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件处理 > 压缩质量因子

压缩质量因子

发布时间:2022-05-09 21:56:20

A. 什么叫做压缩因子

压缩因子Z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实际气体时必须考虑的一个校正因子,用以表示实际气体受到压缩后与理想气体受到同样的压力压缩后在体积上的偏差。
校正后的方程,是描述真实气体的性质中最简单、最直接、最准确、使用的压力范围也最广泛的状态方程。
虽然压缩因子Z表示的是真实气体行为偏离理想状态的程度,但由于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便无实际具体的实验数据,因而难以从压缩因子Z的物理意义上直接求出其数值。
压缩因子是将理想气体理想状态方程用压缩因子Z加以修正。即:pV=ZnRT
由此可知,压缩因子的定义为:
Z=pV/nRT=pVm/RT
压缩因子的量纲为一。很显然,Z的大小反映出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程度 即Z等于Vm(真实)除以Vm(理想)。对于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压力下Z恒等于1。当Z<1时,说明真实气体的Vm比同样条件下理想气体的Vm小,此时真实气体比理想气体易于压缩;当Z>1时,说明真实气体的Vm比同样条件下理想气体的Vm大,此时真实气体比理想气体难于压缩。由于Z反映出真实气体压缩的难易程度,所以将它称为压缩因子。
实际气体的P-V-T关系常用下式表示:
pV=ZnRT

B. 用ps调整压缩品质因子为70怎么弄

解决用ps调整压缩品质因子为70怎么弄的步骤如下:

1.导入我们所要压缩的图片,直接点击"文件"-"保存为WEB格式文件"。

C. JPEG如何进行压缩比例的调整

以下是jpg格式,我想这里面能全面回答你上面的问题吧!
jpg全名应该是JPEG

JPEG 图片以 24 位颜色存储单个光栅图像。JPEG 是与平台无关的格式,支持最高级别的压缩,不过,这种压缩是有损耗的。渐近式 JPEG 文件支持交错。

可以提高或降低 JPEG 文件压缩的级别。但是,文件大小是以图像质量为代价的。压缩比率可以高达 100:1。(JPEG 格式可在 10:1 到 20:1 的比率下轻松地压缩文件,而图片质量不会下降。)JPEG 压缩可以很好地处理写实摄影作品。但是,对于颜色较少、对比级别强烈、实心边框或纯色区域大的较简单的作品,JPEG 压缩无法提供理想的结果。有时,压缩比率会低到 5:1,严重损失了图片完整性。这一损失产生的原因是,JPEG 压缩方案可以很好地压缩类似的色调,但是 JPEG 压缩方案不能很好地处理亮度的强烈差异或处理纯色区域。

优点:摄影作品或写实作品支持高级压缩。

利用可变的压缩比可以控制文件大小。

支持交错(对于渐近式 JPEG 文件)。

广泛支持 Internet 标准。

缺点: 有损耗压缩会使原始图片数据质量下降。

当您编辑和重新保存 JPEG 文件时,JPEG 会混合原始图片数据的质量下降。这种下降是累积性的。

JPEG 不适用于所含颜色很少、具有大块颜色相近的区域或亮度差异十分明显的较简单的图片。

jpg格式是一种图片格式,使一种比较常见的图画格式,如果你的图片是其他格式的话,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转化:

1、photoshop ,打开图画以后,按另存为,下面格式那里选择JPG格式就是了,这个方法比较简单,而且适合画质比较好的,要求比较高的图片转换。

2、如果你要求不高,你直接通过windows附带的图画程序,选择JPG格式就行了,这个来转换的话,画质嘛,马马虎虎,不过在网上嘛,过得去了!

