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好!请问能否提供完整料的PIC单片机实用教程基础篇+提高篇的pdf,谢谢!
如果是初学者,网上有郭天祥的《十天学会PIC单片机》,电驴上有的下(注意郭天祥有两个单片机的教程,一个是51的教程,一个是PIC的教程,他讲的对于初学者挺好的)
个人观点:如果你说的资料比较好,建议去买书,看PDF不如看书方便,个人觉得买书的投资是不能省的,说不定将来的房子车子等等都靠这几本书起家呢
② 如何成为单片机熟手
你要是学51单片机,那么楼上说的(1)北航出版的单片机原理确实是本好书,我还要推荐 求实科技出版的好书 (2)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还有人民邮电出版社的(3)例说8051
(1) 是基本原理
(2)(3)是一些程序应用例子(包括电路图)
还有我建议你学pic系列的单片机,因为这种单片机,设计简洁,我个人认为它的内部构造就是像你说的“简明扼要”
你可以在网上找一下关于它的一些介绍,或者问我也行
如果你学pic系列的单片机
那我就推荐几本好书
第一阶段:
(1)北航出版社的 pic单片机入门与实战(初学的时候看,一直看到第5章,等到该看第6章的时候换书,我觉得这本书前5章经典的不能再经典,从第6章开始垃圾的不能在垃圾)
(2)求实科技的 PIC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有一些程序应用例子(包括电路图)]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看完后再买下面这些):
(3)PIC单片机实用教程--提高篇(经典啊,个人认为)
(4)PIC单片机实用教程--基础篇 (虽是基础篇,但不要忽视,有定时器等章节)
第三阶段:
不用买书了,接项目了,自己挣钱了
关于语言:是辨证的,
汇编:最接近硬件,用它编程序,可以在编程的时候,更加深对单片机内部结构的了解,而且汇编的实时性好,但是可读性差,程序长,对编程者的汇编语言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C语言:编程较容易,程序短,可读性强,看实时性没有汇编好,控制硬件也不想汇编那么接近硬件
本人认为:二者皆有好的一方面,我建议先用汇编,汇编掌握了很好的时候再用c语言,最终达到用c嵌套汇编的编程风格。
对于那些一开始就用C的,本人绝对不支持,个人认为那是不可取的一条死路。
③ 如何快速入门pic16f873单片机开发
单片机的应用在后PC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对处理器的综合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综观单片机的发展,以应用需求为目标,市场越来越细化,充分突出以“单片”解决问题,而不像多年前以MCS51/96等处理器为中心,外扩各种接口构成各种应用系统。单片机系统作为嵌入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应用领域(嵌入式高端应用主要由DSP、ARM、MIPS等高性能处理器构成),在这些应用中,目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电池供电的应用越来越多,而且由于产品体积的限制,很多是用钮扣电池供电,要求系统功耗尽可能低,如手持式仪表、水表、玩具等。
(2)随着应用的复杂,对处理器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既要外设丰富、功能灵活,又要有一定的运算能力,能做一些实时算法,而不仅仅做一些简单的控制。
(3)产品更新速度快,开发时间短,希望开发工具简单、廉价、功能完善。特别是仿真工具要有延续性,能适应多种MCU,以免重复投资,增加开发费用。
(4)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既能加密保护,又能方便升级。
-------------------------------------------------
1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特点
自单片机出现至今,单片机技术已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路程。纵观20年来单片机发
展历程可以看出,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PU)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
展为先导,以广泛的应用领域拉动,表现出较微处理器更具个性的发展趋势。
单片机长寿命 这里所说的长寿命,一方面指用单片机开发的产品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
十年、二十年,另一方面是指与微处理器相比的长寿命。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MPU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以386、486、586为代表的MPU,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淘汰出
