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家众测】车载冰箱哪家强:四款车载冰箱相爱相杀
又到一周家家众测-车品评测分享环节
家家众测是什么?
家家众测是汽车之家官方的车品相关的免费试用平台
在这里,你可以免费拿到价值千元甚至万元的商品
只要你够有才,评测更有力,我们就免费送给你。
具体哪里找家家众测,我们结尾告诉大家,先让我们分享本期的四款车载冰箱大比拼的评测大作。
这篇是来自家家众测的用户横评文章。
关于车载冰箱哪家好,各自有怎样的优缺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喜欢我的都关注我了~
说到车载冰箱,有部分车友可能要嗤之以鼻,觉得顶多就算个车载保温箱,觉得是鸡肋。但作为一个使用多种车载冰箱五年之久的老油条来说,车载冰箱的确是既可以车载又可以家用的冰箱,夏天我们可以用车载冰箱制冷,冷藏各种饮料、水果,冬天我们可以用车载冰箱制热。各种使用方式,等待大家的奇思妙想。
直奔主题,这次参与横评的四款车载冰箱分别为:
夏新车载冰箱(半导体制冷双核20L机械版)
百事车载冰箱(半导体制冷单核20L机械版)
美固车载冰箱(半导体制冷21L机械版)
冰虎车载冰箱(压缩机制冷15L数控版)
从字面上我们就能看出这4款冰箱最大差异就是制冷方式的不同,这也是部分车友埋怨车载冰箱制冷效果不好的根源所在,半导体制冷效果的确会受环境较大影响,而压缩机制冷效果相对半导体制冷来说简直是碾压式的优势。
可能有车友要问:单核和双核的区别是什么?机械款和数控款又有什么区别?半导体的压缩机的实际效果差距有多大?
其实单核就是1套制冷系统,双核为2套制冷系统,制冷效果双核要优于单核。数控款可以调节温度,有具体温度显示,机械款只能选择制冷或制热,无法控制具体温度。至于制冷效果差多少,这就是本次横评想要做的事,单核VS双核、半导体VS压缩机,是骡子是马,我们牵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外观PK
百事车载冰箱:这种中规中矩的外观和颜色搭配都比较讨喜,冰箱两侧设计有凹槽,方便搬运。冰箱背部有硕大的散热风扇,上部有电源开关以及冷热选择开关。该冰箱可以使用车载12V电源,也可以使用市电220V,车用家用两不误。内部有两个可以拆卸的格栅,可以更灵活的运用冰箱空间。
夏新车载冰箱:方方正正的造型,白色玻璃面板造型简约时尚。内部同样有拆卸的格栅,不过门板内侧有两个储物篮,比百事还多了一个。背部造型也很雷同,散热格栅和风扇一一俱全。
美固车载冰箱:这种造型其实在车里是更实用的,放在中央扶手箱或者后排中间,更方便拿取物品,冰箱便携提手设计有卡扣,搬运很方便。美固设计了一个可拆卸顶盖,顶盖旋钮内部有冷热切换拨杆。内置的电源线,只支持12V的车载供电方式,不支持220V家用供电模式
冰虎车载冰箱:造型更像我们以前使用的冰柜,侧面设计有方便搬运的手扣,下方为DV12/24V电源插口,同样支持车用和家用。
制冷PK
大家对车载冰箱的关注点,可能更多的集中在制冷效果如何,所以这次就先横评一下制冷效果。为了照顾只支持12伏的美固车载冰箱,这次制冷环节里只测试使用12伏供电的制冷效果。
总结:
美固:箱体由开始从24度降为15.3度,半个时温度下降8度左右;红牛由24度下降为17.9度,半个时温度下降6度左右,做为半导体制冷的车载冰箱来说中规中矩。
冰虎:压缩机制冷的冰虎,短短半个时时间,箱体从24度降到零下,足足降了24度;红牛由24度降为11.6度,也降了12度之多。
第一轮半导体VS压缩机,基本就是?场碾压之战。
测完第一轮,再来看看半导体制冷的冰箱,单核与双核制冷的差距。同样的步骤。
经过一小时的制冷时间,在24度的室温环境内,双核制冷的夏新冰箱内部温度降为8.1度,箱内红牛降为14度,制冷效果虽然比不上压缩机那种强大的制冷效果,但也说得过去。
同样经过一个时的制冷,单核的百事就差强人意了,箱体内实测温度只有13.8度,红牛温度17.1度,看来单核制冷比双核还是弱很多。
具体看下图:
噪音PK
从下图数据来看单核制冷的百事,虽然制冷效果一般,但人家噪音的确小啊
容量PK
最终,同样的东西,看来美固这种桶状的造型真的很能装东西
总结
通过上面各个环节的横评,相信大家对车载冰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先来给我们这次横评的4位主力打个分吧:
