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owermill 汽车模具编程怎么样
PowerMILL在汽车模具层切加工中的应用
张林浩
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模具分公司(湖北武汉430056)
摘自 - 《模具制造3月刊》
【摘要】基于公司的生产实际,结合CAM软件在我公司应用的特点,论述了PowerMILL软件在编程加工方面的优势,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到汽车模具的层切加工中。同时,通过借助 PowerMILL进行数控编程,引进了高效的可转位刀具。提高了大型数控铣床加工效率,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关键词:PowerMILL;汽车模具;层切加工;可转位刀具
1 引言
我公司是以生产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主的模具公司,随着公司的市场开拓,乘用车外覆盖件模具已成 为我公司生产重点。通过与国外先进的外覆盖件模具生产厂家对比发现,我们在主体作业效率和模具的 制造成本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这两方面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模具制造成本的大致组成为:切削加工65%、模 具材料20%、热处理5%和装配调整10%[1]。由此可知切削加工占成本的绝大多数,这部分加工效率的提高,不仅使总体成本下降,还可以缩短交货期,快速回收资金。
层切加工(即等高加工)是众多CAM软件普遍采用的一种粗加工方式,对于汽车模具而言,由于其有 自由曲面形状,采用层切法可以保持恒定的切削载荷,避免载荷突变损坏刀具[2]。基于此,我公司适时引进高速加工的理念,针对生产实际中机床的现状而制订一种高效率粗加工策略。其主要方法是通过采用小切深、高进给、低转速(3,000转/min以下)在轻型数控机床上达到高速切削的效果。
通过应用层切加工可以使切削效率提高、切削力降低。同时大部分的切削热被铁屑带走,减少了工件 的热变形、提高刀具的耐用度、机床振动小,工作平稳,有利于使工件获得高的加工精度。
2 CAM软件在我公司模具层切加工的特点
2.1 UG层切的特点
一直以来,我公司一直将UG软件作为主流的编 程软件。随着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发现UG在 粗加工层切加工中存在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实物质量,制约着模具的生产制造周期。
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对汽车外形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样就使得产品数模数据量增加。模具加工数据的容 量也相应地增加,致使加工数据越来越大。例如在 Z499项目中,仅门外板的修边模数据就达到670M。大 的数据量增加UG计算时间,同时也增加了程序的不稳 定性,在用UG进行层切程序的编制时,刀具路经会产 生陡然下降,造成刀具瞬间吃刀量增大,会产生刀具的损坏,严重地会对机床产生影响。基于以上,考虑到直径63mm层切刀与直径30mm球刀的构造上的特点, 编程员的临时对策是在UG中的层切程序采用30mm 球刀层切,以此来增加程序的安全性。
但是即便是30mm球刀层切,风险虽然降低,但仍然存在。问题一旦发生,不仅损坏昂贵的球刀刀 片,同时也造成上千元的刀杆报废。
2.2 PowerMILL编程的特点
作为编程人员,刀具路径安全无碰撞是我们追求 的首要目标。经过多方的考察对比,决定选用 PowerMILL作为我公司型面粗加工的主要软件。 Delcam的PowerMILL系统是一款独立的CAM软 件,其显着的特点是具有完善的碰撞和过切检查功能。应用PowerMILL编程,能够全程自动防过切,编程 员可非常方便地为刀具加上刀柄、刀杆,并迅速、自动 地进行刀柄、刀杆干涉检查,提示最小安全刀杆长度, 保证加工安全性[3]。螺旋式刀具路径的应用可以最大 限度的减少刀具的空程移动,从而减少加工时间。
PowerMILL高速加工具有其独有的加工策略,运用于常规的加工中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刀具轨迹、 提高加工效率,体现出极大的效益。刀路的圆弧连接 切入切出方式,赛车道、摆线、螺旋等高加工,能光顺 刀具轨迹、减少拐点,使切削过程中进给速度更加均 匀、刀具负荷更加恒定,提高切削效率同时降低刀具 磨损。
下面就PowerMLL中"最小刀长技术"和"刀具路 径的光顺处理技术"做详细论述。
(1)最小刀长技术的应用。
"最小刀长技术"应用的前提是必须建立刀具库, PowerMILL有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通过将刀具、刀柄 等的夹持等参数输入,可以在程序计算过程中就可进 行对应刀具长度的检测,使编程员在考虑刀具长度时 更趋合理。
刀具长度是加工中非常关键的参数,如果在编程 阶段不考虑刀长,在加工深腔陡壁的时候,操作者会 因为没有刀长的参考指示,而会盲目的选择刀具。这 种情况下,如果操作者选择的刀具过长,就会影响加 工效率,反之,就会发生刀套与工件碰撞的恶劣事 件。因此,最小刀长的选取至关重要。通过在 PowerMILL程序的碰撞检查功能,会提示编程员所需 要的最小刀长,如图1所示,这样编程员将这一信息通 过数控程序单传递给操作者,从而使操作者选择加工 刀具参数的时候有据可依,加工更合理。
(2)刀具路径的光顺处理。
赛车道加工方式是PowerMILL在数控化编程中又一显着的功能。由于可使刀具路径实现圆弧化连 接——在进退刀时采用圆弧切入切出,在刀具路径中 使用圆角光顺处理。这样就使得刀具受力均匀过度避免像直线进退刀那样,切削力突然增大,影响刀具和机床的使用寿命。同时,平滑的刀具路径增加了机床运动的平衡性。避免了由于刀具的突然换向,对工件和机床带来的冲击。为机床创造了良好的切削条件,使工件的加工质量提供了保证。
图1 经过PowerMILL碰撞检查过的信息提示
我公司在2011年7月份加工的Z860项目中的一 套模具是由日产方面完成的数控程序编程,通过现场 观摩加工实况,并调取其刀具路径查看,不难发现其显着特点就是在粗加工程序中采用圆弧进退刀的方式,如图2所示。图3为PowerMILL中编制的圆弧过渡的刀具路径。
图2 日产编制的粗加工程序刀具轨迹
图3 PowerMILL中圆弧过渡的刀具路径
圆弧进退刀的刀具路径在模具型面加工中,即钢 模加工中尤为重要。由于编程策略的不同,在型面加 工中,通常会因为加工区域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走刀方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分区"。此时,不同区域的刀具路径的搭接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加处理,只是机械的让两个相邻区域刀具路径重叠,在生产现场会 由于刀具直接在工件表面下刀加工,而产生驻刀痕, 影响模具表面的加工质量,增加钳工修整的工作量。
这一点在外板件模具的型面加工中是尽量避免出现的,因为会影响制件的表面质量。为此,在UG中通过 做工艺补充面,即通常所说的"接刀",人为将两个加 工区域件做出相切的圆弧片体,这样就会使得编程员 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如果要是编制侧围或者是门外板等模具,会严重影响编程作业效率,更有甚者,工艺补 充面的制作会用去一天的时间。
PowerMILL具有在刀具路径中实现圆弧连接的功 能,仅仅通过设置连接功能的参数,无需做工艺补充 面即可便可得到"接刀"的效果。使编程员从繁重的 工艺补充面的制作中解脱出来,使编程效率提升,同 时也改善了加工质量。图4为PowerMILL中圆弧切入 切出的刀具路径(该加工刀路是在我公司H79项目令 号为D11-RCMN-010左右竖板的修边翻边模中编程 实现的)。图5为生产现场应用PowerMILL进行层切 加工。
图4 圆弧切入切出局部刀具路径
图5 生产现场应用PowerMILL进行层切加工
2.3 UG与PowerMILL在层切加工效率的对比
在相同的加工参数设定下,UG的编程策略同样 存在加工效率的问题。以下为我公司D09-JMC-033/ 037右侧围外板后部加工时间对比。图6为UG加工刀具路径,图7为PowerMILL加工路径。
图6 UG加工刀具路径
