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自由看待发展以自由看待发展》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以自由看待发展》([印度] 阿马蒂亚·森)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M4my6VseX4Oft3Vg_KHgnA
书名:以自由看待发展
作者:[印度] 阿马蒂亚·森
豆瓣评分:8.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
页数:308
内容简介:本书是阿马蒂亚·森综合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验研究以及道德- 政治哲学领域多年来的卓越成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着作。他改变狭隘发展观的旧范式,阐述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建立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全书论证了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它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缺乏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森根据大量的经验研究资料,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阐明在实践中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在强调市场机制、全球化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做出基础性重大贡献的同时,他指出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在人的生存、保健、教育等领域承担责任,更需要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在全面的社会交往和变革中发挥主动作用。
作者简介: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1933年生于印度,现在仍然保留印度国籍。1953年森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森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着名学府,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
森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五个领域内,分别是:社会选择理论、个人自由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福利和贫困指数衡量、饥荒问题与权利分配不均的关系以及道德哲学问题。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深切关注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森的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197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认为,“在社会选择、福利经济学基础理论、更广泛的分配伦理学以及与这些领域相关的测量问题上。森是一位无可怀疑的大师。”
2. 《赢》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赢》([英国] 塞缪尔·斯迈尔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赢
作者:[英国] 塞缪尔·斯迈尔斯
译者:龙婧
豆瓣评分:4.8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事业部)
出版年份:2006-10
页数:271
内容简介:
赢: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白金版五星级畅销书。雄踞亚马逊励志类图书排行榜超越《穷爸爸、富爸爸》的财富经典。
“同其他各种形形色色的理论家相比,塞缪尔·斯迈尔斯先生将带领人类更加健康地进入21世纪。”——伦敦《金融时报》
“塞缪尔·斯迈尔斯先生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贡献了非常优秀的精神食粮。他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服从、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良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人生的真谛,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了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英国《观察家》杂志
“塞缪尔·斯迈尔斯先生的着作给千百万读者带来的积极有益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他的着作,内容务实、健康而且鼓舞人心。”——美国《哈泼月刊》杂志
“塞缪尔·斯迈尔斯先生的着作,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它们值得被所有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们所宣扬和引用。在此,我们衷心予以推荐。”——美国《教会评论》杂志
3. 《犬儒_玩笑假面社_的政治幽默》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犬儒与玩笑》(徐贲)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XJzU6qIRJffI3S8mHrvyhg
书名:犬儒与玩笑
作者:徐贲
豆瓣评分:7.8
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7
页数:470
内容简介:
极权和专制统治下的假面社会里,民间笑话经常是聪明人和明白人经过自我审查的意见表达——旁敲侧击、婉转迂回、闪烁其词、欲言又止、顾左右而言他。玩笑起源于人们有想法,但表达却因言论控制而不得自由。被控制的表达也就是被控制的思想。玩笑表达的怯懦、暧昧和模棱两可,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多半会蚕食人们思想的独立和勇气,使之变得油滑、投机和随波逐流。
玩笑和笑话为观察普通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善恶和是非认知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视角。考察和研究一个社会里普通人说些什么笑话、怎么说笑话、在怎样的政治和社会气氛下说笑话,是从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角度来瞭解他们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察觉到了什么、知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并作了怎样的表示或表达。在人们普遍戴着假面的犬儒社会里,这样的资讯总是被遮掩在层层扮相、伪装、谎言和神话的帷幕后面。越是这样,玩笑和笑话包含的真实资讯也就越加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
徐贲,美国麻塞诸塞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着作包括 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份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颓废与沉默:透视犬儒文化》、《经典阅读: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编有父亲的回忆文集:《复归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