局,而传统的单片机如68HC05、8051等年龄已有15岁,产量仍是上升的。这一方面是由
于其对相应应用领域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以该类CPU为核心,集成以更多I/O功能
模块的新单片机系列层出不穷。可以预见,一些成功上市的相对年轻的CPU核心,也会随
着I/O功能模块的不断丰富,有着相当长的生存周期。新的CPU类型的加盟,使单片机队伍
不断壮大,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8位、16位、32位单片机共同发展 这是当前单片机技术发展的另一动向。长期以来,单
片机技术的发展是以8位机为主的。随着移动通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产品
进入家庭,32位单片机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以Motorola 68K为CPU的32位单片机97年的
销售量达8千万枚。过去认为由于8位单片机功能越来越强,32位机越来越便宜,使16位
单片机生存空间有限,而16位单片机的发展无论从品种和产量方面,近年来都有较大幅
度的增长。
单片机速度越来越快 MPU发展中表现出来的速度越来越快是以时钟频率越来越高为标志
的。而单片机则有所不同,为提高单片机抗干扰能力,降低噪声,降低时钟频率而不牺
牲运算速度是单片机技术发展之追求。一些8051单片机兼容厂商改善了单片机的内部时
序,在不提高时钟频率的条件下,使运算速度提高了很多,Motorola单片机则使用了琐
相环技术或内部倍频技术使内部总线速度大大高于时钟产生器的频率。68HC08单片机使
用4.9M外部振荡器而内部时钟达32M,而M68K系列32位单片机使用32K的外部振荡器频率
内部时钟可达16MHz以上。
低电压与低功耗 自80年代中期以来,NMOS工艺单片机逐渐被CMOS工艺代替,功耗得以
大幅度下降,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由3μm工艺发展到1.5、1.2、0.8、0.5、0.35
近而实现0.2μm工艺,全静态设计使时钟频率从直流到数十兆任选,都使功耗不断下降
。Motorola 最近推出任选的M.CORE 可在1.8V电压下以50M/48MIPS全速工作,功率约为
20mW。几乎所有的单片机都有Wait、Stop等省电运行方式。允许使用的电源电压范围也
越来越宽。一般单片机都能在3到6V范围内工作,对电池供电的单片机不再需要对电源采
取稳压措施。低电压供电的单片机电源下限已由2.7V降至2.2V、1.8V。0.9V供电的单片
机已经问世。
低噪声与高可靠性技术 为提高单片机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使产品能适应恶劣的工
作环境,满足电磁兼容性方面更高标准的要求,各单片机商家在单片机内部电路中采取
了一些新的技术措施。如美国国家半导体NS的COP8单片机内部增加了抗EMI电路,增强了
“看门狗”的性能。Motorola也推出了低噪声的LN系列单片机。
OTP与掩膜 OTP是一次性写入的单片机。过去认为一个单片机产品的成熟是以投产掩膜
型单片机为标志的。由于掩膜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而OTP型单片机价格不断下降,使得
近年来直接使用OTP完成最终产品制造更为流行。它较之掩膜具有生产周期短、风险小的
特点。近年来,OTP型单片机需量大幅度上扬,为适应这种需求许多单片机都采用了在片
编程技术(In System Programming)。未编程的OTP芯片可采用裸片Bonding技术或表面贴
技术,先焊在印刷板上,然后通过单片机上引出的编程线、串行数据、时钟线等对单片
机编程。解决了批量写OTP 芯片时容易出现的芯片与写入器接触不好的问题。使OTP的裸
片得以广泛使用,降低了产品的成本。编程线与I/O线共用,不增加单片机的额外引脚。
而一些生产厂商推出的单片机不再有掩膜型,全部为有ISP功能的OTP。
MTP向OTP挑战 MTP是可多次编程的意思。一些单片机厂商以MTP的性能、OTP的价位推出
他们的单片机,如ATMEL AVR单片机,片内采用FLASH,可多次编程。华邦公司生产的与
8051兼容的单片机也采用了MTP性能,OTP的价位。这些单片机都使用了ISP技术,等安装
到印刷线路板上以后再下载程序。
-----------------------------------------------
8051类单片机 最早由Intel公司推出的8051/31类单片机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几种单
片机之一。由于Intel公司在嵌入式应用方面将重点放在186、386、奔腾等与PC类兼容的
高档芯片的开发上,8051类单片机主要由Philips、三星、华邦等公司接产。这些公司都
在保持与8051单片机兼容的基础上改善了8051许多特性(如时序特性)。提高了速度、降
低了时钟频率,放宽了电源电压的动态范围,降低了产品价格。
一 . 总体设计 1.需求分析:了解并确定需求。例如确定需测的数据量及路数,确定需控制的对象及对象数量。
2.方案确定 : 确定用什么样的方式满足需求,是用plc还是用单片机,当确定用单片机之后,还需具体确定是2051还是8031或8051,当然还要确定是哪个公司的产品,是Atmel公司的、还是motorola的产品。选定这些时,除了考虑芯片的性能之外,还要考虑经济因素(看哪种最便宜)。
