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Microsoft Visual C++編譯器的安裝包!!
編譯器
VS2013安裝文件及安裝教程
鏈接:
VC6&VS2013下載鏈接:鏈接:
2. 如何安裝C語言編譯器
你可以,安裝vc++,這個編譯器簡便,學校里的學生大部分用的都是這個
還可以使用vs,最新版應該是2015了吧,這個編譯器更加專業,但是文件較大,所以安裝比較麻煩,但是功能很強大,用的人也很多
3. 蘋果電腦上可以裝c語言編譯器嗎
在蘋果電腦上可以裝c語言編譯器,因為Mac系統本質上是一個Unix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Unix系統的編寫語言就是C語,兼容C語言編譯器是肯定的了。
目前蘋果的操作系統Mac OS X的開發工具為Xcode,支持C和標准C++程序的編寫。並且Mac平台有很多支持C語言編程的IDE,像NetBeans和Eclipse。
Mac OS X沒有默認安裝C語言編譯器,你需要安裝Xcode,Xcode包含了GCC編譯器。
如果你只是用Mac來學習C語言,安裝一個Xcode即可。Xcode的安裝文件在系統盤的Optional文件夾里。
4. 安裝了VS2013還需要另外裝編譯器嗎
不用。
自帶編譯器,編譯C/C++的cl.exe,編譯C#的csc.exe。
在VS的安裝目錄下找到一個vscvarsall.bat(我的在D:\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1.0\VC下),把它拖進命令提示符中,回車運行後就能單獨使用編譯器。
PS:
C/C++編譯:cl 源文件.c/cpp
C#編譯:csc 源文件.cs
5. 【求助】怎麼裝visual C++編譯器
但看到相關教程提到步驟為 首先對編譯器進行配置,用mbuild -setup,然後安裝MCR,這個文件在你的根目錄下\toolbox\compiler\deploy\win32,將文件MCRInataller.exe拷貝出來安裝,要生成exe文件,使用mcc指令(可參考mcc指令的幫助文件)希望有所幫助!chuzhenhui(站內聯系TA)恩,是這樣的,但我是想在mbuild -setup 之後,有個選擇編譯器的步驟,一個matlab自帶的Lcc編譯器,一般都有這個選項,還有個就是C++選項,這個選項電腦上裝了C++的編譯器後才會出現,我就是想問下這個C++編譯器咋裝的,下什麼軟體?lijinfeng042(站內聯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chuzhenhui at 2010-12-05 10:53:47: 想用visual C++把matlab 的gui程序編譯成exe格式的程序,裝了個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在matlab里打mbuild -setup 命令,出不來C++編譯器的那個選項,只有matlab自帶的LCC,不太懂編程,問下這個C++編譯 ... 一般vs2005以上都會經常遇到這個情況 mbuild -setup找不到你已經安裝好的編譯環境 具體比較復雜原因 是因為matlab調用的某個程序尋找的時候Python的一個腳本什麼的 具體可以搜索一下 解決方法還是比較簡單的 手動設置就可以了jueyingcc(站內聯系TA)mbuild -setup 在這里輸入n後,回車,再選擇編譯器,接下來會問你路徑對不對,對了就直接回車,不對就輸入n後,回車,並輸入正確的編譯器路徑就可以了。
6. 怎樣在vs2013中使用icc英特爾編譯器
自帶編譯器,編譯C/C++的cl.exe,編譯C#的csc.exe。
在VS的安裝目錄下找到一個vscvarsall.bat(我的在D:\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1.0\VC下),把它拖進命令提示符中,回車運行後就能單獨使用編譯器。
PS:
C/C++編譯:cl 源文件.c/cpp
C#編譯:csc 源文件.cs
1. 「cl不是可用的內部命令或可執行程序」
----原因:環境變數Path沒有設置好。
----解決:在環境變數Path中添加VC的bin目錄。Path= D:\Microsoft Visual Studio 9.0\VC\bin。在D:\Microsoft Visual Studio 9.0\VC\ce\bin下還有其他一些編譯器,看名字是交叉編譯用的
2.「mspdb80.dll無法找到」
----原因:vs2008的VC\bin目錄下缺少msobj80.dll、mspdb80.dll、mspdbcore.dll、mspdbsrv.exe這四個文件。
----解決:在D:\Microsoft Visual Studio 9.0\Common7\IDE下復制這四個文件到VC\bin。
3.解決以上問題以後,可以直接在命令行的任何目錄下編譯C/C++文件了。可是又出現新狀況:
「fatal error: cannot open include file」
----原因:vs2008未設置include和lib的環境變數。
----解決:
