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氧上的皮膚測試靠譜嗎
其實,智能皮膚測試是互聯網發展,通過人工智慧來實現第一種新型測膚形式,當拿到一張真實用戶的皮膚照片後,先用傳統的演算法,比如邊緣檢測和圖像增強技術,把能夠明顯識別出問題(比如有青春痘、粉刺、毛孔粗大)的區域裁剪出來,再用人工智慧技術對問題區域進行進一步的判斷。不管是你說的新氧皮膚測試還是之前的美圖AI測膚、芙美智能測膚等,都是通過這樣的技術實現的。
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美容院、美妝APP使用它,像芙美測膚、美圖AI測膚這些測膚工具,都會給你回執一份測膚報告,這是有參考價值的。
2. DJM More Me AI肌膚檢測儀怎麼樣
可以從多個維度,對用戶皮膚狀態進行全面檢測,結合大數據演算法,生成個性化護膚建議與產品推薦,讓護膚從千人一面的經驗主義,變成千人千面的科學決策,不錯!
3. 人臉識別的演算法
1、人體面貌識別技術的內容
人體面貌識別技術包含三個部分:
(1) 人體面貌檢測
面貌檢測是指在動態的場景與復雜的背景中判斷是否存在面像,並分離出這種面像。一般有下列幾種方法:
①參考模板法
首先設計一個或數個標准人臉的模板,然後計算測試採集的樣品與標准模板之間的匹配程度,並通過閾值來判斷是否存在人臉;
②人臉規則法
由於人臉具有一定的結構分布特徵,所謂人臉規則的方法即提取這些特徵生成相應的規則以判斷測試樣品是否包含人臉;
③樣品學習法
這種方法即採用模式識別中人工神經網路的方法,即通過對面像樣品集和非面像樣品集的學習產生分類器;
④膚色模型法
這種方法是依據面貌膚色在色彩空間中分布相對集中的規律來進行檢測。
⑤特徵子臉法
這種方法是將所有面像集合視為一個面像子空間,並基於檢測樣品與其在子孔間的投影之間的距離判斷是否存在面像。
值得提出的是,上述5種方法在實際檢測系統中也可綜合採用。
(2)人體面貌跟蹤
面貌跟蹤是指對被檢測到的面貌進行動態目標跟蹤。具體採用基於模型的方法或基於運動與模型相結合的方法。
此外,利用膚色模型跟蹤也不失為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手段。
(3)人體面貌比對
面貌比對是對被檢測到的面貌像進行身份確認或在面像庫中進行目標搜索。這實際上就是說,將采樣到的面像與庫存的面像依次進行比對,並找出最佳的匹配對象。所以,面像的描述決定了面像識別的具體方法與性能。目前主要採用特徵向量與面紋模板兩種描述方法:
①特徵向量法
該方法是先確定眼虹膜、鼻翼、嘴角等面像五官輪廓的大小、位置、距離等屬性,然後再計算出它們的幾何特徵量,而這些特徵量形成一描述該面像的特徵向量。
②面紋模板法
該方法是在庫中存貯若干標准面像模板或面像器官模板,在進行比對時,將采樣面像所有象素與庫中所有模板採用歸一化相關量度量進行匹配。
此外,還有採用模式識別的自相關網路或特徵與模板相結合的方法。
人體面貌識別技術的核心實際為「局部人體特徵分析」和「圖形/神經識別演算法。」這種演算法是利用人體面部各器官及特徵部位的方法。如對應幾何關系多數據形成識別參數與資料庫中所有的原始參數進行比較、判斷與確認。一般要求判斷時間低於1秒。
2、人體面貌的識別過程
一般分三步:
(1)首先建立人體面貌的面像檔案。即用攝像機採集單位人員的人體面貌的面像文件或取他們的照片形成面像文件,並將這些面像文件生成面紋(Faceprint)編碼貯存起來。
(2)獲取當前的人體面像
即用攝像機捕捉的當前出入人員的面像,或取照片輸入,並將當前的面像文件生成面紋編碼。
(3)用當前的面紋編碼與檔案庫存的比對
即將當前的面像的面紋編碼與檔案庫存中的面紋編碼進行檢索比對。上述的「面紋編碼」方式是根據人體面貌臉部的本質特徵和開頭來工作的。這種面紋編碼可以抵抗光線、皮膚色調、面部毛發、發型、眼鏡、表情和姿態的變化,具有強大的可靠性,從而使它可以從百萬人中精確地辯認出某個人。
人體面貌的識別過程,利用普通的圖像處理設備就能自動、連續、實時地完成。
4. 看到同事用手機測皮膚,是怎麼做到的啊
首先第一步 打開你的手機下載app :
你今天真好看
這個軟體是朋友種草給我的 ,現在已經離不開啦 ,超級好用
好用在哪呢, 從圖片可以看出來它可以分析你的肌膚情況,還有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我的黑眼圈就分析出來是血管型黑眼圈,所以就要多注意眼周血液循環。
還可以看出來你的皮膚色號 選擇粉底液不再困難 哈哈哈 。 連你有幾個痘痘幾個黑頭都可以檢測到 !
