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件处理 > 解压蒸馏浓缩的概念

解压蒸馏浓缩的概念

发布时间:2022-05-12 19:03:28

㈠ 蒸馏与浓缩的区别

蒸馏与浓缩在原理上是一样的.操作上区别并不大.一般情况来说:蒸馏是指用加热、再冷凝的方法,把某物质从液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浓缩通常是指液体混合物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部份溶剂,以获得浓度较高的物质.

㈡ 化学试验中的减压浓缩,

减压浓缩就是减压蒸馏出溶剂,使物料浓度增大;减压浓缩后,要等物料温度降下来 后再过滤,不然可能滤液会沸腾,也可能 物料在滤纸上快速结晶,将滤纸堵死,让过滤变得非常缓慢.

㈢ 实验室用的减压浓缩装置都有什么 减压浓缩和减压蒸馏有区别吗

减压浓缩只是蒸出溶剂,减压蒸馏是存在多组分,然后分出单一组分,一般的过程是先减压浓缩,后减压蒸馏.

㈣ 分离中有解压蒸馏,是否有增压蒸馏,为什么

没有。减压蒸馏是为了降低沸点,防止加热时物质分解。增压的话会增加沸点,造成能量的浪费且有可能促进其水解造成浪费。

㈤ 减压浓缩

浓缩,就是要使产物的浓度增大,一般来说,就要蒸出去一部分水。出去水可以通过蒸馏来实现,但水的沸点是100度,一是浓缩过程中需要的热量大,而且不易蒸出,二是过程速度慢。通过减压后,水的沸点降低了(比如压力降到12kpa时,其水的沸点只有50度)。这样就加大了浓缩的效率。盐一般不挥发,所以蒸馏过程中跟盐没关系。
补充问题:可以的,草酸的性质:http://ke..com/view/39573.html?wtp=tt,是溶液,草酸就很难升华,所以常压下是可以的。
盐酸的性质:
熔点(℃): -114.8(纯)
沸点(℃): 108.6(20%)
相对密度(水=1): 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26
饱和蒸气压(kPa): 30.66(21℃)
溶解性: 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禁配物: 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http://ke..com/view/1729.htm
还有,减压蒸馏你可以看看http://ke..com/view/537189.html?wtp=tt这里,网络的网络是很不错的信息资料,多看看!

㈥ 在化学操作中,'浓缩'是什么意思

浓缩,在化学中指用加热等手法使溶剂蒸发而提高溶液的浓度。

常用浓缩法:

一、沉淀法

在抽提液中加入适量的中性盐或有机溶剂,使有效成分变为沉淀。经离心除去不溶物,获得的上清液通过透析或凝胶过滤脱盐,即可供纯化使用。

二、吸附法

将干葡聚糖凝胶G25(或吸水棒)加入抽提液中,两者比例为1:5。由于凝胶吸水之故,抽提液的体积可缩小三倍左右,回收蛋白质量约80%。若凝胶(或吸水棒)对有效成分吸附力强或吸水后有效成分的性质有影响时,此法不宜采用。

三、减压蒸馏法

将抽提液装入减压蒸馏器的圆底烧瓶中,在减压真空状态下进行蒸馏。当真空度较高时溶液的沸点可控制在30℃以下。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常温下稳定性好的物质。

四、离心法

负压降低溶剂沸点,冷阱捕获蒸发出来的气体,使蒸发过程快速进行,离心力可保证样品沉积在管底,不会产品气泡和交叉污染。

五、冰冻干燥法

冰冻的抽提液在真空状态下,可以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利用稀溶液与固态冰在凝固点下的平衡关系,即利用有利的液固平衡条件来浓缩。

具体作法是,把分装至小瓶中的样品冰冻后放入装有五氧化二磷或硅胶吸水剂的真空干燥器中,连续抽真空使其达到浓缩、干燥状态。

(6)解压蒸馏浓缩的概念扩展阅读:

实验室常用减压蒸馏法的操作步骤:

打开真空泵→调好真空度→接通冷凝水→开始加热蒸馏。

具体如下:

1、在圆底蒸馏烧瓶中,放置待蒸馏的液体(不超过蒸馏烧瓶容积的1/2)。安装好减压蒸馏装置。

2、旋紧毛细管上的螺旋夹,打开安全瓶上的双通活塞,然后开启真空泵抽气。慢慢关闭双通活塞,从测压计上观察系统所能达到的真空度。

如果达不到所需要的真空度,可能是因为漏气(假如不是真空泵本身效率的限制造成的),需检查各部分塞子和橡皮管的连接是否严密等,必要时可用熔融的固体石蜡密封(密封只有在解除真空后才能进行)。