夏新车载冰箱(半导体制冷双核20L机械版):制冷效果较好,功耗稍高,不能调节具体温度,7分;
百事车载冰箱(半导体制冷单核20L机械版):制冷效果最差,制冷噪音最低,不能调节具体温度,5分;
美固车载冰箱(半导体制冷21L机械版):容量最大,功耗最低(之一),仅支持12伏供电模式,不能调节具体温度,6分;
冰虎车载冰箱(压缩机制冷15L数控版):制冷效果最好,功耗最低(之一),带数码触控面板,可以自定义想要的温度,8分
如果你也像这位用户一样,在今后可以更多与大家分享车品的机会
那么你可以来我们这里——家家众测,而且我们的车周边商品都是免费的
你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家家众测”
我们每天都会新品提供给大家进行免费试用,只要你敢于尝试,我们就敢送。
那么关注我们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车载冰箱,同样都是压缩机 为什么有两百多的有一千多的有什么区
这区别很大啊!两百块的只能叫保温箱吧。1000块几千块的都是压缩机的,跟家庭用的没有什么区别。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制冷。
⑶ 车载冰箱里面有压缩机和氟利昂吗
现在市面上的车载冰箱分为半导体式车载冰箱和压缩机式车载冰箱。
只有压缩机式车载冰箱内部是有压缩机的;半导体冰箱的制冷原理是用电荷在材料里能级的跳跃,压缩机制冷的原理是通过压缩冷媒制冷,这两种冰箱都没有氟利昂。
⑷ 车载冰箱哪种比较好
从制冷方式来说,车载冰箱只有两个种类:压缩机式 / 半导体式。
半导体式车载冰箱,本身的重量低,价格相对便宜,移动较为方便;但是制冷性能较差,最低制冷温度只能到5℃,本身质量较差,故障率高,耗电量相对高。
两种车载冰箱的适用场景是有区别的,理论上来说压缩机车载冰箱的温度范围更大,性能更好使用更稳定,所以使用场景更广泛;半导体车载冰箱在许多其他场景(宿舍、日常保鲜等)具有较大优势,关键是售价便宜。
比如需要有物品需要冷冻时,建议使用压缩机车载冰箱;如果是考虑偶尔使用,稍微降低物品温度,可以选用价格较低的半导体冰箱。
选择什么样的车载冰箱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确定,在享用科技新产品带来的便利同时,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⑸ 车载压缩机冰箱哪个牌子好
英得尔车载冰箱
英得尔车载冰箱 - 网络
英得尔的车载冰箱都是压缩机制冷的,术业有专攻,最新款的T20可以分区双温双控。一边冷藏一边冰冻,实在是驾驶出行必备的车品。
⑹ 车载冰箱制冷哪种好
自然是压缩机车载冰箱。
上图是英得尔车载冰箱T28S
家用冰箱使用的就是压缩机制冷方式,制冷效果也是非常稳定可靠。而车载冰箱中,主流也是压缩机制冷模块,而半导体制冷的,前阵子小米推出了一个产品:手机夹式外部散热风扇,看了评测就知道这个设备的降温原理就是利用半导体的冷热转换。这个制冷效率,用于手机散热是有显着效果的,但是对于车载冰箱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上图是小米夹式外部散热风扇
车载冰箱的区别决定了各有所长,从制冷方式来说,市场上主要有三种车载冰箱,一种是半导体车载冰箱,它的原理是靠电子芯片制冷;另一种是压缩机车载冰箱,压缩机是传统冰箱的传统技术,制冷温度低,为-18度10度。制冷效率高,能制冰、保鲜,体积大;还有一种就是车载保温箱。
上图是车载保温箱
压缩机车载冰箱,压缩机是传统冰箱的传统技术,制冷温度低,为-18度10度。制冷效率高,体积大,是未来车载冰箱发展的主流方向。缺点是重量较重,比较耗电,价格较高。大部分压缩机汽车冰箱的压缩机产地为德国与日本,国内高档压缩机汽车冰箱的压缩机主要是德国的,质量较好。
上图是英得尔T28S车载冰箱
压缩机式车载冰箱,制冷性能较好,最低制冷温度可达-18℃,本身质量好,压缩机可使用10年以上,故障率低,耗电量相对低;但是本身重量大(压缩机5KG以上),不方便移动,价格相对比较贵。压缩机车载冰箱与家用冰箱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使用了更为精密的设计及元件,得以让小巧的冰箱在颠簸的车上。