3.1在環境變數里添加變數INCLUDE,包含進VC\Include和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DKs\Windows\v6.0A\Include(這個是安裝vs時自動安裝在C盤的)兩個目錄
INCLUDE=D:\Microsoft Visual Studio 9.0\VC\include;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DKs\Windows\v6.0A\Include
3.2添加變數LIB,包含進VC\lib和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DKs\Windows\v6.0A\Lib(這個也是安裝vs時自動安裝在C盤的)兩個目錄:
LIB=D:\Microsoft Visual Studio 9.0\VC\lib;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DKs\Windows\v6.0A\Lib
4.提示:fatal error LNK1104: 無法打開文件「kernel32.lib」,(在IDE裡面運行沒有問題,因為IDE中採用了另外的封裝了庫)
----原因:vs2008未設置include和lib的環境變數。
----解決:在環境變數里添加變數LIB,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DKs\Windows\v6.0A\Lib
或者將kernel32.lib直接到vc的lib目錄下也可以
7. 請問新裝的編譯器,編譯時出現如下問題,怎麼回事需要設置或安裝什麼Makefile is older than Makefile
.0發布了。目前,GCC可以用來編譯C/C++、FORTRAN、java、OBJC、ADA等語言的程序,可根據需要選擇安裝支持的語言。GCC 3.4.0比以前版本更好地支持了C++標准。本文以在Redhat linux上安裝GCC3.4.0為例,介紹了GCC的安裝過程。
安裝之前,系統中必須要有cc或者gcc等編譯器,並且是可用的,或者用環境變數CC指定系統上的編譯器。如果系統上沒有編譯器,不能安裝源代碼形式的GCC 3.4.0。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在網上找一個與你系統相適應的如RPM等二進制形式的GCC軟體包來安裝使用。本文介紹的是以源代碼形式提供的GCC軟體包的安裝過程,軟體包本身和其安裝過程同樣適用於其它Linux和Unix系統。
系統上原來的GCC編譯器可能是把gcc等命令文件、庫文件、頭文件等分別存放到系統中的不同目錄下的。與此不同,現在GCC建議我們將一個版本的GCC安裝在一個單獨的目錄下。這樣做的好處是將來不需要它的時候可以方便地刪除整個目錄即可(因為GCC沒有uninstall功能);缺點是在安裝完成後要做一些設置工作才能使編譯器工作正常。在本文中我採用這個方案安裝GCC 3.4.0,並且在安裝完成後,仍然能夠使用原來低版本的GCC編譯器,即一個系統上可以同時存在並使用多個版本的GCC編譯器。
按照本文提供的步驟和設置選項,即使以前沒有安裝過GCC,也可以在系統上安裝上一個可工作的新版本的GCC編譯器。
1. 下載
在GCC網站上()或者通過網上搜索可以查找到下載資源。目前GCC的最新版本為 3.4.0。可供下載的文件一般有兩種形式:gcc-3.4.0.tar.gz和gcc-3.4.0.tar.bz2,只是壓縮格式不一樣,內容完全一致,下載其中一種即可。
2. 解壓縮
根據壓縮格式,選擇下面相應的一種方式解包(以下的「%」表示命令行提示符):
% tar xzvf gcc-3.4.0.tar.gz
或者
% bzcat gcc-3.4.0.tar.bz2 | tar xvf -
新生成的gcc-3.4.0這個目錄被稱為源目錄,用$表示它。以後在出現$的地方,應該用真實的路徑來替換它。用pwd命令可以查看當前路徑。
在$/INSTALL目錄下有詳細的GCC安裝說明,可用瀏覽器打開index.html閱讀。
3. 建立目標目錄
目標目錄(用$表示)是用來存放編譯結果的地方。GCC建議編譯後的文件不要放在源目錄${srcdir]中(雖然這樣做也可以),最好單獨存放在另外一個目錄中,而且不能是$的子目錄。
例如,可以這樣建立一個叫 gcc-build 的目標目錄(與源目錄$是同級目錄):
% mkdir gcc-build
% cd gcc-build
以下的操作主要是在目標目錄 $ 下進行。
4. 配置
配置的目的是決定將GCC編譯器安裝到什麼地方($),支持什麼語言以及指定其它一些選項等。其中,$不能與$或$目錄相同。
配置是通過執行$下的configure來完成的。其命令格式為(記得用你的真實路徑替換$):
% $/configure --prefix=$ [其它選項]
例如,如果想將GCC 3.4.0安裝到/usr/local/gcc-3.4.0目錄下,則$就表示這個路徑。
在我的機器上,我是這樣配置的:
