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人民邮电最新出版
书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
丛 书 名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名家系列
标准书号ISBN 978-7-115-25665-2
编目分类TP368.1
作者张毅刚 主编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责任编辑武恩玉
开本16 开
印张18
字数474 千字
页数280 页
装帧平装
版次第1版第1次
初版时间2011年8月
本 印 次2011年8月
定价34.00 元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详细介绍了美国ATMEL公司的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片内外围部件的工作原理,Keil C51编程基础知识,并从应用设计的角度介绍AT89S51单片机的各种常用的硬件接口设计,以及相应的Keil C51接口驱动程序设计。本书最后介绍了AT89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以及一些典型应用举例。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可作为各类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计算机、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单片机应用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单片机概述1
1.1什么是单片机1
1.2单片机的发展历史2
1.3单片机的特点2
1.4单片机的应用3
1.5单片机的发展趋势4
1.6MCS-51系列与AT89S5x系列单片机5
1.6.1MCS-51系列单片机5
1.6.2AT89系列单片机6
1.6.3AT89系列单片机的型号说明7
1.7各种衍生品种的51单片机8
1.7.1STC系列单片机9
1.7.2C8051F×××单片机10
1.7.3ADμC812单片机10
1.7.4华邦W77系列、W78系列单片机10
1.8PIC系列单片机与AVR系列单片机10
1.8.1PIC系列单片机11
1.8.2AVR系列单片机12
1.9其他的嵌入式处理器简介12
1.9.1嵌入式DSP处理器13
1.9.2嵌入式微处理器13
思考题及习题14
第2章AT89S51单片机硬件结构15
2.1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组成15
2.2AT89S51的引脚功能17
2.2.1电源及时钟引脚17
2.2.2控制引脚18
2.2.3并行I/O口引脚18
2.3AT89S51的CPU19
2.3.1运算器19
2.3.2控制器21
2.4AT89S51单片机存储器的结构21
2.4.1程序存储器空间22
2.4.2数据存储器空间23
2.4.3特殊功能寄存器23
2.4.4位地址空间26
2.5AT89S51单片机的并行I/O端口27
2.6时钟电路与时序29
2.6.1时钟电路设计29
2.6.2机器周期、指令周期与指令时序30
2.7复位操作和复位电路31
2.7.1复位操作31
2.7.2复位电路设计31
2.8低功耗节电模式33
2.8.1空闲模式33
2.8.2掉电运行模式34
2.8.3掉电和空闲模式下的WDT34
思考题及习题35
第3章C51语言编程基础37
3.1编程语言Keil C51简介37
3.1.1Keil C51简介37
3.1.2C51与标准C的比较38
3.2Keil C51的开发工具39
3.2.1集成开发环境Keil μVision3简介39
3.2.2Keil μVision3软件的安装、启动和运行40
3.3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40
3.3.1C51语言中的数据类型与存储类型41
3.3.2C51语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及位变量定义45
3.3.3C51语言的绝对地址访问47
3.3.4C51的基本运算48
3.3.5C51的分支与循环程序结构50
3.3.6C51的数组57
3.3.7C51的指针58
3.4C51语言的函数60
3.4.1函数的分类60
3.4.2函数的参数与返回值61
3.4.3函数的调用62
3.4.4中断服务函数63
3.4.5变量及存储方式63
3.4.6宏定义与文件包含64
3.4.7库函数65
3.5软件仿真开发工具Proteus与Keil μVision3的联调65
3.5.1软件仿真开发工具Proteus简介65
3.5.2Proteus与Keil μVision3的联调66
思考题及习题67
第4章AT89S51片内并行端口的原理及编程68
4.1AT89S51的并行I/O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68
4.1.1P0口68
4.1.2P1口70
4.1.3P2口70
4.1.4P3口71
4.1.5P1~P3口驱动LED发光二极管的问题72
4.2并行I/O端口的C51编程举例73
4.2.1从左到右的流水灯的制作73
4.2.2左右来回循环的流水灯的制作73
4.2.3开关量检测指示器176
4.2.4开关量检测指示器276
思考题及习题77
第5章AT89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79
5.1AT89S51中断技术概述79
5.2AT89S51中断系统结构79
5.2.1中断请求源80
5.2.2中断请求标志寄存器80
5.3中断允许与中断优先级的控制81