二.详细设计 1.选电路
根据环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电路。比如,用8051达到控制目的时,要选择是用并口还是串口输出;同样是驱动大功率电路时,使用可控硅还是继电器。这些选择都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和电路参数来决定。如不适合用继电器的地方,必须考虑其他的方式。
2.制电路板: 用Protel软件先制原理图,再封装,制PCB电路版,然后经过打印,转印,腐蚀,焊接等工序后,制出实际的电路板。这一步中的部分工序,我们将在下一学期学习Protel之后自然会明白。
三.调试 1.粗调:用简单程序,分别对各个功能模块调试,看能否完成指定任务。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看电路是否可用,比如要LED显示相应数值,如果不能正常显示,则需检查相应电路。
2.编程调试:在粗调无误的情况下,用编好的程序对整个系统调试。当编程任务相当繁重时,要会用程序功能块组合,适当调整功能块的参数,适应当前任务。在本步调试过程中,我们会用到编程器、防真器等工具。
四.编写文档
文档对一个系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考官理解系统的独特之处,又可适当增加别人对你的系统的兴趣。如果说总体设计是好的开头,那么好的文档就是好的结尾。编写文档要忠实于原设计方案,不能夸大也不必谦虚,要理清设计思路,并让读者从中了解系统“好”在哪里。
结论:通过以上我的讲述可知,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用到我们已学的课程有:《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工学》,《单片机应用》,《Protel》,等。我们只要经过短期的培训,就可以成为一个控制系统开发人员。由此可见,单片机系统开发并不象以前我们想象的那样难。只要综合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很快成为一个系统开发方面的专业人员。
学习单片机的最有效方法是理论与实践并重
对一个初学单片机的人来说,如果按教科书式的学法,上来就是一大堆指令、名词,学了半天还搞不清这些指令起什么作用,能够产生什么实际效果,那么也许用不了几天就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半途而废。所以学习与实践结合是一个好方法,边学习、边演练,循序渐进,这样用不了几次就能将用到的指令理解、吃透、扎根于脑海,甚至“根深蒂固”。也就是说,当你此次学习完某几条指令后(一次数量不求多,只求懂),接下去就该做实验了,通过实验,使你感受刚才的指令产生了控制效果,眼睛看得见(灯光)、耳朵听得到(声音),更能深刻理解指令是怎样转化成信号去控制电子产品的。说句过分的话,单片机与其说是学出来的,还不如说是做实验练出来的,何况做实验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过程。《电子制作》2003~2004的《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讲座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边学边练的理念展开的,从众多的读者反馈来看,效果特别好,许多读者经3~6个月的学习已能开发简单的产品了(如霓红灯广告牌控制、累加计数器等)。
学习单片机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持之以恒
学习单片机可不能“三天打鱼、二天晒网” ,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与决心,学习完几条指令后,就应及时做实验,融会贯通,而不要等几天或几个星期有时间后再做实验,这样效果不好甚至前学后忘。另外要有打“持久战” 的心理准备,不要兴趣来时学上几天,无兴趣时凉上几星期。学习单片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持之以恒。
学习单片机要使用循环学习法使之根深蒂固
《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讲座入门起点低,很多朋友觉得好学、易学,很快就能将讲座从头至尾学完、学懂,但过了几个月,在开发产品时对指令的具体作用就有些淡忘了。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对只短暂学过一遍的知识,充其量只比浮光掠影稍好。因此,较好的方法是,过一段时间后(1~2个月)再重新做一遍,这样反复循环几次就能彻底弄懂消化,永不忘却。有道是:若人生能细看《水浒传》10遍,那么里面的故事内容、人物场情将永生不忘。
学习单片机要进行适当投资购买实验器材及书籍资料