% ../gcc-3.4.0/configure --prefix=/usr/local/gcc-3.4.0 --enable-threads=posix --disable-checking --enable--long-long --host=i386-redhat-linux --with-system-zlib --enable-languages=c,c++,java
將GCC安裝在/usr/local/gcc-3.4.0目錄下,支持C/C++和JAVA語言,其它選項參見GCC提供的幫助說明。
5. 編譯
% make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我的機器上(P4-1.6),這個過程用了50多分鍾。
6. 安裝
執行下面的命令將編譯好的庫文件等拷貝到$目錄中(根據你設定的路徑,可能需要管理員的許可權):
% make install
至此,GCC 3.4.0安裝過程就完成了。
6. 其它設置
GCC 3.4.0的所有文件,包括命令文件(如gcc、g++)、庫文件等都在$目錄下分別存放,如命令文件放在bin目錄下、庫文件在lib下、頭文件在include下等。由於命令文件和庫文件所在的目錄還沒有包含在相應的搜索路徑內,所以必須要作適當的設置之後編譯器才能順利地找到並使用它們。
6.1 gcc、g++、gcj的設置
要想使用GCC 3.4.0的gcc等命令,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它的路徑$/bin放在環境變數PATH中。我不用這種方式,而是用符號連接的方式實現,這樣做的好處是我仍然可以使用系統上原來的舊版本的GCC編譯器。
首先,查看原來的gcc所在的路徑:
% which gcc
在我的系統上,上述命令顯示:/usr/bin/gcc。因此,原來的gcc命令在/usr/bin目錄下。我們可以把GCC 3.4.0中的gcc、g++、gcj等命令在/usr/bin目錄下分別做一個符號連接:
% cd /usr/bin
% ln -s $/bin/gcc gcc34
% ln -s $/bin/g++ g++34
% ln -s $/bin/gcj gcj34
這樣,就可以分別使用gcc34、g++34、gcj34來調用GCC 3.4.0的gcc、g++、gcj完成對C、C++、JAVA程序的編譯了。同時,仍然能夠使用舊版本的GCC編譯器中的gcc、g++等命令。
6.2 庫路徑的設置
將$/lib路徑添加到環境變數LD_LIBRARY_PATH中,最好添加到系統的配置文件中,這樣就不必要每次都設置這個環境變數了。
例如,如果GCC 3.4.0安裝在/usr/local/gcc-3.4.0目錄下,在RH Linux下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上執行或者在文件/etc/profile中添加下面一句:
setenv LD_LIBRARY_PATH /usr/local/gcc-3.4.0/lib:$LD_LIBRARY_PATH
7. 測試
用新的編譯命令(gcc34、g++34等)編譯你以前的C、C++程序,檢驗新安裝的GCC編譯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8. 根據需要,可以刪除或者保留$和$目錄。
8. Linux 下如何裝 C 編譯器
2004年4月20日最新版本的GCC編譯器3.4.0發布了。目前,GCC可以用來編譯C/C++、FORTRAN、JAVA、OBJC、ADA等語言的程序,可根據需要選擇安裝支持的語言。GCC 3.4.0比以前版本更好地支持了C++標准。本文以在Redhat Linux上安裝GCC3.4.0為例,介紹了GCC的安裝過程。
安裝之前,系統中必須要有cc或者gcc等編譯器,並且是可用的,或者用環境變數CC指定系統上的編譯器。如果系統上沒有編譯器,不能安裝源代碼形式的GCC 3.4.0。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在網上找一個與你系統相適應的如RPM等二進制形式的GCC軟體包來安裝使用。本文介紹的是以源代碼形式提供的GCC軟體包的安裝過程,軟體包本身和其安裝過程同樣適用於其它Linux和Unix系統。
系統上原來的GCC編譯器可能是把gcc等命令文件、庫文件、頭文件等分別存放到系統中的不同目錄下的。與此不同,現在GCC建議我們將一個版本的GCC安裝在一個單獨的目錄下。這樣做的好處是將來不需要它的時候可以方便地刪除整個目錄即可(因為GCC沒有uninstall功能);缺點是在安裝完成後要做一些設置工作才能使編譯器工作正常。在本文中我採用這個方案安裝GCC 3.4.0,並且在安裝完成後,仍然能夠使用原來低版本的GCC編譯器,即一個系統上可以同時存在並使用多個版本的GCC編譯器。
按照本文提供的步驟和設置選項,即使以前沒有安裝過GCC,也可以在系統上安裝上一個可工作的新版本的GCC編譯器。
1. 下載
在GCC網站上( http://gcc.gnu.org/)或者通過網上搜索可以查找到下載資源。目前GCC的最新版本為 3.4.0。可供下載的文件一般有兩種形式:gcc-3.4.0.tar.gz和gcc-3.4.0.tar.bz2,只是壓縮格式不一樣,內容完全一致,下載其中一種即可。
2. 解壓縮
根據壓縮格式,選擇下面相應的一種方式解包(以下的「%」表示命令行提示符):
