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數據挖掘演算法源碼

數據挖掘演算法源碼

發布時間:2022-07-09 08:43:38

『壹』 數據挖掘源代碼

基本Kmeans演算法實現 C++代碼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stream>
#include<f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math.h>
#include<stdlib.h>
#definek3//簇的數目
usingnamespacestd;
//存放元組的屬性信息
typedefvector<double>Tuple;//存儲每條數據記錄

intdataNum;//數據集中數據記錄數目
intdimNum;//每條記錄的維數

//計算兩個元組間的歐幾里距離
doublegetDistXY(constTuple&t1,constTuple&t2)
{
doublesum=0;
for(inti=1;i<=dimNum;++i)
{
sum+=(t1[i]-t2[i])*(t1[i]-t2[i]);
}
returnsqrt(sum);
}

//根據質心,決定當前元組屬於哪個簇
intclusterOfTuple(Tuplemeans[],constTuple&tuple){
doubledist=getDistXY(means[0],tuple);
doubletmp;
intlabel=0;//標示屬於哪一個簇
for(inti=1;i<k;i++){
tmp=getDistXY(means[i],tuple);
if(tmp<dist){dist=tmp;label=i;}
}
returnlabel;
}
//獲得給定簇集的平方誤差
doublegetVar(vector<Tuple>clusters[],Tuplemeans[]){
doublevar=0;
for(inti=0;i<k;i++)
{
vector<Tuple>t=clusters[i];
for(intj=0;j<t.size();j++)
{
var+=getDistXY(t[j],means[i]);
}
}
//cout<<"sum:"<<sum<<endl;
returnvar;

}
//獲得當前簇的均值(質心)
TuplegetMeans(constvector<Tuple>&cluster){

intnum=cluster.size();
Tuplet(dimNum+1,0);
for(inti=0;i<num;i++)
{
for(intj=1;j<=dimNum;++j)
{
t[j]+=cluster[i][j];
}
}
for(intj=1;j<=dimNum;++j)
t[j]/=num;
returnt;
//cout<<"sum:"<<sum<<endl;
}

voidprint(constvector<Tuple>clusters[])
{
for(intlable=0;lable<k;lable++)
{
cout<<"第"<<lable+1<<"個簇:"<<endl;
vector<Tuple>t=clusters[lable];
for(inti=0;i<t.size();i++)
{
cout<<i+1<<".(";
for(intj=0;j<=dimNum;++j)
{
cout<<t[i][j]<<",";
}
cout<<") ";
}
}
}

voidKMeans(vector<Tuple>&tuples){
vector<Tuple>clusters[k];//k個簇
Tuplemeans[k];//k個中心點
inti=0;
//一開始隨機選取k條記錄的值作為k個簇的質心(均值)
srand((unsignedint)time(NULL));
for(i=0;i<k;){
intiToSelect=rand()%tuples.size();
if(means[iToSelect].size()==0)
{
for(intj=0;j<=dimNum;++j)
{
means[i].push_back(tuples[iToSelect][j]);
}
++i;
}
}
intlable=0;
//根據默認的質心給簇賦值
for(i=0;i!=tuples.size();++i){
lable=clusterOfTuple(means,tuples[i]);
clusters[lable].push_back(tuples[i]);
}
doubleoldVar=-1;
doublenewVar=getVar(clusters,means);
cout<<"初始的的整體誤差平方和為:"<<newVar<<endl;
intt=0;
while(abs(newVar-oldVar)>=1)//當新舊函數值相差不到1即准則函數值不發生明顯變化時,演算法終止
{
cout<<"第"<<++t<<"次迭代開始:"<<endl;
for(i=0;i<k;i++)//更新每個簇的中心點
{
means[i]=getMeans(clusters[i]);
}
oldVar=newVar;
newVar=getVar(clusters,means);//計算新的准則函數值
for(i=0;i<k;i++)//清空每個簇
{
clusters[i].clear();
}
//根據新的質心獲得新的簇
for(i=0;i!=tuples.size();++i){
lable=clusterOfTuple(means,tuples[i]);
clusters[lable].push_back(tuples[i]);
}
cout<<"此次迭代之後的整體誤差平方和為:"<<newVar<<endl;
}

