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碳酸钙分解反应热的测定,停止抽真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碳酸钙分解反应热的测定,停止抽真空时,应注意先将与真空泵相连三通旋转900,让安全瓶进入空气后,再停止电机的转动。
实验内容与步骤
1.装置碳酸钙粉末,用小勾勾出炉中的瓷舟,装满碳酸钙粉末,送入电炉的中心部位,塞
紧胶塞。
2.抽真空,先将与电炉相连的三通阀门置于三通的位置,与真空泵相连三通阀门置于与外
界隔断而呈直通的位置,再启动真空吧泵,将系统抽真空,待到压力计的液面高度不再
变化后,停止抽真空,欲停止抽真空时,应先将与真空泵相连三通旋转900,让安全瓶
进入空气后,再停止电机的转动。
3.设定温度。通电,设定温度控制器的温度为650℃,同时调节电炉的加热电压为70V,待到温度升到500℃时,可及时降低加热电压,减小电炉的功率,以免余热过大,造成温度不准。
4.二次抽真空。如果当温度为500℃时,压力计的差值与开始时的数值相差较大,应进行二次抽真空,方法如下:首先启动真空泵,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真空泵相连三通旋转900,使该三通呈直通,二次抽真空时间不可过长,以免二氧化碳损失过多,大约1—2分钟,即可。二次抽真空停止时,先将与电炉相连的三通阀门置于直通的位置,再将与真空泵相连三通置于三通的位置。再停止电机的转动。
5.测量分解压及分解温度。当温度升到650℃时,电炉温度控制器会自动切断电源,使温度维持恒定不变,观察压力计液面波动情况,当变化小时,即可读出压力计的液面高度,同时记录温度的数值,然后设定温度为下一个测量点,测到850℃结束。
6.停止实验后切断电源,注意此时的瓷舟不可取出、触摸,以免伤人。
B. 在碳酸钙分解压与分解热的测定实验中,碳酸钙粉末洒落在石英管上有什么影响
在高温下,碳酸钙会与石英管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使石英管不透明,损坏石英管。
C. 碳酸钙检测方法
碳酸钙检测方法:加盐酸后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熄灭的气体即为碳酸钙。
碳酸钙(不可溶)+盐酸→氯化钙(可溶)+碳酸→碳酸不稳定,会分解为水+二氧化碳(气泡)
PS:为鉴定放出气体是二氧化碳,可在试管口放置带火星的木条。木条熄灭说明放出的是二氧化碳。
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俗称: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主要成分:方解石,是一种化合物,化学式是CaCO₃,呈中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盐酸。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所以既是钙盐也是碳酸盐。
D. 试求298k时,固体caco3的分解压为多少
使碳酸钙的分解速率显着增大,应升高温度,而碳酸钙为固体,则增加少量的CaCO3 固体,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该反应无需加入催化剂,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增大,但正反应速率不变,不能使分解速率增大,故选B.
