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春宫图是啥
春宫图,又名“秘戏图”,“春画”,作为古时性教育的媒介之外,还有“避火图”、“护书”和“嫁妆画”等功能在民间流行。
明清时期,天津杨柳青等地的一些妇女每年春节前将春宫画当做年画销售,被称为“女儿春”。“春画”的起源颇为悠久,传说中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庄子》中所说“(黄帝)御女三千,白日飞升”,而《素女经》行文也是以黄帝与素女一问一答的形式。
后来孙思邈在《千金方·房中补益》中也提到了:“昔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汉朝的刘向在《列女传》一书中也讲到殷商末期,商纣王与妲己在酒池肉林中举办餐宴。周边都是绘满春宫画的屏风,两人一面欣赏这些画,一面纵情作乐。然而,吊诡的是,昔日纣王妲己在酒池肉林之中的享乐,在汉朝时期,也成了“作品”。
阴错阳差的“春宫”
其实,“春宫”的本义与男女之事无关。屈原《离骚》中写到“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此处的春宫指的是东方青帝的居所。古人对于时空观念与现在不同,他们常将阴阳、四季、五行、五色,甚至天干地支、五德等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相搭配。
而东方青帝所对应的则是古代神话中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也叫苍帝、木帝。在神话传说中,青帝主宰着春天,因此其所居之地称为春宫。直至《春宵秘戏图》的出现,将这类画的场景带入了宫闱之中,“春宫”,顾名思义,“春宵宫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