cout<<"Theresultis: ";
print(clusters);
}
intmain(){

charfname[256];
cout<<"請輸入存放數據的文件名:";
cin>>fname;
cout<<endl<<"請依次輸入:維數樣本數目"<<endl;
cout<<endl<<"維數dimNum:";
cin>>dimNum;
cout<<endl<<"樣本數目dataNum:";
cin>>dataNum;
ifstreaminfile(fname);
if(!infile){
cout<<"不能打開輸入的文件"<<fname<<endl;
return0;
}
vector<Tuple>tuples;
//從文件流中讀入數據
for(inti=0;i<dataNum&&!infile.eof();++i)
{
stringstr;
getline(infile,str);
istringstreamistr(str);
Tupletuple(dimNum+1,0);//第一個位置存放記錄編號,第2到dimNum+1個位置存放實際元素
tuple[0]=i+1;
for(intj=1;j<=dimNum;++j)
{
istr>>tuple[j];
}
tuples.push_back(tuple);
}

cout<<endl<<"開始聚類"<<endl;
KMeans(tuples);
return0;
}

『貳』 誰有數據挖掘演算法的源碼

已經給你發了,分拿來

『叄』 誰有數據挖掘演算法源代碼啊

你也研究演算法啊,我也剛開始,交個朋友唄,2674457337,你可以去程序員網站下載,我那也下載了點MATLAB的,如果是這個,我那也有。基本的。

『肆』 數據挖掘RAINFOREST演算法

上面演算法講的很清楚了,我來舉個例子:

Training data:
Id age income class
1 young 65 G
2 young 15 B
3 young 75 G
4 senior 40 B
5 senior 100 G
6 senior 60 G

AVC set „age「 for N1:
value class count
young B 1
young G 2
senior B 1
senior G 2

AVC set „income「 for N1:
value class count
15 B 1
40 B 1
60 G 1
65 G 1
75 G 1
100 G 1

AVC set „income「 for N2:
value class count
15 B 1
65 G 1
75 G 1

AVC set „age「 for N2:
value class count
young B 1
young G 2

最後推出雨林: N1
age=young / \ age=senior
/ \
N2 N3

最後提醒一點,對於雨林演算法,訓練樣本集不要大於3百萬。否則改用SPRINT。

『伍』 數據挖掘分類演算法的源碼有哪些

在R語言中可以用Rpart函數調取

『陸』 急求!數據挖掘聚類、分類、關聯演算法java源碼,大神幫幫忙。麻煩傳個

首先自己確定用什麼演算法,然後自己去網上找對應的實現。思路是相通的

『柒』 三種經典的數據挖掘演算法

演算法,可以說是很多技術的核心,而數據挖掘也是這樣的。數據挖掘中有很多的演算法,正是這些演算法的存在,我們的數據挖掘才能夠解決更多的問題。如果我們掌握了這些演算法,我們就能夠順利地進行數據挖掘工作,在這篇文章我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數據挖掘的經典演算法,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1.KNN演算法
KNN演算法的全名稱叫做k-nearest neighbor classification,也就是K最近鄰,簡稱為KNN演算法,這種分類演算法,是一個理論上比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簡單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之一。該方法的思路是:如果一個樣本在特徵空間中的k個最相似,即特徵空間中最鄰近的樣本中的大多數屬於某一個類別,則該樣本也屬於這個類別。KNN演算法常用於數據挖掘中的分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Naive Bayes演算法
在眾多的分類模型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兩種分類模型是決策樹模型(Decision Tree Model)和樸素貝葉斯模型(Naive Bayesian Model,NBC)。樸素貝葉斯模型發源於古典數學理論,有著堅實的數學基礎,以及穩定的分類效率。同時,NBC模型所需估計的參數很少,對缺失數據不太敏感,演算法也比較簡單。理論上,NBC模型與其他分類方法相比具有最小的誤差率。但是實際上並非總是如此,這是因為NBC模型假設屬性之間相互獨立,這個假設在實際應用中往往是不成立的,這給NBC模型的正確分類帶來了一定影響。在屬性個數比較多或者屬性之間相關性較大時,NBC模型的分類效率比不上決策樹模型。而在屬性相關性較小時,NBC模型的性能最為良好。這種演算法在數據挖掘工作使用率還是挺高的,一名優秀的數據挖掘師一定懂得使用這一種演算法。
3.CART演算法
CART, 也就是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就是我們常見的分類與回歸樹,在分類樹下面有兩個關鍵的思想。第一個是關於遞歸地劃分自變數空間的想法;第二個想法是用驗證數據進行剪枝。這兩個思想也就決定了這種演算法的地位。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給大家介紹了關於KNN演算法、Naive Bayes演算法、CART演算法的相關知識,其實這三種演算法在數據挖掘中占據著很高的地位,所以說如果要從事數據挖掘行業一定不能忽略這些演算法的學習。

『捌』 求助高手,數據挖掘相關的程序源代碼,跪求啊!!!