图7 PowerMILL加工路径
高质量的刀具路径应避免空进给轨迹的产生,尽量减少抬刀、进退刀的次数[4]。由于基于PowerMILL 的安全无过切技术,所以编程人员可以放心地应用 "短连接"功能,减少抬刀和空行程,刀具路径圆弧平 滑连接,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加工质量。
图8为相同加工参数设置下加工时间对比。
3 应用直径63mm可转位层切刀加工的必要性
乘用车外覆盖件外形平坦。相应地其凸模的外 形具有起伏小,型面平坦,圆角大的特点,非常适合用 大直径的层切刀具加工。对于门外板、顶盖类的模具 凹模也同样适用于大直径的层切刀具加工。通过应 用大直径可转位刀具可以显着地提高工作效率。降 低制造成本。
3.1 可转位刀具的优越性
可转位刀具是一种将硬质合金或其他超硬材料 压制成形的刀片机械夹固在刀杆或刀体上,等其一面 刀刃用钝后可通过刀片转位重新获得新刀刃的刀具。 应用可转位刀具,可以有以下优势[5]:
(1)减少换刀时间,刀片用钝或损坏后仅需转换 一下刃口或更换一个刀片,即可投入生产,而不是像 整体式刀具那样需要操作者更换新刀具并重新对刀。这样就减少生产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了对刀具库存的要求,减少刀具数量。
由于刀片是标准件,可以分类放入盒中便于管理。
(3)可转位刀具由于刀片并不是焊接在刀体上, 这样就避免了焊接应力对刀片的影响,使得刀片保持 了原有的切削性能,刀具几何参数一致,断屑稳定。 可以有条件地提高切削速度和增大走刀量,以提高生 产效率。
另外,相对于整体合金刀具而言,其刀具成本上 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3.2 可转位刀具在我公司应用对比
汽车外覆盖件模具拉延模的凸模,通常沿周为 陡峭侧壁我公司现有的30mm球刀刀长有限,层切加工完后,需要用50mm平底刀做轮廓加工,增加了 换刀辅助时间。
63mm层切刀刀杆长度150~300mm,足以满足我公司现生产凸模的层切,并且可以同时把轮廓的层切粗加工完成,减少通常轮廓粗加工刀具的损耗,整个粗加工过程不换刀,减少辅助时间,提高工作效 率。表1为两者示意图对比。
不同的刀片形状有不同的刀尖强度,一般刀尖 角越大,刀尖强度越大,反之亦然。圆刀片(R 型)刀 尖角最大,在机床刚性、功率允许的条件下,大余量、 粗加工应选用刀尖角较大的刀片。层切刀片采用最 佳圆弧形刀尖角,主切削刃短、切削力小,主轴转速 要求低,加工效率高。因此可适用我公司的多数机床使用。
例如:我公司的加工流程开粗加工一般在济南二 机机床上加工,由于该机床最高转速可达到6,000转/ min,30mm球刀和63mm层切刀的两种开粗程序均 可在其加工。在N800 项目拉伸模的层切应用中, 30mm球刀层切程序在FP4000设备上切削速度慢, 声音大,并且有颤振现象。经程序在PowerMILL中更改为用63mm层切刀进行层切加工后,走刀顺畅,平 缓,切削均匀,且没有噪声。
4 经济效益分析
综上所述,以往由于UG 安全问题考虑,采用30mm球刀层切,引入PowerMILL软件后,可放心的应用63mm可转位层切刀,提高生产效率,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
我公司层切加工用刀具的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以09-JMC-024_028凸模数控加工工时为例:
仅凸模可节省刀具成本:27.1 小时/8 小时×251 元-8小时/16小时×130元=785.26元。
节约数控工时费用:(37.1-18)小时×200元/小时 =3,820元。由此,此套模具可节约加工成本:785.26+ 3820=4605.26元。
目前,PowerMILL在我公司已经用于拉伸模具型 面的层切粗加工编程。按照我公司的模具年生产当 量,如果在全工序型面粗加工中推广应用,其经济效益可想而知。
5 结束语
大直径可转位层切刀具在模具型面粗加工中具有显着的优势。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 效率。通过应用PowerMILL编制的数控程序,其在模 具制造中的作用会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自引入PowerMILL软件进行层切加工以来,先后在我公司Z812,北汽福田PU201,江铃N800 车身, D310双排,东风日产P32L,日产D118项目,东风本田 2EE项目,神龙T88等项目的模具数控编程中应用,取 得非常好的经济效果。在缩短模具生产周期的同时 也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现在,随着PowerMILL在 我公司模具加工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其为公司创造 的效益将会越来越显着。
参考文献
[1] 章宗城. 提高模具加工精度和效率[J]. 现代制造,2010, (46):42~43.
[2] 王卫兵. 高速加工数控编程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
[3] 翟万略. 全程无过切的智能高速CAM软件-谈高速加工软 件PowerMILL[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 2)
[4] 朱克忆. PowerMILL多轴数控加工编程实用教程[M]. 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 王惠忠. 推广可转位刀具促进企业技术进步[J]. 齐厂科技, 1992(. 2)
2. 模具加工技术员是做什么的
模具加工技术员是指从事模具加工、制作的工作者。
分类
模具工有模具技工、模具技师、模具技术员、模具设计工程师。
做钳工的也不一定都是模具工,也可以叫组装技术员,因为现在很多工厂设:组装调试部。模具技工和模具技师也还是有区别的,前者的理论水平较比后者低,当然也只是通过理论测试出来的,但是动手个人的动手能力又是另一码事了。
模具技术员,也就是那些画图的,比如Autocad、Pro/e、Solidwork等,同时知道一些加工工艺。还没有真正的掌握工程设计和材料分析。
模具设计工程师或者是叫高级工程师,既能熟悉加工工艺、又能辨别模具材料的使用特性,也能设计加工工艺和工程图纸等。
3. 热处理 热处理控制柜的编程盘上的ENT GRP PTN STEP PUN 是什么意思吗
控制柜上的控制按钮全是为热处理工艺服务的,如果你弄懂了热处理,哪些英文字符不用翻译你也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了,根据你提供的几个英文字符,应该是加热炉电控程序,编成要按照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进行。
4. 急求高速钢M2模具热处理详细工艺步骤
高速钢的热处理分二个大部分。一,淬火提升硬度。二,回火降低应力。
关于第一部分,高速钢升温后,放到常温下风冷,冷却后硬度就上来了,一般为62度左右。
关于第二部分,须要有个炉子,将冷却后的工件放入,保持XX度X个小时。取出,冷却,重复三次。
以上全部是我手动输入,没有复制粘贴。至于具体数字,网上大把材料,我就不粘贴了。
5. 关于模具热处理学习方面的总结经验有大咖分享一下吗谢谢
1. H13模具钢如何热处理硬度才能达到58度?进行1050~1100度加热淬火,油淬,可以达到要求,但一般热作模具是不要求这么高的硬度的,这么高的硬度性能会很差,不好用,一般在HRC46~50左右性能好、耐用。
2. 模具热处理过后表面用什么洗白?问题补充:我是开模具抛光店的,一般模具都用油石先打过再拿去渗氮,渗氮回来又要用油石把那一层黑的擦白,再抛光很麻烦,不擦白打不出镜面来,材料有H13的,有进口的好多种,如果有药水能洗白的话,就可以直接抛光了。(1)可以用不锈钢酸洗液,或者盐酸清洗。喷砂处理也可以。磨床磨的话费用高,而且加工量大,有可能使尺寸不达标的。盐酸洗不掉的话,估计您用的是高铬的模具钢?是D2还是H13?高铬模具钢的氧化层比较难洗掉。用不锈钢酸洗液应该可以,磨具商店或者不锈钢商店都有卖的。
(2)你们没有不锈钢酸洗膏吗?那种可以。H13这类含铬比较高的模具钢,氧化层是难以用盐酸洗掉的。还有一个办法,我自己也在用。你们的模具既然已经油石磨过,表面就是比较光滑的。实际上,可以先只用粗的油石打磨,或者用砂带打磨,之后就去热处理。回来之后再用细油石打磨。而我用的办法是,用纤维轮先打磨,就可以有效的把黑皮去除,再研磨抛光。或者喷砂,用800 目的碳化硼做一遍喷砂试试,应该就能够去除黑皮,还不需要化太多功夫重磨。
3.热处理厂对金属是怎么热处理的?
