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操作系统 > linuxselect函数

linuxselect函数

发布时间:2022-05-30 19:16:48

① 谁能告诉我 linux下select函数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貌似我不用它也可以得到我想要的结果啊

select是用来设置超时时间的,其第一个参数本来是一个文件号,假如读取该文件长时间没有返回则超时跳出,而这部分代码将文件号设置为0,说明只是为了控制延时不过看你这部分代码,明显只是实现一个比较精确定时的sleep这段代码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linux本身的sleep函数非常不准(windows也是一样),在线程较多,cpu任务较重的时候,sleep函数的精确度根本无法达到要求于是你这段代码使用select来代替sleep更为精准,其精准程度和内核相关,如果内核的滴答频率决定的,一般是100HZ也有1000hz的(因内核版本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select做多可以精确到10ms,或者1ms,而sleep就做不到于是这段函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高精确的select函数来代替低精确度的sleep函数,实现时间较为精准的延时。可查阅《Linux就该这么学》了解更多Linux介绍。

② 怎样在Linux下实现精确定时器

linux下使用select实现精确定时器
在编写程序时,我们经常回用到定时器。本文讲述如何使用select实现超级时钟。使用select函数,我们能实现微妙级别精度的定时器。同时,select函数也是我们在编写非阻塞程序时经常用到的一个函数。
首先看看select函数原型如下:
int select(int nfds, fd_set *readfds, fd_set *writefds,
fd_set *exceptfds, struct timeval *timeout);

参数说明:
slect的第一个参数nfds为fdset集合中最大描述符值加1,fdset是一个位数组,其大小限制为__FD_SETSIZE(1024),位数组的每一位代表其对应的描述符是否需要被检查。
select的第二三四个参数表示需要关注读、写、错误事件的文件描述符位数组,这些参数既是输入参数也是输出参数,可能会被内核修改用于标示哪些描述符上发生了关注的事件。所以每次调用select前都需重新初始化fdset。
timeout参数为超时时间,该结构会被内核修改,其值为超时剩余的时间。
利用select实现定时器,需要利用其timeout参数,注意到:
1)select函数使用了一个结构体timeval作为其参数。
2)select函数会更新timeval的值,timeval保持的值为剩余时间。
如果我们指定了参数timeval的值,而将其他参数都置为0或者NULL,那么在时间耗尽后,select函数便返回,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select实现精确定时。
timeval的结构如下:
struct timeval{
long tv_sec;/*secons*
long tv_usec;/*microseconds*/
}

我们可以看出其精确到microseconds也即微妙。
一、秒级定时器

void seconds_sleep(unsigned seconds){
struct timeval tv;
tv.tv_sec=seconds;
tv.tv_usec=0;
int err;
do{
err=select(0,NULL,NULL,NULL,&tv);
}while(err<0 && errno==EINTR);
}

二、毫秒级别定时器

void milliseconds_sleep(unsigned long mSec){
struct timeval tv;
tv.tv_sec=mSec/1000;
tv.tv_usec=(mSec%1000)*1000;
int err;
do{
err=select(0,NULL,NULL,NULL,&tv);
}while(err<0 && errno==EINTR);
}

三、微妙级别定时器

void microseconds_sleep(unsigned long uSec){
struct timeval tv;
tv.tv_sec=uSec/1000000;
tv.tv_usec=uSec%1000000;
int err;
do{
err=select(0,NULL,NULL,NULL,&tv);
}while(err<0 && errno==EINTR);
}

现在我们来编写几行代码看看定时效果吧。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ime.h>
#include <errno.h>
int main()
{
int i;
for(i=0;i<5;++i){
printf("%d\n",i);
//seconds_sleep(1);
//milliseconds_sleep(1500);
microseconds_sleep(1900000);
}
}

注:timeval结构体中虽然指定了一个微妙级别的分辨率,但内核支持的分别率往往没有这么高,很多unix内核将超时值向上舍入成10ms的倍数。此外,加上内核调度延时现象,即定时器时间到后,内核还需要花一定时间调度相应进程的运行。因此,定时器的精度,最终还是由内核支持的分别率决定。

③ 关于Linux下一个小程序中select()函数的问题,这个程序中select到底执行了几次

原因很简单。

因为,你按下一个键之后,缓冲区里面有数据了,也就是说,stdin已经发生了一个事件,就是有数据来了。
你一直没有对缓冲区做任何操作,因此stdin一直保持着有数据的状态。

如果你在个select返回之后,用fflush清空缓冲区,或者,把缓冲区数据用scanf,getchar等输入函数给拿出来,数据取完了,stdin缓冲区就没东西了,再select,状态就是等待事件发生状态了。

为了保险,你每次重新把tv给赋值一次.
tv.tv_sec=2;
tv.tv_usec=0;