% tar xzvf gcc-3.4.0.tar.gz
或者
% bzcat gcc-3.4.0.tar.bz2 | tar xvf -
新生成的gcc-3.4.0這個目錄被稱為源目錄,用${srcdir}表示它。以後在出現${srcdir}的地方,應該用真實的路徑來替換它。用pwd命令可以查看當前路徑。
在${srcdir}/INSTALL目錄下有詳細的GCC安裝說明,可用瀏覽器打開index.html閱讀。
3. 建立目標目錄
目標目錄(用${objdir}表示)是用來存放編譯結果的地方。GCC建議編譯後的文件不要放在源目錄${srcdir]中(雖然這樣做也可以),最好單獨存放在另外一個目錄中,而且不能是${srcdir}的子目錄。
例如,可以這樣建立一個叫 gcc-build 的目標目錄(與源目錄${srcdir}是同級目錄):
% mkdir gcc-build
% cd gcc-build
以下的操作主要是在目標目錄 ${objdir} 下進行。
4. 配置
配置的目的是決定將GCC編譯器安裝到什麼地方(${destdir}),支持什麼語言以及指定其它一些選項等。其中,${destdir}不能與${objdir}或${srcdir}目錄相同。
配置是通過執行${srcdir}下的configure來完成的。其命令格式為(記得用你的真實路徑替換${destdir}):
% ${srcdir}/configure --prefix=${destdir} [其它選項]
例如,如果想將GCC 3.4.0安裝到/usr/local/gcc-3.4.0目錄下,則${destdir}就表示這個路徑。
在我的機器上,我是這樣配置的:
% ../gcc-3.4.0/configure --prefix=/usr/local/gcc-3.4.0 --enable-threads=posix --disable-checking --enable--long-long --host=i386-redhat-linux --with-system-zlib --enable-languages=c,c++,java
將GCC安裝在/usr/local/gcc-3.4.0目錄下,支持C/C++和JAVA語言,其它選項參見GCC提供的幫助說明。
5. 編譯
% make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我的機器上(P4-1.6),這個過程用了50多分鍾。
6. 安裝
執行下面的命令將編譯好的庫文件等拷貝到${destdir}目錄中(根據你設定的路徑,可能需要管理員的許可權):
% make install
至此,GCC 3.4.0安裝過程就完成了。
6. 其它設置
GCC 3.4.0的所有文件,包括命令文件(如gcc、g++)、庫文件等都在${destdir}目錄下分別存放,如命令文件放在bin目錄下、庫文件在lib下、頭文件在include下等。由於命令文件和庫文件所在的目錄還沒有包含在相應的搜索路徑內,所以必須要作適當的設置之後編譯器才能順利地找到並使用它們。
6.1 gcc、g++、gcj的設置
要想使用GCC 3.4.0的gcc等命令,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它的路徑${destdir}/bin放在環境變數PATH中。我不用這種方式,而是用符號連接的方式實現,這樣做的好處是我仍然可以使用系統上原來的舊版本的GCC編譯器。
首先,查看原來的gcc所在的路徑:
% which gcc
在我的系統上,上述命令顯示:/usr/bin/gcc。因此,原來的gcc命令在/usr/bin目錄下。我們可以把GCC 3.4.0中的gcc、g++、gcj等命令在/usr/bin目錄下分別做一個符號連接:
% cd /usr/bin
% ln -s ${destdir}/bin/gcc gcc34
% ln -s ${destdir}/bin/g++ g++34
% ln -s ${destdir}/bin/gcj gcj34
這樣,就可以分別使用gcc34、g++34、gcj34來調用GCC 3.4.0的gcc、g++、gcj完成對C、C++、JAVA程序的編譯了。同時,仍然能夠使用舊版本的GCC編譯器中的gcc、g++等命令。
6.2 庫路徑的設置
將${destdir}/lib路徑添加到環境變數LD_LIBRARY_PATH中,最好添加到系統的配置文件中,這樣就不必要每次都設置這個環境變數了。
例如,如果GCC 3.4.0安裝在/usr/local/gcc-3.4.0目錄下,在RH Linux下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上執行或者在文件/etc/profile中添加下面一句:
setenv LD_LIBRARY_PATH /usr/local/gcc-3.4.0/lib:$LD_LIBRARY_PATH
7. 測試
用新的編譯命令(gcc34、g++34等)編譯你以前的C、C++程序,檢驗新安裝的GCC編譯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8. 根據需要,可以刪除或者保留${srcdir}和${objdir}目錄。