而且針對你的皮膚狀態,還可以有推薦的產品 ,匹配度很高哦,免去了做一大堆功課的時間啦, 它都已經幫你匹配好啦。
反正就是蠻好用,不過這個僅僅可以作為參考,和自己監督自己的一個好習慣嘿嘿, 專業的皮膚測試還是要交給美容院啦。
5. 皮膚檢測介面有哪些
用手機或者是平板拍照,然後上傳照片,做皮膚標准,分析輸出測膚結果等,這些早就可以實現了,可以關注下深圳和而泰,目前這一塊的測膚演算法國際領先。
6. 用AI肌智能測膚站檢測時,對面部安全嗎
AI肌智能測膚站主要採用非侵入式的多光譜掃描成像技術和多維度皮膚演算法來分析檢測,對臉部是沒有傷害的。
7. 美團活體識別專利獲授權,活體識別原理是啥
活體識別的原理是什麼?它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接下來來看一下。
活體識別
活體識別是基於演算法形成的,人臉識別主要包括圖像的抓取以及人臉關鍵部位的定位,對圖像進行預處理。最後進行識別,這些識別演算法是基於資料庫當中已有圖像以及編碼,得出輸入數據與已有數據的相似度,最後進行識別判定。
人臉識別演算法的分類有四種,一種是基於人臉特徵點第二,基於整幅人臉圖像,第三,基於模板,第四,利用神經網路。一些輔助理論包括有關於光照估計模型理論,這種預處理方法是灰度矯正,在光照估計模型的基礎上再補充光照補償和光腳平衡。還有優化的變形統計矯正理論。可以使人臉的姿態趨於正常。接著是強化迭代理論,可以有效擴展DLFA人臉檢測演算法。還有實時數據的識別,可以處理人臉實時數據的中間值。可以實現識別效率的最大化。
活體識別技術是人工智慧當中的一項重要的運用實踐,會越來越廣泛的普及到我們的生活中。
8. visia、美測皮膚檢測和DJM More Me哪個更值得入手
三個都是挺好的品牌,各有各的優點,但是個人更加推薦DJM More Me,它的演算法更先進,精準度更高,而且更易上手,價格方面也比較占優勢,所以更值得入手吧。
9. OPPO獨家人像視頻技術商用了!OPPO Reno5系列詳解
Reno5 Pro本身很好評價:「這是截至目前為止天璣1000+平台賣相最好的產品,它並不面向參數黨和黑 科技 認知黨,試圖以浪漫 科技 的理念,搭配Pro+版本的硬 科技 ,去迎合不同關注維度的消費者。」
如果大家以Reno 10X、Reno3 Pro和Reno4 Pro這三款標桿產品的配置來評價Reno5Pro,可能會有一種除了增配天璣1000+,其他啥也不是的感覺。但如果我們把定價擺出來看,會發現從Reno4Pro開始,OPPO對產品型號和定價進行了重大調整。
以Reno4系列為例,有Reno4SE、Reno4和Reno4 Pro三個型號,以全系普及Super Vooc 65W為共性賣點,覆蓋了名義報價2499-4299價位段。從渠道實際銷量來看,Reno4系列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而結合Reno5和Reno5 Pro的售價,我們會發現,黑色版本,並無太多參數亮點,但是兼具天璣1000+雙5G強性能Soc、173克,7.6mm超輕薄外觀、4300毫安時電池,65W超閃充電這些剛性基礎參數,價格卡在了3000元上方一點。我去翻了一下3000元以下的天璣1000+產品線,打著性價比旗號和學生旗艦賣點的三大神機:Redmi K30至尊紀念版、iQOO Z1和Realme X7 Pro,8+128版本定價均比Reno5 Pro黑色版本低幾百元,但不是缺貨,就是有一些做工和設計上的遺憾。
