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磚混結構中構造柱和圈樑加密要幾個,
鋼筋混凝土圈樑的寬度宜與牆厚相同。當牆厚h≥240mm時,其寬度不宜小於2h/3 。圈樑高度不應小於120mm。縱向鋼筋不宜少於4φ10,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按受拉鋼筋考慮。箍筋間距不宜大於300mm。現澆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20。
圈樑箍筋不加密,構造柱箍筋在圈樑上下層高1/6處及搭接處加密間距為100mm。
(1)磚牆內加密鋼筋擴展閱讀:
圈樑的構造
圈樑應連續設置在牆的同一水平面上,並盡可能的形成封閉圈,當圈樑被門窗洞口截斷時,應在洞口上部增設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樑,附加圈樑與截面圈樑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其垂直間距的二倍,且不得小於1米。
縱橫牆交接處的圈樑應有可靠的連接,剛彈性和彈性方案房屋,圈樑應與屋架、大梁等構件可靠連接。
圈樑的寬度易與牆厚相同,當牆厚大於等於240毫米時,圈樑的寬度不易小於2/3牆厚;圈樑高度應為砌體厚度的倍數,並不小於120毫米;設置在軟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嚴重不均勻土質上的基礎內的圈樑,其截面高度不應小於180毫米。
圈樑兼作過梁時,過梁部分的鋼筋應按計算用量另行增配。
② 砌體拉牆筋設置規范是什麼
砌體拉牆筋的設置規范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位置與數量:拉結筋一般設置於磚牆與混凝土構件交接的部位。通常情況下,沿牆高每隔500mm設置一排,每排放置兩根鋼筋。這些鋼筋需要升入磚牆內1000mm,並採用預留或化學植筋的方式固定。
2. 鋼筋規格與錨固長度:拉結筋通常採用直徑為6mm的圓鋼。設置在砌體水平灰縫中的鋼筋,其錨固長度不應小於50d,且水平或垂直彎折段的長度不應小於20d和150mm。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55d。
3. 施工注意事項:在砌築過程中,要注意拉結筋的位置准確性,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並保證其長度符合圖紙要求。同時,砂漿的配合比要准確,攪拌時間要保證,以確保砂漿的強度。
4. 抗震設防要求:在非抗震設防或六度、七度設防地區,伸入砌體內的拉結筋長度有所不同。如六度、七度設防時,伸入砌體內的長度為700mm且不小於1/5牆長。而在八度、九度設防地區,拉結筋應沿牆長貫通設置。
5. 其他細節:當牆厚小於等於120mm時,拉結筋設置於水平灰縫內。此外,當牆體長度大於一定值時,牆頂應與梁板進行拉結,以增強結構的整體性。
遵循這些規范進行砌體拉牆筋的設置,可以有效提高牆體的抗震能力和承載力,確保建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③ 二次結構中的構造柱需要箍筋加密嗎
需要,一般是50公分加密區,加密10公分間距。
GB5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第8.2.8條3款對於組合磚牆構造柱要求箍筋加密間距100mm,范圍是柱頂柱腳各500mm。
GB50011-2010上的規定措辭是「應適當加密」。「二次結構中的構造柱」屬於填充、隔斷等非承載構件,不必硬靠組合磚牆構造規定,而可「應適當加密」。
(3)磚牆內加密鋼筋擴展閱讀
構造柱是指為了增強建築物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多層磚混結構建築的牆體中還應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並與各層圈樑相連接,形成能夠抗彎抗剪的空間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種有效措施。
構造柱的設置部位在外牆四角、錯層部位橫牆與外縱牆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內外牆交接處等。此外,房屋的層數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構造柱的設置要求也不一致。
構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為240mm×180mm,豎向鋼筋多用412φ,箍筋間距不大於250mm,隨烈度和層數的增加建築四角的構造柱可適當加大截面和鋼筋等級。
④ 磚牆里為什麼有鋼筋
為了增加穩定性。一般的牆只用磚無法保證穩定性,所以必須打入鋼筋穩定主結構,所以必須加入鋼筋。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