4. 《反对阐释》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反对阐释》([美] 苏珊·桑塔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vMt_65fD0A-IS7jfC42Tnw
书名:反对阐释
作者:[美] 苏珊·桑塔格
译者:程巍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1-6
页数:456
内容简介:
《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最着名的文集之一,是奠定其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的成名作,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其重要性不在于对具体艺术家和作品的分析和评判,而在于它分析和评判的方式。《反对阐释》集中体现了“新知识分子”“反对阐释”与以“新感受力”重估整个文学、艺术的革命性姿态和实绩。
作者简介:
苏珊•桑塔格(1933—2004),美国着名的作家和评论家、着名的女权主义者,她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最引人注目、最有争议性的女作家及评论家之一,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是美国声名卓着的“新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
桑塔格的写作领域广泛,以其才华、敏锐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着称,她对时代以及文化的批评包括摄影、艺术、文学等。着作主要有《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论摄影》、《疾病的隐喻》和小说《火山情人》等。2000年,她的历史小说《在美国》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5.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话》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2》(郎咸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DuVIbmU3w9uIwtx6jZoWnA
书名: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2
作者:郎咸平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5
页数:188
内容简介: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②》目的在于以案例形式进一步解剖新帝国主义的操作手法和技巧,浓缩成了本书的十余场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战争。
美国将会如何乘中国之危挑起战争呢?我们的“危”有三,第一、资产泡沫化,第二、经济停滞化,第三、通货膨胀化。而美国无疑将利用三大战争,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恶化我们的三大危机。
首先说的是美国新近发动的汇率大战。到底美国对中国的汇率大战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那就是挑起资产泡沫!不妨看看泰国、越南、香港和日本历史上遭遇的泡沫大战模式。
汇率大战除了打击我们的出口,实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真实目的是要我们重蹈日本模式之覆辙,逼迫我们开放金融市场。美国在泡沫大战中对日轰炸的三部曲,如今在中国只差半步就完成了部署。
至于美国拿丰田开刀的贸易大战,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就是要解决美国的失业人口问题,完全无异于一场美国版《潜伏》。
我们天天叫嚷着“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可是,所谓的气候变暖,其实就是欧美的一个惊天大阴谋、一场气候大战。而我们却荒谬的落进了新能源的“大跃进”陷阱,严重的产能过剩、大量的环境污染将遗祸我们的子孙万代,而欧美则得到了绿色环保。
用炮舰换通商?太愚蠢了!现代东印度公司有着两只秃鹰,那就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高盛、必和必拓和孟山都,它们对中国的侵略绝不亚于大清末期的炮火硝烟,只是它们的手法翻新罢了。
最后谈的是美国的文化侵略,拿《孔子》和《阿凡达》做个比较,就可以了解为什么美国可以成功输出文化价值观。以《阿凡达》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侵略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作者简介:
郎咸平,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曾任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他的着作有: ①“郎咸平说”系列(《公司的秘密》《热点的背后》《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金融超限战》《谁在谋杀中国经济》《谁在拯救中国经济》《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等); ②“财经郎眼”系列(《我们的痛苦和希望》、《年度经济热词解读》《需要了解的经济问题》); ③“郎咸平案例”系列(《操纵》《运作》《整合》《突围》《误区》《科幻》《产业链阴谋I》《产业链阴谋II》《产业链阴谋III》); ④“郎咸平学术文选”; ⑤“郎咸平音像”系列。
6. 《数理经济学基础》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数理经济学基础》(杨小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SXf4-ksOQrCm3gMk6CjM9A
书名:数理经济学基础
作者:杨小凯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5-6
页数:352页
作者简介:
杨小凯(1948年10月6日—2004年7月7日),原名杨曦光,乳名小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世界着名经济学家,思想家,人权斗士,当之无愧的“中国的良心“。
出生于中国吉林省敦化,在湖南长沙长大。与妻子吴小娟育有三个孩子。
杨小凯曾于武汉大学任教,在武大教书期间,出版了《数理经济学基础》和《经济控制理论》两本着作。邹至庄访问武大期间,惊异于杨小凯的才华,推举他到普林斯顿读书。198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7.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冷峻的良心》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美国] 杰弗里·迈耶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nIBr7p1WwvaEQA5bzYW-Ig
书名: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
作者:[美国] 杰弗里·迈耶斯
译者:孙仲旭
豆瓣评分:8.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5
页数:472
内容简介:
奥威尔是至今无法让人无法绕开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传记已有大量问世,但迈耶尔此书被公认为最具权威的。本书作者依靠最新版《奥威尔全集》,走访大量与奥威尔有关联的人物,以详实的史料,勾勒出传主的完整人生。奥威尔经历复杂,亲身参与了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大事件。他的文学作品往往与他在大时代的感悟相关。更为可贵的是,迈耶尔并没有进一步神化传主,而还原了他在短暂一生中留下的情感、欲望世界。
作者简介:
杰弗里·迈耶斯 Jeffrey Meyers,皇家文学学会成员,撰写D.H.劳伦斯、罗伯特·弗罗斯特、欧内斯特·海明威、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等文学巨匠的传记作品,以及数种奥威尔研究专着。
译者 孙仲旭 (1973-2014),毕业于郑州大学外文系,曾长期供职于广州某航运公司。1999年起开始业余从事文学翻译。孙仲旭在其短暂一生中完成了三十多部译作,而尤其钟情于乔治·奥威尔的文学作品