如果JPG格式转其他格式,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

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由国际标准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和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Consultation Commi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为静态图象所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数字图象压缩标准,也是至今一直在使用的、应用最广的图像压缩标准。JPEG由于可以提供有损压缩,因此压缩比可以达到其他传统压缩算法无法比拟的程度。

JPEG的压缩模式有以下几种:

顺序式编码(Sequential Encoding)

一次将图象由左到右、由上到下顺序处理。

递增式编码(Progressive Encoding)

当图象传输的时间较长时,可将图象分数次处理,以从模糊到清晰的方式来传送图象(效果类似GIF在网络上的传输)。

无失真编码(Lossless Encoding)

阶梯式编码(Hierarchical Encoding)

图象以数种分辨率来压缩,其目的是为了让具有高分辨率的图象也可以在较低分辨率的设备上显示。

由于JPEG的无损压缩方式并不比其他的压缩方法更优秀,因此我们着重来看它的有损压缩。以一幅24位彩色图象为例,JPEG的压缩步骤分为:

1.颜色转换

2.DCT变换

3.量化

4.编码

1.颜色转换

由于JPEG只支持YUV颜色模式的数据结构,而不支持RGB图象数据结构,所以在将彩色图象进行压缩之前,必须先对颜色模式进行数据转换。各个值的转换可以通过下面的转换公式计算得出:

Y=0.299R+0.587G+0.114B

U=-0.169R-0.3313G+0.5B

V=0.5R-0.4187G-0.0813B

其中,Y表示亮度,U和V表示颜色。

转换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数据采样。一般采用的采样比例是2:1:1或4:2:2。由于在执行了此项工作之后,每两行数据只保留一行,因此,采样后图象数据量将压缩为原来的一半。

2.DCT变换

DCT(Discrete Consine Transform)是将图象信号在频率域上进行变换,分离出高频和低频信息的处理过程。然后再对图象的高频部分(即图象细节)进行压缩,以达到压缩图象数据的目的。

首先将图象划分为多个8*8的矩阵。然后对每一个矩阵作DCT变换(变换公式此略)。变换后得到一个频率系数矩阵,其中的频率系数都是浮点数。

3.量化

由于在后面编码过程中使用的码本都是整数,因此需要对变换后的频率系数进行量化,将之转换为整数。

由于进行数据量化后,矩阵中的数据都是近似值,和原始图象数据之间有了差异,这一差异是造成图象压缩后失真的主要原因。

在这一过程中,质量因子的选取至为重要。值选得过大,可以大幅度提高压缩比,但是图象质量就比较差;反之,质量因子越小(最小为1),图象重建质量越好,但是压缩比越低。对此,ISO已经制定了一组供JPEG代码实现者使用的标准量化值。

4.编码

从前面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颜色转换完成到编码之前,图象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压缩,DCT变换和量化可以说是为编码阶段做准备。

编码采用两种机制:一是0值的行程长度编码;二是熵编码(Entropy Coding)。

在JPEG中,采用曲徊序列,即以矩阵对角线的法线方向作“之”字排列矩阵中的元素。这样做的优点是使得靠近矩阵左上角、值比较大的元素排列在行程的前面,而行程的后面所排列的矩阵元素基本上为0值。行程长度编码是非常简单和常用的编码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编码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统计特性的编码方法。在JPEG中允许采用HUFFMAN编码或者算术编码。

D. matlab实验:图像H1.BMP 以JPEG 格式进压缩,质量因子为90,结果保存为JPG 图像J1,计算J1对于H1的压缩率

改完之后是这样的,你试试:
clear

img=imread('H1.bmp');

imwrite(img,'J1.jpg','jpg','quality',90);

cr=imratio('H1.bmp','J1.jpg')

E. matlab实验:图像H1.BMP 以JPEG 格式进行压缩,质量因子设为90,结果保存为JPG 图像J1,怎么实现

img=imread('H1.bmp');
imwirte(img, 'J1.jpg','jpg','quality',90)