5.3.1中断允许寄存器IE82
5.3.2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82
5.4响应中断请求的条件84
5.5外部中断的响应时间85
5.6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选择86
5.6.1电平触发方式86
5.6.2跳沿触发方式86
5.7中断请求的撤销86
5.8中断函数87
5.9C51编程举例88
5.9.1单一外中断的应用88
5.9.2两个外中断的应用89
5.9.3中断嵌套91
5.9.4多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92
思考题及习题93
第6章AT89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95
6.1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95
6.1.1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96
6.1.2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96
6.2定时器/计数器的4种工作方式97
6.2.1方式097
6.2.2方式198
6.2.3方式298
6.2.4方式399
6.3对外部输入的计数信号的要求100
6.4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和应用101
6.4.1P1口外接的8只LED每0.5s闪亮一次101
6.4.2计数器的应用102
6.4.3扩展一个外部中断源103
6.4.4P1.0上产生周期为2ms的方波104
6.4.5P1.1上产生周期为1s的方波104
6.4.6T1控制发出1kHz的音频信号105
6.4.7测量脉冲宽度——门控位GATEx的应用106
6.4.8实时时钟的设计107
思考题及习题108
第7章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110
7.1串行口的结构110
7.1.1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110
7.1.2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112
7.2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112
7.2.1方式0112
7.2.2方式1116
7.2.3方式2117
7.2.4方式3118
7.3多机通信119
7.4波特率的制定方法120
7.4.1波特率的定义120
7.4.2定时器T1产生波特率的计算120
7.5串行通信的应用设计122
7.5.1各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122
7.5.2方式1的应用124
7.5.3方式2和方式3的应用127
7.5.4主从式多机通信的应用129
7.5.5单片机与PC的串行通信133
7.5.6PC与单片机或与多个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设计135
思考题及习题136
第8章AT89S51单片机外部存储器的扩展138
8.1系统扩展结构138
8.2地址空间分配和外部地址锁存器139
8.2.1存储器地址空间分配139
8.2.2外部地址锁存器142
8.3程序存储器EPROM的扩展144
8.3.1常用的EPROM芯片144
8.3.2程序存储器的操作时序146
8.3.3AT89S51单片机与EPROM的接口电路设计148
8.4静态数据存储器RAM的扩展149
8.4.1常用的静态RAM(SRAM)芯片149
8.4.2外扩数据存储器的读写操作时序150
8.4.3AT89S51单片机与RAM的接口电路设计151
8.5EPROM和RAM的综合扩展153
8.5.1综合扩展的硬件接口电路153
8.5.2外扩存储器电路的编程155
8.6片内Flash存储器的编程155
8.6.1通用编程器编程157
8.6.2ISP编程157
思考题及习题158
第9章AT89S51单片机的I/O扩展160
9.1I/O接口扩展概述160
9.1.1扩展的I/O接口功能160
9.1.2I/O端口的编址160
9.1.3I/O数据的传送方式161
9.1.4I/O接口电路161
9.2AT89S51扩展I/O接口芯片82C55的设计162
9.2.182C55芯片简介162
9.2.2工作方式选择控制字及端口PC置位/复位控制字163
9.2.382C55的3种工作方式165
9.2.4AT89S51单片机与82C55的接口设计169
9.3利用74LSTTL电路扩展并行I/O口171
9.4用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扩展并行口172
9.4.1用74LS165扩展并行输入口172
9.4.2用74LS164扩展并行输出口173
9.5用I/O口控制的声音报警接口174
9.5.1扬声器报警接口174
9.5.2音乐报警接口176
思考题及习题176
第10章AT89S51单片机与输入/输出外设的接口178
10.1LED数码管显示器的接口设计178
10.1.1LED数码管的工作原理178
10.1.2LED数码管显示器接口设计举例179
10.2键盘的接口设计183
10.2.1键盘接口应解决的问题183
10.2.2键盘接口设计举例184
10.2.3键盘扫描方式的选取188
10.3键盘/显示器接口的设计实例188
10.3.1利用并行I/O芯片82C55实现键盘/显示器接口188
10.3.2利用串行口实现的键盘/显示器接口191
10.3.3专用接口芯片HD7279实现的键盘/显示器控制193
10.4AT89S51单片机与液晶显示器的接口204
10.4.1LCD显示器的分类204