Reno5 Pro黑色8+128價格錨定版本,以這個定價,給那些注重性能,又對賣相有一定要求的用戶一個提示,現在天璣1000+的產品的品質感已經可以做到這樣了。
當然,價格錨定只是定價策略的一部分,誰也不指望這個連PPT都上不去的黑色版能賣出去多少,主要的還是OPPO自打R系列轉成Reno系列之後,對消費感知和定價體系的一次新的重大調整。
Reno5 系列價格重整:浪漫+ 科技 定位的品質感電子快消品
R9和R9s創造了至今為止OPPO中高端機的銷售記錄,82天1000萬台和2016年度全球最暢銷SKU之一。回顧R9,它並不是一個堆料產品,甚至在當時相對某些網銷旗艦機,R9和R9s還是有很多體驗上的問題。但為什麼能在全世界賣這么多,成為當年的全球TOP3?因為OPPO把這玩意當作快消品去賣,用超薄、20W Vooc快充,柔光自拍等軟性感知去打動消費人群。而當年驍龍625平台的產品。除了R9S和X9S,其他基本都是ODM刻出來的東西,除了性價比,品質感和賣相幾乎等於零。
Reno5 Pro重新撿起了這個定位,傳承Reno4 Pro精華部分:超薄的手感、不小的電池、5W閃充,使用新工藝對外觀做了進一步的創新。當然,鑒於驍龍765G實在是難堪大任,這代升級到了頗受好評的天璣1000+。
而Reno5 Pro相對Reno4 Pro在影像系統硬體底子上的縮減也是不小的,從廣受好評的OIS IMX586 F1.7變成了OV64B F1.7,IMX708超廣角沒了,50mm的光學中焦鏡也沒了。為了降低這種Cost Down帶來的問題,OPPO使用新的視頻人像技術來對沖參數降低帶來的質量損失。
顯著提升了外觀設計,提升了SoC性能,縮減了模組性能,匹配了剛發布的視頻人像演算法,最終還有相對Reno4 Pro顯著降低的定價體系。
至此,Reno系列的定價策略和區間段定位清晰了:
1. 比Reno4SE屏幕、外觀做工好得多的Reno5,定在Reno4SE和Reno4中間的位置。
2. 比大黑邊、肉眼可見塑料中框、沒什麼特色的外觀後蓋設計的Reno4性能強太多,搭配星河入夢全新配色和玩法的Reno5 Pro,定價卡在Reno4和Reno4 Pro之間。
3. 而傳說中新的後蓋材質、驍龍865 SoC、大底感測器的真 科技 時尚 旗艦Reno5 Pro+則會在Reno4 Pro和vivo X50 Pro+之間找一個定價區間。
這么看,Reno5系列實際是提升了整個Reno系列的賣相,把價位段和定位都往上提了半檔。用我情報管道給我的客觀評價來說:「Reno系列的新定價體系和新賣相,需要許久沉在Reno4系列產品線的銷售們重新再出發。基礎款的Reno4提供了比同價位產品更好的賣相和更多的地面渠道賣點;Reno5 Pro則以高性能5G SoC與 時尚 外觀為雙切入點,把Reno系列的性能評價提高了半截。」
事情做了一大半了,剩下一小半,決定這次戰略定位和定價體系調整成敗的,還是那個驍龍865平台的Pro+。這是整個邏輯完整閉環的重要部分。
