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亮剑中每个人物最后的结局
1、李云龙
李云龙,少将军长,1967年为维持正常秩序镇压当地造反组织受到调查和批斗,在家开枪自尽。
2、赵刚
赵刚因为在文革时期抵制左倾错误路线,由于不肯参与迫害罗瑞卿将军被免职并遭到迫害,最后自杀。
3、丁伟
五十年年代后期,丁伟由于支持彭老总而遭受批斗,后被下放到农场改造,最终失踪。也有推测,其最终在改造中病故。
4、孔捷
作为铁三角之一,看着自己的兄弟遇害,挺身而出,将李云龙的两个儿子,赵刚的四个孩子收养,并将他们抚养成人,由于不争不斗,最终善终。
5、楚云飞
在金门与解放军交手数次,1968年在李云龙去世的时候在金门用广播悼念李云龙,改革以后买下了李云龙的故居留做记念。
(1)亮剑四道死命令扩展阅读:
《亮剑》中赵刚,冯楠夫妇由于赵刚据理力争,不愿参与罢免罗瑞卿将军而遭受批斗,最终以死明志,妻子冯楠得知后,将他们的四个孩子(单名分别为山高水清),托付给李云龙后殉情。
李云龙,田雨夫妇在后来70年代的特殊时期,李云龙用武力制止两个带红袖套的小兵非法抢夺军火库,因此被批斗,最终掏枪自尽,在得知丈夫遇害后,其妻田雨挺身而出,最终殉情。
2. 《亮剑》里的李云龙不顾命令杀了山猫之后,为什么不见旅长骂他
魏和尚之死是李云龙心中永远的痛,魏和尚是赵刚带到独立团的,但魏和尚的耿直和武力值让李云龙见猎心喜。魏和尚陪伴李云龙走过了风风雨雨,偏偏死在了土匪手里,这种死法让李云龙接受不了。
而且冤有头债有主,李云龙并不是嗜杀之人,他只是要为和尚讨一个公道而已。
3. 亮剑最后结局是什么
李云龙——文革期间,他命令使用武力制止两个“红卫兵”的非法武装抢夺军火库。后因为这个事情遭到迫害,在1968年自杀。1978年平反。
田雨——为李云龙生了两个儿子:李 健、李康。后又收养了好朋友冯楠的四个孩子:赵山、赵高、赵水、赵清。当自己的丈夫受到迫害的时候挺身而出,一起入狱。当得知丈夫的死讯后自杀徇情。
赵刚——文革时期,由于不肯参与迫害罗瑞卿将军被免职并造到迫害。最后自杀名志!1978年平反。
电视剧《亮剑》完全颠覆了小说《亮剑》的原意,毫不留情的阉割了原着真正的亮剑精神。简单地说吧,看过电视剧《亮剑》的朋友可能都会把它当作一部军事题材的作品,因为从始至终李云龙们不是和鬼子干就是和国军干,不是血肉模糊的战场就是厚重少文的将领,然后来点婉转缠绵的爱情小插曲。弘扬了我军不畏强敌,勇于亮剑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宏大气魄。
看完电视,可能大多数观众都会为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军人,有如此强大的军队,有如此强悍的军魂而骄傲。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告诉你,编导的目的达到了。
4. 亮剑中李云龙为什么自杀他和田雨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其实他自杀是有很多历史客观因素的,在当时的社会,一个高高在上的首长,转眼之间就可能会变成阶下囚。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堂堂的少将军长。转眼就变成一个阶下囚,天天被人家拉去批斗游街。有几个人能承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在当时,就有很多类似于李云龙这样的人物想不通,而走向自杀这条路的。最后的结局是赵刚和冯楠先自杀,他们的孩子后来是由李云龙和田雨抚养.文革时李被批斗,最后用楚云飞送他的手枪自杀,田雨也割腕自杀了.