10.4.2点阵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介绍204
10.4.3AT89S51单片机与LCD的接口及软件编程208
10.5AT89S51单片机与微型打印机TP(P-40A/16A的接口211
10.6AT89S51单片机与BCD码拨盘的接口设计215
思考题及习题216
第11章AT89S51单片机与D/A、A/D转换器的接口217
11.1AT89S51单片机与DAC的接口217
11.1.1D/A转换器简介217
11.1.2AT89S51单片机与8位D/A转换器0832的接口设计218
11.2AT89S51单片机与ADC的接口225
11.2.1A/D转换器简介225
11.2.2AT89S51与逐次比较型8位A/D转换器ADC0809的接口226
11.2.3AT89S51与逐次比较型12位A/D转换器AD1674的接口230
11.3AT89S51单片机与V/F转换器的接口234
11.3.1用V/F转换器实现A/D转换的原理235
11.3.2常用V/F转换器LMX31简介235
11.3.3V/F转换器与MCS-51单片机接口236
11.3.4LM331应用举例237
思考题及习题238
第12章单片机的串行扩展技术239
12.1单总线串行扩展239
12.2SPI总线串行扩展240
12.2.1SPI总线的扩展结构241
12.2.2扩展带SPI串口的A/D转换器TLC2543242
12.3I2C总线的串行扩展243
12.3.1I2C串行总线系统的基本结构244
12.3.2I2C总线的数据传送规定244
12.3.3AT89S51的I2C总线扩展系统247
12.3.4I2C总线数据传送的模拟248
12.3.5I2C总线在IC卡中的应用251
思考题及习题255
第13章AT89S51单片机的应用设计与调试256
13.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256
13.2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257
13.2.1硬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257
13.2.2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258
13.2.3系统设计中的地址空间分配与总线驱动259
13.2.4应用设计例1——最小应用系统设计261
13.2.5应用设计例2——数字电压表的设计262
13.2.6应用设计例3——带有报警功能的温度测量仪的设计264
13.3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仿真开发与调试266
13.3.1仿真开发系统的种类与基本功能267
13.3.2仿真开发系统简介267
13.3.3用户样机的仿真调试270
13.4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与可靠性设计272
13.4.1AT89S51片内看门狗定时器的使用273
13.4.2软件滤波273
13.4.3开关量输入/输出软件抗干扰设计274
13.4.4过程通道干扰的抑制措施——隔离275
13.4.5印刷电路板抗干扰布线的基本原则276
思考题及习题278
参考文献280
B. 求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试题及答案
单片机模拟试卷001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8031单片机的( )口的引脚,还具有外中断、串行通信等第二功能。
a)P0 b)P1 c)P2 d)P3
2.单片机应用程序一般存放在( )
a) RAM b)ROM c)寄存器 d)CPU
3.已知某数的BCD码为0111 0101 0100 0010 则其表示的十进制数值为( )
a) 7542H b) 7542 c) 75.42H d) 75.42
4.下列指令中不影响标志位CY的指令有( )。
a)ADD A,20H b)CLR c)RRC A d)INC A
5.CPU主要的组成部部分为( )
a)运算器、控制器 b)加法器、寄存器
c)运算器、寄存器 d)运算器、指令译码器
6.INTEL 8051 CPU是( )位的单片机
a) 16 b)4 c)8 d)准16
7.8031复位后,PC与SP的值为( )
a )0000H,00H b) 0000H,07H c) 0003H,07H d)0800H,00H
8.当需要从MC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取数据时,采用的指令为( )。
a)MOV A, @R1 b)MOVC A, @A + DPTR
c)MOVX A, @ R0 d)MOVX A, @ DPTR
9.8031单片机中既可位寻址又可字节寻址的单元是( )
a)20H b)30H c)00H d)70H
10.下列哪条指令是正确的( )
a) PUSH R2 b) ADD R0,A
c) MOVX A @DPTR d) MOV @R0,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一个完整的微机系统由 和 两大部分组成。
2.8051 的引脚RST是____(IN脚还是OUT脚),当其端出现____电平时,8051进入复位状态。8051一直维持这个值,直到RST脚收到____电平,8051才脱离复位状态,进入程序运行状态,从ROM H单元开始取指令并翻译和执行。
3.半导体存储器分成两大类 和 ,其中 具有易失性,常用于存储 。
4.求十进制数-102的补码(以2位16进制数表示),该补码为 。
5.PC存放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特性。在8051中决定程序执行顺序的是PC还是DPTR? 它是______位? (是,不是)SFG?