E. 碳酸钙分解压测定为什么要将系统抽成真空,并进行漏气检查
因为碳酸钙他遇到氧气和空气中的水的时候,他会发生反应,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F. 1273K时,碳酸钙分解的标准平衡常数提供的数据是各种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和熵。
解:由△rGm = -RTln K求出K
△rGm = △rHm - T△rSm
△rHm = ∑(△fHm )产物 - ∑(△fHm )反应物
△rSm = ∑(△Sm )产物 - ∑(△Sm )反应物
T = 1273K
其中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标准熵均可以通过查到,相信本题是已经给出了的。
G. 碳酸钙的分解压和分解热的测定实验中,分解压随温度变化的幅度有多大,如温度升高30度,压强一般会变化多
LgPco2=-8920/T+7.54,不会有太大变化的。T是绝对温度
H. 已知1048K时CaCO3的分解压力为14.59KPa,分解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为109.32
1、分解反应:
CaCO3(s) = CaO (s) + CO2 (g)
K = p(CO2)
2、求分压
由公式:
ln K1 / K2 = (△H / R) ( 1/ T2 - 1/ T1)
已知 K1 = 14.59 ,△H = 109.32 kJ/mol,T1 = 1048K ,T2 = 1128 K ,R 是气体常数。求K2
ln 14.59 / K2 = (109.32*1000 / 8.314 )( 1/1128 - 1/ 1048 )
K2 = 35.52
p(CO2) = 35.52 kPa
I. 碳酸钙分解压的测定,为什么理论值大于实际值
老师有说过- -,,但是我忘了- -。。
J. 碳酸钙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方法提要
用1mol/L乙酸钠-冰乙酸混合溶液作离子交换相和碳酸盐混合相的浸取液;以1mol/L乙酸钠溶液作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沸水浴中分解试样30min后,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于波长422.7nm处,分别测定两相中的钙,差减法计算试样中碳酸钙含量。
碳酸钙量的测定范围:w(CaCO3)为0.1%~20%。
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
试剂
盐酸。
乙酸钠溶液(1mol/L)称取18.4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稀释至200mL。
乙酸钠-冰乙酸混合溶液(1mol/L)称取18.4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11.5mL冰乙酸,稀释至200mL(pH约为5.7)。
氧化锶溶液(50g/L)称取152g氯化锶(SrCl2·6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摇匀。
氧化钙标准储备溶液ρ(CaO)=1.00mg/mL称取0.8924g已于(120±5)℃干燥4h,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高纯碳酸钙,置于400mL烧杯中,加10mL水,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慢慢加入20mL(1+1)HCl,溶解完全后,加热煮沸除尽二氧化碳,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氧化钙标准溶液ρ(CaO)=50.0μg/mL移取10.0mL氧化钙标准储备溶液(1.00mg/mL)于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校准曲线
移取0.00mL、0.50mL、1.00mL、2.00mL、4.00mL、6.00mL、8.00mL氧化钙标准溶液(50.0μg/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30mL,准确加入3mLSrCl2溶液、2mL(1+1)HC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于波长422.7nm处测量钙的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分析步骤
称取0.1~0.3g(精确至0.0001g)烘干试样,置于100mL烧杯中,加10mL乙酸钠溶液,盖上表面皿,沸水浴加热浸取30min,其间摇动2次,冷却后用水吹洗表面皿并用慢速滤纸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洗涤烧杯和残渣8~10次,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根据碳酸钙含量,分取部分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3mLSrCl2溶液、2mL(1+1)HC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量钙的吸光度。
另称取相同量的试样于100mL烧杯中,加10mL乙酸钠-冰乙酸混合溶液,盖上表面皿,沸水浴加热浸取30min,其间摇动2次。冷却后用水吹洗表面皿并用慢速滤纸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洗涤烧杯和残渣8~10次,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亦分取与乙酸钠介质试样溶液相同体积的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3mLSrCl2溶液、2mL(1+1)HC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量钙的吸光度。
按下式计算碳酸钙w(CaCO3)(%)的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ρ1为乙酸钠-冰乙酸混合介质试样测定溶液中氧化钙的质量浓度,μg/mL;ρ2为乙酸钠-冰乙酸混合介质空白测定溶液中氧化钙的质量浓度,μg/mL;ρ3为乙酸钠介质试样测定溶液中氧化钙的质量浓度,μg/mL;ρ4为乙酸钠介质空白测定溶液中氧化钙的质量浓度,μg/mL;V为试样溶液总体积,mL;V1为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mL;V2为测定溶液的体积,mL;m为称取试样的质量,g;1.78476为氧化钙换算成碳酸钙的因数。
注意事项
1)离子交换态是以静电作用为基础的。通过离子交换和吸附而结合在颗粒表面的部分金属,亦称吸附相。一般采用1mol/L氯化镁或1mol/L乙酸钠作提取剂,经试验验证,对于海底沉积物均适用。
2)所用氯化锶如果不是原子吸收测定钙、镁的专用试剂,必须重结晶。可按下法进行提纯:取约200g氯化锶,溶于尽可能少的60℃水中,用中速滤纸过滤,稍洗涤,放置有少量结晶析出,边搅边加无水乙醇100mL,大量氯化锶析出,减压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风干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