从制冷、保温等性能上来说,压缩机车载冰箱也是最为贴近家用冰箱功能的。大部分的车载冰箱使用者都选用的压缩机冰箱。
就制冷效果而言,压缩机车载冰箱无疑是秒杀其他两类冰箱的;但结合实用,可以考虑比如需要有物品需要冷冻时,建议使用压缩机车载冰箱;如果是考虑偶尔使用,稍微降低物品温度,可以选用价格较低的半导体冰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车载冰箱好用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汽车的需求也已经不止于日常的代步驾驶,于是乎,除了车企,一些汽车用品厂商也绞尽脑汁的迎合车主们的需求。
车载冰箱在其中可以说是使用性相对较高的一个。但是由于配置有车载冰箱的汽车,价格都不会便宜,所以我们现在就单以汽车用品厂商推出的车载冰箱来做一个简要的阐述。
车载冰箱
目前的车主冰箱主要有两种,即半导体车载冰箱和压缩机车载冰箱。
半导体车载冰箱
半导体车载冰箱利用电子芯片制冷和直流电制冷,这种冰箱的优点是,既能制冷又能制热,同时环保、零污染、体积小、成本低,同时工作时也没有噪音和震动,寿命长。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即制冷速度慢、效率不高,同时冰箱的容量小。
压缩机车载冰箱
压缩机车载冰箱便是传统冰箱的缩影。其制冷速度快、效率高、能制冰,同时容量大,但是这种冰箱的重量及体积较大,价格也相对较高。
车载冰箱的选择
如果平时经常驾车出去游玩,对车载冰箱的要求比较高的话,尽量选择压缩机车载冰箱,这种冰箱制冷效率高,且容量大,对重度冰箱使用者十分友好。
而如果只是平时制冷一些饮料、矿泉水之类的饮品,或者对车载冰箱的需求并不是很高的话,选择半导体车载冰箱更为合适。
⑻ 有哪些车是自带车载冰箱的
大众CC 朗行 途锐 尚酷 辉腾 途安 普能达都有自带车载冰箱。
车载冰箱就是指可以在汽车上携带的冷藏柜。车载冰箱是近年来的国际市场上流行的新一代制冷、冷藏器具。
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车载冰箱,一种是 半导体车载冰箱,它的原理是靠电子芯片制冷;另一种是压缩机车载冰箱,压缩机是传统冰箱的传统技术,制冷温度低,为-18度10度。制冷效率高,能制冰、保鲜,体积大。
注意事项
车载冰箱使用说明-点烟器
1、汽车上使用,点烟器接入 。
2、当从加热功能转换制冷功能时,建议关掉电源,5分钟后再启动汽车冰箱。
3、请随时保证车载冰箱通风口与散热孔的畅通。
4、切勿将物品塞入车载冰箱散热孔和吸入孔处、汽车冰箱使用时应远离热源。
5、清洁车载冰箱时,请关掉所有电源、请不要使用强力清洁剂清理冰箱。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车载冰箱
⑼ 车载冰箱十大排行
英得尔/INDElB
价格:2000~3500元
INDElB英得尔,始于1964年意大利,一个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压缩机车载冰箱的品牌。英得尔不仅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冰箱制造商之一,而且也是思科普压缩机最大的采购商之一。其次,INDElB英得尔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车载速冻冰箱的企业,可以说是移动制冷技术的开创者与领导者,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游艇、医疗等多个领域。
冰虎/Alpicool
价格:500~1500元
冰虎Alpicool,创立于2013年创立,是一个来自欧洲波罗的海的着名电器品牌,产品畅销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广大区域。2015年,冰虎Alpicool车载冰箱借势登陆中国,至今市场占有率超过20%,这个成绩可以说是相当出色的。其次,产品还通过CE、RoHs、REACH、ERP等认证,在质量方面肯定不用担心的。