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含金量高的技术,一旦学会后,它给你带来的效益回报当然也高,无论是应聘求职还是自起炉灶开厂办公司,其前景是光明无限。因此在学习时要舍得适当投资购买必要的学习、实验器材,另外还要经常去科技图书店看看,购买一些适合自己学习、提高的书籍。总之,春天不播种哪来秋天的收获?考虑到初学者的学习成本,《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讲座主要采用“程序完成后软件仿真→单片机烧录程序→试验板通电实验”的方法(现在的快闪型单片机其程序可烧写1000次以上),而没有采用价格昂贵的在线仿真器(ICE)进行实验,这样整套实验器材(不包括PC机)只有几百元,对大部分已工作的爱好者来说都有这个经济能力承受。一旦当你掌握了单片机的编程技术,成为一个水平较高的单片机设计人员时,再买在线仿真器也不迟。
准备:
单片机烧录器
单片机仿真器
单片机(89c2051,便宜)
软件(Keil)
1、先找本单片机入门的书来看,对于寄存器不必很深的了解
2、照书上的电路图搭好电路(复位、晶振、IO……)
3、将书上的范例程序烧入单片机跑(或者仿真,看程序运行)
4、当你做完IO流水灯实验、串口收发数据实验,再回去看书,能有更深的体会。
5、高级应用的书,或者做更多的东西~~
记得加我的分啊,谢谢了!!!!!!!!!!!!!!!
④ 这位大神能不能把PIC单片机实用教程基础篇+提高篇的PDF发给我一份,万分感谢
连接:http://202.197.127.34/2011/20110520/3_302011052020530515680157486.pdf
或者下载附件!
⑤ PIC单片机实用教程
PIC单片机的书本本来就不多。因为PIC单片机的种类非常多。从6引脚的到64引脚的单片机都有。其内部集成的功能也有很多不同,所以没有一个针对某款芯片的书本,大致都是讲理论的。
如果要学,请直接到PIC的生产商MICROCHIP公司的官网上找“数据手册”(电子文档免费下载的),那里讲了各种PIC单片机的数据资料(有中文版的)。样例嘛,也有样例文档,是MICROCHIP公司的工程师写的,但中文资料的不多。反正我就是看Microchip网站的资料和样例文件学会PIC单片机(8位到32位的都有)的,你说的书我一本都没看过。
⑥ 关于PIC16F876A单片机
PIC单片机实用教程基础篇+提高篇,下载地址: http://221.5.250.210/dload1.html?cid=
⑦ 想学习51单片机 有什么好得 比较基础得书介绍
你要是学51单片机,那么楼上说的(1)北航出版的单片机原理确实是本好书,我还要推荐 求实科技出版的好书 (2)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还有人民邮电出版社的(3)例说8051 (1) 是基本原理 (2)(3)是一些程序应用例子(包括电路图) 还有我建议你学pic系列的单片机,因为这种单片机,设计简洁,我个人认为它的内部构造就是像你说的“简明扼要” 你可以在网上找一下关于它的一些介绍,或者问我也行 如果你学pic系列的单片机 那我就推荐几本好书 第一阶段: (1)北航出版社的 pic单片机入门与实战(初学的时候看,一直看到第5章,等到该看第6章的时候换书,我觉得这本书前5章经典的不能再经典,从第6章开始垃圾的不能在垃圾) (2)求实科技的 PIC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有一些程序应用例子(包括电路图)]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看完后再买下面这些): (3)PIC单片机实用教程--提高篇(经典啊,个人认为) (4)PIC单片机实用教程--基础篇 (虽是基础篇,但不要忽视,有定时器等章节) 第三阶段: 不用买书了,接项目了,自己挣钱了 关于语言:是辨证的, 汇编:最接近硬件,用它编程序,可以在编程的时候,更加深对单片机内部结构的了解,而且汇编的实时性好,但是可读性差,程序长,对编程者的汇编语言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C语言:编程较容易,程序短,可读性强,看实时性没有汇编好,控制硬件也不想汇编那么接近硬件 本人认为:二者皆有好的一方面,我建议先用汇编,汇编掌握了很好的时候再用c语言,最终达到用c嵌套汇编的编程风格。 对于那些一开始就用C的,本人绝对不支持,个人认为那是不可取的一条死路。
⑧ 初学pic单片机,用什么教程比较快速
买周坚的《PIC单片机轻松入门》,用C语言讲的,可带你轻松入门,对数据手册详解的可看李学海的《PIC单片机实用教程》-有基础篇和提高篇两本,很经典的书。
⑨ 考单片机方面得研究生
以下是往年的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以供参考:
科目代码及名称:811 单片机原理
适用专业: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单片机原理”入学考试是为招收仪器仪表类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主要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单片机原理各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单片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并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
数制及数制转换;单片机的历史及发展概况;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2. MCS-51片内硬件结构