热处理厂的设备非常多,炉子大概有箱式炉,井式炉,箱式炉用的最多,很多热处理都可以在这里面处理,比如退火,正火和淬火的加热过程,回火这些常见的热处理。
其实就是一个用电加热的炉子,先将炉子升温到预定温度,然后把工件丢进去,等待一段时间到预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或者在炉子里一起冷却,井式炉一般是作为渗碳处理设备,是一个埋到地下的炉子,工件放进去之后,密封,然后往炉子里面滴入一些富碳液体,比如煤油或则甲醇,然后在高温下这些液体分解成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
淬火池是淬火的场所,就是一个池子,里面有水溶液或者是油,就是箱式炉出来的工件淬火的冷却的地方,一般就是直接丢进去,然后等一段时间捞出来。还有其他的一些设备,比如高频机,就是一个可以将50 赫兹的工频电变成一个200K赫兹电流的超大功率的设备,比如常见的有 200千瓦的最大功率,然后用一个内部通冷却水的铜管做的线圈放在工件的外面,一般几十毫米的工件,几秒种到十几秒的时候你就看到工件表面变红,表面温度到预定值的时候,然后有一个水套升上来喷淬火液到工件表面,完成淬火过程。常见的就这些了。
4.我们最近的 Cr12 或 Cr12MoV 的材料热处理和裂了几次了,为什么
五金模具上的最好将零件尺寸、形状及热处理要求,和你们采取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告之,否则很难讲。这两种钢是一类,属高碳高铬莱氏体钢,本身就有冷裂倾向。热处理工艺也较复杂。
下面在没有上述资料的情况下谈些我的经验: 950-1000C 淬火,油冷,HRC>58. 为获得热硬性和高的耐磨性,淬火温度增高至 1115-1130C,油冷。 细薄的可空冷,为了减少变形也在400-450C盐液冷却。 不要在 300-375C 回火,会降低工具的韧性,出现回火脆性,另外淬后立即回火。高于 1100C 淬火的,在520C 回火2-3 次。请注意过高的淬火温度会有脱碳的倾向,为此可在淬火前进行预先热处理--球化退火。
5.怎样区分热处理件和没有热处理的工件?
问题补充:工人不小心把一个未经热处理的生件和一批调试好的经过热处理的工件混在一起,现在如何把他们区分开来,不要切割工件看金相啊,那样会破坏产品,要急着发货?热处理工艺 30Cr 经正火、再淬火、然后回火,生件是 铸件未经热处理。两者都经过了抛丸处理颜变色分不出来了,还有硬度都是在35-45之间了,靠硬度无法区分。
如果也不能通过硬度和热处理氧化色来判别。我建议你通过敲击声音来辨别。铸件和淬火+回火态工件金相组织不同,内耗有差异,通过轻轻敲击,可能能分辨。
6. 热处理中的过烧是什么意思?
超过规定加热温度,致使晶粒长大,各项力学性能变坏如脆性变大,韧性下降,容易变形和开裂等等,控制好加热温度可以避免过烧。指钢在固液相线的温度范围内的某一个温度以上加热时,奥氏体晶界发生了化学 成分变化,局部或整个晶界出现烧熔现象。此时晶界上会富集S,P等化合物,导致晶界结合力降低,机械性能严重恶化。过烧后钢材不能通过热处理或加工方法补救。
7. 模具淬火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产生的原因:
1)模具材料存在严重的网状碳化物偏析。
2)模具中存在有机械加工或冷塑变形应力。
3)模具热处理操作不当(加热或冷却过快、淬火冷却介质选择不当、冷却温度过低、冷却时间过长等)。
4)模具形状复杂、厚薄不均、带尖角和螺纹孔等,使热应力和组织应力过大。
5)模具淬火加热温度过高产生过热或过烧。
6)模具淬火后回火不及时或回火保温时间不足。
7)模具返修淬火加热时,未经中间退火而再次加热淬火。
8)模具热处理的,磨削工艺不当。
9)模具热处理后电火花加工时,硬化层中存在有高的拉伸应力和显微裂纹。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模具原材料的内在质量
2)改进锻造和球化退火工艺,消除网状、带状、链状碳化物,改善球化组织的均匀性。
3)在机械加工后或冷塑变形后的模具应进行去应力退火(>600℃)后再进行加热淬火。
4)对形状复杂的模具应采用石棉堵塞螺纹孔,包扎危险截面和薄壁处,并采用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
5)返修或翻新模具时需进行退火或高温回火。
6)模具在淬火加热时应采取预热,冷却时采取预冷措施,并选择合适淬火介质。
7)应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和时间,防止模具过热和过烧。
8)模具淬火后应及时回火,保温时间要充分,高合金复杂模具应回火2-3 次。
9)选择正确的磨削工艺和合适的砂轮。
10)改进模具电火花加工工艺,并进行去应力回火。
8. 怎么进行大型冲压模具的热处理?尤其切边这类模具经常生产有毛刺,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
(1)模具热处理尽量选真空热处理, 以获得最小的变形量。
(2)模具可采用拼接结构,分成小块就好热处理了。最好用慢丝割,精度高、光洁度高、变形小。间隙有保证,毛刺会小的。看看你的设备精度是否很差。
(3)切边毛刺大除了上面的几位提到的,我认为凸模单边受力,强度不够可能性大。是否凸模太单薄?是否设计靠刀?还有板料热处理后有残余应力,线割后会出现变形,可以考虑较大的线割孔预先铣出再热处理,留3~4mm线割。
9. 我用H13钢来做热挤压模具锻造工件是黄铜热处理为45~48°模具直径120mm,高70mm,工作数小时后模具开裂?
(1)锻压温度大概是900~1000℃?是不是温度太高了? 模具使用前没有经过充分预热也有可能容易开裂。模具设计不合理也有可能容易开裂。将模具的回火温度提高一些,缩小和实际锻压温度的差距,回火实际长一些。
(2)这个要综合考虑的,必要的时候要做下金相,才能基本判断原因的哦。
10. 模具表面有软点产生原因及预防?
产生原因
1)模具在热处理前表面有氧化皮、锈斑及局部脱碳。
2)模具淬火加热后,冷却淬火介质选择不当,淬火介质中杂质过多或老化。
预防措施:
1)模具热处理前应去除氧化皮、锈斑,在淬火加热时适当保护模具表面,应尽量采用真空电炉、盐浴炉和保护气氛炉中加热。
2)模具淬火加热后冷却时,应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对长期使用的冷却介质要经常进行过滤,或定期更换。
11. 模具热处理前组织不佳?