.........\Ada_Boost.m
function D = ada_boost(train_features, train_targets, params, region);

% Classify using the AdaBoost algorithm
% Inputs:
% features - Train features
% targets - Train targets
% Params - [NumberOfIterations, Weak Learner Type, Learner's parameters]
% region - Decision region vector: [-x x -y y number_of_points]
%
% Outputs
% D - Decision sufrace
%
% NOTE: This algorithm is very tuned to the 2D nature of the toolbox!

[k_max, weak_learner, alg_param] = process_params(params);

[Ni,M] = size(train_features);
D = zeros(region(5));
W = ones(1,M)/M;
IterDisp = 10;

%Find where the training features fall on the decision grid
N = region(5);
mx = ones(N,1) * linspace (region(1),region(2),N);
my = linspace (region(3),region(4),N)' * ones(1,N);
flatxy = [mx(:), my(:)]';
train_loc = zeros(1,M);
for i = 1:M,
dist = sqrt(sum((flatxy - train_features(:,i)*ones(1,N^2)).^2));
[m, train_loc(i)] = min(dist);
end

%Do the AdaBoosting
for k = 1:k_max,
%Train weak learner Ck using the data sampled according to W:
%...so sample the data according to W
randnum = rand(1,M);
cW = cumsum(W);
indices = zeros(1,M);
for i = 1:M,
%Find which bin the random number falls into
loc = max(find(randnum(i) > cW))+1;
if isempty(loc)
indices(i) = 1;
else
indices(i) = loc;
end
end

%...and now train the classifier
Ck = feval(weak_learner, train_features(:, indices), train_targets(indices), alg_param, region);
Ckl = Ck(:);

%Ek <- Training error of Ck
Ek = sum(W.*(Ckl(train_loc)' ~= train_targets));

if (Ek == 0),
break
end

%alpha_k <- 1/2*ln(1-Ek)/Ek)
alpha_k = 0.5*log((1-Ek)/Ek);

%W_k+1 = W_k/Z*exp(+/-alpha)
W = W.*exp(alpha_k*(xor(Ckl(train_loc)',train_targets)*2-1));
W = W./sum(W);

%Update the decision region
D = D + alpha_k*(2*Ck-1);

if (k/IterDisp == floor(k/IterDisp)),
disp(['Completed ' num2str(k) ' boosting iterations'])
end

end

D = D>

『玖』 數據挖掘的經典演算法

1. C4.5:是機器學習演算法中的一種分類決策樹演算法,其核心演算法是ID3演算法。
2. K-means演算法:是一種聚類演算法。
3.SVM:一種監督式學習的方法,廣泛運用於統計分類以及回歸分析中
4.Apriori :是一種最有影響的挖掘布爾關聯規則頻繁項集的演算法。
5.EM:最大期望值法。
6.pagerank:是google演算法的重要內容。
7. Adaboost:是一種迭代演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針對同一個訓練集訓練不同的分類器然後把弱分類器集合起來,構成一個更強的最終分類器。
8.KNN:是一個理論上比較成熟的的方法,也是最簡單的機器學習方法之一。
9.Naive Bayes:在眾多分類方法中,應用最廣泛的有決策樹模型和樸素貝葉斯(Naive Bayes)
10.Cart:分類與回歸樹,在分類樹下面有兩個關鍵的思想,第一個是關於遞歸地劃分自變數空間的想法,第二個是用驗證數據進行減枝。
關聯規則規則定義
在描述有關關聯規則的一些細節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有趣的故事: 尿布與啤酒的故事。
在一家超市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尿布和啤酒赫然擺在一起出售。但是這個奇怪的舉措卻使尿布和啤酒的銷量雙雙增加了。這不是一個笑話,而是發生在美國沃爾瑪連鎖店超市的真實案例,並一直為商家所津津樂道。沃爾瑪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數據倉庫系統,為了能夠准確了解顧客在其門店的購買習慣,沃爾瑪對其顧客的購物行為進行購物籃分析,想知道顧客經常一起購買的商品有哪些。沃爾瑪數據倉庫里集中了其各門店的詳細原始交易數據。在這些原始交易數據的基礎上,沃爾瑪利用數據挖掘方法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一個意外的發現是:跟尿布一起購買最多的商品竟是啤酒!經過大量實際調查和分析,揭示了一個隱藏在尿布與啤酒背後的美國人的一種行為模式:在美國,一些年輕的父親下班後經常要到超市去買嬰兒尿布,而他們中有30%~40%的人同時也為自己買一些啤酒。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美國的太太們常叮囑她們的丈夫下班後為小孩買尿布,而丈夫們在買尿布後又隨手帶回了他們喜歡的啤酒。
按常規思維,尿布與啤酒風馬牛不相及,若不是藉助數據挖掘技術對大量交易數據進行挖掘分析,沃爾瑪是不可能發現數據內在這一有價值的規律的。
數據關聯是資料庫中存在的一類重要的可被發現的知識。若兩個或多個變數的取值之間存在某種規律性,就稱為關聯。關聯可分為簡單關聯、時序關聯、因果關聯。關聯分析的目的是找出資料庫中隱藏的關聯網。有時並不知道資料庫中數據的關聯函數,即使知道也是不確定的,因此關聯分析生成的規則帶有可信度。關聯規則挖掘發現大量數據中項集之間有趣的關聯或相關聯系。Agrawal等於1993年首先提出了挖掘顧客交易資料庫中項集間的關聯規則問題,以後諸多的研究人員對關聯規則的挖掘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他們的工作包括對原有的演算法進行優化,如引入隨機采樣、並行的思想等,以提高演算法挖掘規則的效率;對關聯規則的應用進行推廣。關聯規則挖掘在數據挖掘中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最近幾年已被業界所廣泛研究。

