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高斯潮流计算法

高斯潮流计算法

发布时间:2022-05-31 06:36:23

A. 高斯-赛德尔法潮流计算适用于什么情况

目前基于节点导纳矩阵的高斯赛德尔法潮流计算只在少数场合使用,例如:网络规模较小且计算机内存较少,或为牛顿拉夫逊法提高一个较好的初值。现在潮流计算普遍采用牛拉法或PQ分解法

B. 用高斯塞德尔法进行电力系统潮流手算时,PV节点的Q如何处理需要先计算出来然后去迭代吗

我理解的是根据节点功率方程计算PV节点的Q。
在高斯戴德尔迭代中,通过各个节点的的注入功率(P+jQ)和上次迭代的电压值(V0)计算节点注入电流(I0),继而通过阻抗法潮流计算计算各节点的电压V1,重复迭代,直至收敛。
为了计算各节点的注入电流I0,就要知道各个节点的注入功率,对于PQ节点,其功率值时固定的,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PV节点,由于其P和V是固定的,而Q值和theta值未知,求其注入电流就必然通过其他方法,譬如:(1)获得当前迭代步中该PV节点的电压(V0,包括幅值V和相角theta),(2)根据该节点的网络方程和其他相邻节点的电压(V0)计算该点的实际注入有功P'和无功Q',这里得到的P'一般不等于PV节点的预设P值,但可仍将该节点的发电机注入功率取为P+jQ',(3)这样便可通过(P-jQ')/(Vsin(theta)-jcos(theta))计算该点的注入电流,进入下一步迭代。
对于第一步迭代,可以取所有节点的相角都为0,PV节点的Q=0作为初值。

C. 基于高斯—塞德尔法潮流计算

借我参考一下,要有程序的,当然程序最好是MATLAB的

D. 潮流计算的方法比较

潮流计算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即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即潮流计算

E. 什么是“潮流计算”有什么作用比较潮流计算与一般计算的区别

潮流计算
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即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即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方法很多:高斯—塞德尔法、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直流潮流法,以及由高斯—塞德尔法、牛顿—拉夫逊法演变的各种潮流计算方法。

F. 潮流计算算法有哪些

一般110(66)kV以上多选用牛顿拉夫逊发,快速解耦法,配网一般采用前推回带法或者容量分摊法,有各自的特点,其他的潮流算法有很多,高斯赛德尔法,直流潮流,随机潮流,三相潮流,最优潮流之类的。,

G. 潮流计算程序 高斯赛德尔法 C编程

源程序。

H. 高斯赛德尔法、牛顿-拉夫逊法及PQ分解法进行潮流计算的优缺点

一:牛顿潮流算法的特点
1)其优点是收敛速度快,若初值较好,算法将具有平方收敛特性,一般迭代4~5 次便可以
收敛到非常精确的解,而且其迭代次数与所计算网络的规模基本无关。
2)牛顿法也具有良好的收敛可靠性,对于对高斯-塞德尔法呈病态的系统,牛顿法均能可靠
地敛。
3)初值对牛顿法的收敛性影响很大。解决的办法可以先用高斯-塞德尔法迭代1~2 次,以
此迭代结果作为牛顿法的初值。也可以先用直流法潮流求解一次求得一个较好的角度初值,
然后转入牛顿法迭代。
PQ法特点:
(1)用解两个阶数几乎减半的方程组(n-1 阶和n-m-1 阶)代替牛顿法的解一个(2n-m-2)阶方程
组,显着地减少了内存需求量及计算量。
(2)牛顿法每次迭代都要重新形成雅可比矩阵并进行三角分解,而P-Q 分解法的系数矩阵 B’
和B’’是常数阵,因此只需形成一次并进行三角分解组成因子表,在迭代过程可以反复应用,
显着缩短了每次迭代所需的时间。
(3)雅可比矩阵J 不对称,而B’和B’’都是对称阵,为此只要形成并贮存因子表的上三角或下
三角部分,减少了三角分解的计算量并节约了内存。由于上述原因,P-Q 分解法所需的内存
量约为牛顿法的60%,而每次迭代所需时间约为牛顿法的1/5。
二:因为牛顿法每次迭代都要重新生成雅克比矩阵,而PQ法的迭代矩阵是常数阵(第一次形成的)。参数一变,用PQ法已做的工作相当于白做了,相当于重新算,次数必然增多。
有点啰嗦了。。。。