6.123= B= H。
7.8051内部有 并行口,P0口直接作输出口时,必须外接 ;并行口作输入口时,必须先 ,才能读入外设的状态。
8.MCS-51的堆栈只可设置在 ,其最大容量为 ,存取数据的原则是 。堆栈寄存器SP是 位寄存器,存放 。
9.中断处理的全过程分为以下3个段: 、 、 。
10.定时和计数都是对 进行计数,定时与计数的区别是
。
三、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并改正,每题1分,共10分)
1 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是RET。
2 存储器分成内存和外存两大部分,其中外存可以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3 P2口既可以作为I/O使用,又可以作地址/数据复用口使用。
4 在中断响应阶段CPU一定要做如下2件工作:保护断点和给出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5 RC A为循环左移指令。
6 MOV A,30H的源操作数为立即寻址方式。
7 MOV A,@A+DPTR是一条查表指令。
8 MUL AB的执行结果是高8位在A中,低8 位在B中。
9 AJMP跳转空间最大可达到64KB 。
10 DPTR是由DPH和DPL两个8位特殊寄存器组成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MCS51的中断系统有几个中断源?几个中断优先级?中断优先级是如何控制的?在出现同级中断申请时,CPU按什么顺序响应(按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写出各个中断源)?各个中断源的入口地址是多少?
2.已知单片机系统晶振频率为6MHz,若要求定时值为10ms时,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1时,定时器T0对应的初值是多少?TMOD的值是多少?TH0=?TL0=?(写出步骤)
3.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资源有哪些?说出8031、8051和8751的区别。
五、作图题(10分)
用6264(8K*8)构成16K的数据存储系统。要求采用线选法产生片选信号,并计算6264的地址范围。
六、设计题(1题13分;2题12分,共25分)
1.某单片机控制系统有8个发光二极管。试画出89C51与外设的连接图并编程使它们由左向右轮流点亮。
2.某控制系统有2个开关K1和K2,1个数码管,当K1按下时数码管加1,K2按下时数码管减1。试画出8051与外设的连接图并编程实现上述要求。
单片机模拟试卷001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D 2. B 3. B 4. D 5. A 6. C 7. B 8. B 9. A 10.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一个完整的微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2.8051 的引脚RST是IN脚(IN脚还是OUT脚),当其端出现高电平时,8051进入复位状态。8051一直维持这个值,直到RST脚收到低电平,8051才脱离复位状态,进入程序运行状态,从ROM 0000 H单元开始取指令并翻译和执行。
3.半导体存储器分成两大类:RAM ROM,其中 RAM 具有易失性,常用于存储 临时性数据 。
4.求十进制数-102的补码(以2位16进制数表示),该补码为¬¬¬¬ 9AH 。
5.PC存放_CPU将要执行的指令所在的ROM单元的地址,具有自动加1特性。在8051中决定程序执行顺序的是PC还是DPTR PC ?它是16位?不是(是,不是)SFG?
6.123= 01010010 B= 52 H。
7.8051内部有 4 个并行口,P0口直接作输出口时,必须外接 上拉电阻 ;并行口作输入口时,必须先 将口锁存器置1 ,才能读入外设的状态。
8.MCS-51的堆栈只可设置在 内RAM低128B区 ,其最大容量为 128B ,存取数据的原则是 先进后出 。堆栈寄存器SP是 8 位寄存器,存放 堆栈栈顶的地址 。9.中断处理的全过程分为以下3个段: 中断请求 、 中断响应 、 中断服务 。
10.定时和计数都是对 脉冲 进行计数,定时与计数的区别是 定时是对周期已知的脉冲计数;计数是对周期未知的脉冲计数 。
三、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并改正,每题1分,共10分)
1 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是RETRETI。×
2 存储器分成内存和外存两大部分,其中外内存可以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3 P2口既可以作为I/O使用,又可以作地址/数据复用口使用。√
4 在中断响应阶段CPU一定要做如下2件工作:保护断点和给出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5 LCRL A为循环左移指令。×
6 MOV A,30H的源操作数为立即直接寻址方式。
7 MOVMOVC A,@A+DPTR是一条查表指令。×
8 MUL AB的执行结果是高低8位在A中,低高8 位在B中。×
9 AJMP跳转空间最大可达到642KB 。
10 DPTR是由DPH和DPL两个8位特殊寄存器组成的。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MCS51的中断系统有几个中断源?几个中断优先级?中断优先级是如何控制的?在出现同级中断申请时,CPU按什么顺序响应(按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写出各个中断源)?各个中断源的入口地址是多少?