产生原因:
1)模具钢材料原始组织存在严重碳化物偏析。
2)锻造工艺不佳,如锻造加热温度过高、变形量小、停锻温度高、锻后冷却速度缓慢等,使锻造组织粗大并有网状、带状及链状碳化物存在,使球化退火时难以消除。
3)球化退火工艺不佳,如退火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温退火时间短等,可造成球化退火组织不均或球化不良。
预防措施:
1)一般应根据模具的工作条件、生产批量及材料本身的强韧化性能,尽量选择品质好的模具钢材料。
2)改进锻造工艺或采用正火预备热处理,来消除原材料中网状和链状碳化物及碳化物的不均匀性。
3)对无法进行锻造的碳化物偏析严重的高碳模具钢可进行固溶细化热处理。
4)对锻造后的模坯制定正确的球化退火工艺规范,可采用调质热处理和快速匀细球化退火工。
5)合理装炉,保证炉内模坯温度的均匀性。
12. 模具淬火后组织粗大,使用时将会使模具产生断裂,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产生的原因:
1)模具钢材混淆,实际钢材淬火温度远低于要求模具材料的淬火温度(如把GCr15 钢当成3Cr2W8V 钢)。
2)模具钢淬火前未进行正确的球化处理工艺,球化组织不良。
3)模具淬火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
4)模具在炉中放置位置不当,在靠近电极或加热元件区易产生过热。
5)对截面变化较大的模具,淬火加热工艺参数选择不当,在薄截面和尖角处产生过热。
预防措施:
1)钢材入库前应严格进行检验,严防钢材混淆乱放。
2)模具淬火前应进行正确的锻造和球化退火,以确保良好的球化组织。
3)正确制定模具淬火加热工艺规范,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4)定期检测和校正测温仪表,保证仪表正常工作。
5)模具在炉中加热时应与电极或加热元件保持适当的距离。
13. 用 Cr12MoV 钢制造冷模具应如何进行热处理?
高硬度高耐磨高韧性优化处理:980~1200度加热淬火,油淬(机油)400度回火一次,240 度回火一次,HRC57~61,超耐用不崩刃。
14. H13模具钢热处理后出现裂是什么原因,淬火温度是1100 度,放在油中冷却?
可以进行金相分析,看表面是否有材料是否有脱碳现象,开裂的话一般都是脱碳引起,H13 一般都是做挤压模,对材料的硬度要求不是很高,你用的是不是真空 炉建议用 1030~1050℃试下.
15. 模具的导柱导套通常采用什么材料?采用何种热处理,达到怎样的性能要求?
(1)在内地用45#碳素结构钢或碳素工具钢,热处理淬火硬度HRC45 度左右,达不到HRC58~62,就是到了那么高,很易断。
(2)一板高要求的是用SKD61或SKD11和H13等热处理淬火硬度HRC51度左右。
16. 模具制造中热处理的用途?怎样应用?
问题补充:是不是模板加工好以后进行热处理,主要是哪个环节?
模具制造中热处理的作用: 提高硬度、耐磨性,从而提高其寿命;强度加强,变形减小,保证模具的精度和精度稳定性;
17. 模具的失效原因分析?
失效大部分是由断裂、磨损和变形而引起,其主要原因是热处理不当和模具加工不良。因此,合理选择材料、正确制订热处理工艺,提高热处理质量,对于延长模具使用寿命起着关键作用。模具热处理包括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热处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模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强度、塑性和韧性的合理配合。
18. Cr12mov 模具钢热处理后出现一块一块的掉的原因?
(1)你可能是在淬火时,超过温度太多,过热,造成晶粒粗,脱碳严重,马氏体粗大,断口粗晶,韧性、塑性低。
(2)加热温度过高、保温时间过长,造成材料表面脱碳严重,组织晶粒粗大、 结合力差,塑性显着降低。
建议:校对加热设备;调整淬火、回火温度和时间;做试样热处理工艺试验,进行必要性能测试分析。
19. 盐浴热处理的优点?
优点:受热均匀变形量小,少无氧化脱碳,加热快,能很快转变工件内部组织结构,保温性能和加热均匀性能好,可以进行固溶处理加热,适用性广泛,可进行近乎无氧化的出货处理等。
缺点:工作环境恶劣,对工件有一定腐蚀,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工作空间尺寸和功率来讲,功率较大,尺寸较小。而且废盐对环境有些污染,如果客户有对无氧化有较高要求的话可以考虑,成本一般情况。
20. 检验热处理效果用什么方法?
简单的检查表面硬度。准确的破检:检查淬硬层深、心部硬度、淬火金相组织等级、调质金相组织等级。淬硬层深临界硬度值=淬火硬度最小值 X0.8。
21. 模具材料深冷处理的作用有哪些?
深冷处理是淬火后工件冷却过程的延续,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冷作模具钢和高速钢、轴承钢,冷作模具和模具配件都有深冷技术应用的案例。深冷将会改变一些相关机械性能,主要作用如下几点:提升工件的硬度及强度,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提高工件的耐磨性,提高工件的冲击韧性,改善工件内应力分布,提高疲劳强度,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能。
22. 热处理后线割开裂是模板的问题还是热处理的问题?
(1)我是搞热处理的,我个人认为是热处理的问题。因为没有经过热处理的钢进行线切割是很难开裂的,线切割开裂是因为切割时出现应力集中。因此热处理时不光要达到热处理要求的硬度还必须消除内应力。消除内应力的关键就是回火的温度和回火的时间。若回火温度太底,回火时间再长内应力也无法消除;若回火温度太高,虽然消除了应力,但却不能达到要求;若回火温度合适,但回火时间太短,应力也无法完全消除。因此热处理后线切割开裂的关键是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的控制。
(2)热处理后线切割开裂这种情况比较复杂,有模具淬火后回火不充分的可能,也有模具锻造时存在缺陷的可能。如果是一般的碳钢模具,回火不充分是主要原因,需要优先考虑,对高合金模具来说,也有可能材料本身存在缺陷,如杂质、碳化物偏析等情况,这些需要高倍金相检测才能判断。
23. Cr12MoV热处理爆裂原因有哪些?
(1)冷却介质是否冷却过快(不能用盐水,水剂等)
(2)淬火前,可能没有退好火,造成内应力过大
(3)材料冶金不好(非金属夹杂物,带状组织,共晶碳化物)
(4)淬火时,炉温升的过快
(5)没有及时回火
24. 什么是非热处理强化?