主要介绍MCS-51片内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MCS-51的引脚、CPU、存储器的结构、4个并行I/O端口、时钟电路以及复位电路。
3. MCS-51的指令系统
包括MCS-51的汇编语言的指令格式、指令的寻址方式,并从功能分类的角度来介绍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操作类指令、逻辑运算类指令、控制转移类指令以及位操作类指令。
4. MCS-51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各自的特点;伪指令;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汇编;汇编语言各种程序设计,如子程序设计,查表、关键字查找、数据极值查找、数据排序、分支转移、循环以及码制转换子程序的设计。
5. MCS-51片内的各种功能部件
主要内容包括MCS-51片内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口。上述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有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格式、功能以及如何进行编程。尤其是各功能部件的具体应用。
6. 各种硬件接口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MCS-51存储器接口,I/O接口,键盘、显示器、液晶显示器、D/A、A/D接口设计与软件驱动程序的设计。
7. MCS-51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
前面介绍的所有内容的综合。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所有知识设计完成较复杂的应用系统。
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共计(150分)
填空题(20%)
简答题(47%)
计算题(33%)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书目(可以多本)
(1).万福君编着,《单片微机原理系统设计与开发应用》,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胡健等《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何立民等,《MCS-51 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4).胡汉才 编着,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以往的单片机教材都是以介绍51系列单片机为主,该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复杂、与实践电路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入门较困难。为此本课程选用美Microchip(微芯)公司的PIC16F87X单片机为主要讲解对象,并且酌情兼顾PIC单片机大家族种的其他成员的个性以及全体成员的共性简介,以便达到举一还三的作用,打破传统的单片机教学和学习模式,强调学用结合、边学边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尽可能降低初学者进入单片机世界的门槛。
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单片机以RISC结构、高性价比及灵活的接口界面优势,在工业仪器仪表、电子器件、机电控制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精品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PIC单片的内部硬件结构原理,指令系统及编程技术,外围硬件接口技术,系统地获得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在职研究生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精品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李学海编着《PIC单片机实用教程—基础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李学海编着《PIC单片机实用教程—提高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美]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着 《PIC16F87X 数据手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以上两篇均是往年相关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