答:MCS51单片机有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中断优先级由特殊功能寄存器IP控制,在出现同级中断申请时,CPU按如下顺序响应各个中断源的请求:INT0、T0、INT1、T1、串口,各个中断源的入口地址分别是0003H、000BH、0013H、001BH、0023H。
2.已知单片机系统晶振频率为6MHz,若要求定时值为10ms时,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1时,定时器T0对应的初值是多少?TMOD的值是多少?TH0=?TL0=?(写出步骤)
答:定时值为10ms时,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1时,定时器T0对应的初值是1388H
TMOD的值是00000001B,TH0=13H;TL0=88H。
3.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资源有哪些?说出8031、8051和8751的区别。
答:MCS51系列单片机上有1个8位CPU、128B的RAM、21个SFR、4个并行口、1个串行口、2个定时计数器和中断系统等资源。8031、8051和8751的区别是8031内无ROM;8051内有4KB的掩膜ROM;8751内有4KB的EPROM。
五、作图题(10分)
答:WR接6264的WE
RD接6264的OE
AB0---AB12接6264的A0---A12
DB0—DB7接6264的D0—D7
AB15、AB14分别接Y0和Y1
地址:0000H---1FFFH;2000H---3FFFH
六、设计题
1.某单片机控制系统有8个发光二极管。试画出89C51与外设的连接图并编程使它们由右向左轮流点亮。
答: 图 (5分) 构思 (3分)
MOV A,#80H (1分)
UP:MOV P1,A (1分)
RR A (2分)
SJMP UP (1分)
2.某控制系统有2个开关K1和K2,1个数码管,当K1按下时数码管加1,K2按下时数码管减1。试画出8051与外设的连接图并编程实现上述要求。
答:图 (5分) 构思 (3分)
程序(4分)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AINT0
ORG 0013H
LJMP BINT1
MAIN: MOV IE,#83H
SETB IT0
SETB IT1
MOV R0,#00H
MOV DPTR,#TAB
UP: MOV A,R0
MOVC A,@A+DPTR
MOV P1,A
SJMP UP
AINT0: INC R0
CJNE R0,#10,AINT01
MOV R0,#0
AINT01: RETI
BINT1: DEC R0
CJNE R0,#0FFH,BINT11
MOV R0,#9
BINT11: RETI
C.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胡汉才版第三章习题3.21的答案
你把题目打上啊!大部分人没有那本书吧
D. 刘雨棣单片机
基本信息
作 者:刘雨棣 傅骞
出 版 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出版日期:2008-07
ISBN:756062054 版 次:1
包 装:平装 开 本:16开
页 数:226 页 字 数:345000千
印 张:1次
所属分类:图书 > 计算机与网络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单片机 > (分类细分与勘误) 内容介绍
本书以陕西省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为背景,充分考虑高职特色及专科层次,突出了应用技术的特点。在讲述具体内容时,以MCS-51系列8位单片机为基础,使学生认识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当结合到实际应用介绍时,则以目前市场上流行的MCS-51系列单片机兼容产品作为控制核心,以保证内容的新颖性和先进性。目前,单片机产品经多年的发展己在单个芯片上基本实现了完整功能,因此开发与外部功能部件配合的接口己成为开发单片机的主要任务,本书为此分配了适当的篇幅。 为了全面掌握单片机技术,书中将采用“复杂指令集”的MCS-51系列单片机同采用“精简指令集”的PIC单片机进行对比介绍,以便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用途有更灵活、有效的处置方法。 另外,在本书中有~定数量的应用实例,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研究可以使学习更贴近于实践、更方便于应用。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嵌入式控制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资料。 本书参考学时为64学时。
更多
作者简介
姓名:刘雨棣 傅骞着
作者简介:
作品:《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单片机的概念及单片机的种类
1.1.1 单片机及单片机系统
1.1.2 单片机程序设计语言及开发环境简介
1.1 3 单片机的使用环境及产品等级