表面处理:如镀硬铬,增加零件的耐磨性;
喷丸强化:用于承受交变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可以大大提高疲劳强度;
滚压:利用滚压工具在常温状态下对零件表面施加压力,使金属表面产生塑性变形,修正金属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提高表面光洁度,提高零件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和硬度。
6.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怎样
说实话,口碑不是太好,但如果一定要读广工程技院的话那就去校本部读吧,环市东路那间。
---------------------
学院概况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广州市属普通高校,创办于1964 年。
该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办学思路、优秀的师资队伍、优雅的校园环境、鲜明的高职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竞争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全面素质,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作为一所有着 42 年历史的公办高校,近年来,在不断的改革、超越和发展中打下了稳固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知识、品格、才艺、技能四元并重的办学风格。以独特的思路和新颖的做法应对竞争,谋求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万人学校,亿元资产,六大校区”的强劲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校设有环市东校区(校本部)、东川校区、从化校区、龙洞校区、黄埔校区、天一校区等六个办学点。教学设备充足、基础设施完善,建有计算机网络、电工电子、制冷、汽修、语言、艺术设计等实验室以及服装车间、数控车间、机械车间、汽车检测与维修车间、电工操作室等实验室(实习车间)。拥有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好、实践动手能力强、思想稳定、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专兼教师队伍。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通过各种途径和一系列措施建设了一支勤勉敬业、勇于开拓、乐于奉献、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应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队伍。
在多年的办学积累中,学院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成人大、中专学历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学格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现设有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程系、管理工程系、财经系、应用外语系、艺术与设计学院、系统工程系及成人教育学院 8 个系院。下辖广州市总工会职业技术学校和从化市技工学校。现有高职在校生 3854 人, 成人在校生 7020 人。中专生 2510 人,技校生 2665 人。 招生就业形势喜人,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在全省名列前茅,去年学院总体就业率达到 99.14% 。
学院奉行规则管理、效率优先、质量取胜的 指导思想,大 胆创新、力争有为, 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努力探索教育特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在 制度创新、技术开发、人才培养、 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学生管理、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一、教学管理严格实施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二、建设全国第一家机械博物馆,校园文化氛围独特;
三、诚信第一 , 保证毕业生终身质量 , 首创毕业生免费回院进修的培训制度;
四、专业设置与广东地区经济发展同步 , 学生学以致用 , 适应社会所需 , 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为接轨国际教育、开阔办学视野,积极拓展与境外的交流合作,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优秀的师生赴法国、香港、澳门等地交流、培训;
六、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质教育,承诺“给我三年,还你一个有本领、有教养的孩子”,学生在校除了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将取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不仅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还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七、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 积极开展助学扶贫工作。多年来,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特困生减免学费等措施,资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八、热心社区公益事业,以助学、助业的形式 , 资助学院所在区域的下岗和残疾等各种特殊困难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以及其子女的学业;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为希望工程捐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系列活动,真诚地回报社会。
院徽
院徽以六角形为基本元素,三个元素构成一个“品”字,寓意是: 六角形,是自然界中最伟大、最合理的工程--蜂巢;是广泛应用在各种大小工程中的一个螺丝钉;同时还是工程师手中的一个铅笔头。因此,无论是从自然、社会还是人都充分体现"工程"这一属性。
品者,多人也;寓意该院人兴才旺,人才辈出。
品者,品德、品格也。也象征学院"教书育人"的教育属性。
品字的造型同时也表示该院的多层次办学、多校区组合、多力量的结合。
蜜蜂辛勤劳动的奉献精神象征该院老师无私奉献的伟大师德。
“品”字造型也可以看作“人”字的造型,它象征该院"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思想。
整个标志造型,以六边形为元素、以"品"字为骨骼,以"人"字为意象,生动地反映出该院:"以人为本、传承民族之优秀品德"为意念的育人思想。
院训
立品 为学 禀艺 砺身
院训是学院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学院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的高度概括,对学院的形象风貌的塑造和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立品” 古语云:士品首在立志,学品首在立读,做人首在立品。立品,对于一个人或是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2、“为学” 为学宜勤勉,宜思辩,是以学亦为学,教亦为学。教学道源互贯,并无二致。为学,成功之始也。
3、“禀艺” 禀赋于艺,慎善用之。一技在手,终生受益。
4、“砺身”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学院名称含义
学院的名称有以下几层意思:
1、“广州”首先指学院所在的区域是在广州地区;其次是指学院为广州市属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
2、“工程技术”代表学院的专业属性,这里的“工程”不是狭义的“建筑工程”,而是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一种系统性专业性技术,"工程技术"是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手段。可见,学院的专业方向是以科学技术综合应用为导向,以工科为主,实现多学科的共同发展。
3、“职业学院”是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院的取名要求而定,表明学院是经过教育部备案的正规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4、学院英文名为"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GIT”。其命名的方式符合国际惯例,含义清楚。
5、学院在非正式场合下简称为“工程学院”。
历任领导
院长:钟明(原广州市副市长兼任) 1964-1966
院长:钟非(原市科委主任兼任) 1974.5-1979.4
党总支书记:陈超(原市教育局局长兼任) 1975.9-1977.12
党总支书记:陈展 1977.12-1981.4
院长:梁超(原广州市总工会主席兼任) 1979.4-1988.10
党总支书记:张耀球 1981.4-1991.5
校长:洪国良 1988.10-1990.12
校长:王文赞 1990.12-1994.8
党委书记:张忠邦 1994.8-2002.3
校长:洪国良 1994.8-2002.3
师资队伍
解中秀:1942年8月20日生,1965年7月参加工作。电子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维修电工)。
日本山形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8~1999)
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理事,东北地区高校电子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吉林省组委会委员,2004年广州市工会系统优秀职工教育工作者。
现从事专业研究方向: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及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
1965.7~1970.10 吉林市教育学院研究员教师
1970.10~1973.10吉林市无线电二厂电子技术技术员
1973.10~1981.12 吉林市计量检定测试所无线电计量副主任
工程师,1979年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工作者
1981.12~2003.9 东北电力学院(现名东北电力大学)应用电子教研室主任,教授 ,学科带头人, 1991评为院优秀教师
2003.9~2006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教授,04、05年度考核优秀
基于院立项项目“电子课程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撰写的教改学术论文“基于实践性活动项目的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教学模式研究”被全国高校电子技术研究会理事会与华北高校电子技术教学研究学会2006年会审核录用,2006年7月发表于“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第16 卷。
申海霞:机电工程系主任,副教授,理学学士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历。现在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计算机副教授。广东省中专系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有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从教以来,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在工作期间已撰写多篇论文,现已发表的论文有:《多媒体教学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应加强国民的计算机教育》、《论大中专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略论办公自动化技术》、《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方向的思考》、《WORD文档的编排及应用技巧》、《PowerBuilder 浮点数的存储范围探讨》等。
2006年分别主编、参编教材三部,并已出版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指导》、《计算机应用基础》、《Access程序设计》
2000年参加“青海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公共计算机课教学竞赛”获得竞赛奖。
2002年因教学成绩显着、科研成果突出获得青海省2002---2003年度“小岛奖励金”。
2004年度获得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院“优秀教学奖”,
2005年获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十佳人员"最佳教学奖,
2005年被广州市教育局、广州教育基金会授予“广州市优秀教师”
2006年度获得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院“优秀科研奖”,
2007年获广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颜伟文:机电工程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政治高级讲师和高级政工师。
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学历。
主要负责机电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建工作。同时担任了普高的两课教育课程。
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多年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经验,2006年受广州市教育局聘任,兼任了广州市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工作。
张文凡:1957年08月出生,高级工程师、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电工组专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1992年6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并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学位,现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科带头人。
获奖情况:
(1)1993-2000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教授,1999年获“河南省百名一线技术英杰”称号。
(2)2003年以来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身分参加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专家组工作,平均每年参与指导、审核、评定技师或高级技师专业论文项目在30项以上。
(3)2003年至2005年,组织机电工程专业学生到广州从化天马摩托车公司(厂)、广东三向教学设备公司(厂)、法国里昂工业资源学院培训中心等实习基地实习,任实习指导教师。
(4)2004年以来,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生身分参与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微细加工技术研究、机电液智能控制研究两个研究组的有关省级立项科研项目(二项)。
产文良:机械工程学科讲师、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评员,广东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高师硕士”。曾多次参加机械、数控类课程教科书编写工作,如《数控机床编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CATIA制作范例》(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论文《逆向工程在模具雕刻中的应用》(发表于《现代工程制造》杂志)。由于教学业绩突出,曾获2005年度学院优秀教科研奖;获2006年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工科组一等奖。
冯俊丽:1980年出生,CAD考评员、高级数控技能证,初级,2003年6月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现攻读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徐立平: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机械制图考评员。讲授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机械制图、CAD、汽车电路实训等课程。荣获05学年优秀教学成果奖、荣获06学年优秀教学成果奖、05年年度考核优秀、学生最贴心人奖。
翟橙:美术讲师、江南大学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会员,中国图形图象学会会员。
曾获2005年度学院优秀教科研奖;无绳电话机获中南西南工会系统高校艺术教师作品一等奖,论文获工会系统高校艺术教师论文三等奖,论文《艺术界》杂志多次发表,设计作品多家单位采用。
吴志清:女,39岁。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机电系矿山机械专业,机械高级工程师、机械高级讲师、先后参加计算机辅助设计、汽车新技术、数控车工等各种专业技能培训,获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高级绘图员、考评员、汽车维修工三级高级技能、数控车工高级技师等资格证书。主要科研论文有:《金属网罩降低离心风机紊流噪声试验》(《煤矿机械》2005.3)、《四通阀控非对称液压缸伺服系统的动态特征》(《煤矿机械》2004.7),参编《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全国交通高级技校通用教材2004.8-2005.2)。现任机电工程系专业教师,讲授机电、数控、模具等专业相关课程。
袁根华:机电系教师、机械工程高级工程师.