8. 《自由主义与荣誉》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自由主义与荣誉》([美国]莎伦•R.克劳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Nwcor8nOwfsyvHMieqQAIg
书名:自由主义与荣誉
作者:[美国]莎伦•R.克劳斯
译者:林垚
豆瓣评分:8.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7
页数:303
内容简介:
【布朗大学政治学教授莎伦•R.克劳斯最新力作,解读“贵族式”荣誉在现代民主社会的作用。】
《自由主义与荣誉》致力探讨自由主义宪政体制下荣誉的含义,及其激发个体能动性的能力。作者认为,由于荣誉将自我关注和个人野心与有原则的崇高目的联系在一起,它挑战了自利与自我牺牲之间的二元对立,能够很好地适应盛行自由主义的现代社会。
书中追溯了荣誉的谱系,探究了它与凭借良心的拒绝和公民不服从之间的联系,详述了它在美国建国、民主改革和民权运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表明荣誉是冒险而又艰难的政治行动的一种动机,能够在当今政治能动性低迷的情境下为自由主义提供鼓舞,防范和抵制权力的滥用。
作者简介:
莎伦•R.克劳斯是布朗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就古典自由主义和当代自由主义论题撰写过多篇文章,论及休谟、孟德斯鸠、波伏娃,以及当代的正义理论,发表在《政治理论》、《政治评论》、《政治与性别》、《当代政治理论》等刊物上,并着有《公民的激情》、《主权之上的自由:重建自由的个体主义》等。
9. 《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印度人的历史文化与身份论集》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印度] 阿马蒂亚·森)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dUtP4SRtBcLD7fscFcA8rA
书名: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作者:[印度] 阿马蒂亚·森
译者:刘建
豆瓣评分:7.8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07-12-01
页数:330
内容简介:印度是一个极端多样化的国家,拥有众多不同的追求,大相径庭的信仰,判然有异的风俗和异彩纷呈的观点。《惯于争鸣的印度人》是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一部发人深省的论文选集。该书从印度由来已久的争鸣传统这一角度出发,提纲挈领地表明了了解当代印度—— 包括其生机勃勃的民主制度——的必要性。
争鸣传统不仅影响了印度文学、文化、政治、科学与数学发展的历史,而且还影响了构威其宗教多样性之基础的知识多元主义。知识多元主义包括属于印度教哲学范围之内的非正统见解,也包括印度的其他宗教经验,从佛教、耆那教和无神论在早期的盛行,到与外来宗教尤其是伊斯兰教的具有建设性的遭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要想理解当代印度所面临的政治、社会、文化与经济挑战,就应当充分认识其多元主义的、相互作用的和生生不息的传统。
森认为,通过互动进程,特别是在后殖民世界,外来观点也会对民族本体认知产生影响。西方往往将印度视为一个具有无穷无尽的精神性和无缘无故的神秘主义的地方。然而,印度具有怀疑主义和追求理性的悠久传统,除了在数学、天文学、语言学、医学和政治经济学等世俗领域的贡献之外,或许还拥有所有文明古国之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不可知论和无神论文献。森还论述了印度丰富的知识遗产的方方面面,包括从公元前四世纪和前三世纪的侨底利耶与阿育王直至十六世纪的阿克巴所概述的经世治国哲学:印度在公元第一千纪与中国之密切关系的历史及其至今依然存续的重要意义:印度古老而严谨的历法:萨蒂亚吉特·拉伊的电影:具有远见卓识的诗人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与莫汉达斯·甘地之间关于印度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辩论。
森认为,理解和利用印度丰富的争鸣传统,对于印度民主制度的成功,对于捍卫其世俗政治,对于消除各种与阶级、种姓、性别及社群有关的不平等现象,对于南亚次大陆的和平事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书是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一部发人深省的论文选集。该书从印度由来已久的争鸣传统这一角度出发,提纲挈领地表明了了解当代印度——包括其生机勃勃的民主制度——的必要性。 全书分直言与异议、文化与交流、政治与抗争、政治与抗争、理性与身份四部分内容。
中译本序
序
梵文语词变音标志方法
第一编 直言与异议
一、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二、不平等、不稳定与不平之鸣
_一、印度:大与小
四、移民社群与世界
第二编 文化与交流
五、泰戈尔与他的印度
六、我们的文化,他们的文化
七、印度的传统与西方的想象
八、中国与印度
第三编 政治与抗争
九、与命运之神的幽会
十、印度的阶级
十一、女人与男人
十二、印度与原子弹
第四编 理性与身份
十三、理性的范畴
十四、世俗主义与不满因素
十五、透过历法看印度
十六、印度人的身份
注释
人名索引
总索引
译后记
作者简介: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他1933年生于印度,现在仍然保持印度国籍。他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森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着名学府,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对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深切关心,享有“经济学的良心”的美誉。森的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思?阿罗认为,“在社会选择、福利经济学基础理论、更广泛的分配伦理学以及与这些领域相关的测量问题上,森是一位无可怀疑的大师。”
阿马蒂亚·森的代表作《以自由看待发展》已于200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最新力作《身份认同与暴力》也将于200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0. 《论摄影》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论摄影》((美)苏珊·桑塔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论摄影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
译者:黄灿然
豆瓣评分:8.7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4
页数:216
内容简介:
苏珊•桑塔格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是美国声名卓着的“新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苏珊•桑塔格全集”是她所有作品的汇编,分为“论着”和“文学”两大板块(并包括其子戴维•里夫编辑的“日记”两卷),共16卷,280余万字。“苏珊•桑塔格全集”是迄今为止整个华语世界引进出版的最大规模的当代西方第一流思想家、评论家以及文学家的作品全集,而且是独家版权,在中国当代思想界、学术界、评论界、文学和文化界以及出版界,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论摄影》初版于1977年,是苏珊•桑塔格最重要、最着名的论文集之一,主要包括《在柏拉图的洞穴里》、《透过照片看美国,昏暗地》、《忧伤的物件》、《视域的英雄主义》、《摄影信条》、《影像世界》等论文和随笔,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作者简介:
苏珊•桑塔格
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着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