1.2 单片机的类型、特点及用途
1.2.1 单片机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2.2 常用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1.3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2章 mcs-51单片机芯片的结构及原理
2.1 mcs-51单片机基本结构与封装
2.1.1 mcs 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与内部结构
2.1.2 mcs 51单片机引脚分布及功能
2.2 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
2.2.1 mcs-51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
2.2.2 mcs-51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
2.3 mcs-51单片机i/o口电路
2.3.1 mcs-51单片机i/o口的硬件结构
2.3.2 mcs-51单片机i/o口的使用特点
2.4 mcs 51单片机的时钟电路与工作时序
2.4.1 单片机时钟电路
2 4.2 指令执行与时序
2.5 mcs-51单片机工作方式
2.5.1 复位方式与复位电路
2.5.2 程序执行方式及掉电保护
2.5.3 单片机的低功耗运行模式
2.6 其他单片机的对照描述
2.6.1 p1c系列单片机的主要特点
2.6.2 典型pic系列单片机的基本性能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功能对照
3.1 mcs 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3.1.1 mcs 51单片机的指令格式
3.1.2 mcs 5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3.2 mcs 51单片机指令功能分类
3.2.1 数据传送类指令
3.2.2 算术运算类指令
3.2.3 逻辑运算及移位类指令
3.2.4 控制转移类指令
3.2.5 布尔操作类指令
3.3 精简指令单片机指令系统简介
3.3.1 pic系列单片机精简指令集及其说明
3.3.2 pic指令系统简介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4章 mcs-51单片机汇编程序设计
4.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概述
4.1.1 汇编语言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特点
4.1.2 mcs-51汇编语言伪指令
4.1.3 汇编
更多
书摘
第1章 概述
1.1 单片机的概念及单片机的种类
1.1.1 单片机及单片机系统
单片机是微型计算机发展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门面向控制的微处理器件,故又称之为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单片机通常以单一芯片的形式出现,但是它已具有了微型计算机所包含的基本组成结构和特有的控制应用功能,是一种芯片级的微型计算机。另外,由于单片机的体积、结构和功能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完全融入应用系统之中,故而也称为嵌入式微控制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
最基本的单片机系统由单片机芯片和软件程序共同组建而成,是用户为了实现某种控制用途的需要而设计的实际装置。在单片机系统中,单片机芯片内部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处于核心地位,cpu通过执行软件程序调动硬件电路完成控制功能。根据这种工作方式,单片机系统可以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组成部分。
1 硬件部分
单片机系统的硬件部分是包括cpu在内的所有硬件电路,按照硬件电路的功能和配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类。
1)基本功能类
基本功能类硬件包括:cpu(用于运算、控制)、ram(用于数据存储)、rom(用于程序存储)、i/o设备(实现串行、并行输入/输出接口)及时钟电路(建立工作时序)。在微型计算机中,上述部件被分成若干块芯片,安装在一块称之为主板的印刷线路板上,在程序的指挥下完成计算机的基本运算操作功能。但是在单片机中,除了时钟电路之外,其余部分一般均被集成到一块半导体芯片上,所以被称为单片机,即单芯片微型计算机。
……
E.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李晓林 苏淑靖 许鸥 牛昱光 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联接:
F. 单片机高手帮帮忙吧!
你说的太大概了!