江西工学院机械制造与设备自动化专业毕业;工作期间先后参加了沈阳第三机床厂的
数控工艺与编程技术学习班;省机械厅工程师继续教育在职班的计算机技术、CAD、CAM学习; 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全省大中型企业干部经济管理培训,学习MBA相关经济管理课程等.
在江西宜春风动工具厂担任过519车间技术员、助工, 厂团委副书记, 热锻分厂厂长、支书兼管技术(工程师), 宜春风动工具厂技术助理、副厂长及高安市独城镇科技副镇长等职.
从事过新产品中试阶段与老产品改进的各类工辅模(五金模、压铸模、塑料模等)的制造工艺与部分设计工作; 锻造、冲压、压铸成型、金属热处理工艺服务与工艺制订; 分管全厂技术与质量等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开发混泥土输送泵、稻麦联合收割机、空压机等。个人获得多项省级、地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新产品奖。分管高安水泵厂、化工厂、地毯厂时,引进开发小型成套制药机械、引进澳资成立中外合资江西华澳地毯有限公司.
在广东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为理工系模具教研室教师、院学术委员会(自然科学)委员,指导过学生获得两项设计专利,两次指导学生改进的机械工具获得实习工厂的奖励和奖金.
彭高宏: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研究生在读,汽车专业高级讲师,高级技师,高级考评员。曾获国家级职教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级职教教科研成果奖多项。曾在《汽车维修技师》、《广州汽修》等汽车和职教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现担任机电系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工作。
韩振檀:高级技术工人,郑州水工机械厂内退职工。现就职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金工实验室。
7. 新手想学模具编程需要哪些软件做基础
编程其实很简单,直接买本书到工厂里跟到学就可以了,编程其实就是根据机床的系统来用数字编写一套数字程序,这套程序控制机器的加工,比如控制转速,进给量,进给率,换刀啊什么的,都能够自控控制(目前一般有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的法拉克系统和国产的华中系统)但是这样你只能当个操作工,升职很困难。
至于你说的软件,一般磨具方面的你一定要精通CAD,proe,UG,solidworks等等,这些软件都很简单,你可以买本书跟着联系就可以了,这些书都有点厚,你千万别被吓到了,真的狠简单,耐心跟着书操作就可以了。
但是上面我所说的都是建立在你要懂得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这些方面知识的,如果你没有学过的话那你要好好的补补课了,如果这些你都懂了那么你可以去了解了解磨具设计与制造,磨具材料学,金属工艺学,热处理工艺,电火花线切割等特种加工技术这些方面的知识。
我以上所说的是站在大学磨具专业来说的,中职学校也差不多是这些知识,只不过没有大学学的深,如果你点基础都没有的话我建议你从识图开始,毕竟你要编程的话一定要看得懂图,图就是机械行业的语言,接着还要了解其加工工艺规程,然后根据其工艺规程编程
8. 急求机械专业相关英文论文(带中文翻译)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传统机械方面,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领先于世界。到了近代由于特别是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由于经济社会等诸多原因,我国的机械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正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时期,机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水平。这样,中国机械的发展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急剧拉大,到十九世纪中期已经落后西方一百多年。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我国的机械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向机械产品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和成套化的趋势发展。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总的来说,就目前而言中国机械科学技术的成就是巨大的,发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时期还没有结束,我国的机械科学技术还将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只要我们能够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用好科技发展规律并勇于创新,我国的机械工业和机械科技一定能够振兴,重新引领世界机械工业发展潮流。
就小型夯实机械而言: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小型夯实机械非常缺乏,很多小型场地的夯实基本上采用人工夯实。
上世纪60年代初期,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单位合作,在群众性技术革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发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蛙式夯实机,1962年获国家科技发明奖。蛙式夯实机结构简单,维修、使用方便,很快成为我国60年代夯实机械的主导产品。据不完全统计蛙式夯实机累计产量达到50000多台,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代以后,蛙式夯实机逐渐被性能更先进的振动冲击夯和振动平板夯所替代,目前蛙式夯实机已经很少,基本被淘汰。
1964年,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开发了HB120型内燃式夯实机,开始由上海工程机械厂生产,后来主要由津市洞庭工程机械厂生产,年产量200台左右。80年代,内燃式夯实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曾出口东南亚和非洲地区。90年代以后,内燃式夯实机产销售量也在逐渐减少,目前只有少数小型民营企业生产。
1977年,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和柳州市建筑机械厂开发了我国第一台HZR250型和HZR70型振动平板夯,这两种产品分别于1979 年和1982年通过了由建设部组织的鉴定。随后义乌建筑机械厂、四平建筑机械厂、安阳振动器厂、津市洞庭工程机械厂等多家企业都开始生产振动平板夯。1986年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又开发了较大的HZR450型振动平板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振动平板夯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产品品种、规格和生产企业增多,国外的振动平板夯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1983年,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和湖北振动器厂联合开发了我国第一台HZR70型振动冲击夯,1984年通过了由建设部组织的鉴定,1985年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于振动冲击夯具有压实效果好、生产率高、体积和重量小、轻便灵活等突出特点,深受用户欢迎,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使用,并很快发展到资江机器厂、新乡第三机床厂和津市洞庭工程机械厂等几十家企业生产。振动冲击夯虽然比振动平板夯开发晚,但发展速度、产销量和使用广泛性比振动平板夯大得多,目前已成为我国夯实机械中产销量最大的主导产品。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的振动平板夯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振动冲击夯和振动平板夯在我国的成功开发,不仅为我国建设施工部门提供了性能先进的夯实机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使我国夯实机械技术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促进了我国压实机械的发展。
就机械加工而言:
热加工 铸造 据考古发现,在北京平谷、昌平、房山等处曾出土了公元前16世纪(商代)的青铜礼器。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北京制造出享誉世界的明永乐大铜钟(46.5吨)和钟楼大铜钟(63吨)及铁钟(25吨),采用分炉熔化、地坑造型和陶范法铸造。 20世纪50年代以前,北京在铸造上采用粘土砂手工造型。1955年,北京第一机床厂开始采用漏模造型、双面模型型板及铁型板和标准砂箱造型。1965年,开始采用塑料模型。 1980 年,北京市机电研究院与北京玛钢厂研制成功工频无芯塞杆底注式保温浇注电炉。1982年,该院与北京机床铸造二厂研究成功冲天炉风口吹氧技术。 1985~1988年,北京机床研究所试验成功浮动端面密封环的压力铸造工艺。
锻压 1959年,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后改名北京重型机器厂)建成2500吨水压机。1971年,该厂制造出6000吨水压机,这是当时北京最大的锻压设备。 1968~1979年,北京起重机器厂先后采用300吨油压机和2000吨油压机制造出起重机吊臂和大型覆盖件。 80年代,北京市机电研究院和北京市模具中心研制出一系列高精度多工位冲裁模具,接近或达到进口模具水平,改变了北京精密冲裁模具依赖进口的局面。
热处理 1949年前,北京已采用电炉、盐溶炉、热电偶等手段进行零件退火、回火、淬火、正火、调质、渗碳等热处理。 1956年,北京第一机床厂开始采用高频感应淬火。1961年,北京第二机床厂开始采用气体氮化淬火。1969年,北京量具刃具厂开始采用光亮淬火。 1978年,北京机床研究所研究完成机床导轨表面接触淬火工艺及设备、淬火质量检查技术条件的研究。1979年,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等合作完成大功率柴油机缸套表面的激光改性处理的研究。 1979年,北京市机电研究院研制成功千瓦级二氧化碳激光器,并于80年代初分别应用于汽缸套和邮票印刷设备的激光热处理。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市机电研究院、北京邮票厂共同完成邮票厂七色机打孔器表面激光强化研究。 1984~1990年,北京市热处理研究所研究成功真空热处理、气体渗碳微机控制技术(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稀土软氮化、粉末冶金制品表面强化、煤油加甲醇小滴量法微机可控渗碳、固体渗硼、渗碳过程微机辅助工艺设计及跟踪控制系统等热处理新技术,并应用于生产。 焊接与切割 1949年,北京已有气焊、电弧焊及氧乙炔火焰切割等手工作业。 1963年,北京金属结构厂与一机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出钨极氩弧焊,并实现了氮气等离子切割不锈钢。1964年,用直流钨极氩弧焊及焊丝合金化技术解决了核工业用倾斜式电解糟纯镍焊接。 1966年,北京金属结构厂开发出了使被焊球体旋转的埋弧自动焊。1968年,该厂开始以液化石油气代替乙炔切割。 80年代初,清华大学发明了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在控制电弧技术上取得突破。 80年代初,北京城建设计院等完成液化石油气移动式气压焊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990年,北京金属结构厂开始采用数控精密切割和具有光电跟踪及数控寻踪读入自动编程的大功率等离子切割技术。
可见,我国机械发展在近代发展其迅速。
China is the world's first national machinery development. Chines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not onl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achievements in Chinese is not only the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 and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machine. And in a long period ahead in the world. In modern times, especially from the early 18th century, e to the nineteen forties, e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easons, such as the China machinery instry, stagnation, in the 100 years is western bourgeois political revolution and instrial revolution,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far more than the level of China. So, China mechanic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western gap widens, sharply to the 19th century middle behind western one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past 30 years, our country's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peed. To the mechanical proct large-scale, precision, automation and discusse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some aspects has reached or exceeded the world advanced level. Generally speaking, currently China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is huge, developing fast, high level of unprecedented. In this period, China has no end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develop to a higher level. As long as we can adopt the correct policy, with goo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ur machinery instry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an revitalize,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chanical instry.