『拾』 帶你了解數據挖掘中的經典演算法

數據挖掘的演算法有很多,而不同的演算法有著不同的優點,同時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可以這么說,演算法在數據挖掘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如果我們要了解數據挖掘的話就不得不了解這些演算法,下面我們就繼續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數據挖掘的演算法知識。
1.The Apriori algorithm,
Apriori演算法是一種最有影響的挖掘布爾關聯規則頻繁項集的演算法。其核心是基於兩階段頻集思想的遞推演算法。該關聯規則在分類上屬於單維、單層、布爾關聯規則。在這里,所有支持度大於最小支持度的項集稱為頻繁項集,簡稱頻集。這個演算法是比較復雜的,但也是十分實用的。
2.最大期望演算法
在統計計算中,最大期望演算法是在概率模型中尋找參數最大似然估計的演算法,其中概率模型依賴於無法觀測的隱藏變數。最大期望經常用在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的數據集聚領域。而最大期望演算法在數據挖掘以及統計中都是十分常見的。
3.PageRank演算法
PageRank是Google演算法的重要內容。PageRank里的page不是指網頁,而是創始人的名字,即這個等級方法是以佩奇來命名的。PageRank根據網站的外部鏈接和內部鏈接的數量和質量倆衡量網站的價值。PageRank背後的概念是,每個到頁面的鏈接都是對該頁面的一次投票,被鏈接的越多,就意味著被其他網站投票越多。這個就是所謂的「鏈接流行度」,這個標准就是衡量多少人願意將他們的網站和你的網站掛鉤。PageRank這個概念引自學術中一篇論文的被引述的頻度——即被別人引述的次數越多,一般判斷這篇論文的權威性就越高。
3.AdaBoost演算法
Adaboost是一種迭代演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針對同一個訓練集訓練不同的分類器,然後把這些弱分類器集合起來,構成一個更強的最終分類器。其演算法本身是通過改變數據分布來實現的,它根據每次訓練集之中每個樣本的分類是否正確,以及上次的總體分類的准確率,來確定每個樣本的權值。將修改過權值的新數據集送給下層分類器進行訓練,最後將每次訓練得到的分類器最後融合起來,作為最後的決策分類器。這種演算法給數據挖掘工作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數據挖掘演算法有很多,這篇文章中我們給大家介紹的演算法都是十分經典的演算法,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從中得到有價值的信息。需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在進行數據挖掘工作之前一定要事先掌握好數據挖掘需呀掌握的各類演算法,這樣我們才能在工總中得心應手,如果基礎不牢固,那麼我們遲早是會被淘汰的。職場如戰場,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

閱讀全文

與數據挖掘演算法源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噴油螺桿製冷壓縮機 瀏覽:579
python員工信息登記表 瀏覽:377
高中美術pdf 瀏覽:161
java實現排列 瀏覽:513
javavector的用法 瀏覽:982
osi實現加密的三層 瀏覽:233
大眾寶來原廠中控如何安裝app 瀏覽:916
linux內核根文件系統 瀏覽:243
3d的命令面板不見了 瀏覽:526
武漢理工大學伺服器ip地址 瀏覽:149
亞馬遜雲伺服器登錄 瀏覽:525
安卓手機如何進行文件處理 瀏覽:71
mysql執行系統命令 瀏覽:930
php支持curlhttps 瀏覽:143
新預演算法責任 瀏覽:444
伺服器如何處理5萬人同時在線 瀏覽:251
哈夫曼編碼數據壓縮 瀏覽:426
鎖定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385
場景檢測演算法 瀏覽:617
解壓手機軟體觸屏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