我给传一个你自智能温度检测仪的设计
一、设计名称
智能温度检测仪
二、设计要求
(1)传感器:AD590;
(2)测量范围:0~150℃;
(3)4位LED显示,显示精度:小数点后一位;
(4)误差:≤1%;
(5)超限(上、下限)报警功能;
(6)可用键盘设置上下限。
三、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智能温度检测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字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利用单片机进行设计此温度计,电路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高,响应快,成本低。
四、设计方案
设计的目的是对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显示及超限报警,其硬件电路有直流稳压电源、温度传感器AD590、运算放大器LM741、A/D转换器AD574A、单片机、键盘设置、报警及数码显示等部分组成。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五、硬件电路设计
1、温度检测及信号放大电路
温度检测采用AD590,它的测温范围在-55℃~+150℃之间,而且精度高。M档在测温范围内非线形误差为±0.3℃。AD590可以承受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因而器件反接也不会损坏。使用可靠。它只需直流电源就能工作,而且有非常好的线性输出性能,温度每增加1℃,其电流就增加1 uA。作为电流输出型传感器的一个特点是,和电压输出型相比,它有很强的抗外界干扰能力。AD590的测量信号可远传百余米。其温度与电流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AD590温度与电流的对应关系表
摄氏温度(单位:℃) AD590电流(单位:uA) 经10KΩ电压(单位:V)
0 273.2 2.732
10 283.2 2.832
20 293.2 2.932
30 303.2 3.032
40 313.2 3.132
50 323.2 3.232
60 333.2 3.332
100 373.2 3.732
110 383.2 3.832
120 393.2 3.932
130 403.2 4.032
140 413.2 4.132
150 423.2 4.232
由于AD590是电流型器件,而A/D转换器要求输入电压信号,所以AD590不能和A/D转换器直接相连,它们之间需要三个运算放大器,将电流转换为电压。这三个运算放大器的功能一次是阻抗匹配、减去2.73V(由于0℃)和5倍放大。其电流-电压变换电路如图(2)所示。
2、A/D转换电路
由于本设计要求监测温度范围0℃-150℃,所以A/D转换器至少是11位的,此设计采用高性能的12位逐次逼近式的AD574A,其片内具有三态缓冲输出电路,可直接与微机总线连接。其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
AD574有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带参考电压的、精确的12位A/D转换器;另一部分包括比较器、逐次逼近寄存器、时钟电路、输出缓冲期器和控制回路。
AD574为28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芯片。其引脚右12位数据线,有20V
和10V两档模拟电压输入端。其引脚图如图(4)所示。
参考电压的输入端、输出端,转换结束STB,状态输出和5位控制信号输入端,其控制信号的组合功能如表(2)所示。
AD574A的STB为转换结束信号,与89C51的外部中断0相连,可作为中断申请信号,也可作为转台查询信号。
AD574A与单片机的连接如图(5)所示。
3、键盘设置电路
由于此设计用键盘实现设置上下限的键数较少只有3个,所以采用独立式键盘即可,并用外部中断1作为此中断源。设置三个键,一个是功能键,显示功能菜单,另两个是增减键,即设置温度范围。此电路如图(6)所示。
4、报警及数码显示电路
当监测到的温度超出设置的上限或低于下限时,系统将进行报警,用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来实现,红色表示超出上限,黄色表示低于下限。
显示器用LED显示器,一位显示器有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当加正向电压时发光,为了保护各段不被损坏须外加限流电阻。它有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方式,电路采用四位共阴极的数码管动态显示接口电路,段选码采用同相OC门7407作驱动器,位选码用反相驱动器7406。
报警及数码显示电路与单片机的连接如图(7)所示。
图(7)报警及数码显示电路与单片机的连接
5、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本次设计需要直流电压源,在正常条件下是使用220V正常电压,而器件所需电压则是比较低的电压,一般是0--15V,所以采用如下电源如图8所示
图8、直流稳压电源
6、单片机
单片机选用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89C20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89C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其引脚图如图(9)
部分管脚介绍: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表所示:
口管脚 备选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外部中断0)
P3.3 /INT1(外部中断1)
P3.4 T0(记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记时器1外部输入)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此时, 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
7、系统电路图如图(10)所示。
图(10)系统电路图
六、软件设计
1、系统软件功能
A.设置温度上下限,规定检测范围,一边温度控制及报警;
B.启动A/D转换,连续取五次转换结果之后,进行数字滤波,作为一次温度检测值,并进行工程量标度变换后,将其显示出来;
C.若出现温度超限时,进行明灯报警。
2、主程序