Just small ramming machinery:
In the 1960s, China mechanical very small tamp lack, many small venues ramming basically USES artificial ramming.
Early 1960s, changsh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and Beijing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etc.,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in mass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Chinese characteristic invented the breaststroke ramming machine, 1962 exceeded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breaststroke ramming machine structure is simple, easy to use and maintenance in 1960s, soon became the dominant procts to consolidate machinery. According to not complete count breaststroke tamp cumulative yield reached more than 50,000 machin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Since 1970's, the breaststroke ramming machine was graally more advanced performance of vibration shock ram and vibrating plate ram, now replaced by laying machine has rarely breaststroke, basically be eliminated.
In 1964, changsh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HB120 developed movable type, type of Shanghai began laying machine, engineering machine proction mainly by tianjin municipal later, annual proction engineering machinery dongting about 200. In the 1980s, movable type ramming machine proct quality has increased greatly, have exported to southeast Asia and Africa. Since 1990s, internal-combustion type ramming machine proction sales, and graally decreased in only a few small private enterprise proction.
In 1977, changsh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factory buildings and developed in liuzhou HZR250 type and the HZR70 type vibrating plate ram, these two kinds of procts in 1979 and 1982 passed by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Then yiwu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factory, siping, anyang vibrators factory, tianj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chinery dongting and other enterprises have started procing vibrating plate ram. In 1986, changsh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velop a larger HZR450 type of vibrating plate ram. Since 1990s, vibrating plate ram in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very quickly, varieties of procts, specifications and increase proction enterprises, foreign vibrating plate ram graally to enter the Chinese market.
In 1983, changsh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and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hubei vibration in the first HZR70 type vibration shock ramming, 1984, passed by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in 1985 won prizes. Due to the vibration impact compaction result has good ramming, proctivity, high volume and weight of small, lightweight flexibl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deeply user etc, obtained a rapid promotion, and soon ZiJiang development to the factory, xinxia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chine tool plant and tianjin dozens of dongting proction factory etc. Vibration shock ramming although than vibrating plate ram, but later development speed of development, proction and use of extensive than vibrating plate ram, has become the largest in China in the ramming machinery procts. Since 1990s, foreign vibrating plate ram graally to enter the Chinese market.
Vibration shock ramming and vibrating plate ram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not only for our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provides advanced performance of mechanical, laying have achieved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and make our rammi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to a big step forward, shorten the gap with the advanced world level,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ction machine.
The mechanical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hot-working casting in Beijing pinggu, changping and so have proved that the 16th century BC shang dynasty (bronze objects. Ming yongle (1403-1424 years), Beijing proce world-renowned Ming yongle great 3-ton bell made (46.5 tons) and tower (63 tons of great 3-ton bell made of iron clock (25) and the furnace of melting, pit TaoFan model and method of casting. In the 1950s, Beijing based on clay sand castings in manual. In 1955, Beijing first machine tool plant began using leakage mould modelling, double-sided model and iron plate type plate and standard sand box modelling. In 1965, start using plastic model. In 1980, the institute and Beijing municipal electrical factory h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line frequency coreless bathroom plug stem bottom note type electric insulation casting. In 1982, hospital and Beijing the casting machine research cupola tuyere oxygen blowing technology. 1985-1988, Beijing institute of machine of floating end face seal ring by die successful test pressure casting process.
In 1959, Beijing second metalforming machinery general factory changed (Beijing) built 2500 ton heavy-ty hydraulic press. In 1971, the factory proced 6,000 tons, which is then Beijing hydrtesting biggest metalforming equipment. 1968-1979, Beijing hoisting machine factory has 300 tons of using hydraulic press 2000 tons and create crane and large panel. In the 1980s, 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developed a series of Beijing mould centre high-precision cutting die, the multistage close to or to import mould level, changed Beijing precision punching moulds dependence on imports.
Before 1949, Beijing has heat treatment furnace, salt dissolved by thermocouples means furnace,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parts of annealing, normalizing,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carburizing and etc. In 1956, Beijing first began using high-frequency quenching machine tool plant. In 1961, the Beijing second machine tool plant began using gas nitriding quenching. In 1969, the following enterprise by Beijing gage start light quenching. In 1978, the complete machine too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jing guide surface contact quench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quenching condition of quality inspection. In 1979,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and mechanical institute of high-power diesel engine cylinder collaboration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laser. In 1979, 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carbon dioxide laser is developed, and the kilowatt in early 1980s respectively applied in cylinder and stamp printing equipments of laser treatment. Among them,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YouPiaoChang jointly completed YouPiaoChang seven color machine DaKongQi laser surface strengthening research. From 1984 to 1990, Beijing institute of vacuum heat treatment research, gas carburizing micro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and cooperation), rare earth soft nitriding, powder metallurgy procts surface strengthening, kerosene and methanol small drops of microcomputer control method of carburizing, solid boriding and carburizing process 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and tracking control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heat in proction. Welding and cutting in 1949, Beijing has geo-drilling, electric welding and cutting etc oxyacetylene flame manual operation. In 1963, Beijing metal structure and YiJiBu mechanical science research cooperation to develop tungsten argon arc welding, and realize the nitrogen plasma cutting stainless steel. In 1964, the use of dc argon arc welding and tungsten wire alloying technology solved by tilting electrolysis instry worse pure nickel welding. In 1966, Beijing metal structure factory developed by rotating sphere of the submerged arc welding automatic welding. In 1968, the plant began to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instead of acetylene cutting. In the early 1980s, tsinghua university invented new MIG welding arc arc technology in control, control a breakthrough. In the early 1980s, th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completed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mobile pneumatic rail weld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1990, Beijing metal structure factory to adopt CNC precision cutting and with photo-electricity tracking and CNC pursuit of high input automatic programming technology plasma cutting.