资料拓展;
《亮剑》首播于2005年,至今已经11年多,但似乎从未为观众所忘记:她几乎一直是各大频道常播和暑期热播的剧目,其妇孺皆知程度直不亚于《西游记》《还珠格格》等老牌神剧,“亮剑”一词也从此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用语。甚至于李幼斌的李云龙和六小龄童的孙悟空等角色共同成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受欢迎的三十个荧幕形象”之一,这对于一个晚出至05年的剧来说是极其难得的荣誉。(其他几部有《上海滩》《血疑》《红楼梦》《渴望》等)
事实上,《亮剑》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很鲜明的剧。先说缺点。如果从严格战争剧、抗战剧的角度来说,《亮剑》是拿不到高分的,最多是及格。她存在的太多的硬伤,即使军史党史知识浅陋如我,也能挑出不少:一个普通的团居然有一次性用3600颗手榴弹的资本;毫无隐蔽的直冲式自杀式冲锋;李云龙多次抗命、杀俘而不被严惩(八路军纪律之严格今人很难想象);从始至终全部冬装;以及作者对冷兵器对决的酷爱和yy,原着中李云龙组织的所谓特种部队…虽然这并不符合史实。等等。有人说它是抗战剧的巅峰云云,这是笔者实在难以苟同的。(但是另一方面,有人又把它说成是抗日神剧的开端。我亦不能同意。《亮剑》的些许虚构还到不了“神剧”的程度。即使与后起的神剧有关,那也是后来者因功力不逮而遗其糟粕,失其精华而已,这个锅《亮剑》不背。按这些人逻辑,86版《西游记》大约也可算后来三流神话剧的鼻祖了。岂不可笑。)
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放宽评价的标准,甚至根本不去用严格战争片的标准去看待它,而是把它看作是一部小说的改编剧,那我们会发现《亮剑》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剧。
首先说人物。一部小说,一部电视剧,人物塑造好了,成功与否先不论,把握住观众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方面《亮剑》满分。李幼斌的李云龙确实令人大呼过瘾,他精彩的表现,成功表现出了农民出身、文化水平很低但又灵活狡黠且霸气十足、重情重义的共军将军李云龙身上的正气、匪气、霸气和灵气(此四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李云龙)。试想,我们这些生活在人情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限于教育、伦理、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制约,大多很难做到那样的个性飞扬,那样的敢说敢做,敢爱敢恨,敢怒敢悲,敢笑敢哭。从心理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来说,郁积在身体和精神中的情绪,无论是什么,都一定要得到某种途径的抒发,整个人才会觉得畅快。其中,文艺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和电视剧,是最易被选择作为这种抒发途径的载体:人们在看小说看剧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代入进去,把自己想象成书中或剧中的某个人(通常是主人公),进而与之同喜同悲,同哭同笑。自然,当这个人物的经历真正打动你让你心有戚戚焉的时候,你就很难不去喜欢他。这就是为什么如李云龙、孙悟空、李逵、小燕子、白景琦等非常离经叛道、天不怕地不怕的虚构人物会经久不衰地受到人们的喜爱,就是因为人们通过代入的方式,很大程度地体验了生活中所难得或没有的人生体验,心里郁积的许多感受和想象得到了难得的抒发和喷薄。试想当我们和李云龙一起笑傲江湖、痛击日寇之时,当我们和他一起为了媳妇、兄弟敢于不顾一切大开杀戒之时,当我们体验着他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的喜怒哀乐,看着他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充满魅力的人生时,有谁能不从心里大呼一声“爽”呢?尤其是这样舒爽的观剧体验,是我们看通常的主旋律作品,看那些文质彬彬、道德爆表如孔夫子般的我党将领时所根本没法拥有的。如此一比,李云龙形象就显得尤为珍贵,尽管他是那样的不完美,那样的缺点一堆,但我们仍然会由衷喜欢这个真性情的汉子。当然,儒雅而不失勇武的赵刚,智勇双全深明大义的楚云飞,沉着而不失霸气的孔捷、丁伟,质朴勇敢又有点小狡猾的和尚,赤胆忠心的段鹏,乃至冷酷又充满一种独特魅力的山本一木……都是那样的令人难以忘怀。一句话,把人当人来写,写出人的真实和复杂,是一切成功的叙事作品的共性。还值得一提的是,此剧中出现了几位我党的真实将领,他们分别是陈赓、彭德怀、左权、刘伯承、粟裕,与别的许多剧里他们那文绉绉的说教不同,这些形神兼备程度丝毫不亚于正牌红剧的演员,在《亮剑》里让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些将帅们那粗犷霸气豪迈的职业军人素质,那气冲牛斗敢笑敢骂的鲜明人格。试问这样一群完全不同以往、令人眼前一亮的革命军人群像怎能不获得观众的青睐?成功的人物塑造是《亮剑》最吸引人之处。