如果超过所需的真空度,可小心地旋转双通活塞,放入少量空气,以调节至所需的真空度。调节毛细管上的螺旋管,使液体中有连续平稳的小气泡通过(如无气泡,毛细管可能已经阻塞,需要及时更换)。

3、开启冷凝水,选用合适的加热方式进行蒸馏。加热时,圆底蒸馏烧瓶至少应有2/3浸入浴液中。蒸馏速度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要注意蒸馏情况,不断观察温度计和测压计的读数。在压力稳定的情况下,纯物质的沸程不应超过1℃ - 2℃。

在前馏分蒸完后,需要更换接受瓶接受所需的馏分。此时应先移去热源,取下热浴,待稍冷后,慢慢地旋开双通活塞,使系统与大气相通,然后松开毛细管上的螺旋夹,切断真空泵的电源,卸下接受瓶,换上另一洁净的接受瓶,再重复前述操作。

减压蒸馏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恰好相反,先移去热源→关闭冷凝水→体系稍冷后慢慢打开毛细管上的螺旋夹→慢慢打开安全瓶上的双通活塞放气→等体系内外压力平衡后再关闭真空泵。

㈦ 急!高中化学中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的概念。

过滤:指从现有的一批物质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可溶物,去掉不符合条件的另一部分不溶物.过滤不能取出可溶物,可溶物只能采取蒸发的方法。

蒸发:蒸发(evaporation)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馏: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传质过程。将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气导入冷凝管,使之冷却凝结成液体的一种蒸发、冷凝的过程。

高中只涉及:液-液萃取,用选定的溶剂分离液体混合物中某种组分,溶剂必须与被萃取的混合物液体不相溶,具有选择性的溶解能力,而且必须有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有小的毒性和腐蚀性。如用苯分离煤焦油中的酚;用有机溶剂分离石油馏分中的烯烃; 用CCl4萃取水中的Br2.