Visible, China mechanical development in modern development of its rapid.
9. 山东技师学院的院系设置
数控加工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操作各种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具有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能力,能进行数控编程、调试、维修及数控技术的现代化生产组织的技师、高技层次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液压传动、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机械零件与设计、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数控技术与编程、伺服系统与数控检测、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数控工艺等。 机械制造与加工工艺 培养目标 :培养熟练掌握各类机床切削加工的理论知识和机械加工工艺,熟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加工过程,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方法,能进行复杂零件的切削加工,编制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并加工零件的技师、高技层次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电子技术、机构与机械零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数控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加工技能训练、数控机床加工技能训练、相关工种技能训练。 模具制造与维修 培养目标: 培养熟练掌握模具制造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模具设计、制造及调试维修的动手能力,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模具制造和安装、调试及维修的实际问题。具有指导、管理生产能力的技师、高技层次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模具制造工艺学、冲压模具工艺学、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加工中心操作实训、钳工技能实训、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 电焊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焊接技术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对各种金属材料的电焊、气焊、气割工艺及操作方法达到中技层次的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焊工艺及技能训练、气焊工艺及技能训练、气割工艺及技能训练、钳工技能训练等。 电脑图文处理与制版专业、印刷工程专业 行业情况与就业前景:据山东省印刷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省现有印刷企业15000余家。其中济南市有770家,企业在职人数3万余人。年产值30.5亿元,“十一五”期间产值将达到60亿元,今后5年企业在职人数增加近2 万余人,年均需求4000—5000人。济南市为书刊印刷基地;青岛市为包装印刷基地。我校近几年的毕业生在校实习期间大部分已被实习单位预定接收,就业率高达98%以上。
培养目标:电脑图文处理与制版专业:培养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图文处理、排版与制版技术,能熟练运用图形图象软件进行电脑创意、图文混排、图象处理、印版晒制等工作。具有解决图文处理、制版、印刷等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印刷工程:培养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各种印刷设备的操作及维修技能,具备图文设计、印版晒制、印刷机操作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电脑图文处理与制版专业: Pagemaker排版、Freehand图文处理、Photoshop图象处理、计算机图形处理、计算机图形处理制版工艺、印刷工艺等。
印刷工程:印刷概论、印刷色彩、印刷工艺、印刷材料及适性、印刷设备、信息记录材料及应用、图象处理及制版工艺、数字印刷与直接制版、印后加工工艺等。 计算机软件工程(省级名牌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编程软件的理论方法和软件工作中各阶段的标准模板应用,具有良好的编码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软件的程序代码编写和测试、软件管理、升级维护等能力的技师层次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VB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软件开发、JAVA语言、POWERBUILDER语言、软件工程、编译方法等。 网络与通信工程(市级名牌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网络的组建与维护技术等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处理的操作技能,具有网站建设和管理维护能力,网络综合布线,局域网设计和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通信设计能力的技师层次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基础、创建高级交换型互联网、创建高级路由型互联网、Dreamweaver网页制作、ASP动态网站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网络管理与组网技术、网络安全与防火墙、WINDOWS NT、LINUX操作系统、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搜索引擎优化(SEO)等。 多媒体技术与平面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管理和广告专业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能在行政事业单位、企为、商业、广告信息咨询等行业从事信息管理、广告策划与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与传播等工作的技师层次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信号与系统、广告策划及创意、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工具AUTHORWARE、平面设计PHOTOSHOP、三维动画设计3DMAX、MAYA、多媒体影视开发、视频音频的采集与处理、媒体流的分析与处理软件工程等。 经营管理 掌握主要技能:培养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熟悉经济、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识, 能熟练运用现代营销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营销策划和产品推销能 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的管理、策划和咨询等 实际工作的技师、高技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广告 学、基础会计、国际市场营销、营销管理学、经济法、商品学基础、消费者行为 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策划、物流管理、营 销诊断与策划、营销案例分析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企事业市场营销部门、市场调查公司、涉外商务机构及其 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研究、进出口业务、服务推广以及业 务代表、商务秘书等岗位工作。 现代物流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物流基本理论,具有管理学、商务和营销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基本知识,具备对现代物流系统进行策划、营销、管理的能力,能够在物流公司、各类库场、站端口、运输站、货运中心、国际国内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商贸配送中心,各类连锁超市、空港物流等单位,胜任仓储管理、理货业务、运输业务、商务处理、报关业务、物料采购业务、计划控制、产品营销、物料配送等工作的知识技能型应用人才。技师毕业生经鉴定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师证书;高级技工毕业生经鉴定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助理物流师证书。
基础课程:office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物流、会计学基础、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商品学、物流学概论、物流英语、物流法律等课程。
核心技能: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管理、第三方物流、集装箱运输、ERP、超市物流、物流与供应链、物流企业会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现代物流管理案例等课程。
拓展技能: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国际物流、消费心理学、物流服务营销等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在大型企业的物资管理部门、大型超市配送中心、货物代理公司、外运公司、铁路、公路等运输部门从事物流管理和物流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如北京宅急送物流有限公司、济南佳怡物流有限公司、济南思瑞佳顺物流有限公司、广东宝供物流有限公司、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 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事商贸活动的知识技能型应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网络软件公司等单位,胜任网络营销、市场营销、商务网站规划与设计、商务信息搜集与管理、电子商务交易与结算、信息整合、商务方案构建与解决、市场调研分析预测等工作。技师毕业生经鉴定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电子商务师证书;高级技工毕业生经鉴定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助理电子商务师证书。
主干课程:网站建设技能:网页三剑客、Photoshop、商务网站规划与建设、SQL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等课程。
商务技能: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网络企业管理、电话营销、数据库行销等。
综合技能: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物流等课程。
拓展技能: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网络创业项目管理与实施、经济学、会计学基础、商务礼仪等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在政府机构、涉外经济部门、涉外贸易企业、外资企业、物流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及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的技术管理与营销工作。如浪潮、网络、阿里巴巴、淘宝、卓越、招商银行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商务会计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相关知识与技能,具有经营管理、商务管理、计算机应用、税务筹划等能力,能够在商务活动、经济往来、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咨询服务业等单位,胜任出纳、会计、税务筹划、财务管理、贸易往来等工作的知识技能型应用人才。毕业生经鉴定合格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技师毕业生经鉴定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理财规划师证书;高级技工毕业生经鉴定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助理理财规划师证书。
主干课程会计技能: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基本技能、税法、审计学等课程;
理财技能: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学、财政与金融、保险学等课程;
会计实操技能:电算化会计实务、票据结算实务、点钞、会计综合模拟实务、税务筹划实务、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拓展技能:市场营销、经济法、国际贸易、商务礼仪等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和相关经济管理工作。承担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出纳、收银、税务筹划及相关经济管理工作;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理财规划及财务咨询服务工作。
10. 想了解下压铸模具制作的过程,大概是哪些步骤流程啊
接到客户产品图纸后,召开生产会议,研究工艺方案,做出产品压铸工艺分析,与客户沟通可以修改提高质量的地方。方案确定后,由技术部门开始设计压铸模具。三维软件分模,转到CAD进行标注,出图。图纸送到工艺部制作工艺,或者直接交给生产管理,他会排工序,然后进行加工。常用的加工手段有:铣、磨、线切割、电火花等等。零件制作完毕汇总到钳工组,由钳工组装模具,并在压铸机上试模,技术人员需在场。如果压铸出来的铸件符合客户标准即可投入生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