其次是情节。事实上,看过原着的朋友都知道,抗日的部分只占原着的一半不到,而且描写远没有电视剧细腻可看(原因后面会说),如果不是原着者都梁和编剧江奇涛在再创作时的艰苦加工,而只是照搬原着,电视剧版恐怕不会如今天这般好看。而成片的《亮剑》把焦点对准了李云龙的抗日生涯,大大小小的战斗和人物丰富的生活细节贯穿全剧,高潮一拨接一拨,令人欲罢不能(不少人觉得建国后的戏份没有之前好看,主要原因就是没什么高潮了。当然也和原着的被阉割有关系)。好看的人物,好看的情节,有此二者,作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亮剑》已然成功。
其三,情怀。这部电视剧是有精神的,它为我们塑造了一群热血报国的革命军人群像,乃如李云龙、丁伟、孔捷、赵刚、孙德胜、魏大勇、楚云飞等等,虽然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矛盾,但一旦风云突变,剑将出鞘,他们就个个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子。当我们看到孙德胜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骑兵连,进攻!”,赵刚毅然喊出“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杀出独立团的威风!”,丁伟那霸气的“当然是我的了,我看上的就是我的!”以及李云龙一次次的怒发冲冠拍案而起,我们感受到的是一股股真正的男儿本色、英雄气概对心灵的久久冲击与震撼。应该说,这种震撼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它不仅对十几年来影视剧领域因宫斗、伦理等剧而造成的颓靡之风是一个有力的廓清,而且形象地展现了共产党在抗日期间的不朽功勋——乃如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陈赓等等名将对日寇的沉重打击和敌后(敌后指的是敌占区,绝非有些人顾名思义理解的“敌人后面”)根据地的艰苦战斗,对于中国的抗日乃至世界反法西斯确实是有着重要的贡献的。这对于网上日益风行的所谓“游而不击”“七分应付”等谣言无疑是有力的回击。同时,以楚云飞为代表的优秀军人也让我们看到了国民党的抗日功绩,这种比较客观的描写态度为很多观众所欣赏。可以说,《亮剑》是一部属于全民族的抗日题材文艺作品。
5. 《亮剑》中李云龙自尽,丁伟为何失踪孔捷又是怎么样的结局
《亮剑》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笔者看来就是展现出了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丁伟和孔捷,当然还有赵刚这四人独特的个性。其中尤其是李云龙这种个性,在之前的文学或影视剧中是没有过的。
李云龙最突出的个性,不是他的不按常理出牌,而是他一直都要试图自主沉浮。无论他违反命令,还是他乖乖听话,都服务于此个性。
这也是反应出了一种历史的归宿——总有一些人,会为了理想不惜战斗一生,而不惧个人生死。也总有另一些人,因现实而痛苦最终释然后归隐。但更多的人却默默承担着一切,咬牙负重前行。
6. 亮剑小说里面最后人物的结局各是什么
李云龙--在1968年自杀,1978年平反。
田雨--自杀徇情。
赵刚--自杀名志,1978年平反。
冯楠--自杀。
丁伟--被免去一切职务并下放到某农场改造,此后音讯全无。
孔捷--在80年代初离休。
楚云飞--1956年任金门守备军副司令,授中将衔。后升为上将。在金门与解放军交手数次。 1968年李云龙去世的时,在金门用广播悼念李云龙。改革开放以后来大陆经商并买下李云龙故居做留念。
张大彪-- 小说中没有对其最后结果进行交代。
《亮剑》是都梁创作的长篇小说。《亮剑》以主人公李云龙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反映了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亮剑》是一部糅合了史诗风格和悲剧色彩的战争题材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风格。
2017年7月12日,《2017猫片 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发布,《亮剑》位列28位。
7. 亮剑中李云龙攻打山崎大队,旅长为何让程瞎子先上啥来头
主要是赵政委没争过程瞎子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山崎大队开始说起,山崎大队本来是执行的巡逻任务,结果在巡逻途中迷路了,误打误撞的闯进了八路军的大后方,山崎大队发现了八路军的后方医院的兵工厂,随后利用兵力优势攻占了八路军的后方医院的兵工厂。
其实程瞎子根本不是有啥来头,只不过是参加会议的赵刚没有去和程瞎子,抢主攻的任务而已。
8. 亮剑四大梗是什么
1、苍云岭之战
此战是李云龙在晋西北的成名战,两炮干掉坂田,从正面突围成功。(柱子,你他娘的打歪了。)