Reno5 Pro基礎款簡單體驗:賣相最好的天璣1000+手機
關於賣相,一個範例顯然是華為的Nova7和Nova6系列的往事。參數可能很重要,賣相也非常重要。我手頭只有一台黑色基礎款的Reno5 Pro,最吸引人的星河入夢版沒拿到,所以只能就事論事簡單點評一下。
先科普一下OPPO在Inno Day發布的人像視頻技術。OPPO關於人像視頻的最新見解是:精細化效果審美和故事化的畫面表達。通俗點說就是過去的照亮你的美太簡陋,而過分的原始也反饋不出來照片主角的情緒和特徵,所以要把人像表達進一步精細化。為此,OPPO提出專項魔鏡計劃,對人像作品提出了三個維度的解構:第一是撥亂反正,回歸真實自然有氣色,有氣質;第二是在真實自然的基礎上遮瑕美顏,這是有限度的,另外為部分有P圖需求的用戶提供妝容選項;第三是遵循攝影的本源:光的藝術,提供光影的變換和清晰度選項。
這套人像視頻演算法的核心點有這么幾個:
1. 新的OPPO AI膚色檢測的神經網路模型,OPPO改進了網路架構和LOSS函數,實現96.5%的皮膚區域檢測准確率和97.4%的臉部皮膚精度。此外,OPPO進一步擴大「皮膚區域的定義」,相比於業內常見的僅定義臉部皮膚區域,OPPO AI膚色檢測還涵。蓋脖子和手部皮膚區域,用戶在拍攝後對皮膚區域進行調整就不會出現臉、脖子和手皮膚表現不一致的問題。針對暗光人像,OPPO提出了超清演算法。針對用戶在暗光拍攝和虛焦(例如長焦拍攝和拍攝時手抖)時得到的。
2. 在AI超清人像演算法中,OPPO在神經網路模型中加入了Portrait SR Model(超分模型),並在Post Processing(後處理模型)中進一步優化畫面噪點表現。
3.
OPPO新的人像和視頻演算法,還在分階段采樣、智能遮瑕、人臉畸變實時校正、和超級防抖上有多項突破。NPU的誕生,給了手持設備有更多的算力去 探索 細分領域拍攝變革的可能。OPPO的人像視頻技術系統,是摒棄過往簡單美顏演算法,走向精細化個性運算的一個重要步驟。從此行業競爭的戰火從靜態人像優化燒到了人像視頻領域的優化。優化不等於美顏,過去我們單純的認知美顏=手機拍照/視頻,這種理念已經跟不上時代。追求復雜場景下更自然,更合理的人像優化方案,是行業未來的方向。
在計算攝影大行其道的今天,聯發科也沒少吹噓天璣1000+的ISP和NPU能力,以軟體和SoC實力代償模組Cost Down帶來的性能損失,接近較高性能模組的效果,這也是一條路徑。
黑色基礎款的Reno5 Pro在外觀上和Reno4 Pro區別不大,畢竟使用的是同款屏幕。值得一提的是,使用了功耗略大於驍龍765G的天璣1000+,還能把機器做的這么薄,這還是挺有水平的。雖說模組相對Reno4Pro縮水,但賣相更好了點,這代給出了一個更大的後蓋攝像頭分布區域,還有星河入夢版的夜光效果,契合官方主題:「繁星之夜」。其實我覺得OPPO這三代傳承的鏡頭排布和雙層設計還是挺好看的,沒必要改來改去。
黑色款的外觀我就不多說了,比較意外的是中框,如果不是有人提醒我,我身邊沒有一個搞基佬看出來那是塑料中框。可能是最近中框的製造工藝有了進步還是怎麼滴,無論是開孔,邊緣打磨,還是外層噴塗,和普通的鋁合金中框視覺上幾乎看不出來任何差距。一般容易露餡的揚聲器開孔和SIM卡開孔,這次做的近乎完美。所以不經提示,真的沒想到這塑料中框。