主程序功能:完成系统初始化操作;判断温度是否超限;如果超限将调用报警子程序;未超限将调用显示子程序;主程序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主程序流程
3、主要子程序
A.A/D转换子程序
根据STS的状态判断转换是否完成,若完成,这转入数据处理程序,连续采集5次,再进行去极值平均滤波程序处理,这位一次温度检测值。A/D转换子程序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 A/D转换程序流程
B.显示子程序
A/D转换后的数据经单片机标度变换,将检测的温度显示出来,显示程序流程如图(13)所示。
图(13) 显示程序流程
4、 程序编制.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03H
AJMP INTO
ORG OO13H
AJMP INT1
ORG 0030H
MAIN:MOV SP,#30H
SETB IT1
SETB IT0
MOV IE,#83H
MOV R0,#0A0H ;数据缓冲首地址
MOV R1,#7CH ;A/D的入口地址
MOVX @R0,A
MOV 24H,#0FFH ; 温度值寄存器
MOV R2,#14 ;TAB0的取码指针初值
SJMP $
INTO;MOV R1,#7DH
MOVX A,@R1
CLR C
SUBB A,2EH ;2EH上限温度寄存器
JNC AA
MOVX A,@R1
ACALL L1
INC R0
MOV R1,#7FH
MOVX A,@R1
CLR C
SUBB A,2DH ; 2DH下限温度寄存器
JC BB
MOVX A,@R1
ACALL L1
ACALL DISP
RETI
AA:SETB P3.1
RETI
BB:SETB P3.0
RETI
INTI: JB P1.1 CC
CALL DELAY
CJNE R2,#0FFH,A1
MOV R2,#14
A1: MOV A,R0
MOV DPTR,#TAB0
MOVC A,@A+DPTR
MOV 2D,A
RETI
CC: ACALL DELAY
CJNE R2,#0FFH,A1
MOV R2,#14
A1: MOV A,R0
MOV DPTR,#TAB0
MOVC A,@A+DPTR
MOV 2E,A
RETI
TABL0: DB 20H, 21H, 22H, 23H,24H
DB 25H, 26H, 27H, 28, 29H
DB30H, 31H, 32H, 33H, 34H
L1: CLR C
MOV R5,#00H
MOV R4,00H
MOV R3,#08H
NEXT: RLC A
MOV R2,A
MOV A,R5
ADDC A,R5
MOV 20H,#00H
MOV 21H,#00H
MOV R3,#08H
NEXT: RLC A
MOV R2,A
MOV A,20H
ADDC A,20H
DA A
MOV 20H,A
MOV A,21H
ADDC A,21H
MOV 21H,A
MOV A,R2
DJNZ R3,NEXT
MOV A,20H
ADD A,20H
DA A
MOV 20H,A
MOV A,21H
ADDC A.21H
DA A
MOV 21H,A
RET
DISP: MOV R2,#01H
MOV A,R2
MOV DPTR,#TAB1
LP0: MOV P1,A
MOV A,@R0
MOVC A,@A+DPTR
MOV P0,A
ACALL DELAY
DEC R0
MOV A,R2
JB ACC.6 LP1
RL A
MOV R2,A
AJMP LP0
LP1: RET
TAB1: DB 3FH , 06H ,5BH , 4FH , 66H , 6DH ,
DB 7DH , 07H , 7FH, 6FH,77H 7CH
DB 39H , 5EH, 79H, 71H , 40H , 00H
DELAY: MOV R7,#60
DEL1: MOV R6,#248
DJNZ R6.DEL1
DJNZ R7,DEL2
RET
END
七、参考文献
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3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出版社 李朝青 编着;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第2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曹巧媛 主编;
3、《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付家才 主编;
4、《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 李光飞等编着;
5、《计算机应用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耿长青 主编;
6、《跟我学用单片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出版社 肖洪兵 胡辉 郭速学 编着。
己看!
G. 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807轮机工程基础的考试大纲及参考教材
大连海事大学硕考研大纲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https://pan..com/s/1-1LAcsiaY5_n6Xex_xzkeg
大连海事大学硕考研大纲|专业学位教育学院.zip|信息科学技术学院.zip|物理系.zip|外国语学院.zip|水运科学研究生教育中心.zip|数学系.zip|马克思主义学院.zip|轮机学院.zip|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zip|交通运输科学研究生教育中心.zip|交通运输管理学院.zip|交通通信信息研究生教育中心.zip|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ar|航海学院.zip
H. 初次学习单片机需要阅读那些书
就是先找一些基础的书,给你推荐一几本吧,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学习辅导,是电子工业出版社的,还有一本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和出版的,还有一本就是图解单片机功能与应用。这都是学汇编比较实用的一些书,能告诉初学都想知道的问题
要是想学习c的话8051系列单片机c程序设计,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在加在一本谭浩强的c语言书就可以了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