I. 电力系统计算机潮流计算问题,谢!

一:牛顿潮流算法的特点
1)其优点是收敛速度快,若初值较好,算法将具有平方收敛特性,一般迭代4~5 次便可以
收敛到非常精确的解,而且其迭代次数与所计算网络的规模基本无关。
2)牛顿法也具有良好的收敛可靠性,对于对高斯-塞德尔法呈病态的系统,牛顿法均能可靠
地敛。
3)初值对牛顿法的收敛性影响很大。解决的办法可以先用高斯-塞德尔法迭代1~2 次,以
此迭代结果作为牛顿法的初值。也可以先用直流法潮流求解一次求得一个较好的角度初值,
然后转入牛顿法迭代。

PQ法特点:
(1)用解两个阶数几乎减半的方程组(n-1 阶和n-m-1 阶)代替牛顿法的解一个(2n-m-2)阶方程
组,显着地减少了内存需求量及计算量。
(2)牛顿法每次迭代都要重新形成雅可比矩阵并进行三角分解,而P-Q 分解法的系数矩阵 B’
和B’’是常数阵,因此只需形成一次并进行三角分解组成因子表,在迭代过程可以反复应用,
显着缩短了每次迭代所需的时间。
(3)雅可比矩阵J 不对称,而B’和B’’都是对称阵,为此只要形成并贮存因子表的上三角或下
三角部分,减少了三角分解的计算量并节约了内存。由于上述原因,P-Q 分解法所需的内存
量约为牛顿法的60%,而每次迭代所需时间约为牛顿法的1/5。

二:因为牛顿法每次迭代都要重新生成雅克比矩阵,而PQ法的迭代矩阵是常数阵(第一次形成的)。参数一变,用PQ法已做的工作相当于白做了,相当于重新算,次数必然增多。

J. 电力系统分析中,潮流计算,为什么高斯迭代法的迭代次数多于PQ分解法和牛拉法

这是不一定的,要看情况,只是因为现在电力系统都比较复杂,才总体上表现为高斯-赛德尔法迭代次数比较多。
高斯-赛德尔法与PQ分解法、牛拉法所用的迭代矩阵不一样,收敛的快慢就是要看迭代矩阵的谱半径。谱半径小于1说明收敛,否则不收敛。谱半径越小,收敛速度越快。
对于Ax=b,PQ分解法和牛拉法的迭代方程为:
x=B1x+f1, B1=I-inv(D)A,f1=inv(D)b,D为对角矩阵。

对于Ax=b,高斯-赛德尔法的迭代方程为:
x=B2x+f2, B2=inv(D-L)U,f2=inv(D-L)b,L、U为下三角和上三角矩阵。
对于病态电网,例如重负荷、很多长线路、负电抗变压器等等,都是病态电网的表现。病态电网的特点使得迭代方程中的B1、B2的谱半径不一样,B2往往大于1(矩阵近似奇异或者奇异),而B1往往小于1,此时高斯-赛德尔法表现为发散,所以迭代很可能不收敛。
当B2的谱半径小于B1时,高斯-赛德尔法的迭代次数是要少于PQ分解法、牛拉法的。

阅读全文

与高斯潮流计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程序员被逮捕的判决 浏览:813
android定位获取城市 浏览:599
做服务器客户怎么去找 浏览:997
程序员升职可以干什么 浏览:301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大纲 浏览:909
cad命令大全图表下载 浏览:389
程序员去印度工作 浏览:422
苹果app活动怎么导出 浏览:5
pdf转高清图片 浏览:35
人人玩棋牌源码 浏览:347
如何获取美团服务器时间 浏览:342
php简单加密算法 浏览:795
什么是开服务器 浏览:607
cd4017单片机怎么用 浏览:265
鸟哥pdf 浏览:242
忘记加密的密码了怎么办 浏览:560
好友信息提示音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276
怎么让云服务器转发本地端口 浏览:47
python数组剔除元素 浏览:16
推荐一款解压的手机游戏 浏览: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