㈧ 浓缩的化学概念

①使溶液中溶剂蒸发溶液浓度增大的过程。广泛应用于化学、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中。
②指物体中使部分含量减少,另一部分含量增加的过程。如浓缩铀等。
③泛指用一定方法减少事物中不需要的部分,从而使需要部分的相对含量增加:浓缩铀|文学要求浓缩,集中,概括,凝练。
④矿粒借助自身的重力从矿浆中沉淀出来的脱水过程。浓密脱水在浓密机中进行。它是一个圆形池子,矿浆从中心给入,矿粒沉降在池子底部,通过耙子作用汇集于中央并从底部排出,澄清水从池子周围溢出。浓密作业的给矿浓度约为20%~30%,底流浓度可达50%~70%。浓密机分周边传动式浓缩机和中心传动式浓缩机。
⑤重力浓缩:利用重力作用的自然沉降分离方式,不需要外加能量,是一种最节能的污泥浓缩方法。重力浓缩只是一种沉降分离工艺,它是通过在沉淀中形成高浓度污泥层达到浓缩污泥的目的,是时下污泥浓缩方法的主体。单独的重力浓缩是在独立的重力浓缩池中完成,工艺简单有效,但停留时间较长时可能产生臭味,而且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污泥;如果应用于生物除磷剩余污泥浓缩时,会出现磷的大量释放,其上清液需要采用化学法进行除磷处理。重力浓缩法适用于初沉污泥、化学污泥和生物膜污泥。 浓缩方法从原理上讲分为平衡浓缩和非平衡浓缩2种。
平衡浓缩
是利用两相在分配上的某种差异而获得溶质和溶剂分离的方法。蒸发浓缩和冷冻浓缩属于这种方法,其中,蒸发浓缩利用溶剂和溶质挥发度的差异,获得一个有利的气液平衡条件,达到分离目的;冷冻浓缩利用稀溶液与固态冰在凝固点下的平衡关系,即利用有利的液固平衡条件。以上2种浓缩方法都是通过热量的传递来完成的。不论蒸发浓缩还是冷冻浓缩,两相都是直接接触的,故称为平衡浓缩。
非平衡浓缩
是利用固体半透膜来分离溶质与溶剂的过程,两相被膜隔开,分离不靠两相的直接接触,故称为非平衡浓缩,利用半透膜不但可以分离溶质和溶剂,还可以分离各种不同大小的溶质,膜浓缩过程是通过压力差或电位差来完成的。 一、沉淀法
在抽提液中加入适量的中性盐或有机溶剂,使有效成分变为沉淀。经离心除去不溶物,获得的上清液通过透析或凝胶过滤脱盐,即可供纯化使用。
二、吸附法
将干葡聚糖凝胶G25(或吸水棒)加入抽提液中,两者比例为1:5。由于凝胶吸水之故,抽提液的体积可缩小三倍左右,回收蛋白质量约80%.若凝胶(或吸水棒)对有效成分吸附力强或吸水后有效成分的性质有影响时,此法不宜采用。
三、超过滤法
把抽提液装入超过滤装置,在空气或氮气(5.05×105Pa)压力下,使小分子物质(包括水分)通过半透膜(如硝酸纤维素膜),大分子物质留在膜内。
四、透析法
把装抽提液的透析袋埋在吸水力强的聚乙二醇(polyetheylene glycol PEG 分子质量大于20kDa)或甘油中,10ml抽提液可在1h内浓缩到几乎无水的程度。
五、减压蒸馏法
将抽提液装入减压蒸馏器的圆底烧瓶中,在减压真空状态下进行蒸馏。当真空度较高时溶液的沸点可控制在30℃以下。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常温下稳定性好的物质。
六、冰冻干燥法
冰冻的抽提液在真空状态下,可以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用此原理进行浓缩,有效成分几乎不会破坏。冻干机主要由低温干燥箱、真空泵和冷冻机构成。在冻干小体积样品时,可以将其置玻璃真空干燥器中进行。具体作法是,把分装至小瓶中的样品冰冻后放入装有五氧化二磷或硅胶吸水剂的真空干燥器中,连续抽真空使其达到浓缩、干燥状态。
上述的浓缩方法(除第五种外),一般都在低温进行。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抽提液的浓缩处理,而且也适用于纯品溶液缩小体积。 食品在浓缩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对食品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浓缩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食品品质的稳定性。浓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食品成分的变化、黏稠性的增加、容易出现结晶、风味的形成与挥发。
食品物料多由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以及其他成分组成,这些物质在食品加热浓缩过程中,由于高温或长时间受热时会受到破坏或发生变性、氧化等作用。如含糖分高的食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温度过高会加速蔗糖的转化,特别是有酸存在的食品中,转化更为严重;在长时间的高温条件下还容易产生焦糖反应,使产品颜色加深。在较长时间的高温条件下蛋白质会发生热变性,食品中的盐、矿物质浓度过高也会使蛋白质部分变性。高温或长时间加热也会加速食品中脂肪的氧化分解,产生不良风味,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质,还会使一些热敏性维生素被破坏。因此,在浓缩食品时应充分考虑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尽量采用低温短时浓缩,如真空浓缩、膜浓缩、冷冻浓缩等。
随着食品浓度的增加,食品黏稠度会显着增加,流动性下降,尤其是一些含较多蛋白质等胶体成分的食品。黏稠度增加会给食品的输送、加热、干燥等带来不便。 当浓缩食品中某些成分浓度超过饱和浓度时,会形成结晶。如果冻、果酱类食品中糖浓度超过其溶解极限时糖就会结晶出来,形成砂质的糖果冻和果酱;浓缩乳制品中乳糖也易结晶,使产品出现砂质感。
食品在加热浓缩过程中,会产生烧煮味、焦香味等一些风味物质,这对于大多数食品来说,是不希望这种反应产生的。采用低温真空浓缩虽可减少这些物质的产生,但会增加食品中的芳香性风味成分的挥发,影响浓缩食品的风味品质。因此,在相对完善的蒸发浓缩工艺中,通常采取香味回收措施。即从二次蒸汽冷凝中回收风味成分,再添加到浓缩制品中。采用冷冻浓缩和膜浓缩可避免新风味成分的产生和减少食品自身风味成分的损失。因此,常采用低温真空浓缩 。

㈨ 减压浓缩和减压蒸馏是一样吗

操作一样,目的不同.
减压浓缩:除去溶剂,留住所要的东西;
减压蒸馏:蒸出所要的东西.

㈩ 化工蒸馏与浓缩的区别

蒸馏与浓缩在原理上是一样的。操作上区别并不大。一般情况来说:蒸馏是指用加热、再冷凝的方法,把某物质从液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浓缩通常是指液体混合物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部份溶剂,以获得浓度较高的物质。

阅读全文

与解压蒸馏浓缩的概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程序员编程视频 浏览:562
韩国app怎么下载 浏览:547
app中买的基金怎么赎回 浏览:518
下载游戏下载完成解压耗流量 浏览:545
程序员简历中项目经历怎么写 浏览:687
没有网怎么编译vue 浏览:69
怎么将软件源码压缩到服务器上 浏览:593
云服务器学生代金券什么时候有 浏览:873
命令亲亲图片 浏览:568
数据结构学好还可以当程序员吗 浏览:648
你的app被锁了怎么办 浏览:932
程序员不会跳槽怎么办 浏览:461
服务器发邮件要启动什么服务 浏览:107
怎样折叠解压球 浏览:112
因腰突而改行的程序员 浏览:900
单房收益算法 浏览:612
程序员的优点和缺点 浏览:383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中文版pdf 浏览:61
转业命令落款时间 浏览:234
android短信app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