④ Linux下select函数文件描述符状态的问题

当然是在有输入或者输出时文件描述符的读写状态改变咯,比如标准输入的文件描述符是0,如果用select来等待0号文件描述符,那么当在键盘上敲字符时开始,就是文件描述符的读写状态改变之时,这时select函数就会返回;对于套接字描述符来说也是这样,用select来等待一个服务器描述符,那么当有新的连接请求时(服务器描述符等待请求时是一个读描述符,当有新请求时实际上是有一个输入),服务器描述符的读写状态改变,select函数返回。顺便说一下,检查哪个文件描述符发生改变,可以用FD_ISSET宏来进行检测。

⑤ 关于linux中select()函数的问题

是的。程序会block在这里,也就是你说的等待。这里等待的意思是操作系统会切换到其他进程去执行。read() write()函数也同样。不过read() write()根据参数fd的性质,可以是non_block的。这时候,如果不能写或者没有数据可读,会立即出错返回,然后程序可以去检查errno知道发生了什么。

⑥ Linux内核中select,poll和epoll的区别

select:

下面是select的函数接口:

int select (int n, fd_set *readfds, fd_set *writefds, fd_set *exceptfds, struct timeval *timeout);


select 函数监视的文件描述符分3类,分别是writefds、readfds、和exceptfds。调用后select函数会阻塞,直到有描述副就绪(有数据 可读、可写、或者有except),或者超时(timeout指定等待时间,如果立即返回设为null即可),函数返回。当select函数返回后,可以 通过遍历fdset,来找到就绪的描述符。

select目前几乎在所有的平台上支持,其良好跨平台支持也是它的一个优点。select的一 个缺点在于单个进程能够监视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存在最大限制,在Linux上一般为1024,可以通过修改宏定义甚至重新编译内核的方式提升这一限制,但 是这样也会造成效率的降低。

poll:

int poll (struct pollfd *fds, unsigned int nfds, int timeout);


不同与select使用三个位图来表示三个fdset的方式,poll使用一个 pollfd的指针实现。

struct pollfd {
int fd; /* file descriptor */
short events; /* requested events to watch */
short revents; /* returned events witnessed */
};


pollfd结构包含了要监视的event和发生的event,不再使用select“参数-值”传递的方式。同时,pollfd并没有最大数量限制(但是数量过大后性能也是会下降)。 和select函数一样,poll返回后,需要轮询pollfd来获取就绪的描述符。

从上面看,select和poll都需要在返回后,通过遍历文件描述符来获取已经就绪的socket。事实上,同时连接的大量客户端在一时刻可能只有很少的处于就绪状态,因此随着监视的描述符数量的增长,其效率也会线性下降。

epoll:

epoll的接口如下:

int epoll_create(int size);
int epoll_ctl(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typedef union epoll_data {
void *ptr;
int fd;
__uint32_t u32;
__uint64_t u64;
} epoll_data_t;

struct epoll_event {
__uint32_t events; /* Epoll events */
epoll_data_t data; /* User data variable */
};

int epoll_wait(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 events, int maxevents, int timeout);主要是epoll_create,epoll_ctl和epoll_wait三个函数。epoll_create函数创建epoll文件描述符,参数size并不是限制了epoll所能监听的描述符最大个数,只是对内核初始分配内部数据结构的一个建议。返回是epoll描述符。-1表示创建失败。epoll_ctl 控制对指定描述符fd执行op操作,event是与fd关联的监听事件。op操作有三种:添加EPOLL_CTL_ADD,删除EPOLL_CTL_DEL,修改EPOLL_CTL_MOD。分别添加、删除和修改对fd的监听事件。epoll_wait 等待epfd上的io事件,最多返回maxevents个事件。

在 select/poll中,进程只有在调用一定的方法后,内核才对所有监视的文件描述符进行扫描,而epoll事先通过epoll_ctl()来注册一 个文件描述符,一旦基于某个文件描述符就绪时,内核会采用类似callback的回调机制,迅速激活这个文件描述符,当进程调用epoll_wait() 时便得到通知。

epoll的优点主要是一下几个方面:

1. 监视的描述符数量不受限制,它所支持的FD上限是最大可以打开文件的数目,这个数字一般远大于2048,举个例子,在1GB内存的机器上大约是10万左 右,具体数目可以cat /proc/sys/fs/file-max察看,一般来说这个数目和系统内存关系很大。select的最大缺点就是进程打开的fd是有数量限制的。这对 于连接数量比较大的服务器来说根本不能满足。虽然也可以选择多进程的解决方案( Apache就是这样实现的),不过虽然linux上面创建进程的代价比较小,但仍旧是不可忽视的,加上进程间数据同步远比不上线程间同步的高效,所以也 不是一种完美的方案。

2. IO的效率不会随着监视fd的数量的增长而下降。epoll不同于select和poll轮询的方式,而是通过每个fd定义的回调函数来实现的。只有就绪的fd才会执行回调函数。

3.支持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只告诉进程哪些文件描述符刚刚变为就绪状态,它只说一遍,如果我们没有采取行动,那么它将不会再次告知,这种方式称为边缘触发)两种方式,理论上边缘触发的性能要更高一些,但是代码实现相当复杂。