F. JPG文件的jpg压缩步骤

由于JPEG的无损压缩方式并不比其他的压缩方法更优秀,因此我们着重来看它的有损压缩。以一幅24位彩色图像为例,JPEG的压缩步骤分为:
1.颜色转换
2.DCT变换
3.量化
4.编码
jpg颜色转换
1.颜色转换
由于JPEG只支持YUV颜色模式的数据结构,而不支持RGB图像数据结构,所以在将彩色图像进行压缩之前,必须先对颜色模式进行数据转换。各个值的转换可以通过下面的转换公式计算得出:
Y=0.299R+0.587G+0.114B
U=-0.169R-0.3313G+0.5B
V=0.5R-0.4187G-0.0813B
其中,Y表示亮度,U和V表示颜色。
转换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数据采样。一般采用的采样比例是2:1:1或4:2:2。由于在执行了此项工作之后,每两行数据只保留一行,因此,采样后图像数据量将压缩为原来的一半。
2.DCT变换
DCT(Discrete Consine Transform)是将图像信号在频率域上进行变换,分离出高频和低频信息的处理过程。然后再对图像的高频部分(即图像细节)进行压缩,以达到压缩图像数据的目的。
首先将图像划分为多个8*8的矩阵。然后对每一个矩阵作DCT变换(变换公式此略)。变换后得到一个频率系数矩阵,其中的频率系数都是浮点数。
3.量化
由于在后面编码过程中使用的码本都是整数,因此需要对变换后的频率系数进行量化,将之转换为整数。
由于进行数据量化后,矩阵中的数据都是近似值,和原始图像数据之间有了差异,这一差异是造成图像压缩后失真的主要原因。
在这一过程中,质量因子的选取至为重要。值选得过大,可以大幅度提高压缩比,但是图像质量就比较差;反之,质量因子越小(最小为1),图像重建质量越好,但是压缩比越低。对此,ISO已经制定了一组供JPEG代码实现者使用的标准量化值。
4.编码
从前面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颜色转换完成到编码之前,图像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压缩,DCT变换和量化可以说是为编码阶段做准备。
编码采用两种机制:一是0值的行程长度编码;二是熵编码(Entropy Coding)。
在JPEG中,采用曲徊序列,即以矩阵对角线的法线方向作“之”字排列矩阵中的元素。这样做的优点是使得靠近矩阵左上角、值比较大的元素排列在行程的前面,而行程的后面所排列的矩阵元素基本上为0值。行程长度编码是非常简单和常用的编码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编码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统计特性的编码方法。在JPEG中允许采用HUFFMAN编码或者算术编码。

G. JPEG压缩中中图片质量因子Q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Q是jpeg压缩的输入参数,相当于自变量,用来控制压缩质量的。
没所谓怎么去计算它。

H. 采用JPEG压缩技术,压缩品质因子70 有高手能告诉下这个的具体操作吗

安装acdsee软件 ->选择你要转换的图片,工具->格式转换->选中格式jpg ->格式设置中将图像品质 调整为70 ,就可以了

I. 你好,居民身份证用数字相片技术要求358像素X441像素,分辨率350.压缩品质因子70(容量14K-20K)有这种的处理

这个分辨率可以设置在相机里的了,或者接近这个分辨率的格式,拍出来就行了,关于这个压缩品质也就是压缩率适中为好,太高了影响画质,太低了压缩没意义。至于压缩品质因子70本人水平有限,不懂的。

J. 问:Photoshop中jpg的品质与jpg图像的质量因子之间的关系急……

imwrite(I,'1.jpg','jpg','quality',80)就是以质量因子80压缩,100就是不变,图像尺寸不变,像素值会发生变化,图像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可以看压缩后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大小发生变化。比如原始为100k,压缩后可能就只有70k了。。。。。
品质越高,图片质量相对就越好,也就越占用空间。相反,品质越低图片质量就越差,也就是会出现颗粒或者模糊,占用空间越小。看你是要做什么用,如果只是放网上品质选择高,也就是60,就可以了。不需要最佳。

阅读全文

与压缩质量因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卡尔曼滤波算法书籍 浏览:768
安卓手机怎么用爱思助手传文件进苹果手机上 浏览:843
安卓怎么下载60秒生存 浏览:802
外向式文件夹 浏览:233
dospdf 浏览:430
怎么修改腾讯云服务器ip 浏览:385
pdftoeps 浏览:490
为什么鸿蒙那么像安卓 浏览:735
安卓手机怎么拍自媒体视频 浏览:185
单片机各个中断的初始化 浏览:723
python怎么集合元素 浏览:480
python逐条解读 浏览:832
基于单片机的湿度控制 浏览:498
ios如何使用安卓的帐号 浏览:882
程序员公园采访 浏览:811
程序员实战教程要多长时间 浏览:972
企业数据加密技巧 浏览:134
租云服务器开发 浏览:813
程序员告白妈妈不同意 浏览:335
攻城掠地怎么查看服务器 浏览: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