花點篇幅詳細介紹一下這次的全新配色:星河入夢。
OPPO在Reno4 Pro上使用了全新的後蓋工藝:星鑽。這代工藝升級了,除了這個黑色版,剩下的三個配色都使用了第二代星鑽工藝。
第二代星鑽工藝,OPPO測試了幾十種玻璃材質(鎂鋁),調整了20次蝕刻液配方,並經過100多次生長環境溫度調整(0.1度的差別結果截然不同)、200餘次玻璃入液角度調整以及數十次的浸泡時間調整,以及生產工藝的優化,良品率由最初的20%一舉提升到接近90%。實際效果,:閃亮度相比上一代提升35%, 另外,金字塔晶體微觀結構反光面更大,起到了天然疏油層的效果。
此次全新的配色:星河入夢發布。OPPO為此啟動了一系列的營銷活動,也啟用了代言Buberry的周冬雨。
講道理,作為一個快消品,手機的賣相和手機的性能配置同等重要。一個極其成功的範例就是華為P30Pro的天空之境。Reno5系列把很大權重的創新放在賣相上顯然是對的。除了這個靚瞎眼的星河入夢,還有Reno5 Pro+首度商用的黑 科技 後蓋,下個月就能見到了。關於Reno5 Pro的靜態拍照和視頻拍攝,我沒太詳細的去測試。簡單點評一下:
Reno5和Reno5 Pro使用了一顆豪威 科技 6400萬像素的主攝,大小為1/2英寸(同IMX586),單像素麵積0.7μm。這顆模組光圈大小為F1.7,不帶OIS。總體無功無過,這張照片的拍攝環境色溫比較穩定,但是拍攝對象的色彩比較豐富。以Find X2 Pro為基準來看,天璣1000+配合OV64B在色彩表現上還是說得過去的,只是面部有輕微的泛紅。Reno5 Pro整體曝光參數比FindX2 Pro略微大一點。在透視關系和焦外效果看,Reno5 Pro景深略顯不足,朦朧感比FindX2 Pro有差距,當然我不提估計也沒人看得出來。邊緣成像Reno5 Pro表現的較好(僅該場景而言,邊緣成像翻車場景多在室外,本次體驗不涉及),畫面較為干凈,降噪表現不錯。
看主攝樣張的細節。Reno5 Pro這張樣片的ISO高達1293,快門1/50秒,而FindX2 Pro的ISO為256。不同尺寸CMOS的通光率差異巨大,導致ISO值也差異很大。從畫質看,IMX689顯然要比OV64B在邊緣細節和焦外成像上強不少,但OV64B在如此高的ISO下,降噪令人滿意,這讓我對OPPO的新演算法和對天璣1000+的優化刮目相看。
其他樣張:
最後發一段視頻,小朋友的《艾思米蘭達練習》,Reno5 Pro一鏡到底:
Reno5Pro人像視頻,古典芭蕾艾思米蘭達練習
總結一下,我這篇文章重在分析OPPO在Reno系產品上的重大轉折,突出以浪漫 科技 +硬核 科技 雙驅動的產品策略和定價體系。相對Reno4系列以配置定價,Reno5系列更側重於消費者需求和感知定價。一方面升級了Reno4的賣相和定價區間檔位,一方面也沒忘了為參數黨和性能需求用戶提供硬 科技 產品線:Reno5 Pro+。今年的大環境依然不太好,OPPO不但要考慮這種策略在國內的有效性,也要考慮這種策略在全球市場的有效性。這次轉折很關鍵,決定了後續幾個季度的業績走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