4.mmap加速内核与用户空间的信息传递。epoll是通过内核于用户空间mmap同一块内存,避免了无畏的内存拷贝。

⑦ linux select 怎么理解

linux select函数详解
在Linux中,我们可以使用select函数实现I/O端口的复用,传递给 select函数的参数会告诉内核:
•我们所关心的文件描述符
•对每个描述符,我们所关心的状态。(我们是要想从一个文件描述符中读或者写,还是关注一个描述符中是否出现异常)
•我们要等待多长时间。(我们可以等待无限长的时间,等待固定的一段时间,或者根本就不等待)
从 select函数返回后,内核告诉我们一下信息:
•对我们的要求已经做好准备的描述符的个数
•对于三种条件哪些描述符已经做好准备.(读,写,异常)
有了这些返回信息,我们可以调用合适的I/O函数(通常是 read 或 write),并且这些函数不会再阻塞.
#include <sys/select.h>
int select(int maxfdp1, fd_set *readset, fd_set *writeset, fd_set *exceptset,struct timeval *timeout);
返回:做好准备的文件描述符的个数,超时为0,错误为 -1.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最后一个参数。它指明我们要等待的时间:
struct timeval{
long tv_sec; /*秒 */
long tv_usec; /*微秒 */
}
有三种情况:
timeout == NULL 等待无限长的时间。等待可以被一个信号中断。当有一个描述符做好准备或者是捕获到一个信号时函数会返回。如果捕获到一个信号, select函数将返回 -1,并将变量 erro设为 EINTR。
timeout->tv_sec == 0 &&timeout->tv_usec == 0不等待,直接返回。加入描述符集的描述符都会被测试,并且返回满足要求的描述符的个数。这种方法通过轮询,无阻塞地获得了多个文件描述符状态。
timeout->tv_sec !=0 ||timeout->tv_usec!= 0 等待指定的时间。当有描述符符合条件或者超过超时时间的话,函数返回。在超时时间即将用完但又没有描述符合条件的话,返回 0。对于第一种情况,等待也会被信号所中断。

⑧ linux下的select函数是干嘛的

select是用来设置超时时间的,其第一个参数本来是一个文件号,假如读取该文件长时间没有返回则超时跳出,而这部分代码将文件号设置为0,说明只是为了控制延时
不过看你这部分代码,明显只是实现一个比较精确定时的sleep
这段代码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linux本身的sleep函数非常不准(windows也是一样),在线程较多,cpu任务较重的时候,sleep函数的精确度根本无法达到要求
于是你这段代码使用select来代替sleep更为精准,其精准程度和内核相关,如果内核的滴答频率决定的,一般是100HZ也有1000hz的(因内核版本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select做多可以精确到10ms,或者1ms,而sleep就做不到
于是
这段函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高精确的select函数来代替低精确度的sleep函数,实现时间较为精准的延时

⑨ 关于linux select函数fgets函数

  1. 操作系统知道文件描述符对应的设备是否可读,所以实际是由内核提供系统调用来真正实现 select 的。

  2. 一般对于通过 fopen 操作的文件,我们没必要用 select, 首先你要把 FILE * 转成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其次对于标准文件,一般情况下读和写是 non-block 的,select主要是用来对那些会block的设备用的。当然你硬要这么用,也没问题,但是 select 对于这种文件总是会返回可读的,和缓冲区里是否有内容无关(缓冲区的实现是在用户空间的,显然内核不知道其状态)。因为即使整个文件都被读入缓冲区,由于此时描述符处于 EOF 状态, select 仍然会返回可读。


这里实在是有太多细节。 总之,不建议滥用select,对于标准文件或者单个设备的读写,完全没意义。

⑩ linux 下 select 函数 延时的问题

#include <sys/time.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rc = 0;
struct timeval tv;

while (true)
{
tv.tv_sec = 5;
tv.tv_usec = 0;
rc = select(0, NULL, NULL, NULL, &tv);
printf("select = %d\n", rc);
}
return 0;
}

阅读全文

与linuxselect函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己购买云主服务器推荐 浏览:419
个人所得税java 浏览:761
多余的服务器滑道还有什么用 浏览:189
pdf劈开合并 浏览:28
不能修改的pdf 浏览:752
同城公众源码 浏览:488
一个服务器2个端口怎么映射 浏览:297
java字符串ascii码 浏览:78
台湾云服务器怎么租服务器 浏览:475
旅游手机网站源码 浏览:332
android关联表 浏览:945
安卓导航无声音怎么维修 浏览:332
app怎么装视频 浏览:430
安卓系统下的软件怎么移到桌面 浏览:96
windows拷贝到linux 浏览:772
mdr软件解压和别人不一样 浏览:904
单片机串行通信有什么好处 浏览:340
游戏开发程序员书籍 浏览:860
pdf中图片修改 浏览:288
汇编编译后 浏览: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