“的金蝉,为啥要卖给城里人吃? 现在杨成仁当老板了,成了有钱人,可他仍然喜欢在夏日的夜晚“摸”金蝉,用他的话说“买的没有自己‘摸’的好吃”。
J. 中午金蝉出来的原因
金蝉,它一般是在晚上的七点到十一点的这一段时间会往土里爬出来,进行羽化。
它之所以会在这一段时间之中爬出来,是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是为了避免它的天敌。因为它的身体比较弱,所以如果白天爬出来的话,很容易就被各种鸟类吃掉。第二个原因是为了避免在羽化之后被阳光刺激到。因为它在蜕皮羽化这个过程之后,是需要一段时间让自己的身体和翅膀变得坚硬的,而白天浓烈的阳光很容易使它的身体和翅膀受伤,所以它只能够选择在晚上爬出土里,然后完成羽化。与此同时,因为它的一身只有一次爬出土里的机会,所以这一次爬出来,知了也就不会再回到土里。
金蝉这个物种,它的生活习性就是晚上出来白天休息,晚上蜕皮变成知了之后,等上几个小时,到了白天开始大声喊叫,如果是白天出来的话,晚上叫给谁听?其实,在生活中,晚上出来的物种并不少,比如蝙蝠,这并不稀奇,如果在金蝉的世界里,它们可能也会认为人类为什么是白天活动晚上休息,这也许是大自然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