美固/MOBICOOL
价格:300~1500元
多美达(深圳)电器有限公司,创立于1991年,瑞典多美达集团(Dometic Group)的全资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掌握压缩机制冷、半导体制冷、气体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厂家。而旗下的Dometic,WAECO与MOBICOOL品牌产品在欧洲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同时还为宝马、奔驰、路虎、MAN和VOLVO等提供嵌入式汽车冰箱。
科敏
价格:150~600元
科敏车载冰箱品牌,创立于2010年,隶属于金华敏科贸易有限公司,一家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企业,是国内领先的车载冰箱研发、生产、销售创新品牌,专注于车载冰箱业十余年,目前已经成为淘宝网车载冰箱销量最大的品牌。从选料到做工、研发到认证,为消费者提供了最合心意的多样化的产品品类。
TAWA
价格:800~2300元
TAWA品牌,于2013年5月在德国创立。同时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户外品牌,TAWA良好的口碑得益于对产品细节的苛求,在追求匠心品质的时代,TAWA从研发到测试再到QD,德系基因中的严谨作风贯穿始终。
车太郎
价格:100~400元
车太郎品牌,创立于2009年,隶属于深圳市车屋良品电子有限公司。目前车太郎在经营的产品主要有:迷你小冰箱、车载冰箱、暖箱、冷暖箱、制冷柜、户外冰箱、户外柜。旗下的产品品种齐全、价格合理,以多品种经营特色和薄利多销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
慈百佳
价格:200~1000元
慈百佳品牌,创立于2012年,隶属于慈溪嘉鹏电器有限公司,主营车载冰箱、车载风扇等。值得一提的是,慈百佳品牌是国内第一家车家两用型迷你冰箱品牌。自创业以来,不仅成为客户选购迷你冰箱的首选品牌,并且还是淘宝车载冰箱类目销量第一。凭借特有的品质特性,慈百佳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美库/MCOOL
价格:500~1000元
mcool电器成立于2013年,隶属于昆山思则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目前主要营销胰岛素冷藏盒,胰岛素小冰箱,保温箱冷藏箱,便携式冰箱,干扰素冰箱等产品。该品牌自成立以来,一直专于设计与出售优质电器,如今已成为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众品牌。
酷宝/Coolbox
价格:300~550元
酷宝品牌源自德国,创立于2011年,隶属深圳凡美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迷你小冰箱、车载冰箱、暖箱、冷暖箱、车载氧吧等车品配件的销售。旗下的车载冰箱产品,在近几年来的市场占有量可以说是在不断提升的,采用德国先进研发技术,致力于在最小的空间内带给顾客最好的体验。
纽福克斯/NFA
价格:250~500元
纽福克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是一个知名的车载冰箱品牌,其次还经营车用转换器、多功能电源、冷暖箱、充电器,以及汽车照明产品HID(高强度气体放电灯)、汽车辅助灯、工作灯等5大系列上千个品种。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赞赏。
⑽ 什么是压缩机车载冰箱
压缩机车载冰箱就是指同家用冰箱一样,采用压缩机制冷的冰箱。
压缩机冰箱制冷效果较好,最低能到-18℃。相对而言,压缩机车载冰箱由于有压缩机所以重量较大,不过制冷性能和保温效果比较好。也是以后车载冰箱的主流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