此战原型为:黄土岭战斗。1939年11月4日,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为报复八路军在晋察冀军区的对日战斗,率2个大队1500余人,向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发动进攻。11月7日,八路军在聂荣臻(元帅)的指挥下,与日军在黄土岭等地展开了激烈战斗,战至8日,八路军主动撤离。此役击毙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歼灭日军900余人,日本人悲哀的道:“名将之花,凋谢太行。”(击毙阿部规秀的为杨成武部炮兵)
2、李家坡之战
由于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给予日军重大杀伤,日军为报复八路军,展开了疯狂的扫荡,其中日军山崎大队500余人,更是深入到李家坡一带,李云龙临危受命,以土工作业方式,用3600百枚手榴弹,全歼山崎大队。(回去告诉你们程瞎子,当年老子教他怎么打枪,现在就教他怎么打仗。)
此战原型为:关家垴战役。此役是八路军在百团大战第三阶段进行的最大进攻战役。1940年10月下旬,日军第36师团冈崎大队约500人,由于迷路乱撞来到了黄崖洞兵工厂附近。黄崖洞兵工厂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最大的武器弹药生产基地,彭德怀在接到报告后立即下令,129师386旅组织进攻。10月30日,八路军2个团约1万余人,与冈崎大队在关家垴展开击战,血战两昼夜,战至31日,由于日军援军即将赶到,八路军被迫撤退。此役,歼灭日军280余人,八路军129师伤亡达2000余人。
3、伏击日军观摩团之战
在楚云飞观察独立团期间,李云龙率独立团第一营,在白村发动伏击,一举消灭华北日军观摩团,干掉一个少将,6个大佐。(别打了,别打了,停止射击,千万别打死了那个日本少将,老子要和他过过招。)
此役原型为:韩略村之战。1943年10月,时任八路军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的王近山(中将,李云龙原型),奉命率一个团在赶赴延安途经山西临汾东北韩略村时,主动捕捉战机,一举歼灭日军华北方面军战地观战团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及6名大佐联队长和120人低级军官、士兵。
9. 亮剑中赵刚,李云龙,孔捷,丁伟最后的结局怎样
李云龙——文革期间,他命令使用武力制止两个“红卫兵”的非法武装抢夺军火库。后因为这个事情遭到迫害,在1968年自杀。1978年平反。
田雨——为李云龙生了两个儿子:李 健、李康。后有收养了好朋友冯楠的四个孩子:赵山、赵高、赵水、赵清。当自己的丈夫受到迫害的时候挺身而出,一起入狱。当得知丈夫的死讯后自杀徇情。
赵刚——文革时期,由于不肯参与迫害罗瑞卿将军被免职并造到迫害。最后自杀名志!1978年平反。
冯楠——为赵刚生了四个孩子。当丈夫遭到迫害的时候给予丈夫很大帮助,后来拖人将自己的孩子交给李云龙,后自杀。
丁伟——1958年支持彭德怀遭到迫害,被免去一切职务并下放到某农场改造,此后音讯全无。
孔捷——援助过遭到迫害的李云龙,最后收养了李云龙夫妇和赵刚夫妇的6个孩子并把他们抚养成人。在80年代初离休。
楚云飞——1956年任金门守备军副司令,授中将衔。后升为上将。在金门与解放军交手数次。 1968年李云龙去世的时,在金门用广播悼念李云龙。改革开放以后来大陆经商并买下李云龙故居做留念。
段鹏——解放后被李云龙委托组建中国第一支特种作战部队――梁山分队。在李云龙遭到迫害的时候曾组织营救,但被李云龙拒绝。后来隐姓埋名直到1978年李云龙平反的时候才出现。
张大彪-- 死于金门战争
10. 《亮剑》里李云龙的经典台词完整怎么说来着就是那句:xxx,把你的德国迫击炮拿出来,给我好好干他娘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上来!”
在一次李云龙带领战士们攻打平安县城的过程中,双方的战斗已经胶着了很久,这对彼此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做事向来英勇的李云龙便冒出了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上来!”。
原来,二营长在之前和日军交战胜利后,从日军那儿缴获了许多的战利品,其中就是这意大利炮,这意大利炮的威力十分大,并且射程还远,这才有了李云龙这一经典台词的出现。
(10)亮剑四道死命令扩展阅读:
《亮剑》中国历史上的着名抗日电视剧,该剧讲述了李云龙等革命军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等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的抗战历程,整部剧的爱国主义精神十分高昂,而以李云龙为首的抗战军人更是在战争中表现了所向披靡的抗战爱国主义精神。
《亮剑》这部电视剧并没有过分夸大中国军方的战斗力,并且一定程度上描写了日本军方的武器精良、士兵英勇,甚至连军官和领导都积极投入到备战状态,而李云龙作为这部剧的男主业没有被故意夸大形象。
虽然他带领的军队拿下过不少的胜利,但也经历过不少的失败,甚至连他自己都身受重伤过,但也是这些负面的描写,才突出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不易以及中国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和深深的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